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大人只是说过慎用而已,谁知道这些蛮子要打到什么时候,”姜才看到苗再成一脸郁闷,笑道:“郭大人还说,老苗你一整天下来也没用几个土罐子,这不老夫请战,郭大人让老子给你带了三千枚上来,说若是不够,还可以再送……”
“呃”,苗再成差点郁闷致死,不顾和姜才打屁,向亲兵打了一个招呼,不一会儿后军数百人,每人抬了一个箩筐,箩筐里全是特制的小巧的土罐子。
“嘿嘿,这下有你们好看的了。”苗再成笑得有点**。
## ## ##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玉速帖木儿低声辱骂,若不是亲兵死死拉住他,他已杀到了阵前,被死亡威逼的元军,只到了日中便有第一个人登上了城墙,虽然很快就变成一具尸体掉下去,但攻城的将士总算是看到了希望,像打了鸡血一般奋起,冲锋是死,后退是死,冲锋的话还能够残存片刻。
“将军,宋军的火药实在太厉害了,将士们的伤亡很重啊,要不、要不暂逼锋锐……”
“去死。”玉速帖木儿迅速出刀,人头落地,若是杀人能够激起众怒,他不介意杀人,因为他知道,就算这数万大军怒火冲天,也不敢得罪他这个忽必烈身边的宠臣、朝廷的新生贵族,他有信心把他们所有的意志控制在手中。
“老子再说一句:进攻、唯死不前。”玉速帖木儿冷冷说道,他已经亲手杀了不止十人,但还不够,只要还有人敢阻止他的疯狂,他不介意再多杀几个人,大元朝的军队,这些年来安逸了、享受了,他们忘记了冲锋、他们忘记了杀戮,他们忘记了这么多年来的胜利,他们害怕了,他们迟疑了,但玉速帖木儿没有忘记。
“冲、给老子冲……没有后路的元军,向着坚固的济南城冲去,坚固的云梯下填满了士兵的尸体,有元军,也有宋军,他们原本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或许某一天他们能够相见,商谈各自的理想,但如今他们都倒在这里、倒在这一片土地上,对于汉人来说,这饱满鲜血的土地,来年将会变得更加肥沃,或许种出的粮食还带有香味;对于蒙古人来说,这填满揉碎的土地,来年将会长出更为茂盛的嫩草,或许养出的羊群会变得更加肥嫩……
用他们生命滋润的土地,总有一天会结出丰盛的果实,然而他们却成为某些人热衷权势的牺牲品、成为这片土地的沃土。
宋军的土罐子不断响起,但已经能够惨淡面对的元军、已经失去理智而麻木的元军、已经失去了希望而眼神呆板的元军,他们迎着土罐子的爆炸、迎着火油的燃烧、迎着弩箭的杀戮、迎着大刀、长枪冲上去。
那是他们唯一的目标,那是他们生存下来唯一的希望,登上城墙、占领济南,这是他们活下来唯一的希望。
伤、亡……
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元军登上城墙,玉速帖木儿眼中多了一份怪异的红丝,他的脸上多了一份诡异的红晕,他是开始兴奋吗?难道他也会紧张吗?无尽的死亡也不能阻止他、也不能激起他心中一份波澜,难道他也开始祈祷胜利。
没有人知道,只有伤亡不断加快,然而对于玉速帖木儿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一千、两千、一万,甚至两万,对于他来说这都只是一个数字,他只要求他需要得到了,并不会怜惜他失去的。
“老子要得到的,从来就不会失望。”玉速帖木儿冷冷的看着远处的城墙,越来越多幸存下来的元兵登上城墙,那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被迫冲锋杀戮的元军看到了希望,他们鼓起身上的勇气、他们唤醒心中的愤怒、他们的血激扬。
“亦乞里歹,你亲自上去。”玉帖木儿挥了挥手,身后亦乞里夕脸色变了变,但却二话不说转身离开。
“玉速帖木儿,你疯了。”愤怒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阿刺罕拉住亦乞里夕,待得玉速帖木儿转身,指着他鼻子大声道:“你是不是疯了,亦乞里夕可是玉哇失上将军唯一的儿子,是阿速人的族长,难道你敢让他去送死。”
“丞相,战火无眼,你的儿子拜降不也是战死在南方?”玉速帖木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冷冷说道:“别说亦乞里夕,就算是丞相,到了冲锋的那天,也断然不能后退。”
“东门是末将的战场,还请丞相不要插手,这是丞相承诺过的事情。”玉速帖木儿还是一副冷冷的面孔,仿佛他面前不是一国的丞相,而是一名小兵、或许陌生人。
“老夫许诺过的事情自然不会干预。”阿刺罕看着玉速帖木儿,看着杀戮的城墙、看着无尽的伤亡、看着麻木的冲锋,叹了一口气,道:“玉速帖木儿,你造成的孽债,难道不担心他们化成厉鬼也会找你麻烦吗?”
“末将自有长天生保佑,”玉速帖木儿声音没有任何变化,挥了挥手中的大刀:“若是丞相没事便请离开,末将需要完全任何。”
“亦乞里夕,你要是不想堕了你父亲的名声,就给老子冲上去,攻破东门,老子亲自向大汗为你请功,你要是死了,老子亲自向你父亲请罪,让你儿子袭你的职位。”
“不用了,”阿刺罕从怀里掏出一张黄色的圣旨,这是忽必烈照搬汉人朝廷的制度,只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圣旨看起来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阿刺罕把这恶心的圣旨递给玉速帖木儿,道:“大汗命令你立刻率领五万骑兵前往陕西行省的西安。”
“狙击合丹的那股宋军,五天前攻下西安,老夫认为你应该听大汗的命令立刻出发,宋人的狡猾你是知道的,若是迟了说不定又是中原的一场大劫难。”
“还有,御前万户带塔儿已率领三万骑兵过去,我想你们都是大汗身边的宠臣,你们会好好相处。中原事关朝廷生死、事关我大元朝的稳定,可见大汗对你是多么的信任和依赖。”
“玉速帖木儿,你可不能让大汗失望,拯救大元朝中原的希望就交给你了,至于山东小事,还是让老夫来吧。”
玉速帖木儿不动声色接过圣旨,打开那恶心得不能再恶心的圣旨,里面写得内容跟阿刺罕说得倒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忽必烈一再强调玉速帖木儿接到圣旨后立刻出发,尽量歼灭那股宋军、要不然也要把他们牵制在安西西路。
“爱卿忠勇,中原托大事于你,还请勿让朕失望,平定中原、歼灭宋军,凯旋归来之日,朕亲自迎你回京。”
玉速帖木儿轻抚圣旨,眼中究竟是出现了一丝泪水,伤亡不计其数,难道就要功亏一篑吗?没有攻下济南,他不服气;没有亲手杀掉济南城的宋将,他不服气,他这一辈子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他不想日后济南成为他遗憾。
但……
玉速帖木儿看着手中的圣旨,无论他如何倔强和自傲,他究竟是一个忠臣,忽必烈一手把他提拔出来,他不会做出任何违背大汗的事情。
“哦,忘记跟你说了,大汗命令我攻下山东后率军前往中原继续围歼宋军。”阿刺罕饶有兴趣的看着玉速帖木儿,笑道:“玉速帖木儿将军,你可要动作快一点,要不然待老夫过去抢了你的功劳可就不好了。”
“放心,你没有这个机会。”玉速帖木儿把圣旨揣进怀里,头也不回离开战场。
阿刺罕看着玉速帖木儿,眼中露出了一股杀意,良久,身边的亦乞里夕拱手作揖,道:“末将多谢丞相的爱戴,不过末将愿意上阵杀敌。”
阿刺罕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道:“你看一下,那小子把老子的兵都变成了什么?牲畜吗?还是死人……”
“如今也快要天黑了,夜战非我军所长,命令撤军,来日再战吧。亦乞里夕,你莫要介怀,老夫并没有其他意思。”
“只是不愿意你做无谓的牺牲罢了,宋军的神射手可是猎杀咱们很多兄弟。听说伯颜丞相南下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军中大将伤亡太大而受挫,老夫可不想重演伯颜丞相之路。”
“好好保护自己,山东的宋军闹不起什么风浪,迟早都会重新落入我军手中。汉人不是说过吗?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我军兵力足足宋军的十倍,围之足可取胜利也。”
亦乞里夕动了动嘴巴,但究竟没有说话,他不知道阿刺罕是对还是错,但他相信玉速帖木儿的办法是正确的,只有进攻、进攻、进攻,才是破城的最好办法。
## ## ##
“呼……”姜才双脚一软,差点摔倒地上,此时他全身内衣湿透,汗水“嘀嗒”“嘀嗒”往下流,他的背疽痛得已经喘不过气来,其实他的背疽一直也没好,但济南遇险,他又怎么可以坐视不理而独善其身呢?
但痛疼却不能阻止他,正如苗再成所说,他们都是老一辈的将领,如今遇到了最好的时机、遇到了可以尽力为之拼搏的年代,他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之上。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会害怕痛疼吗?痛疼是激励人最好的法宝,是振奋人心的灵药,姜才鼓了一口气挺到现在,看到元军退兵之后,却是再也站不起来。
“老伙计,你背疽没好?”苗再成也是双手发软,他们倒是没想到元军如此拼命,工程的将领简直不把将士当人看,一整天下来,死亡的人数居然将近两万人,而守城的宋军也不好受,仅是东门的伤亡就达到了五千余人,阵亡的兄弟也有三千余人。
多数守军都是被元军的弓箭射死,也有一部分和攻上城墙的将士拼杀,若是这样的攻势持续数天,济南怕是再坚固也守不住。
“现在、现在不好、也差不多了。”姜才嘴唇干裂,喉咙像冒火一般,背疽更是痛得入心肝,说话也艰难了许多。
“也不知道元军怎么就停止了进攻?”苗再成看了看天色,疑惑说道:“若是再打下去,老子可是挡不住了。”
“放心,”姜才说一句话喘一口气,他身上多处伤口,不死已是大幸:“郭大人还有后手,只是这元军怎么退兵,倒是奇怪之事。”
“怎样退兵都好,老子如今只想好好睡一觉。”
第二卷 正阳 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路向北(19)
第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