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请听微臣细说,”范裕悄悄抬头,看到赵禥目无表情,想必是被吓得不轻,于是鼓起劲儿说道:“微臣、微臣担忧文丞相被小人误了大志,误了国事啊。”
这可是大事,谢道清也不好说话,范裕正想说下去,突然城外隐约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皇宫虽离南门较远,但也能隐约听见,众人一阵心惊胆怕,但幸好爆炸声没有多久就停了下来。
范裕看到赵禥和谢道清已有些迷糊,连忙说道:“汪立信、孙虎臣、张世杰所领朝廷精锐,然而却不思为国,葬送大宋十几万精锐于丁家洲。”
“如今却能把持朝政,临安数十万大军,难道也要葬送于他们手中不可?两淮战事未完,李庭芝李大人却私自回朝,如何能够服众?”
“还请皇上尽早做出决定,挽救我大宋于将倾之际啊。”
谢道清听到这里,心中有了计较,但却给赵禥倒了一杯果酒,赵禥果然是酒鬼,闻到果酒的清香之后,神智也恢复了几分,范裕以为他受困皇宫什么也不知道,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都有王清惠每天给他说清楚。
赵禥喝了一杯果酒,深吸了一口气,不满说道:“爱卿,两淮战事早已在两个月定下胜负,均州军协同两淮夏贵夏老将军,李庭芝李大人一起俘虏元军十余万,歼灭元军数十万,如今你却说两淮战事未停,打的是什么主意?”
“至于汪立信、孙虎臣及张世杰,是朕亲自任命,让他们戴罪立功,这签字还是你兵部尚书范裕下的,难道你忘记了。”
“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卫平县的县令朱贵可是你的妹夫?”
“完了。”范裕两眼一黑,差点晕倒过来。
范裕还没来得及争辩,突然御花园外传来一阵惊喜的叫声:“太后、皇上,大喜啊,大喜啊。”
“我军大胜、我军大胜。”
不用说肯定是野蛮公主王清惠了,王清惠一身戎装闯进来,见到范裕却停了下来,范裕只好上前见面,赵禥想必是有心要打压他一下,问道:“清惠公主,快快说说。”
王清惠点头,大声道:“刚才元军一个万户来袭,孙虎臣孙将军率领大军南门迎敌,歼敌八千多人,俘虏数百人,其中元军的副将张弘正还成了我军的俘虏。”
“那、那我军伤亡如何?”赵禥虽有一定心里准备,但还是有点担忧,歼敌数千人,恐怕宋军这次死伤就大了,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于是赶紧喝了一口果酒。
王清惠抿嘴一笑,道:“托皇上的洪福,我军毫无伤亡,只是有几个倒霉鬼跑得快扭伤了脚。”
“啊”范裕不由呻吟了一声,却没有听到赵禥和谢道清的声音,这次可真完了。
赵禥摆了摆手,道:“范爱卿,念在你一心为国也没有恶意的份上,如今朕就不处罚你了,你以后要好好配合文丞相他们,到时立功,朕绝对会重赏你。”
范裕一愣,没想到赵禥竟然会轻易放过自己,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并没有责怪自己,心里也来不及思考赵禥为什么会知道自己在外面的一切,连忙告辞离开。
等范裕离开,谢道清已是泪流满面,赵禥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谨慎问道:“娘娘,莫非是嫌孩儿轻易放过范裕,要不然孩儿把他叫回来,重重处罚他。”
谢道清擦了擦眼泪,摇头道:“皇儿,哀家是高兴。想不到这半年没处事,皇儿做得比以前更好了。”
“范裕虽有诽谤之意,但也是受到文丞相等人排挤所致,皇上不但没有处罚他,还安抚了人心。”
“如今大宋危难存亡之极,每一个人都是咱们大宋的力量,皇上能够这样做,哀家、哀家很高兴。”
“太后娘娘,”王清惠也粘了上来,道:“皇上英明,娘娘应该高兴才对,清惠给你烧几块肉可好。”
“呵呵,”谢道清连忙擦了擦眼泪,好奇道:“刚才你这丫头说什么宋军毫无伤亡,恐怕是让哀家和皇上高兴的吧。”
“那可不是。”王清惠熟练的翻动手中的肉串,认真说道:“托太后和皇上的福,我军用床弩进行攻击,打了元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下子歼灭了数千元军。”
“莫非是上次张大人密信中所说的床弩火炮?”赵禥这半年过得优哉游哉,倒是涨了不少记忆。
“皇上英明,”王清惠连忙点头,道:“正是床弩火炮和床弩火箭,炸死了不少,烧死了不少,元军哪里会想到我军的厉害。”
“好,好,好。”赵禥连说三个好字,最后才点头道:“张爱卿乃我大宋的功臣啊,可惜朕如今竟然还没见过张爱卿。”
“皇上放心。”王清惠认真点头,道:“张大人来信,言最多只需半年,最快三个月就能把元军赶出长江,到时一定过来请皇上处不尊之罪。”
“至于独松关之事,张大人有信心在一个月内解独松关之围,元军虽是兵临城下,但反而临安是最安全的地方,张大人解围独松关之后,一定会领兵前来临安和元军决一死战,胜利可望咦。”
谢道清笑了笑,道:“到时哀家一定亲自赐婚,让张大人抱的美人归。”
“娘娘,肉烤好了。”王清惠红着脸,连忙把手中的烤肉递给谢道清,谢道清看着王清惠笑了笑,虽然不说话但已让王清惠害羞得想钻进底下。
赵禥看得好笑,想不到一身戎装的王清惠竟是这样,自己却是趁着谢道清不注意,狠狠的往肚子里灌果酒。
“果酒,味道还真不错。”赵禥暗中得意笑了笑。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三十三章兵临城下(13)
第一百三十三章兵临城下(13)
拜降率大军前往临安城试探进攻,阿术也同时率领数千骑兵在临安城外的小城池转了一趟,回来之后却依然眉头紧皱,没不出任何办法。
伯颜根本都不用想也知道,宋军早已坚壁清野,从渡江战役以来,无论是丁家洲大战、还是常州大战,自己能够驱使大量百姓“协助”战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能够就地征到粮食和草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阿里海牙留在皋亭山的十万水师,除了要防止平江的宋军之外,还要负责从建康等地运送后勤补给。
再说大军这次南下,可是抱有大希望,意图一战决胜负,把南方纳入大元朝的版图,既然已把南方的子民看错自己的百姓,自然也不能再实行以前的烧杀掳掠的那一招。
“要不然扩大范围?”阿术迟疑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如今虽是冬日,百姓无事,但百姓总不能全部都进入到城里,估计也就是方圆上百里的百姓进行动员而已。”
伯颜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才摇头道:“如今实在是不适宜分兵,先看拜降的进攻如何在做决定。”
伯颜也知道蒙古将士是什么样的素质,他目前可不希望大军过后给自己留下一个烂摊子,日后就算是攻下临安,面临的反抗也不会少。
“末将、末将担心……”阿术不由自主说道:“仅吕城一地,宋军设下如此之多防御,而临安是大宋的京城,竟然毫无防备?”
“末将怀疑,京城外或许如吕城的陷阱,就等我大军行动攻城时才露出来,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也有这个可能?”伯颜却有点疑虑,反问道:“重复用过的计谋就再也不是计谋,汉人总不会再次使用吧?我军已有防御,那宋军不是白费了功劳?”
说到底,伯颜、阿术毕竟都还是外人,对汉人自家的想法还远远琢磨不透,伯颜看着阿术,苦笑说道:“看来还是要把吕文焕调到军中。”
阿术也尴尬的笑了笑,他自然知道伯颜把,吕文焕留在吕城的意思,攻打大宋京城,若是能够攻下临安,这绝对是大功一场,伯颜可不愿意让一个汉人拥有这份殊荣。
“宋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难缠。”纵使伯颜有千般计谋,但此时也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纵使伯颜性子不错,一路受挫也实在让他感到晦气,在北方和叛将决战之时,虽然惨烈但伯颜每次打得都是顺利,北方的叛将是一群只会猛攻猛打的蛮子,对付他们就像对一群不顾死活的狼群一样,根本不用耗费太多脑力。
阿术却不说话,说到底这人和他还有一点关系,当初在襄樊若是能够一鼓作气灭了那人,大宋恐怕早已在去年划入大元朝的版图,哪里会牵连到现在。
但如今不是说晦气的话,沉吟片刻试探问道:“朝廷方面,可否能够再派兵支援?”
眼看百万大军,如今能够兵临城下者已不足二十万,纵使阿术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得到忽必烈的支援。
伯颜手指头毫无意识的敲着案桌,好一会才叹了一口气,道:“今年中原大旱,征兵倒是容易,但如何养活他们才是问题。”
“若是成军,却是很难抽出,大旱必然会造成饥荒,饥荒必然会造成动荡,大汗如今对北方草原的控制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再说,若是没经过训练的新兵蛋子南下,只有给咱们添乱罢了。”
“骑兵?”阿术迟疑说道,此次南下虽说百万,但蒙古骑兵仅有三十万而已,然而北方的草原,至少可以动员起百万骑兵,再说蒙古的儿郎向来骁勇,一队百人的骑兵要比一队千人的汉军要强很多。
但攻城除外,攻城略池的战争并非伯颜之长,但他还是要硬着头皮攻城,实在是再郁闷不过的事情了,然而眼看张弘范被困已一个多月没有消息,强攻临安也不是没有接应张弘范的意思。
再说张弘范善于攻城,当初樊城之战不多的亮点就是张弘范,接应张弘范却又是为了攻下临安,这实在是让伯颜为难。
“北方,北方原野才是我大元朝的根基,”伯颜摇了摇头,道:“在还没彻底击溃北方叛军之前,蒙古骑兵再也不能动,要不然就有可能影响根基,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的野性,我大元朝很快就像宋军一下被腐朽下去。”
“所以,草原才是我大元朝的根基,而不是中原,也不是中原数千万卑鄙苦苦挣扎活着的汉人。”
阿术想起伯颜性子虽然“仁义”,但却是赞同圈地为牧,要不是一种朝廷上的汉官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