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如果太大,那就只有选择逃离地球了。”杜星宇在思考着,“如果是像当初灭绝恐龙那样直径的小行星,人类文明还有机会,我该怎么做?”
  不到万不得已,当然不能放弃地球。
  “必须要在地球轨道之外,就把隐患消灭掉!不然它受到地球引力吸引,会更加难处理。而且小行星碎片会砸到地球上,那就是陨石雨,人类文明也难以承受……”
  “所以第一思路,就是在地球之外就解决掉它!目前看来,火星可以作为前沿阵地!”


第80章 开始观测
  “也就是说,我需要一个武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在小行星飞到火星之前就将它炸掉或者让它偏离轨道。”杜星宇的思路逐渐清晰。
  “炸掉难度太高,而且炸掉会产生大量的陨石,这跟火星遇到的陨石雨没有区别。让小行星偏离轨道更加靠谱一点——那么,我需要在火星或者火星附近的外太空里拥有强大的太空武器系统,包括地球外太空,也要有足够的防御系统能够抵挡大量的陨石。”
  “难度似乎有点高啊。”杜星宇摸着下巴,想要完成这些,需要研发的科技,建造的太空机械,不计其数!
  “一个国家的力量,绝对无法完成。必须要全人类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杜星宇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超级难题。让全人类一起为了抵御灾难而努力,这比让他自己造一艘飞船离开太阳系还要难!
  杜星宇首先去问了下航天局的情况,得到的回答并不理想。
  “你是想建立太空防御系统?还是太空核军事基地?”听到杜星宇的想法,曹亮连连摇头,说道:“短期内还是不要想了。”
  “我们签署过《外太空协定》,全世界都不允许在外太空进行核武器试验。另外,你提到的太空港、太空舰队之类的,不是我不想做,这些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得来的。”
  “起码要在十年规划以后了!”
  “我们这几年,安心建设好月球科考基地和火星科考基地,上面拨款的资金也有限,预算不够啊……”
  曹亮的回答不出杜星宇所料,恐怕不止是他,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根据现在的技术慢慢开发太空就行了,不必那么着急。
  杜星宇知道,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自己也不可能说服国家拿出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用举国之力来建造太空防御系统。
  指望资本,更靠不上。资本趋利,花钱不讨好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干。
  “我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证据,能够让全世界信服我的证据!”杜星宇知道,关键在于太空观测,他必须想办法提前观测到那颗可能毁灭地球的小行星!
  于是,杜星宇请辞火星科研组,申请前往国家天文台进行交流访问。
  杜星宇的请求,航天局高层当然很不理解,但杜星宇表明,这次只是为了探寻自己个人在科学研究上的一些问题和答案,暂时在国家天文台呆一段时间。
  对于这个申请,上面直接批准了。
  国家天文台,丽城天文观测站。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杜星宇独自来到这里。
  “小杜,我想不到你居然真的来了!”常驻在这的华夏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王清惊讶道,“现在你们航天局可是热饽饽,还有火星任务,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进项目,你为什么要放弃火星项目,来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天文站?”
  “王院士,我只是想搞清楚自己几个天文方面的疑惑。”杜星宇解释道,“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行,我们这里会全力配合你!”王清一口答应。
  杜星宇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想借这里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海王星以及它之前的轨道附近,是否有其他天体出现。
  如果科技模拟器预判准确,海王星改变了部分柯伊伯带天体的飞行轨道,让小行星和陨石飞向地球,那么从海王星之前的轨道方向观测,或许会有所收获。
  杜星宇连续观测了几个晚上,一无所获。
  王清说道:“我们的天文望远镜是英国TTL公司制造,造价三千多万元,可以说全亚洲数一数二。但你要想观测到柯伊伯带的天体,那是有心无力啊!”
  “那些小天体不发光也不发热,没有什么辐射,体积太小,想用这望远镜观察到,几乎不可能。”
  “我们上个月请航天局带了一部空间望远镜进入天宫空间站,你可以联系他们,请他们帮忙观测。”
  空间望远镜,就是太空望远镜,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就是空间望远镜,它是光学望远镜,而“天眼”之类的射电望远镜,主要是用来观测天体的射电波。
  “那太好了!”杜星宇即刻联系天宫空间站的人员,请他们利用空间望远镜观测海王星近几年轨道附近的情况。
  不仅如此,杜星宇还一直跟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台的贝丝教授联系,询问他们的观测情况。
  让杜星宇无奈的是,目前看来,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在杜星宇醉心观察天文的时候,外界又发生了几件大事。
  因为杜星宇的小队在火星发现生命痕迹,各国又开始了探索火星的热潮。一些公司宣布,要建立火星移民计划之类的。
  米国的火星船,将由两个月后到达火星;俄国、欧洲航天局、印度、岛国都在研究火星飞船……
  另外,星耀空间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出中型空天飞机,一次可载重百余吨的质量前往太空。
  乘风太空服务公司,已经多次将旅客送往太空,他们获得大量融资,又在星耀订购了新的空天飞机和火箭,将开展太空运输服务。
  华夏的天宫空间站又增加了五个空间模块,其中包括一个太空植物培育室和一个太空工业制造室。
  月球广寒宫基地又入驻了三十多名宇航员,华夏航天局计划,一年内再次启动火星飞船,派遣第二批队员前往火星祝融殿基地……
  其中还有一条是关系到杜星宇自己的,那就是诺贝尔奖甄选委员会宣布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
  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是杜星宇,他们邀请杜星宇在两个月后,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参加颁奖典礼。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华夏国内再次沸腾了!
  诺贝尔物理学家,已经很多年没有华夏科学家获得这个奖项!而杜星宇以二十四岁的年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绝对是整个华夏科学界的骄傲!
  媒体都在报道:“诺贝尔奖名单公布,我国科学家杜星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杜星宇的父母、亲戚、朋友,纷纷打电话过来庆贺,他的领导、同时们也发消息祝贺和询问,杜星宇的粉丝也纷纷留言或者发私信给他,祝贺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
  然而让外界意外的是,杜星宇仿佛与世隔绝了一般。除了必要的联系,拒绝一切采访和活动!
  他一心呆在天文站,每天观测天文。就连航天局和工程院的领导要请他出席活动,全都被他拒绝。
  本该是杜星宇享受荣耀的时候,他却把自己关了起来,这反常的行为,让所有人都感觉不解。


第81章 0。3秒的阴影!
  “杜院士怎么啦?听说局里领导亲自打电话过去,他都不肯出来!”航天局里,众人议论纷纷。
  “难道他对诺贝尔奖不满意?”
  “开玩笑吧!那可是诺贝尔奖,你一辈子能得一次就上天了!”
  “我也有点不明白,他为什么退出了火星任务,现在火星任务才刚刚开始。”
  “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许怜秋抱着文件夹路过,低声道。
  她作为火星微生物的发现者,如今是火星任务小组中的副组长,职位重要。
  “杜星宇,他心底肯定藏了很重要的事情。”许怜秋虽然不知道杜星宇到底在想什么,但直觉告诉她,能让杜星宇如此慎重的事情,绝对不是小事。
  网络上,也有一些媒体在说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但少有人关注。
  杜星宇的社交账号,也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更新了。
  网友们纷纷发信去询问:
  “@地球观察,怎么不更了?”
  “恭喜大大获得诺奖,大大人呢?”
  “作者不是回地球了吗?”
  “告诉我地址在哪?我要寄刀片!!!”
  “他的B站账号也停更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难道在执行什么机密任务,不能说话?”
  外界的种种干扰,杜星宇都置若罔闻,每一天,他都在观测和分析数据。
  一个月后,天文观测站,杜星宇正在用计算机对比从天宫空间望远镜传来的观测数据。
  “咦?有问题!”杜星宇发现,在精密指向传感器的数据中,出现了一个微小的误差。
  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小到不计,但杜星宇认为这绝对不是机器误差导致的。
  他立刻进行数据分析,精密指向传感器(FGS)每秒钟采集六十次星光,在昨晚的一次采集中,有0。3秒的数据出现了波动,海王星反射的太阳光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暗了,随后又恢复正常!
  要知道,这些星光都是来自海王星反射的太阳光,不可能突然变暗恢复。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某个天体恰好飞行到了观察点前方,挡住了来自那颗海王星的光线!这和掩星现象类似,只不过这次掩盖的不是恒星光芒,而是海王星的微弱光芒。
  杜星宇的观测方向都是海王星轨道和附近的柯伊伯带,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有小行星飞行时暂时遮住了海王星的一部分。
  “找到它的吗?”杜星宇的精神振奋起来,他虽然没有直接观测到这颗小行星,但已经有了它的踪迹,接下来进行持续观测对比,就能找到它的飞行轨道。
  杜星宇不仅自己观测,还联系了哈雷阿卡拉天文台,请他们一起观测。
  一周后,杜星宇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想。的确有一个高速飞行的天体,经过海王星,朝太阳系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