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国和朝鲜国的争端很明显,就是光幕显示的未来对马岛事件。
所以日国虽然找了这个时间段的朝鲜国的错处来找大周做主; 但是说实话,要不是近来他们的示好极殷勤; 是没人想管这件事的。
祁元询不想管这件事,交给内阁的阁臣和礼部的郎官们处理之后; 他们自然会给出合适的反应。
皇太子的正妃择选,宣告天下之后,则正式步入了正轨。
上一次因为光幕丢了脸,所以对于太子妃,皇太子并没有特殊的期待。
甚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对光幕中提及的他的前后两位正妻的姓氏都过敏了。
即便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入选的太子妃候选人,如果不巧地姓了光幕之前公布过的姓氏; 让皇太子想起不好的记忆的话; 她们最终入太子的眼的几率也比他人要低上许多。
和曾经有过的皇子正妃遴选一样; 这一次也限定了范围,从范围看,江南之地并不在应选范围内; 能入选的就是两京、中都以及部分北地州县的适龄女子。
新帝登基; 宫中的事务是经过正常交接的; 掌管宫务的已经换成了皇后张氏,只不过太上皇后和皇后二人近日婆媳同心,都想着要为皇太子选一位出众的淑女; 即便出身略有不足也无妨; 为了让未来的太子妃能适应宫廷生活; 了解宫中规矩; 名分确定之后,准太子妃便要入宫接受皇太后和皇后的教导。
祁元询还是相信母亲、皇后的眼光的,而且儿子选妃,前期他也不用把什么关,实在不乐意,到时候他提前否决也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当他在武英殿里,看到在午饭时间前踩点来的儿子的时候,只觉得头微微痛。
这……难不成上次给这孩子的打击太大了?
至于遴选第二轮都没开始就这么不情愿嘛!
“今日听学怎的放的那么早?”
“师傅们有要务要做,且今日没学新课,只是温书,比平常早了半个时辰。”
“坐,先替我将奏疏分类。待会儿吃饭的时候,我好好考考你,看你最近长进如何。”
皇太子的笑容有一丝的僵硬。
祁元询暗暗笑出声。
他家儿子开始选妃之后,便满心不乐意,朝他旁敲侧击过好几次了。
也算他机灵,知道不能到最后快选好人了再找他软磨硬泡,反倒是现在就开始找理由了。
不过嘛,这小子不知道,他成婚生娃,不仅是因为他年龄到了,还以为他们全家都很想替这糟心儿子催生。
其中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心情之迫切更是不用说,所以,想要再耽搁几年是绝对不可能的。
更何况,太子还是小时候遭受的毒打少了。
想当年,他还只是赵王世子,身边一群一道读书的堂兄弟的时候,都不敢随随便便在饭点之前往他爷爷身前凑。
吃饭的时候,还要努力回答皇爷爷的提问,明明是在吃饭,却活像是在随堂小考。
武英殿不远处便有膳房,这地方一早的时候便是他皇爷爷理政的时候用的,而只有吃饱饭才能更好地干活,所以他爷爷这样的工作狂人,自然在皇宫设计之初,就令人将膳房的所处位置巧妙地安排了起来。
祁元询在上头批奏疏,皇太子替他将奏疏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分类,工作忙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到饭点了。
过量工作,劳累过度,很容易影响到身体机能。
祁元询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所以除非有紧急大事,否则的话,他每天吃饭的时间是很准时的。
“来,太子,吃块东坡肉补补,看你最近,都瘦了。”
祁元询享受美味大快朵颐,皇太子却明显有心事,连吃饭都不好好吃,祁元询便夹了块看上去就让人有食欲的东坡肉给他。
他爷爷是个勤俭的皇帝,从他爹,一直到他,他们家还保留着这样艰苦朴素的作风,宫廷饭菜的样式还没有浮夸到外间未闻的地步,每日的各类蔬果肉食的供应也都是有定量的。
祁元询虽然知道吃过多的肉和糖都不好,每天命人给他奉的菜也规定了分量,但是,心头好之一的东坡肉依然有在供。
他自己每天都舍不得多吃,把肉分给儿子,足可见他对皇太子深沉的父爱了。
还在走神的太子看到碗里的肉——两个人吃饭,就算是皇帝和太子,也不至于摆出长桌装样,所以父子两人在饭桌上的距离很近——回过神来认真吃饭,祁元询语重心长地劝他:“皇儿,你的年龄也不小了,择选正妃也是应有之意。总是为此郁郁,算什么好男儿。”
皇太子闷闷地嗯了一声。
“你也不要太受后宫影响了,若是你这段时间的表现传到外头,让别人以为你不好女色也就罢了,若是让人以为你有钟爱的女子,那就不妙了。”
是的,作为一个皇帝,祁元询现在正在教自己的儿子,如何成为一个不走心的渣男。
不过很显然,皇太子在意的点,和祁元询以为的,是两回事。
“儿子知道了,”皇太子咽下嘴里的饭,慢慢地道,“儿子当然不是这样沉迷女色之人。父皇,儿子近来也不是为这件事烦忧,儿子是想和皇爷爷一道北巡去北京,只是您和母后都说,儿子选妃,总得让儿子见见面,时间上有冲突,儿子这才为此忧心。”
祁元询:???
“北巡?你皇爷爷没和我说这件事啊!”
“对啊,儿子也是机缘巧合才听到的。皇爷爷和皇奶奶想去北京,路上还要去各地的藩府看看,虽然还在计划,但儿子瞧着,应该也差不多了。”
成为皇帝之后,制定了轻徭薄赋、促进商业发展、宽宏对待文人士子的初期发展计划,祁元询按部就班地当一个为了自家产业辛勤工作没有休息日的社畜,但是,他觉得还是懂得劳逸结合的。
所以,这么大的事,他爹妈怎么没和他商量?
而且,不是说好了最近先忙皇太子的选妃工作嘛?
当年他这么大的时候,不也是要成婚生娃了嘛,就算他活得久,也不代表他的儿子就能晚婚晚育啊!
就算他不着急,他们家这是真·有皇位要继承,朝廷大臣都要担心了。
说实在的,最近的皇太子选妃声势那么浩大,除了要擦亮眼睛为太子选一位合格的正妃之外,还因为当年光幕显示他家娃有真爱之前,也是有太子妃和其他妃嫔的,结果到最后就剩俩娃,这个生育质量,实在是有些令人担忧了。
至于改变后会变成啥样,没有经过实际验证,心里总是还要悬一下的。
祁元询他的东宫讲官、内阁阁臣,无论是青壮派代表人物三杨,还是方孝孺、丘福这样的老臣,都在积极鼓噪皇太子取妃这件大事。
儒家重正嫡,太子既然已经逐渐年长,那么迎娶元妃、诞育元嗣,就是巩固地位的重中之重。
早年间大周的人手不够用,进士甚至许多非进士出身的受举荐文人、举人、国子监监生等,考上之后很快便要授职做官办实事。
等到科举固定为三年一行之后,这些年来,国家也已经积储了一些人才,祁元询实在不想看到后世再出现什么“非翰林不得入阁”,而很多翰林官终其一生也只做过京官或者其他的清贵官职,对于地方上的民生了解并不充分。
从纸面上看到的资料,再怎么充分,也只是文字而已,还是亲眼见过、亲自处理过,才更全面直观。
所以祁元询个人来说,是非常赞同“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样的理念的。
皇帝需要帮手,所以没有了宰相,内阁依然会发展起来。
既然如此,那他就开一个好的头,让内阁的阁臣们也都有在地方上干实事的经历。
阁臣们没有不同意的。
或者说,他对这些亲近人透露的消息,本身就是他给阁臣们开的小灶,是将这些阁臣视为心腹的信号。
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很想这么早就离开京师。
别的没关系,但是皇太子的大婚,他们还是想等到的。
阁臣们外放的地方都不是那种极富庶、极易治理的郡县,祁元询给他们圈定的都是条件比较一般甚至发展不大好的地方。
如果说古代有什么好的话,就是这些地方的风景还应该算是出众,每个地方在他的记忆里,也不知是古代还是他前世的记忆里,都有一些有特色的特产吧。
万众期待到这种份上了,你小子说要和太上皇、太后一起去北巡?
而且这次的北巡,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
太上皇还是年富力强的,退位之后,一直待在宫中也是无聊,倒不如离开京师,自己和皇帝彼此之间不会受到掣肘。
皇太子跟着走了没关系,但绝对不是现在。
太子妃的人选肯定是要他过目的,不过太上皇北巡,将皇太子带在身边教导,也是一件好事。
祁元询想了一会儿,很快想出解决方法来。
“父皇和母后出巡仪仗不可简陋了,他们不说,可能是要轻行简从,既然你说了,那我定是要命人好好准备的。正好,趁着中间准备的这段时间,将你的选妃早些完成。”
皇太子:???
流程没有简化,那么加快的自然是甄选的速度。
即便是人数众多,前两轮的采选也很快完成了,剩下的一些秀女被登记在名册上,附上画像,送到京师,而她们之中,将会出现大周的新任太子妃,未来的国母。
秀女画像入宫后,锦衣卫也开始在暗中调查候选秀女的家庭情况。
不仅是看她们的家境如何,也看这些女子的家庭、家族在当地的声名。
家中名声不好的,或者有什么暗地里做的勾当被锦衣卫调查出来的,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剔除皇太子妃的候选人行列。
儿子选妃到了最后一段时间,祁元询也要趁着自己的阁臣们还在的时候,将一些公务安排好,这几年内要施行的为政计划做好,并且或让阁臣举荐、或让阁臣评议,定下下一批进入内阁为他办事的朝中臣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