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笑容在本看来分外刺眼,就像是在对他无情的嘲讽。
“我该走了,上班要迟到了。”本从餐桌上站起来,对于眼前的美食没了胃口。
“你觉得怎么样?”乔安娜愣了愣神,接着起身接过管家手中的大衣,为他整理衣服。
“什么?”本问道。
“周末一起出海,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出去了,她们都很期待。”乔安娜看向双胞胎女儿笑道。
“恩。。。”本能想点头的他犹豫间道:“你知道吗?拉什要去远东几个月。”
“哦?”乔安娜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消失,“他并没有告诉我,是为了工作吗?”
“是的。”看着眼前为自己打理领口的妻子,本心中的热情被瞬息扑灭,“没有他在,我想周末会变得很忙,不用等我了。”
说完本从管家手里接过皮包,亲吻失望的女儿后离开家。
此时的拉什已经上了飞机,他将会转到洛杉矶,再从那里转乘邮轮抵达明珠。
按照计划,这次他将在远东待上6~10 个月,‘真希望能够早点回来,再见到她。’
和乔安娜之间发生的事,是拉什始料未及的,但他现在已经深深的为这个女人着迷,并且无法自拔。
就算每次结束后,他的内心都会满怀歉意,但当看到她的一刹那,所有理智都随之远去。
飞机停在洛杉矶,拉什换乘直升机直接降落在超级豪华游轮,阿黛拉伊德公主号上。
这是这艘豪华油轮第11次远渡重洋,开启远东航线。
“拉什先生,这次旅程将由我们负责您的安全,明珠方面也做好相应的准备,希望你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旅途。”
在船上见到此行负责自己安全的特卫,拉什发现每个人都是生面孔。
但他并未因此多想,每次外出时神盾局都会安排好一切。
针对智库智脑有一套完整的安保流程,而且是由汉斯亲自负责,所以他只需要担心该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好。
与此同时,碉堡分部内。
汉斯正在和某人通话:“你确定要这么做吗?要知道老板会不高兴的。”
“好吧,希望你是对的……伙计,要是老板生气的话,或许我们就该一起去农场里打扫马粪了。
几分钟后,汉斯挂掉电话,抬头看向沙发上的李子涛。
“已经上船了吗?”轻晃着手中的酒杯,李子涛淡然问道。
“是的,本很坚持。。。为此他愿意放弃一切。”汉斯很无奈的耸了耸肩。
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对李子涛有所隐瞒,只不过在他想到一个好理由解释前,那些火辣的照片就出现在他的面前,还是李子涛亲自带来的。
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招了。
“这该死的。。。fuck,确保他会处理好远东的事情,都到一切都安排好。。。制造一场混乱,如果能够和日本人扯上关系就再好不过了。”李子涛抬头干掉杯子里的伏特加。
既然事情已成定局,那就让他发挥最后的余热好了。
第817章 冬季战争
时间进入1940年初,大海也不再像从前般平静。
事实上从去年的9月开始,残酷的海战就已经在德英两国之间展开。
这场战争是德国人率先挑起的,在英法正式宣战后,小矮子就下令,要对英国实行全面封锁。
当时的他用包含担忧、愤怒、不安与狂热的语气命令:“如果不能让它战死,那就彻底把它困死在孤岛上。”
当晚,英国开往加勒比海的客轮‘雅典娜号’被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死亡人数过百,其中包含20多名美利坚公民。
正式基于这件事的发生,美利坚华府才会调动数艘大型客轮,把身处欧洲各地的公民安全接回国内。
两天后,又有三艘大型豪华客轮在西班牙沿海被击沉,这些都是英国的重要船只。
如果说袭击商船仅仅是让英国人恼怒,那么在10月发动的对斯卡帕湾的攻击,就是正式对海军的挑衅。
10月,英方重要的海军基地斯卡帕湾遭到德机轰炸,‘皇家橡木号’军舰因此沉没。
此事立刻激起英国海军部的反应,英国人对此展开报复。
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亲临斯卡帕湾,在海军上将福布斯的旗舰上举行会谈来讨论反击问题。
会议最终决定在斯卡帕湾没有设防的东部航道,加强水栅和阻碍船,建立水雷区和增加巡逻艇。
除此之外还将安排控制出入口的炮火阵地,为防备空中袭击,海军部计划增设92门重型高射炮,60门轻型高射炮,确保敌机无法在他们头顶肆无忌惮的发动攻击。
基地内还将增设许多的远程探照灯,防御气球网等等。
丘吉尔希望这些部署能够在今年3月内完成,使受到威胁调往别处的舰队重新返航。
在这些部署完成前,斯卡帕湾只能临时充当舰艇加油站。
此时整个欧洲都处于‘奇怪的战争’中,也就是所谓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斗’的诡异状态。
奇怪战争是法国人的称呼,德国人把这叫做‘静坐战,’英国人称之为‘虚假的战争。’
没有人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各国都在想办法结束这看似荒唐的‘战争。’
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为了实现抱负,完成对海军的部署,主动和张伯伦缓和双方间的关系。
邀请张伯伦夫妇到海军基地来做客,安排他们参观斯卡帕湾的防御部署,听张伯伦吹嘘着他的父亲是如何在上个世纪末,在这里投入资金开发土地,赚取到大笔的报酬的。
实际上在这一时期,因为身份的转变和格局的不同,丘吉尔是赞同张伯伦的‘祸水东引’计划的。
这种立场来自根深蒂固的阶级根源,他很乐意看到战争被转嫁到苏联的头上,让德苏二虎相争,斗个你死我活。
在对外发言时,他对苏联的评价也发生转变,虽然用了很多藻丽不实的词汇来进行掩盖。
但实际上他所指出的核心,和张伯伦没什么区别,他又转变了原有的态度,再次仇视其苏联。
两人都同意向芬兰增兵,同时与德国再起谈判,让德苏矛盾重新爆发,转移战争走势。
此时芬兰已经在国内进行总动员2月之久,共计扩军到45余万,其中主力约15万,预备兵力30余万。
除此之外还有后备役10万以及10万妇女服务队,负责在战争时期生产军用所需,为部队提供各项服务。
芬兰当局也在积极的寻求帮助,他们先是找到德国,因为相比起先后出卖捷克和波兰的英法两国来说,德国人的信誉明显要高于他们。
不过,这会德国人的注意力完全没放在它的身上。
从英法对其正式宣战的慌乱与愤怒,到现在野心高涨,想要彻底征服欧洲改变世界,他的视界比心还要大的多。
可惜的是,小矮子正全心全意的为入侵西欧做准备,无暇‘照顾’身边小老弟,更不愿激化和苏联的矛盾。
英法两国虽表示愿意派兵支援,也确实做好相应准备。
但瑞典和挪威因惧怕德国,唯恐战火波及到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对英法两国借道的请求进行驳回。
战争发展的很快,芬兰原本认为凭借地理和人们对入侵者的仇视心理,能够抵抗苏联人半年到一年时间。
起初战争的进展对苏联确实不利,在边界全线向芬兰发起进攻的4个地区,只有北段顺利达成预定目的,其余地区苏军均遭惨败,被迫停止攻击重新部署。
在卡累利阿地峡,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再次遭遇打击。
随后的攻坚战中,芬兰军队凭借各种反坦克武器和雪橇部队,把苏联人在雪地里打的屁滚尿流。
在拉多加湖东北部地区,苏军2个师的大部队被芬兰军队围歼,其余部队被迫转入防御。
基泰莱地区,进行多时的攻防战斗,在年初被芬兰军队分割包围,补给也被切断。
2个师的兵力大部分被围剿,伤亡近2万人,其余兵力龟缩后退,被动转入防御。
相同的战局还有很多,总体来说在战争初期,芬兰军队把苏联人打的疲惫不堪,这头北极熊被彻底打懵了。
虽然芬兰军队为了保卫国家,英勇的表现出强悍的战斗能力,但双方间的差距无法仅仅依靠勇气来弥补。
经历诸多失败后,苏联决定加大对芬战争的投入。
500架载满炮弹的飞机升空,400多门大炮在阵地展开,向芬兰军队及其后方进行长时间猛烈的大规模攻击。
再次进攻展开前的24小时内,共计发射炮弹30多万发,摧毁芬兰主力部队大量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
飞机更是频繁出动,向芬兰军队防线所在投下炸弹,用机载机枪疯狂扫射下面的雪地和丛林。
凭借着炮火的压制,苏军再次发动攻势,在经历3天残酷的近距离争夺战后,苏军第七集 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在其主要防御地带打开一个足够容纳机械化部队通过的突破口。
第818章 Intel;s…IBM
实际上战争打到这一阶段,芬兰的败亡已成必然,就连芬兰人自己也很清楚。
他们缺乏战争所需的飞机、坦克、火炮,还包括弹药、食品、药品等物资。
就算不提这些,兵力的损失也是芬兰无法承受的,他们仅有的30万预备役,已经全部投入到战争中。
战争才打了2个多月,作为小国的芬兰就已经快被拖垮。
而当时间进入3月时,芬兰面临着兵力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绝望处境。
然而苏联同样不好受,对战争的预估错误,让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惨痛的代价。
特别是苏军对外的形象和军事素质,完全暴露出了‘大清洗’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日本人的推测是正确的,苏联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因大量有经验的中低层军官离开,变得不再保有攻击性。
这让苏联方面非常担心,德国人是否会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和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