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怀孕了,珍哥就要走了。
她舍不得,不甘心。
她正想着,要不要把孕吐夸张化,好留住俞珍。
边关却发生了战事。
不是跟大兴签了停战协议的西戎和羯族。
而是塞外蝎胡和氐人。
追其缘由是因为大兴跟其他部族开通了互市,大力拉动了经济。
塞外蝎胡和氐人眼红不已,但对方没有派人来大兴说和,而是选择了明抢。
最初还是小打小闹,但今年的天气比往年冬天更冷,风雪也来得更快,蝎胡和氐人的部族里冻死了不少牛羊和族人。
然而,他们却把责任推到了大兴身上,认为如果不是大兴不跟他们开通互市,他们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损失。
战争瞬间打响。
边关的信件隔三差五往京城传。粮食,衣物,药材,武器等等,都是边关将士需要的。
明玄帝对此很大方,御笔一挥,准了。
户部尚书脸上笑嘻嘻,心里***
我的圣上喔,咱省着点儿成吗。
全国各地,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户部尚书忍不住当着明玄帝小声抱怨了两句,结果直接让明玄帝拿“南河郡受灾,没要朝廷出一分钱”给堵了回来。
户部尚书:……
有个能干的小儿子了不起啊(▼皿▼#)
好吧,是挺了不起的╥_╥
麻蛋,酸死了。
他回家看到自家不成器的小儿子,气得脑门嗡嗡的,举着大巴掌就开揍了。
户部尚书的小儿子:我冤,我特么巨冤!
俞珍知道后,第一时间请求前往边关。
本朝对驸马的限制并不大,在俞珍一番真情剖白后,明玄帝允了。
饶是端凝早有预料,真到了俞珍离开的时候,还是惊慌失措。
她后悔了,她舍不得俞珍走,她紧紧抱住俞珍:“珍哥,我刚有身孕,你就要丢下我吗?”
俞珍摸摸她的脸,眼里都是怜惜:“凝儿,等孩子降生,我定会带着胜利的荣耀回来。相信我。”
端凝哭得不能自已。
俞珍忍住不舍,哄她睡下后,第二日早早就走了。
好男儿就该为国效力,征战沙场,守疆护民。
……
风声呼啸,冷得刺骨,卷着黄沙,直往人脸上招呼,吹得人睁不开眼。
“四殿下,属下在周围看过了,没有敌人。”
四皇子眉头紧蹙,环望四周,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和碎石。
他掉转方向:“回去吧。”
“是。”
他回到帐篷后,招来一个亲兵:“五皇子呢?”
“回殿下,今日上午在西出二十里发现氐人踪迹,五殿下已经派人过去了。”
四皇子:“本殿知道了,你下去吧。”
“属下告退。”
帐篷内安静下来,只听得到外面风声呼呼。
四皇子看着手边的地形图,少顷,有力的手指落在某个点。
另一边。
五皇子带着人赶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氐人胡乱抢杀一通,最后放把火,直接把村子烧了。
五皇子厉声道:“去看看还有没有幸存者。”
“是。”
半个时辰后,亲兵回报:“殿下,属下在地窖里发现了三个孩子和一名怀孕的妇人。”
“殿下,发现了两名重伤的青壮。”
“殿下,这里有一个被砍断了右手的少年,他还有一口气。”但是谁都没有抱希望。
在边关,重伤,残缺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
死了,一了百了,还能来个痛快。
可是重伤,残缺,那真的是生不如死,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受罪。
五皇子:“把他们带回去。”
亲兵迟疑道:“重伤的也带吗?”
五皇子:“都带回去。”
“是。”
对于五皇子的行为,众人虽然理智上不太赞同,但情感上去却又很信服和安慰。
有一个仁慈的主子,总比冷漠无情的好吧。
谁能保证自己在战场上永远不受伤,如果他们重伤时,也有人不放弃他们,救治他们,那该有多好。
五皇子把人带回去后,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人安置在哪里,总不能放军营。
他思索间,有了一个想法。但他还没拿准主意。
“四皇子在哪里?”
“回殿下,四殿下在他的帐篷中。”
五皇子起身过去,四皇子帐篷外的两个亲兵没拦他,直接就让他进了。
四皇子听到声响,抬头见是他,放下手边活,“什么事?”
这家伙没正事,不会来找他。
五皇子把今日所见说了,四皇子脸色很不好看:“那些蛮夷,总有一天,本殿要将他们杀得一个不留。”
五皇子:“我不是要说这个。”
“我是觉得,那些小村子太不安全了。”他顿了顿,道:“我想把那些零散分布的村庄里的人,迁到城中。”
这样外族再想屠杀大兴百姓,必须得先过他们这一关。
五皇子又道:“当初我来边关的时候,小七给了我不少钱,足够支撑边城扩建,新的人口进去居住。”
四皇子撇了撇嘴,心想小七还给了我钱呢。
“就是有一个问题。”五皇子苦恼道:“那些村子里的人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的地在那儿,有地才能种庄稼,才有粮食,才填得饱肚子。”
“如果我们把村民迁进城中,他们没了地,该怎么生存。”
他们养一个人,十个人,五十个人没问题。
可成百上千呢?
而且,他们出钱把村民养着,其余百姓会怎么想,不患寡而患不均。
迟早都要出大乱子,这不是与他们的初衷相背了吗。
四皇子也沉默了。
两人想啊想,想到天都快黑了,愣是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二人相顾无言。
直到外面的亲兵来唤他们,说朝廷那边派人来了,是荣安伯并……
四皇子和五皇子同时眼睛一亮,他们已经听不到亲兵后面的话。
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为难自己,他们想不出来,可以找外援啊。
“小七!”两人异口同声道。
这种事,小七最擅长了。
“顺便再征询一下父皇的意见。”五皇子道。
四皇子点头:“我再写信给我哥。”
他们要集百家之所长!
……
“阿嚏——”
三皇子搁下笔,看着手下的批阅,因为突如其来的喷嚏,划了长长一道墨痕。
伺候的下人紧张道:“王爷,天色很晚了,您快歇着吧,不然累坏了身体可怎么好。”
三皇子看了一眼手边垒成小山堆的公文,“不必。”
“去给本王沏杯浓茶。”
下人犹豫:“这……”
“王爷,这会儿都快子时了。”
三皇子:“让你去就去。”
下人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退下了。
他刚走出书房,就看到了王妃娘娘,他刚要行礼,就被阻止了。
“王爷让你出来干什么?”
下人小声道:“回王妃,王爷让小人去沏杯浓茶。”
卢王妃秀眉紧蹙,“都这会儿了,再喝浓茶,王爷是打算熬一晚上吗。”
下人苦着脸:“有可能是。王爷的桌案上又堆积了一大批公文。”
“小的从来没有见过比王爷还拼命的人了。”
卢王妃摆摆手:“浓茶不用沏了,你下去吧。”
她带人进了书房,三皇子头也不抬:“浓茶沏好了。”
“王爷。”
三皇子抬头:“王妃,你怎么来了。”他有些不赞同:“这么晚了……”
“这么晚了,妾身心疼王爷,特意让人熬了人参白术鸡汤给您。您是这越州的主心骨,没了您,越州上下可怎么办。”
三皇子神情缓和下来:“劳烦王妃给本王盛一碗吧。”
“嗯。”
等三皇子把鸡汤喝了大半,又继续忙活,一个时辰后,他才停下来,刚要揉揉僵硬的脖子,有一双柔软的手就先落了上去。
“王妃?!”
“你怎么没走?”
卢王妃给他捏肩,温婉笑道:“妾身不困,就守在这儿,给王爷添杯水什么的。”
三皇子心情复杂,抬手覆上了她的手。
相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青州的文王府。
二皇子揉了揉眉心,靠在椅背上歇息。
文王妃心疼不已,忍不住劝道:“王爷何必急在一时,往后还有大把时间。”
二皇子闭上眼,低低叹了口气:“王妃,你不明白。”
“王爷不说,妾身自然不明白。”
二皇子睁开眼,看着头顶的梁木,轻声道:“南河郡发生洪灾之事,王妃可曾听闻。”
“妾身略有耳闻,幸好父皇派了太子他们前去,才”
二皇子嗤笑一声,“太子那个蠢货能干什么。他去了都是添乱的。”
文王妃:“啊?”
二皇子嘴角下垂:“这次南河郡之劫,老六虽说也出了力,但更多的,是靠小七力挽狂澜,才扭转了局势。”
文王妃没想到自家王爷对七皇子的评价这么高,她抿了抿唇,斟酌道:“这……王爷会不会高估七殿下了。七殿下于经商一道,的确有大才,但其他的,未必出众。”
二皇子垂眸:“本王只怕低估了他。”
易地而处,有太子那个猪队友,还有以南河郡郡守为首的大小官员,豪强富绅的重重阻拦,他是做不到那么短的时间破局。
期间,还要防治瘟疫,救治感染的瘟疫病人,安抚民心,转移百姓到安全地,解决洪水之危,一桩桩一件件,哪样是容易做的?
他何曾想这么拼命,可是容衍无形中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恐怕不止他,老三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
那个位置的诱惑太大了,他不信有人不动心。
二皇子眯了眯眼,搁在扶手的手慢慢攥紧了。
就看最后鹿死谁手罢!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七殿下,如今天气愈发冷了。”
南河郡离京城有很长一段距离,又临靠南河,是以,冬天没有下雪。但是这并不代表会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