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好,宝儿好,阿翁和娘亲都好,相公勿要思念,好好报效朝廷。
王惟义不由泪流满面,他知道不认识字的娘子,定然是不舍得用更多的银子请人写信,他初时收到这份简单的书信时,还曾经一味责怪,然而却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唯一的一封书信,十八年过后,他们究竟怎样?
“王惟义,你虽然是我的下属,可是我一直把你当做兄弟,这十八年来,我们共同进退,试问,这十八年来,我又何曾亏待过你?”
王惟义觉得自己快要疯了,他狠不得自己立刻停止思想,立刻失去记忆,然而往事的一幕又一幕不停涌进他的心头,妻儿的柔情,双老的爱意,张弘范的情义,化作一道道厉鬼,不断融入他的大脑。
“大人、大人。”王惟义缓缓睁开眼睛,看到张博正着急的看着自己。
张博见王惟义醒来,大声道:“宋军派来了使者,我们是接见还是不接见。”
王惟义揉了揉脑门,摆了摆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没什么好见,不要难为对方,让他走吧。”
张博应了一声就往外走,王惟义突然愣了一下,也不知道他想起什么,叹了一口气,道:“算了,你还是让他进来吧。”
“对了,”看到张博离开,王惟义喊住张博,问道:“白日那个将军,是你以前的将领吧?你在泸州大营,是否知道有其他旧日同僚。”
“大人,那人确实是属下的旧日将军,不过在下如今已经归顺大元朝,断然不会把旧日的情义放到今日。”张博大声说道:“若是上了战场,依然是陌生之人。”
“我知道你的忠义,”王惟义摇头说道:“你可否知道如今泸州大营,有多少是你旧日的同僚。”
张博挠了挠头,低声道:“属下到泸州大营时间不长,但所见之人,大部分为昔日之同僚。”
“不过属下也相信,他们的想法跟属下的一样,一定会效忠朝廷,定然不会再做出卖国求荣之事。”
王惟义摇了摇头,挥手让张博离开。大部分为昔日之同僚,王惟义更是苦笑。顺利的时候尚好,如今被均州军压着打,这帮昔日的同僚,没有了蒙古骑兵的压制,难不成还乖乖听自己话?
自己也就只有身边不到三千人老兵,若这些所谓的昔日的同僚一同对付自己,自己恐怕还是早点投降算了。
果然不出所料,张博带进来的正是今日在战场上喊话的那个将领,张博却是闪闪缩缩跟在他身后,王惟义知道汉人为师的一个“师”字之重,也不好责怪。
“在下均州军范琳,特来见过王大人。”范琳按足规定,尊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王惟义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均州军让你前来,恐怕是要说服我投降吧。”
“王某得朝廷恩义,又得张弘范张大人信任,说什么也不会出卖朝廷,你若是为了此事而来,就不用说了。”
范琳笑了笑,道:“王大人未免太小看均州军了,均州军要取泸州大营,自然是凭借真功夫来取,哪里会让王大人被世人辱骂?”
“王大人之忠义,我们大人也清楚得很,郭大人今日说的话,他现在也是后悔得很,让范某前来致歉,说他实在是不应该让大人受如此耻辱。”
“你今日既然不是为了投降之事,却是为了何事而来。”王惟义突然有几分莫名的失落,他不知道范琳所说是真还是假,总之他认为不应该是这样。
范琳笑了笑,道:“我知道王大人原是广东南路南雄州之人,这地方出来的人少啊。”
“很不巧的是,老范也是南雄州之人。”范琳说了几句当地的语言,感叹说道:“老范我离家十二年,乡音已改,可却是一事无成,混混沌沌,至今未还家啊。”
听到乡音,王惟义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却板起脸说道:“嗯,还说不是过来想说服老子投降,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好了。”
范琳见王惟义虽说得严肃,但却没有驱赶他的意思,说来也巧,他还真是南雄州人,要不知道听到王惟义说话,他还真不相信离家万里之外,还能遇到同乡,要知道南雄向来属于南蛮之地,出一个人才实在不容易。
范琳知道王惟义的身份后,就打起了主意,他归均州军以来还没有机会立功,为了这次机会他倒是费了不少心机。
范琳挥了挥手,张博马上送上一个竹篮子,然后从中拿出了三个盘子,王惟义冷冷的看着张博的一举一动,并没有说半句话,范琳揭开三个盘子,里面分别是:白果烧鸡、白果烧牛肉、白果芋泥。
“范某虽离开家中十数年,可幸运的是家中老娘每年亲都会给我送来一些白果,老范每天想家的时候,就拿出一颗仔细掂量,然后慢火熬熟,久久不舍得下口。”
“得知王大人乃故乡人,老范也不管你怎么看我,老范只不过是想找一个乡音,找一个同病相怜的乡音,好好大哭一顿罢了。”
“王大人若想驱赶老范,老范定是眉头也不皱一下,但王大人若是还念旧日几分乡情,可准许老范在这里,聊聊乡音。”
王惟义看着南雄州的特产,看着范琳一脸的凝重,看到他年纪比自己还要大,却时常能够收到老娘送来的白果,而自己呢?
离家十数年,乡音未曾改。
“更多的像自己一样的将士,他们的家人如何?他们的亲人又如何?”
“泸州大营定是守不住了,”王惟义鼻子一酸,眼泪缓缓流出来:“范大人,王某陪你吃这一顿饭。”
## ## ##
次日,郭平起了一个大早,昨晚范琳双眼红肿回到庐州,说王惟义已经决定投诚,但有些条件还需要跟郭平亲自说,郭平倒是吓了一大跳,自己都失去了说服王惟义的念头,想不到这事却让范琳办成了,这大功自然少不了他。
郭平也不害怕,带了几个随从赴会,自然少不了范琳这个经手人,果然看到庐州大营寨门大开,想必是王惟义真的放弃了抵抗的机会。
普一见面,郭平疑惑的看着王惟义红肿的双眼,又看了看范琳,知道他们定有其他勾结,也不说出,拱手道:“王大人深明大义,郭某替大宋千千万万子民感激。”
“岂敢,岂敢,王某也就直说了。”王惟义拱手还礼,说道:“王某身边三千精锐却是北方之士,他们向来和汉军不同。”
“王某归顺朝廷,恳请大人放他们回去,也算是王某为张弘范张大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行,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只是各为其主而已,均州军来去自如嘛。”郭平爽快说道:“不过他们要保证不得留在淮南。“
“王大人归顺朝廷只能暂时屈身均州军,”郭平连忙说道:“均州军骑兵尚缺副将一名,还请王大人不要嫌弃。”
王惟义却是摇了摇头,道:“王某如今再也没有面孔留在军中,只想尽快回去,看能否和家人见面。”
“这个?”郭平尴尬的看了一眼王惟义,道:“实不相瞒,范将军昨夜禀告此事之后,郭某一时心急,已派人前往南雄州。”
“王大人不妨留在军中静候佳音?南雄州向来安宁,王家定然不会有事。”
王惟义迟疑了片刻,突然说道:“张青青生命垂危,请尽快送到张贵张大人身边,或许还能活命。”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一章 层层狙击(11)
第四十一章 层层狙击(11)
海珠岛是长江入海处的一处小岛,这小岛离陆地不远,但由于岛非常小,岛上连淡水也不能正常供应,所以一直没有百姓居住。
海珠岛树木苍郁,岛虽小,但是岛内地势平坦,岛内的地方倒不算很小,即使现在姜才率领两千五百人隐藏在岛上也没有人发现,况且这个人数上还要加上隋宇原有的一千余人。
其实海珠岛只不过是这片岛屿中的一个,滚滚而来的长江,带来了无尽的淤泥,长年累月堆积起来,在入海口形成了数百个小岛,这海珠岛只不过是离瓜州渡口最近的一个而已,在海珠岛附近,还有三五个同样的小岛,和海珠岛想比,他们更加荒凉罢了。
“消息是否已经确定?”姜才有些不耐烦走来走去,这是大树下的一处帐篷,用树枝为顶,树叶为铺,说不上舒服,只能略微挡一下风寒罢了。
离开陆地到岛上已躲藏了将近十天,这十天可以说是姜才有史以来最难熬的十天,按照他以前的想法,无非是冲锋陷阵,死就死,也不过是一条命而已。
他向来是一个一诺九鼎的人,他为了自己的诺言可以轻易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离开扬州就没有想过再活着回去。
但以胡明伟的相处,却让他体会甚多,胡明伟勇敢,他也敢冲锋,需要他冲锋陷阵时他眉头也不皱,但胡明伟却教会了他一样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这并不是胆小怕死的借口,没有必要牺牲时更需要保存实力,只要有实力,自己才能够做出更大的成就,就比如自己虽躲在海珠岛将近十天,可是扬子桥的董士选和吕文焕却比以前更加着急了,对于他们两人来说,一日没有找到自己,他们就不能睡一下好觉。
三战三捷,杀伤蒙古汉军人数虽不多,但神出鬼没足可以给蒙古汉军心中添上一根刺,他们想不到自己会出现在哪里?又或许会随时出现。
如瓜州渡口的张邦直等老将,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自己袭击瓜州渡口,他不知道怎样向董士选交代。
这不正说明了保存实力比无故的牺牲更加值得去做吗?
姜才第一次对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不拍死”的想法产生了些许动摇。
胡明伟伸了伸懒腰,在岛上生活虽比不上陆地上的如意,而且海珠岛又小,就连训练的地盘也没有,可是有一点比陆地上要好,海珠岛至少不用太过于警惕,只需要留下足够的哨兵,就可以监视来自陆地上的敌人。
失去警惕容易使人懒惰啊。胡明伟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提起精神说道:“老将军,这事几乎可以确认了。”
“阿里海牙水师已经快到瓜州渡口,阿里海牙水师的南下,也证明了伯颜丞相大军可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