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姓男子听了,从鼻子里“嗤”一声,“工业园附近的早卖光了,想买做梦去吧!”成千上万的港商想来买呢,还等得到几个乡巴佬?
幺妹这暴脾气,“文良哥问他,一千块一亩卖不卖,不卖我们就走人。”
周文良摸了摸鼻子,这姑娘砍价可真够狠的啊,别人都是几十几百的砍,她是直接一刀砍去九千!九千啊,虽然男子确实也是狮子大开口,可实际这边的地价也不便宜,房子都是按平米卖,而不是套数,一平米八九百块嘞!
果然,男子一听只给一千,急得跺脚,历来只有自己欺负别人的他,居然让个黄毛丫头明晃晃欺负了!
幺妹也不看他故作凶狠的眼睛,只是继续说:“顶多两千,不能再多了,我们刚才在那边遇到一个,面积比他的大,还是连成片的,又宽阔又平坦,交通方便,距离蛇口工业园也才十七八公里,人家只要我们二千五一亩。”
她只顾着“叭叭叭”说得痛快,翻译员周文良可被她难坏了,且不说他们一路压根没遇到主动要卖地给他们的人,就是那一连串压价的话,他这广东话一级的家伙,要怎么才能翻译出精髓?
她的精髓就是:我们多的是选择,我们不屑!
也不知道是他翻译得比较委婉,还是男子忽然又回心转意,说看在他们诚心买的份上,就六千块一亩,不能再少了。
六千块,跟他们在苏家沟买的差不多,可苏家沟的发展前途跟蛇口区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幺妹已经心动了。
当然,她可是砍价小能手,即使心里认为是值这个价的,她也得再压一压,能省一分是一分。奶奶在家买菜,一块二的猪肉都要磨半天嘴皮子,一斤能少五分钱她都高兴嘞!
她要是能省下几百上千,回去给奶奶买肉的时候就能少费点口水啦!
她真是一只超会过日子,超勤俭持家的好地精呢!
正准备再砍价的时候,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顾学章忽然插嘴道:“就这样吧,问他明天上午八点半有没空去办理过户手续。”
准确来说也不算过户手续,现在签的只能是使用权出租协议,因为土地才刚下放到老百姓手中没两年,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卖”土地。
幺妹:“???”
不过,她还是很尊重爸爸的决定,相信爸爸轻易不会乱说,一定是有什么理由,让他如此“快刀斩乱麻”。
果然,约定好相关事项,离开土坯房,眼看着周围没人,顾学章才说:“我们再去附近看看,有合适的再买点。”
幺妹一愣,还要再买?三亩四分已经够多啦!这要是盖成楼房,像外国人一样盖高楼的话,随便十几层就是几百套房子,他们得挣多少钱呀!
这简直就不敢想呀。
她的疑问就差写成字挂脸上了,顾学章轻轻提了提胀鼓鼓的书包,“既然钱都取出来了,那就花呗。”
“花呗”两个字,居然是如此的美妙!
第172章
花呗!
幺妹眨巴眨巴眼; 那可是十万块!
春苗不知道他们带了多少钱来,更不知道这半年皮革厂挣了多少,以为还跟以前一样; 半年几万块; 公账上顶多两三万。因为她太清楚她妈妯娌几个的脾气; 吃进嘴的东西绝不可能再吐出来!
而周文良; 虽然是干部家庭出身,可也不是大富大贵家庭,以为顾学章这么豪气,身上怕是也有两三万吧,哪里想得到他们那两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大包里,胀鼓鼓的居然全是人民币!
通过聊天; 顾学章知道,周文良的母亲是石兰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护士长,父亲是阳城市隔壁的花城农村出身; 现在省委办公厅; 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干部家庭了!
当然,这也是春苗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个追求者的家庭情况; 原来是这么的……遥不可及。
她的心情,更复杂了。
幺妹轻轻勾了勾姐姐的手; 咱们家也不差呀!现在一年挣的钱可是干部家庭一辈子也挣不到的,退一万步说; 哪怕崔家还跟以前一样贫困,那也是凭自己能力吃饭的呀,哪有高低贵贱之分?
他们在村里走了一会儿,遇到不少当地人,有的干活回来; 有的下班回来,都好奇的打量着他们。毕竟,这附近外地人是不少,可那是蛇口,这个村子距离工业园还有二十多公里呢。
周文良带着他们,来到另一户人家门前,这家条件好多了,是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洋楼,大门敞开,几个孩子在院里跑跳着玩耍,还有两只小黑狗“汪汪汪”的冲陌生人龇牙咧嘴。
原来,这是周文良知道春苗在找卖地人家时,通过自己的朋友关系帮她打听到的。这户人家的儿子闺女都在香港工作生活,改革开放前就在香港定居的,只是以前被当作有“海外关系”,老人孩子没少被生产队穿小鞋,现在开放了,儿女已经给他们向英国政府申请了移民,下个月就要走。
而且,因为打定主意以后都不回来了,儿女让他们把房屋土地全卖掉。村里想要接手的人不少,毕竟这么大一栋三层楼看着就眼热,可因为记恨以前被他们欺负,老两口都不同意。
现在来了外地人,又是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跟村里其他人都没有牵扯,老两口也很痛快,房子加土地八万块,全给他们。
虽然在这年代来说是天价,可对皮革厂来说还真不算什么,顾家父女俩当即同意。
还想帮他们砍价的周文良:“……”
这可是八万块啊!
而且,对方还有个要求,如果能兑换成港币的话,可直接一口价给他们少五千块钱。七万五千块人民币约等于二十三万港币,这可真是会为难人的。
这年代外汇管理不是一般严,外籍人士兑换不了人民币和各种流通票,只能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兑换券进行消费,过程复杂不说,还有额度限制……想要兑换如此大量的外汇,就是顾学章也没法子。
那家人见他们实在没办法,也就不说什么了,只约好明天上午十点去办手续,四人这才来到蛇口。天已经黑了,可工业园一片灯火通明,码头四处还是“轰隆隆”的货轮汽笛声,码头上的工人们熙熙攘攘,宛如白昼。码头两侧的白墙上,是红漆写的“时间就是效率”几个大字。
就连码头不远处也有几个小食摊,支着几张简单的木桌子木板凳,风炉里是燃得通红的蜂窝煤,大锅里热气腾腾,不断有人上岸吃东西,不断有人吃好抹着嘴离开……
幺妹惊讶得“啊”一声,张大了嘴巴。
蛇口的夜晚不是夜晚,就是白天!
顾学章也愣住了,这跟他们在报纸上看见的蛇口,仿佛不是同一个地方。
或者说,报纸上的只是白天的蛇口,而夜晚的蛇口才是真正的,鲜活的,富有活力的蛇口!
春苗和周文良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这等场面了,笑着解释道:“只要不下雨,码头上都是来往摆摊的人。”
今儿天黑前下过一场小雨,幺妹惊讶的问:“难道平时比这还多吗?”
春苗点点头。她刚看见的时候也是这副表情,甚至比他们还吃惊,在她有限的二十年人生里,大半夜卖吃的还真没见过!哪怕国营食堂也是晚上八点准时关门下班的,听说码头上的小吃摊能卖通宵!
于是,几个人也不去别的地方了,找个干净的摊子坐下,点了四碗面,随便将就着吃点儿。
面食摊老板娘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朴素,一双玫红色尼龙袜分外亮眼,背上还背着个三四岁的女娃娃,怪辛苦。
幺妹最擅长跟人搭讪啦,“阿姨,你们家小妹妹几岁啦?”
女人也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四周岁,现在睡着了好容易安静一会儿,白天可闹腾。”
小女孩扎着两个冲天揪,大大的脑袋软软的趴在女人背上,两只小手还“投降”似的举在头顶,两只长长的小腿从背带底下露出来,晃荡晃荡的踢在妈妈腿上。
女人每走一步,就要被睡梦中的女儿踢一脚。
“阿姨怎么不把妹妹放家里,背着干活太辛苦了。”小地精四岁的时候已经知道心疼妈妈,不让妈妈背着干活了。
女人苦涩的笑笑,“我一个人带她,租的房子不安全,还是带身边放心。”她下意识摸了摸闺女两只腿,凉凉的,可也没办法。
但下一秒,看着幺妹诚恳的满是关心的眼睛,她又开心了,“这丫头黏人得很,不跟她奶。”
幺妹也不由自主跟着笑起来,这位阿姨跟妈妈真像。
“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可以尝尝这边的咸鱼,你们放心,我不收你们钱,是我自己腌制的。”女人把手在盆里洗干净,从瓦罐里小心的夹出一小碟鱼块来,色泽金黄,闻起来鲜香美味。
幺妹很不争气地咽了口口水,“谢谢阿姨。”率先夹起一块,刚尝一小口就眯起眼来,哇塞,比她想象的还咸香鲜美!
其他三人也被她享受的模样吸引,也纷纷尝了一块,是真好吃。大河口的口味本来就偏咸辣,这样的小菜简直香得让人吞舌头,配上大海碗面条,简直不要太美味!
“好好吃哦,阿姨你的咸鱼怎么卖?能再给我们来一点吗?”
女人愣是不要他们钱,又给夹了尖尖的小山似的一碟。
“娃她爸以前就爱我腌的咸鱼,你们要喜欢,待会儿捞一点给你们带回去吃。只不过不能久放,尽量一个星期内吃完,吃不完就不能再吃啦,会坏肚子。”
她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码头上风吹日晒,整个人黑得发亮,可说起腌鱼,脸上的笑又是那么灿烂。
不难看出,平时她也是个善谈的女人,通过她的介绍,幺妹知道,自从开放后,蛇口码头就成了一扇跟外商做生意的窗子,往日里来来往往都是各色港商台商日本人。甚至,待得时间久了,她能通过服装就分辨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
这不,聊几句天,她就知道幺妹他们是来寻商机的,“你们来晚了,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