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该去问政府。”朱莉安娜讥讽的说。
美利坚对欧洲的援助是下了血本的,马歇尔计划更是让整个欧洲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对北美和欧洲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但对资本家们来说,就不是那么愉快了,原本他们可以一拥而上,吞下大量的幼稚产业。
“我要再强调一点,便捷、安全、私密性和客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李子涛很严肃的强调道。
对公司的具体运营,委员会并不直接插手。
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什么,他们必须铭记在心,所有的出发点都要包含以上四点。
如果有谁忘记的话,表示他已经不再适合呆在L…BhG。
“我们在明珠的所有业务都终止了吗?”戴维斯很关心远东的变化。
这方面也基本是他在负责,摩根在远东有很强的关系网,处理远东的问题再合适不过。
“之前的所有间接性业务已经全面停止,人员就地遣散,优秀员工也扯到港江等地。”
“苏联呢?”李子涛突兀插话。
港江的话题不急一时,对‘历史’有所‘预兆’的他更担心苏联。
富国…摩根在苏联是有业务的,虽然自从战争结束后,盟军内部就分裂演变,冷战已成趋势。
有利益就有人冒险,二战前期未参战前,摩根通过海外离岸机构为小矮子洗钱,购买各类战略物资的事儿又不是做的少。
就是在发生珍珠港偷袭事件后,摩根内部仍有资金流向世界各地,物资源源不断的涌入德国,消失的无影无踪。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李子涛可以肯定的说,摩根在这场战争中揽到的财富,是外界根本无法想象的。
“先生们,苏联想要获取一笔长期贷款,数额为2亿美刀,风险部认为我们应该拒绝。”
“他们有足够价值的东西来做担保吗?”迪克好奇的问。
“石油。”
是石油的话,那就没什么疑问了。
苏联境内地大物博,仅是现在勘测发现为开采的,就能让全球石油巨头们口水横流。
不过,这笔生意可不怎么好做。
再者说,苏联要美刀干什么,想购买一部分的尖端设备?
“有没有操作的办法。”听到用石油来做抵押,不仅是李子涛感兴趣,其他三名委员也同样露出贪婪的神色。
黑金的价值,在洛克菲勒家族身上得以完美体现,只要有任何方法,都不会有人想要错过它。
“有,但如果被调查的话,会很麻烦。”
“现在双方仍保持着克制,面子上还属于盟国,是攻守兼备的战友,如果加快过程的话,是不是可以避免?”
戴维斯在这方面是绝对的专家,只要能够让他找到一丝缝隙,他能把里面的骨髓都吸干了。
“5倍,至少要价值5倍的抵押物,并且要通过国际公证。”李子涛的要价有些高,现在就看苏联方面对美刀的迫切程度。
如果只是一般需求的话,相信他们会拒绝。
另外,就算合作达成,后期双方取消贸易,直接封锁国境仍是个大问题。
等李子涛说出他的顾虑后,朱莉安娜立刻想到办法。
“转手卖掉,赚一笔快钱。”
她的提议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众人一致同意。
加快与苏联的谈判,同时从现在起寻找潜在卖家,最好是欧洲富商,更具说服力。
到时这边一拿到合同,转手就卖给对方,捞一笔走人。
“市场部有什么要说的吗?”发现下面的市场部主管频频抬头,神色犹豫,李子涛直接点了他的名。
“先生们,市场部发现有人利用内部消息,恶意操纵股价,从民众手中骗取钱财。”
市场部上来就放了一记重磅炸弹。
只是,这种敏感话题本不该在这样的公开会上来讲。
第1467章 约翰·普顿
会议室陷入片刻宁静。
李子涛对着身后的蒂亚招招手,耳语一番。
“会议暂停20分钟,大家可以去喝杯咖啡,稍作休息。”蒂亚微笑着招呼众人离开。
会议室的隔音门重重关上,会议室里只剩下四名委员和市场部主管,还有它的上级部门,商业金融集团部部长。
“现在你可以继续了。”李子涛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行骗的方法很简单,先持有大量低价股,‘无意’提到‘某只股’要疯涨被人听到,利用人的贪婪,让对方入坑。
适当的哄抬价格,让更多谨慎的人跳进来。
等到时机合适,再抛售掉自己手头的股票,放出消息来源是假的消息,韭菜顺利收割。
因为选择的都是低价股,并且每次的数额大约都只有几万、十几万的样子,所以到目前为止并未引起关注。
那些上当的人也只认为自己的消息来源有误,要怪也只会去怪传递消息的人,没人会忘这上面想。
操作的时间线也很短,长点的15~20天,快的7天就能结束,这钱简直就是躺着赚。
“是我们的人?”朱莉安娜脸色阴沉的说。
“我们的人负责内部消息,但具体操作的不是。”
“知道他是谁吗?”戴维斯把攥紧的拳头压在桌上。
私自贩卖集团内部消息,这不仅是违规,更是一种背叛。
还有,背后的人是谁?
对方的操作手法简单粗暴,但也并非是谁都能想到的,戴维斯猜测对方曾在华尔街任职。
“是一名独立经理人。”市场部主管略显感慨的说:“他之所以能不被发现,屡次的手,还要感谢他的不贪婪。”
对方每次都只是小赚一笔,然后撒手撤离。
既不会让被骗的人伤筋动骨,也不会有谁因此破产绝望,造成严重的后果,引发关注。
对方不仅对股市内部的猫腻和肮脏很清楚,还很聪明且懂的节制。
“也许,我们该把他请到这里来。”一直没说话的李子涛开口了。
只是他的提议在众人听起来,有点像是气话。
扭头看了看他们不可思议的表情,李子涛摊手无辜笑道:“怎么,别说你们没这样的想法。”
“他很懂的分寸,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财富面前保持克制,我想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李子涛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只是,就这么毫不了解的把陌生人招进来,未来是否会成为隐患。
对方的操作手法,在富国…摩根投资部内只是小牛试刀。
玩儿内线是银行的专长和本职,再也没有谁比他们更加的精通且擅长此道。
这样的人才放入到投资部内,一定会得到重用。
可要是对方是联邦派来,又或者是带着目的而来的,他们今天的决定就等同亲手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把贩卖情报的人送到地检署,起诉他。”李子涛没有回答,反而先交代对内部的处理。
随后,他就示意部长和主管可以离开,接下来的讨论有他们就足够了。
“只是一个小角色,无关紧要。”李子涛很无所谓的说;“就算出什么问题,也不会查到你我头上。”
“几人是个小角色,为什么你会如此关心?”迪克有点看不懂的问。
富国…摩根内部人才济济,要什么样的人没有。
就算对方能够在金钱面前保持理智,可能做到的又不只有他一个。
相比起来投资部的保密性和安全才更重要,这个账相信任何一个人都能算得清。
“让他签署严格的保密条例,我有知觉,他会给富国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在听到这件事后,李子涛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幕后人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他不介意花费时间来见见这个人,并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来一展身手。
……
此时的Templeton, Dobbrow &; Vance公司内,正在研究下一个目标的约翰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华尔街巨头的关注。
十年前他用借来的10000美刀,购买了101家公司的股票,让他就此在股票投资行业站住脚跟。
时至今日,约翰·普顿在投资界也算是小有名气。
只是近两年公司的发展就此止步,想要再进一步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
他需要更多的资金,名望和人们的信任。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在餐厅听到了隔壁富国经理人的谈话,突然萌发了一个全新的念头。
‘如果我能提前预知股票涨跌的消息,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约翰为此感到兴奋。
从那天开始,他就刻意寻找目标。
能够接近,并会与他合作的内线人员。
这个人一定要够聪明,但又不能太聪明,还要足够的小心和贪婪,因为他们总是最好打动和收买的。
很快,约翰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富国投资信息部的一名员工,在公司做了8年,很多比他晚进公司的人都升迁,他还在原地踏步。
‘能力有限,喜好大手花钱,贪于享受,为人却很谨慎小心,从未在本职工作上有大的失误。’
就是他了。
在得出结论后,约翰当机立断的选择出手。
就像他对股票做出分析时的自信,他有信心能够说服对方答应加入自己的计划。
事实和他预料的并没有多大出入,首次见面对方拒绝了他,但却明显受到动摇。
时隔三天后,约翰又很‘巧合’的在汉堡店碰到了他。
这次双方坐下来谈了很久,听完他的计划后,一拍即合的达成合作。
身为信息部的员工,他比约翰更清楚,投资部的人用各种内线消息赚取的利益有多么庞大。
可以说整个投资部百分之60以上的营收,都是靠这种方式来的。
这个世界哪儿来的那么多的天才,面对着海量的文件,凭借自己的双眼和大脑去分析,只会让它瞬间瘫痪。
现在,一个赚大钱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对方又是富国以外的人,暴露的概率很小,他还有什么理由说服自己拒绝?
“只要再做几次,我将拥有足够的资本,融入到更大的圈子,不必再做这些了。”
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