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将-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士选要等的就是鄂州的大军、伯颜的援兵,从鄂州到扬州,需要打通淮西的通道,夏贵虽在阳逻城堡打了一个胜仗,然而出力最多的却是张贵和张世杰,夏贵只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罢了。董士选相信,凭借张弘范、吕文焕两人,要突破淮西防线,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他就是要逼两人出征,逼两人征扬州,无论两人如何抉择,攻占扬州的首功自己已经拿到手。

“大帅,将士们都憋坏了,再不攻城,恐怕就淡了兄弟们的心了。”解成故作诚恳说道,但其实心中不知道骂了多少次,恨不得董士选马上出兵,然后像他死鬼老父亲一样被杀。

“大帅,儿郎们纷纷请战,末将怕控制不住,还请大帅出战,主持局势。”营州的邸浃,带领一万家兵,死伤接近一半,心痛得想杀董士选的心都有了。

“只要大帅一声令下,我武卫军决不当孬种,若是退后半步,老子就不叫薛军胜。” 密州的武卫军炮手元帅薛军胜,争相表功,既然已成了董士选板上的肉,还不如干脆做他的走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现在自己大力投靠,雪中送炭,说不定攻下扬州后,董士选会分自己一块骨头,走狗终须骨头养的嘛。

“诸将莫急。”董士选故作冷静,笑道:“扬州,只不过是小地方,如今风云变幻,大汗下的是一盘大旗啊。”

“还需多等些时日,等援兵到了,咱们就摘下这个果实,到时跟从大军南下,别说这小小的扬州,就算是临安,也是我们的功劳。”

几句话,就把这些人吓懵了头,攻占临安这样的功劳,董士选也敢说不出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大伙也没必要点醒他,于是纷纷祝贺董士选,马屁拍了好几遍,看到董士选面色卷了,才纷纷告辞而去。

“张将军,不知探子和鄂州方面联系上了没有?”董士选看到这帮饭桶离开,来到大营一角,张弘虎坐在这里一声不吭,大伙差点忽视了他的存在。

“大人请罪,末将还没能和鄂州方面取得联系。”张弘虎连忙站起来,双手作揖:“前往鄂州的探子,不知放了几批,然后都不见踪影,还请大帅定罪。”

“张将军何罪之有,”董士选摇了摇头,道:“淮西、淮南几乎都是宋军的影子,虽然一队就只有十来人,可是就是这如蚂蚁一般的宋军,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

“张宏的法子虽然不错,可是也仅能防备后军不被袭击,但我等探子放不出去,就像瞎子一样,实在是让人心慌啊。”

张弘虎也苦笑,道:“这种作风,必然是均州的那人无疑。”

“而这些宋军熟悉地理,想必早就进入两淮,恐怕、恐怕均州的那人早就知道我军的目标是扬州。”

“要说下棋布局,这人才是高手啊。”

董士选微微生怒,不过想起张贵在正阳城的所作所为,又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问道:“张将军,如今局势,你认为这人会出什么主意?”

张弘虎有点担忧,道:“末将怕这人的目标是我们董家军。”

“大人或许不知,传言中此人睚眦必报,大人攻击扬州,就是攻击李庭芝,李庭芝是张贵的恩人,攻击李庭芝,就是攻击他张贵。”

“哼,他若是敢来,老子求之不得。”董士选憋红着脸,狠狠说道:“他难道会以为,扬州是昔日的正阳不可?我董家军三十万大军、鄂州三十万大军、伯颜丞相数十万援兵,难道这盘棋子还是他一个小卒能玩得起?”

“他若是不来扬州,老子就算是逼,也要把他逼出来。”

第二卷 正阳 第六十章 扬州慢(6)

第六十章 扬州慢(6)

均州。

伯颜的踪迹还没找到,可是樊城的范天顺已被张贵动员回去健康府投靠他叔叔范文虎,历史上自缢而死的范天顺,到底让张贵心中有几分稳妥。

健康府,范文虎。

张贵不由苦笑,任凭他想破了头脑,他也想不到贾似道竟然还会任命这个只身逃跑置十数万大军而不顾逃跑将军。

张贵原以为范文虎虽逃得了性命,可是十数万大军毁于一旦,就算不死也会脱一层皮,要知道范文虎除了腿快跑得快值得称赞外,真是输的麻利干脆,想不到贾似道还没让范文虎好好反省人生的意义,就让他走马上任。

正如历史上记载,范文虎征日,十数万大军被所谓的“神风”吹到了鹰岛,自己也差点溺死,后来被部将张禧救起。张禧建议:因粮于敌,利用船坏将士无反顾之心,重整旗鼓,拼死一战。

要知道历史上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反败为胜的例子并不少见,如项羽在巨鹿的破釜沉舟,韩信在井陉的背水列阵。可惜张禧看错了对象,范文虎倘若有如此的胆识与血性,还会在龙尾洲望风而逃?

范文虎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个建议,择坚船遁逃,弃数万士卒于鹰岛,取道高丽回国。两天后日军攻鹰岛,元军因将领遁逃,惨败,大部分被杀,余者二三万被俘。史书上说范文虎被革职查办,可没被杀喔。而且仅仅过了一年,便东山再起,“帝令立功自赎,练兵治械于扬州”。

自己早就应该知道,范文虎这人是拍马屁的高手啊,比自己这个来自后世的见多识广的人强得多了。

伯颜大军神秘消失,虽然不一定能够和健康府范文虎联系在一起,可是健康乃京城临安的桥头堡,鄂州的蒙古水军虽然被堵,但是无奈健康离大海实在太近了,凭借大元朝巨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再弄几百艘战船并不是什么难事,元军战船如果从长江口长驱而入,接应伯颜大军南下,恐怕健康府的范文虎还真如历史一样,那事情最终又走回了历史上的车轮上,这是张贵所不允许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张贵不由苦笑,细细吟唱,他后世非常喜欢这首歌,常常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指点江山的英雄人物,可真落到了自己身上,哪里来得了“都付笑谈中”的情怀?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好、好词。”吴澄忍不住赞叹:“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

吴澄双眼冒着小星星:“此情此景,大人是否在寻找得失成败?大人是否在感叹人生沉浮?”

“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啊,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道历史的叹息。”

“大人一首《临江仙》……”

“好了,好了。”张贵的脸皮再厚,也禁不起吴大才子热烘烘的马屁,转移话题,道:“如今僵局,不知大才子有什么打算?”

吴澄摇了摇头,道:“这向来都是大人的职责,在下无官一身轻,何苦自寻烦恼,还不如看滚滚长江东逝水。”

张贵鄙视的看了一眼吴澄,沉思了片刻才道:“如今最重要之事就是要找到伯颜的踪迹,一天不知道伯颜打的是什么主意,老子就一天也睡不着啊。”

吴澄突然好奇问道:“就算大人知道伯颜的踪迹,又能怎样?在下听说伯颜所率领蒙古骑兵有十万之众,难道就凭借咱们三万残缺不全的均州军能够对付得了?”

“如今之计,无论大人做什么,就是要拖住鞑子大军,让鞑子不能全身心南下,等明年局势变化,如此三五年,在下相信凭借大人的才干,一定可以战胜鞑子,光复中原。”

“拖住鞑子大军。”张贵苦笑:“谈何容易啊。”

次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既出,轰动了整个江陵和均州,江陵出版局再三加印了数万份,成为江陵日报印刷以来最多一次,江陵、均州等江陵日报所到之处,无人不谈《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谢枋得颇有雅致的念叨,如他这样年纪的人,才可以体验出其中的滋味。

叶梦鼎回到朝廷后,说什么也要迁江陵,要不然就甩手不干,解甲归田,度宗拿他老人家没有办法,只好迁叶梦鼎为江陵府少伊,然而这老头到了江陵后整天和谢枋得吟诗作对,干的哪里是少伊的活?

“好词啊,‘惯看秋月春风’,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叶梦鼎忍不住举杯,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程绍开如今已贵为象山大学的主讲,吴枢虽然比不上他儿子吴澄有纵横之才,但也在象山大学谋了一份教授的职位,每个月拿三十两银子的饷银,小日子过得滋润。

吴枢要比程绍开早看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毕竟这首词之所以得以刊登,就是他儿子出卖了张贵,拿到张贵的手稿,兴致勃勃的找到了程绍开。

程绍开完全忽视了张贵所谓的“毛体”字,细细体味,道:“‘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便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吴枢点头,道:“苏学士也曾写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