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家待,就带到外地。辗转来到兴隆镇上打工的时候,都已经是婚后第三年了,金素英生下了一个女儿。带着孩子,干活儿不比男人差。特别的能干,人还很干净,厂里分给他们住的一小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满厂的工人,谁不羡慕刘全,他那样儿的,居然能娶上这么贤慧的媳妇。
两个月之前,刘全跟砖瓦厂后身屯子里的一个媳妇勾搭在一起,那媳妇儿是个给钱就行的,被那媳妇的爷们儿给堵在了玉米地里,那人拿着菜刀要砍他,刘全拿着那媳妇借口锄地出来时拿的锄头反击,错手将人杀了。杀人偿命,又正好赶上YD开始,他被拿了个典型,一个星期不到案子就结了。当庭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到这个时候了,金素英的身份也暴了光。都知道了她是被刘全用一箱方便面换回来的。可她已然生下了女儿,孩子还在哺乳期,她本人又拒绝回国。考虑她的实际情况,加上那边儿确实对偷渡过来的人处罚非常严重。可能也有同情的成分吧,给她落了户口。刘家也没啥人了,剩下不是直近的亲属人家也不接收她们娘俩儿。最后那户口就给落在了砖瓦厂的集体户口里。成了砖瓦厂户口本上仅有了两个人。连那户口本都是为了她这个事儿办的。
罗刚已经升了砖瓦厂的厂长。对金素英的遭遇非清楚,对这个人,也是很了解。刘全死了之后,他就留了心。想着自家那个外界口中智力不全的弟弟。
罗成就是长了个傻面,人也太实诚,但真不是傻子。他这样儿的,想成个家,找个四角具全的媳妇儿,那是不太可能的。之前也不是没人给介绍过,可不是智力不行的,就是残疾的,健康的都没有。胡大姨是个明白人,一辈没好妻,十辈无好子。她儿子就是打光棍,宁可找个有缺陷的,也不会找个脑子不好的。
罗刚回家就把金素英这个情况跟胡大姨说了。胡大姨一听,也是相中了金素英这个人。二十四,比罗成大两岁,大点儿知道疼人。人还能干,会过日子,罗刚说平时为人处事上也没什么毛病,不是个糊涂的,就是管不住男人。家里有这样的女人,那日子就塌不了架。罗成是个听话的,有个能支事的媳妇儿,两口子都能干,日子差不了。带着的孩子又是个闺女,养大了给找个好人家嫁了,算不上负担。
老太太当时就活心了,但也不兴强迫的不是。得先看看两人有没有那个意思。先是罗刚找了厂里在食堂做饭的婶子,跟金素英透了话,没说是谁家,只说小伙子人有些木讷,但诚实肯干,家里没负担,还是头婚。在这边儿待了这么些年了,金素英又是灵透的,就明白啥意思了,听出来对方肯定不是灵活的人儿,她是被买来的,刘全又是那个样儿,根本就不谈不上什么感情不感情的。再加上户口的事儿她心里也怕以后孩子成年了,这边儿再不认她的户口,再遣返她。就同意认识认识。
胡大姨就找了个借口,带着罗成到镇上买东西,“顺道”到砖瓦厂等罗刚一起回家。就遇上了金素英。双方这一见面儿,金素英先乐意了。厂长的弟弟,家庭条件就没说的。两人还说了几句话,听着也不是傻的。到了她这个份儿上,那是半点儿挑人家长相的心都没有的。罗成也挺乐意的,金素英长得好看,再过三十年,那是标准韩星的脸。脸部线条很柔和,笑面。说话也好听,实在没啥挑的。
双方都没意见,这亲事很快就定下了。金素英那边儿没亲戚,那真是抱着被子搬过来就能过日子的。胡大姨也觉得金素英的身份,到底不是那么禁讲究,也想着把结婚证一领就行了。是罗刚和苏玉梅两口子,想帮着罗成把门户立起来,再说了,金素英是个受苦的,她又没做错什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雪雁听完金素英的故事,心里就带上了同情。丁雪雁也是个被家暴的,但是好歹男人是她自己稀罕的,金素英连这一点都没占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突然心里一动,有个想法,就跟苏玉梅商量,“你说,等成子结婚之后,让他们两口子进城帮我行不行?我那边儿现在做咸菜忙不过来,本来也是要雇人的。”自己一个人忙活,想扩大点儿规模都不行。找过来订咸菜的人越来越多,都让她拒了。有些人买咸菜甚至都跑去得胜饭店了。那边儿要货也是越来越多,原来一个月八百斤,现在一个星期就要五百斤。
“行啊,怎么不行。我老婆婆肯定原意,他们进城干活儿,还省得屯子里的人讲究了。都清静。”苏玉梅嫁过来这么些年,罗成帮着干了多少活儿,她心里能没数儿嘛,人又实诚,不会挑理,叔嫂的关系处得跟亲姐弟似的,她也盼着罗成日子过得好。过得好了,她跟罗刚不是也就不用往出填补了嘛。
“还有啊,我说你也别在这屯子里趴窝了。种那么些地,累死累活的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罗刚现在是厂长,挣得多。孩子都快上学了,还不往县里搬等啥呢?你手又巧,进城不干别的,开个裁缝铺子,做衣裳也不少挣。你不是喜欢我给孩子做那些小衣服嘛,就做那样儿的,肯定好卖。”这也就是亲闺蜜了,苏玉梅这几个月也是真的照顾到小言了,要不然,雪雁不会这么多事儿的。
“嗯。罗刚已经在县里琢磨房子了,原来还想着家里人口多,买小的住不开。要是成子一家跟你干,就剩我们带着老人的话,房子就好找了。”这可是秘密,就两口子知道,苏玉梅这也是不把雪雁当外人了。房子找了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这时候卖房子的人本身就少。面积大的更少,都是三十多平的住房带个一百来平的院子那种。人口多的,再院子里盖上前门房,就跟雪雁在省城租的房子一个样式的了。他们家人口多,老人是肯定要跟着走的。罗成的婚事那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可是也不能当他一直打光棍那么准备着。只买个前门房带堂屋的就有些施展不开。再说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呢,等孩子渐大了,就更不方便了。最好能有两倍大的院子,或者是连着两户都要卖的。这就很难碰了。
雪雁突然提出来让罗成进城给她打工,可算是解了他们的难题。苏玉梅心里早就乐意了。
也没急着跟胡大姨让罗成跟他媳妇儿帮忙的事儿,先把婚事办了再说。再一个,雪雁也想亲眼看看金素英这个人。
回到省城,该怎么忙活还是怎么忙活。得空了也找听空房子,进城半年,手里也攒了万十来块钱。能买个不错的院子了。这会儿的房子刚刚商品化不久,S省不是大省,省城的房价按平算的话,好位置的也就一百来块钱。光复路这个地段儿,算是中心的位置了,离哪都近,一万块怎么也能买个百十来平的院子。
买房子不是着急的事儿。雪雁也不急。慢慢找吧。
抽空还给罗成买了两床毛巾被做新婚礼物,正是城里流行的。拿出来也好看。很能拿得出手。
等到了婚期,雪雁提前两天就把得胜饭店的咸菜和茶叶蛋都给准备好,高叔就能送货,不耽误事儿。摊子就只能停两天了。把两个孩子都带回去,婚礼当天,把小雪留在镇上让她姥姥看着,带着小风回了李家沟参回婚礼。主要是小风想见弟弟,要不然,雪雁是很不乐意让孩子回李家沟的。
婚礼办得很热闹,罗刚有出息,朋友不少,亲戚也都乐意交往,屋子里坐不下,酒席连院子里都摆满了。也没人那么没眼色,在人家婚礼上讲究亲公众号:图雅酱娘子。胡大姨头上带着儿媳妇给带的大红花儿,在炕头上一坐,相当稳得住了。人家说了,我儿子有出息,儿媳妇得力,用不着我。还就是稳稳当当的坐着陪上门喝喜酒的老亲唠嗑。
雪雁的身份不尴不尬的,她也不往前站,正好借着新娘子没有娘家人的由头,待在新房里陪着新娘子说话,孩子让抱到隔壁找人看着去了。毕竟是婚礼,虽说都知道带个孩子吧,可仪式上,孩子还是回避点儿的好。
一直到把客人都送走,雪雁差不多跟金素英在一起待了大半天。对她观感相当不错。话不多,说话条理清楚,听着她讲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怎么种地,种什么,怎么供孩子读书,等等的,也是个心里有数儿的。
临走的时候,就把要他们进城的事儿跟胡大姨说了。果然,胡大姨一听,当时就同意了。老太太那也是相当果断,瞬间就在心里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的。她也知道老大家在农村待不久了,总得往城里搬的。家里这些地,肯定都是留给罗成种的。她原本是想着,有这些地加上老房子,罗成也不差什么。可要是进城干活儿,那当然更好,房子和地都跑不了。还能躲过乡亲们的闲言碎语,不用天天受苦受累的修理地球儿,挣上几年钱,再回老家,一样儿啥也不耽误。
那就这么说定了。说好了,等雪雁找到合适的院子,就来信儿让他们一家过去。
谁也没有想到,就因为罗成的这个婚礼,还给了雪雁机会把小言的抚养权要回来了。
这时候,她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回了省城就回紧了找房子步伐。
小风回来就一直不太高兴,闷闷的,雪雁问他怎么了,就说想弟弟,这就是很无奈的事情了,没法安慰的。
“小丁儿,听说你打听院子呢?我有个老关系,刚投了商品楼,正要卖院子,要不要看看?”月底到得胜饭店结账,张经理不知道从哪里得了风声,来跟雪雁搭话。
那就看看。
第22章
“老华他们家; 是祖上传下来的医太,后来特殊时期,房子被收上去了。前两年儿啊,才还回来。原本这边儿是两房的院子; 二房没人了; 就都归了老华,这两年老两口身体不怎么好; 冬天烧炉子、上公厕都不方便了。儿子做主给买了邻湖小区的商品楼。他这房子是旧了些; 但是地方大啊,你放个菜啥的; 也能施展开。价儿也便宜啊; 就这个地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