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地精三岁半-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老太一肚子火气,被这软软糯糯的小人儿一安慰,倒是舒服不少,“哼,当谁稀罕住你们土房子似的。”
  “不是土房子哟奶奶,是砖房!楼房!”
  “啥,楼房?!”顾老太手里的杯子差点甩出去。
  对,小地精一家这次打算一步到位,直接盖大大的高高的楼房,省得以后有了弟弟妹妹还要再换一次房子,她想要一间专门睡觉放衣服的卧室,一间放玩具玩游戏的游戏室,还要一间装满书籍的写作业的书房……光她一个人就想要三间诶,那爸爸妈妈不也得每人三五间?
  不多盖几层,怎么够呢!
  况且,他们家亲戚这么多,以后两边的爷爷奶奶伯伯伯娘姐姐妹妹姨妈们来,不也得留他们住宿?小地精最喜欢热热闹闹啦,可小麻雀实在是太小了,每次想留他们住也住不下。
  她可不是小气鬼地精哦!
  顾老太被她孩子气的想法逗笑了,“客人是会有,可哪有经常来的客人啊,偶尔来一次将就一下就行……诶,等等,你说什么弟弟妹妹?”
  她的眼睛,立马变身超亮的探照灯,落在黄柔平坦的小腹上。
  黄柔无奈,怕她白高兴一场,道:“妈你别听幺妹瞎说,我这好好的,啥也没有,是她说的。”
  “说啥?乖孙女快跟奶奶说说,你是不是看出什么了?”她可是知道的,幺妹是小福星,能看出大人怀孕呢,刘惠就是她率先看出来的。当然,私底下她也曾叫幺妹帮她偷偷看过陈丽华,可惜没一次是好消息。
  幺妹摇头,“奶奶你别急,我妈妈还没怀上呢。”
  顾老太的又是一噎,“那是啥意思啊……”小姑奶奶,你可别刺激我这心脏了,有啥赶紧一口气说完吧。
  黄柔阻拦不及,幺妹哒哒哒说开了:“我觉着,我妈妈肯定能生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而且是很乖很聪明很像爸爸的哟。”
  黄柔真是哭笑不得,上个月跟幺妹商量好再要一个孩子后,他们确实没有再避孕,可也不至于就弟弟妹妹吧?听小丫头的意思,还是一起来的,那岂不是龙凤胎?!
  问题是,这也才备孕一个月,她例假还好好的准时来报到呢,这不是信口开河是啥。
  然而,顾老太却高兴疯了,她迷信小福星,她说有龙凤胎那就绝对是龙凤胎!立马一把搀住黄柔,“别站着,赶紧来坐下,盖盖盖,越大越好,钱不够我给你们。”
  这可真说到心坎上了,他们现在缺的就是钱。
  由王满银这出名的大“混子”出面,宅基地的问题解决了,两个生产队答应给他们盖,但得给钱,按一分三百块的给,给了两个村均分这笔“卖地”钱。
  房子加大院子,他们计划占地一亩六分。
  本来也能少点的,可幺妹说要把她的植物朋友们搬来风水宝地“享福”,他们只好尽量多设一点院坝了。
  一亩六分地说出去都大得吓人,哪怕是以前的大地主家也不一定有这样的院坝规模,两口子刚开始还不敢开口呢,怕让人说“封建主义复辟”。可王满银一听,这有啥,阳城煤矿矿长家在山脚下盖的可是两亩多呢,谁敢说啥?
  自从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多少人恨不得把土地变成钱呢!这两个生产队是做梦都在想搞点钱呢,反正土地承包不下来,一块啥也种不了的僵持不下的荒地,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个人损失,谁也不介意。
  更何况,这块地皮是同时跟两个生产队集体买的,到时候每一个社员都能分到钱,谁不乐意?
  王满银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地皮的事解决了,只是得花四千八,再加上斡旋过程中的走人情请客上食堂送纸烟啥的,保守计算也是五千块。
  再加请设计师的费用,还没动工呢,就花出去五千多。而等真正盖起来,那就是每一天都得烧钱了,好在今年有农民开始挂靠办烧砖窑,烧的砖块质量好,分量足,还便宜……可饶是如此,水泥钢筋还是国家计划物资,外头买不到,预计光材料费就得二万五,再加人工费,伙食费,装修费,至少三万五。
  “加上买地皮花出去的,那岂不是要四万?”顾老太倒吸一口冷气,她没想到儿子的盖房子跟她理解的“盖房子”完全是两个概念。
  她懦懦的动了动嘴巴,“这到底是盖几层,几间啊……”哪有这么烧钱的,怕不是皇宫嘞!
  “三层,每层四大间。”
  顾老太一个踉跄,差点摔了。
  “你是不是傻啊,咱们哪有那么多人住,盖出来空着也是空着……”
  然而,她知道,儿子心意已决,她是劝不动的。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忙凑钱,她嘴里喃喃自语着,仿佛是在背书,“我跟你爸手里有一千,你哥嫂那里也有几百,等着,明儿就给你们送来。”
  她咬咬牙,心一横,一切为了孙子!
  黄柔和丈夫对视一眼,“妈别急,我们县城的房子已经有人去看了,两套卖出去正好够,只是总有个紧七万八的,我们手里要留一点儿,您先凑我们一千吧。”
  顾三接口道:“对,我们再去崔婶子那儿问问,能不能再凑几百。”
  顾老太偏要硬气一回,“他们七老八十的也不好过,你们别去为难人,我再给你们凑一千怎么样?”
  顾学章自然高兴,跟自己爹娘借钱总好过跟外人,其实他们手里还有两千,但那是留着应急用的,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动。
  不过,顾老太更关心的是——“县城房子能卖两万?”
  “嗯,趁现在还能卖动,早卖早了。”他们有预感,被架空的红星县不会有什么前途了,再放,还跑不赢通货膨胀呢。
  顾老太咋舌,当初买的时候才两千五,就这么不装修也不打扫的放了几年,居然就翻了八倍?!两千五到两万块啊!这二千五存银行几年,顶多几百块利息,而买房子放着,居然能挣这么多!
  一辈子也没见过啥大世面的顾老太,惊呆了。
  看来听儿子的准没错,他说红星县没前途了,那就卖,卖了两万块赶紧存起来,踏实。
  立马颠颠的跑回牛屎沟,催老二也卖房子。
  红星县第一波房产春天,也是最后一波,唯一一波,就是让小地精家盖大房子给带动的。


第149章 
  敲定各项事宜; 县城的房子很好卖,他们放出口风的第三天就卖出去了,一套卖给执着的赵老爷子; 一套卖给他的多年老友。
  拿到钱; 开工前一天; 一家三口去地皮上看了又看; 虽然还只是一片荒地,可他们仿佛已经看见房子的模样啦!
  从明天开始,他们的大房子就要平地而起啦!
  小地精像个小干部似的,背着手在划定的区域内,沿着石灰线走了一圈,各个方位的风水都感受了一下; 嗯,很好!真真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她以后肯定能挣大钱过好日子; 爸爸妈妈肯定能事业顺利一帆风顺; 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块地皮位于两个村庄之间,距离大马路直线距离不超过一百米; 如果半年后上大河口中学的话,距离学校也不远; 顺着大马路走十五分钟,骑车几分钟就行。
  去市里有公共汽车坐; 到时候无论去哪个学校她都非常方便,能跟好朋友们一起啦。
  崔家人听说这消息,也纷纷赶来问钱够吗,要不要帮忙,他们原本就有点家底; 三个儿子现在都有固定收入,一口气拿出一两千块钱也不是问题。
  三口人很感激他们的鼎力相助,但也知道别人越是这样,他们越不能为难他们。毕竟,两老愿意帮他们,是把阿柔当闺女,三个伯伯愿意施以援手,是看幺妹面子,而三个伯娘们,借是人情,不借也是天经地义。
  现在,眼看着有农民往城里流动,她们的心也不踏实了。有钱,城里又有房子,五光十色的城里生活在召唤着她们,总想进来做点啥,才对得起兜里那几百块钱。
  按照春晖走前的交待,到今年秋收后,全国很多地方就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人头,崔家应该能分到不少土地,到时候一颗粮也不种,全种成西瓜和荷兰豆,明年攒够本钱,就能进城做生意了。
  而买荷兰豆种子,这是一笔大钱。
  现在,靠着卖荷兰豆,牛屎沟已经还了两万多贷款,连本带利只剩两万了,这让全村人都看到了希望!荷兰豆是真正的经济作物!其他生产队看见,也摩拳擦掌有样学样,听说一年能种三季,全都整地准备赶夏季豆呢。
  唯一苦恼的是,买不着豌豆种。
  牛屎沟的种子本是顾学章替他们找来的,花了不知多少力气,其他队想单靠几个农民搞来那是不可能的。想从牛屎沟买二代种子?傻子才会卖他们呢!
  当初为了抢水可是差点打起来的几个村,凭啥给他们?就是一百块一斤也不卖!甚至,为了防范对方偷种子,全体社员自发自愿的二十四小时值守豆田,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全村出动,到时候武斗就是他们有理。
  开玩笑,你来我田里偷东西,揍你怎么着?
  涉及到全村利益的时候,没有人会傻傻的出来和稀泥,其他生产队要种可以,等牛屎沟先种一年,种满三季后随你爱咋咋。当年的黑皮西瓜,他们就是吃了张爱国这“汉奸”的亏,明明是牛屎沟独有的东西,其他村一种,价格就垮了。
  话说回来,刘惠和崔老太进城,还十分大方的给他们带来两斤荷兰豆。去掉蒂和筋,薄薄的切几片香肠,爆炒出来特别清香。
  嫩绿的豆荚,脆脆的香甜口感,谁能拒绝这样的美味呢?
  就着这样的美味,崔绿真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把刘惠给吓到了,“这孩子咋越来越能吃了,不怕长胖吗?”
  崔老太白她一眼,“胖是福气,你懂个屁!”
  刘惠脸色讪讪的,“我是说咱们幺妹生得这么好看,要是长胖多可惜啊。”
  “有啥可惜的?她又不说亲,胖点又能怎么着?”
  得,刘惠闭嘴了,但凡谁说幺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