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上位记-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出。皇帝留下了李守中,特意叫御膳房做了两碗玉田粳米,往常他自己也不吃这等高贵之米的:“依李先生之见,周兴此子如何?”

    “老臣先谢过圣上!”李守中跪谢皇帝赐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会子不敢坐着吃了,就跪着吃完:“诚如圣上所想,当今天下,当武官的,吃着空饷,谎报军情,当文官的,吃着税收,若遇春荒、干旱、决堤等事,无不夸大其词,从而向朝廷索取赈灾库银。朝廷一发放,此等小人又层层克扣……已成贪酷之弊。周兴是圣上朱笔御批的清官,不钻上难朝廷、下难小民的空子,反而天生才智,上下得心,是以博得名气,也有那么一等人,是专为邀功圣宠而来的,如陕西总督云光,然而周兴竟也不是,以老臣的经历来看,此人似乎不求名,也不求多大的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而依周兴的性格,做官不做官,似乎也不大看重的。”

    “如此也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皇帝一边批了王子腾快马传报的奏折,一边沉吟道:“宗室义学之事,还望老先生尽责。”

    “老臣敢不从命!”

    兴儿找有司办完了事,领了顶戴圣旨,还没出宫门,夏守忠后面颤颤巍巍的追来,跑得满头大汗:“哎哟!周大人哪,还请留步!”

    “哟!夏公公,您老安康哪!跑了这么老远来找下官,为的是什么事?咱可当不起您老的一声大人。”兴儿明显有些诧异。

    夏守忠才迈着小步儿猫过月洞门,声音显得娘娘腔:“哎!别人不知您周大人,咱家还不知道吗,想前年周大人放任辽宁,那进宫的旨意,还是咱家顺便宣的。嗯……今儿个有一件差事,办不办随大人。硕公主的事情,想必周大人也有所耳闻。”

    “公公请慢,这事儿哪里和我扯得上关系?”兴儿笑道。

    夏守忠小声道:“陕西有名目繁多的邪教……周大人虽是宣旨使,毕竟也难说,而且……王统制忙着西海沿子战事,陕西的军营基本抽空了……到时候,嘿嘿,若要剿匪,河南的总兵孙绍祖能不被调过去吗?”

    兴儿微不可觉的审视着夏守忠:“慢说,慢说,卑职的手还插不到那儿去,也不想插。公公是六宫都总管,和硕公主又有宗人府管着,呵呵……你们,我倒是想起了几句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哈哈哈!周大人真是有趣,不过咱家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往常皇上也这样说,咱家的确是保定府出来的。”夏守忠仿佛不介意,见有人来了,忙打住了:“和硕公主虽是风风光光的,然平日里老被嬷嬷欺负惯了,周大人若是愿意分忧……老奴担保,前途无量,言多必失,话就到这儿了。”

    夏守忠眯着眼睛往回走,兴儿的面色平静下来,抬起手卷了卷箭袖,向下一挥打了几响,然后便骑着马一路到了宣武门。只听见“刀削面”、“茄子”等吆喝叫卖声,誓言实现了,王熙凤的仇得报了,鸳鸯和秦可卿的事却还不够格,又要离开这块熟悉的地方了吗?

 第172章 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

    牵马放到了马棚,丢了些粮草,兴儿才进西厢房,香菱早收拾好了几叠被子棉衣,吩咐来旺去了关厢雇了马车来,又递上了茶点:“虽是开春了,北方的天还是冷,比不得南省。那年我进京过来,往北过了河南,天就冷了。老爷一个人,仔细些身子,薛大姑娘家,要去辞一下么?”

    “薛家就不必了,我和薛大哥说过了。”兴儿提起薛家,表情便有点淡。

    晴雯从院里天井浆洗了衣服回来,卷起了米褐色的袖子,露出了白白的一双手:“这一趟,我们两个,都不去么?”

    “你们安心在家吧,上回带香菱去了辽宁,你没见她回来,都冻瘦了一圈,若是去黑龙江,还不冷死了呢。再说这次出差陕西,左不过一下子完了,就要回来,省得我心疼你们。”兴儿一手揽住一个,香菱眉眼充满柔情蜜意,就是这姑娘在男女之事上有点淡,兴儿和她的次数也不甚多。

    晴雯虽说不舍,但早已习惯了的,笑道:“我想起了一档子事,你不是帮何老三完了买地的事儿,这会子又有三千养廉银,前儿你说一个四品京官,俸禄也不过是一百两,刚好养家糊口,你却得了这么多,皇上也看中你,那你怎么不占些地儿,我们倒是不贪图什么,只盼你留条后路,不要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岂不便宜?”

    兴儿手指碰了碰晴雯的鼻子,想了想:“此事和你们还真说不清,圈占土地,原是这样,当年太祖太宗入关,军营圈地频繁,如此便造成了富者有地无丁,丁者无地还要交税,香菱从小是富家人,未必懂得,晴雯你应该听人说过的。后来也有穷人贱卖了土地,因为没吃的,只好做佃户……我既然提出了摊丁入亩,从富人嘴里拔毛,免除穷人的税,怎么还能监守自盗呢?”

    些许国家大事她们未必懂得,但二婢皆是聪明之人,听了主子的一番话,心里暗自佩服,晴雯手脚伶俐的也在里间床上包了一包东西:“我倒是听说,每年过节儿,宫里都要一批荷包、香囊赏给官员,你不巧了,只能穿戴我做的,香菱姐姐是不懒,不过你却宠着她看什么诗书,什么杜工部啊、韦苏州啊、温八叉啊、王摩诘啊!笑死人了。这些活儿还依旧是我的本分,贾府要去辞一下吗?这放家奴的名声不好听,好像一直被压制着,不去,人又说你不知礼。”

    “我已经和政老说过了,也请过安了。”兴儿掀开帘子走进来,坐在交椅上,笑道:“好姑娘,我就爱你做的东西,宫里的赏赐,给呢是福分,不给也没关系。哎!看见这床,我忽然想起金文翔家有一张好大的拔步床,底下是架子,里面有桌子,还有便壶、便桶……全套儿都齐了,关键是床大……”

    听见兴儿羡慕的语气,后头进来的香菱,脸儿都红了,要大床还不是想着那种龌龊事?瞧!这人一回家就只会研究床!晴雯啐了一口:“啐!好好的,你去金文翔家做什么?难道是想着他妹子?想要自个儿买去,那是江南制造的,有钱你也未必买得着。即便是买来呢,也没人和你睡!”

    晴雯丢下一包东西,甩脸子出去了,香菱见兴儿大是郁闷的摸着鼻子,笑道:“老爷一天不叫她说你两句,就好像不自在似的,晴雯也不是第一次冲了,原是怕分别红了眼,这下更好了。你但可放心,我们几个人,一年一百两银子也花不完,你想要,我便叫人去买。”

    兴儿亲自教了她们一遍崆峒武术花架门的“桃花扇”把式,才带了卜固修贾芸等人出了京郊、直隶,一路往南,转道保定府,再转入陕的武关道,晓行夜宿,等待他的,是惊天的波折?还是黑暗的地府?

    此次出差,亦无好友或风流名士相送,他们迎着白茫茫的一片雪迹去了。贾宝玉近来也不是冲龄践作了,年岁日长,精神与思想亦随之改变,特别是去年目睹了贾蔷和龄官的一幕,这位怡红公子大开痴顽,“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他的情感意识有了明显的定性和转折。贾政对他也不像先前那般严厉,很是满意宝玉仿照乐府诗作出来的姽婳将军林四娘,这天到天齐庙和王一贴胡侃一阵,宝玉带着茗烟往北转折,过了德胜门外的水仙庵,直到家庙水月庵下马。

    茗烟在墙角底下用肩膀垫着,宝玉攀上院墙,便见到芳官在大门口扫雪,一副姑子打扮,遥想她因下九流被卖到这里,又因国孝从戏班子解散,服侍自己一场,到头来如此境地,忍不住喊了几声:“芳官!芳官!”

    芳官明显听见了,却不作答,宝玉再喊给她取的小名“耶律雄奴”,芳官依旧弯着腰,拿着扫把,远见郊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不禁开口唱了《邯郸梦》的一支《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

    歌声缥缈之中,仿佛何仙姑腾云驾雾而来,宝玉回忆起“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之时,芳官唱的也是这一,没想到却是一语成谶!由不得泪如雨下,不待再说什么,水月庵的住持净虚带了圆心出来,蹙眉呵斥:“谁在那里?!”

    宝玉愤恨一声,与茗烟转向了西城:“这些尼姑也真是的,仗着家庙骗了多少香火钱不说,竟是披着佛教的狼皮!来做这等奴役众生之事!委实可恶!”

    茗烟哈腰道:“二爷,这还不算什么,河南开封府一案,就因为一个秀才流落到尼姑庙,姑子们见他生得好,遂关起了秀才一起玩,把他搞得精疲力尽……哎哟!奴才该死!不该说这等浑话!但是据说河南的人没敢办,便是因为这些尼姑和河南好多官员也有乌七八糟的事情!一办就要落下一大锅人!”

    “我就说,但凡科场、举业、仕途、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什么圣贤之言、诲人不倦,一概忘了!便说家庙里的这些人,也被贾芹带得乱七八糟的!喝酒、赌博、养小老婆。和尚尼姑,竟然是拿着如来佛祖做伪装的!就算是信了佛,既要自我解脱,又要普渡众生!可见是自相矛盾,古往今来,也只是如来佛祖一人做到而已!”贾宝玉唉声叹气,长篇大论,茗烟知他又说疯话,没敢接口,心里想芳官、四儿、茜雪等人,何尝又不是你宝二爷连累的,但宝二爷这般难忘旧情,也会慷慨解囊,究竟是好是坏,茗烟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第173章 周兴VS陕西官场

    九爷楚唐带了卫队亲兵一进西海关楼,王子腾先是派麾下的军校讲解规矩,楚唐一阵嘀咕,王子腾商议完军务,在中军营帐大开中门,放了三响炮,才穿了补服,马蹄袖打得山响,干脆利落的跪倒:“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抚西大将军王子腾拜见九王爷!”

    “哎!王统制免礼!本王是奉了上书房旨意,来给大人协助军务的。”楚唐前趋的虚空一托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