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亡族亡国的惨痛揭开这一切的时候,他才明白叔父当时的心境,他那些愁苦的辞赋,哭得不仅是他不幸谪放的老师,也是一身之志不得舒展的苦闷。
过去有多不在乎,现在对那干毁了朝政的小人就有多恨。
第七十二章 为奏《逍遥游》
更新时间2015…12…7 20:02:03 字数:2393
景玄闭目,怒气依然没消。
黄遥劝过便罢,径自坐回书案旁,整理案上文书。
解忧垂眸立着,目光锁在景玄腰间那枚琥珀色的玉玦上,似乎还记得那一年洞庭之畔,夕阳蕴入这玉色中的模样。
他那时取下这枚玉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凭着玉玦寻到他。
而她却因为知道楚地之后数年将陷动乱,委婉拒绝。
她那时确实没有想到,他们还会再见。
“医忧……”景玄睁眼时便察觉到她出神的目光,那么澄澈的目光,实在与那个女孩太像,怒意渐消,淡淡笑了下,似乎在回忆什么,“常有幼女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此言甚嘉。”解忧笑笑,无意就此深谈。
她的思绪早已飞远,既然景玄肯定那少年是令尹子兰之子,那么断然不会有错。
这样的话……一个名字已呼之欲出——怀王熊心。
不是那个被困死于秦的楚怀王,而是由项梁与项羽为了反秦而拥立的义帝怀王熊心,他是怀王熊槐之孙,史书上并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载,只知他最后被项羽杀死在郴县。
如果熊心确是子兰之子,那么史书上只载其祖父,未载其父的原因就很明朗了——毕竟子兰是楚的罪人,若是熊心为子兰之子这一层身份捅出来,可就没有那么能够服众了。
“医忧。”景玄欲言又止,抬了抬眸,“昨日忧于院内抚琴,渊甚倾慕,奈何为庸夫所扰,可否劳烦忧再奏一曲?”
“……可。”解忧敛了敛眉,缓步走至琴台旁。
昨日抚琴的是医沉,并非是她,但她本就会抚琴,也不好这样直接拒绝了景玄。
青石琢成的琴台旁焚着淡香,上面一横瑶琴焦黄温润,泛起美玉一般的光彩。
解忧现在有些不明白,景玄将她请来此处,究竟是为了向她打听那少年的身份,还是本就打定了主意请她抚琴?
虽然狐疑,但解忧还是优雅地坐下来,拢一拢衣袖,调整丝弦。
“今晨,忧往寻草药,院外绿竹猗猗,甚美,不若抚《淇奥》?”
景玄摇头,拒绝了她的要求,“医忧可否弦歌《逍遥游》?”
解忧一噎,面色陡沉,口中不禁发苦,景玄果然一直在怀疑她的身份。
幸好鬓发掩住了神情,她微哑的声音压得极低,干笑一下,“冢子心烈如火,不意倾慕鲲鹏之无阻也。”
重调了一下弦,微哑的声音伴着琴声一道荡开,“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景玄蹙眉,他想听解忧诵的自然不是这一段,但此时打断,反是显得自己太没礼节,不如静下心来听。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解忧的声音天生带着一种哭泣过后的沙哑,没有多少女子的柔软娇媚,但这点微瑕反将她弦歌之声衬得愈加空灵洒脱。
黄遥原本一心整理文书,也忍不住停下了手中的事务,抬眸看着坐在琴台之畔的少年医者。
她的发丝随意束在肩头,身形柔弱,一双小手在琴弦上翻飞不休,宛若无骨。
黄遥不觉叹息,景玄也曾向他提起,当年洞庭湖畔那个神秘的少女是如何奇异,如今景玄对于这位医忧的极度怀疑,他也察觉到了几分。
其实若换做他,只需看这一双手,便知面前的医者是个女子,但他不愿去揭穿。
只因他敬这少女极有远见卓识,而一旦揭穿了她的身份,以景玄的性子,她便只能沦为那涉江院中的一名姬妾——这不是任何人愿意看到的。
解忧悄悄回眸,不知这两人都转着什么念头,索性不去想那些,一心一意地抚琴弦歌。
将到终了,眸子一抬之间,却见一袭白衣不知何时入了院内,唇角不觉勾起笑意,低声诵着,“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余音袅袅,绕着高大的山玉兰翩跹缭转不休。
医沉缓步走近琴台,并未看景玄一眼,只向解忧伸出手,“阿忧,同归。”
解忧笑了笑,拂袖起身,将手交到他手中,感到他手中温暖,方才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回胸口。
总算来寻她了,否则她都不知景玄究竟打算何时放她回去。
“且慢。”景玄唤住两人,这一曲弦歌,与记忆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如今正是进一步盘问解忧的时候,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她走?
医沉回过头,淡淡打量了他一眼,“渊所求过矣,阿忧为墨医,不事王侯。”
景玄怔住,似乎心底的隐秘一下被人看透一般。
他千方百计搜寻解忧,为的便是她当初说过一句“略知兴亡”,她预言世事的精准令人惊叹,得到这样一人,想做什么做不成?
但他偏偏忘了一点,不论面前的少年医者是否解忧,她如今已是墨家一员,自己这般逼迫于她,就算真能逼她承认了,又有什么好处?
若是惹到了墨家,得不偿失。
医沉这句话,仿佛一盆凉水兜头泼下,令他冷静了不少。
回过神,那两道白色的衣影已经转出院落,消失在院外的绿荫之中。
黄遥叹息一下,他又何尝不知,景玄自从离开寿春之后,便对复仇之事生出了执念,凡是能为之助益的,他不惜代价也要一试。
看着他这般,黄遥时时纠结于劝还是不劝之中。
如今他能因医沉这话仔细想一想,或许就此走出了歧路,也好。
景玄沉默了一会儿,目光胶在方才解忧抚过的瑶琴上,琴台周围,似乎还缭绕着一缕兰草香气,是她身上的味道么?
“黄公可有方法探出此二人身份?”
“无。”黄遥叹息,看来景玄依然放不下那丫头,“冢子亦知,子墨子以爱无差等,一入墨家,则不论姓氏经历,往昔身份,如石沉海,不可追查。”
第七十三章 兰台快哉风
更新时间2015…12…8 20:01:31 字数:2034
回到怀沙院中,医沉淡淡告知解忧,卫矛已醒,熊心喜出望外,亲自进暗室照料他。
解忧没有去寻熊心,不论是从史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还是这两日亲自接触,解忧都能察觉这少年的非凡。
卫矛才醒,熊心便急匆匆去探望,主仆两人多半是要商议事情的,她一个外人去了不妥。
夜间辨认了一回残简上的字迹,解忧精神短少,那些残缺的篆字又太过艰涩难懂,不觉趴在案上睡去。
“阿忧……”医沉放下手中书简,轻抚了抚她的额角。
“唔?”解忧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句,含混低语,“兄……”
“洗去易容,饮了药再睡。”医沉将她柔弱无力的身子扶起,倚在自己怀里,一手取了还温热的药,递到她唇边。
解忧蹙了蹙眉头,侧过头不愿喝。
不过是补益气血的药物,左右她年纪还小,之前虽然服了几年丹砂,却也不至于现在就要补起来吧?
“阿忧,勿任性。”医沉轻扣上她小巧的下巴,如果她执意不愿喝,自可硬灌下去,但他还不想这么做。
解忧费力地睁开眼,埋怨地横了他一眼,自认命苦,低头乖乖将药饮尽。
药汤有些甜腻,腻得人越发的犯困。
医沉见她只片刻工夫便睡熟过去,低叹一声,取了温热的水为她擦去面上易容——这些药物若是留过夜,对皮肤伤害太大。
她的脸只巴掌大小,五官生得小巧精致,因这些日子停止服食丹砂,原本苍然无血色的唇渐渐红润起来,颜色还比常人淡上一些,仿若盛放的关山樱。
少女娇弱柔软的身子还是那么小小一点,平日玩笑,总说她还没有荧惑那头狐狸大——不过,解忧确实生得过于娇小,希望过几年能好上一些。
低微的叩门声传来,在夜里显得尤为清晰。
“心?”
“非也,吾乃景玄。”门外的声音有些迟疑。
“渊少待片刻。”医沉将解忧送入内室,这才移开了竹门。
景玄换了衣衫,清一色的黑,比日间暗红色的楚服更显沉重。
“医忧在何处?”虽然他并不是特意来寻解忧,还是不自觉地问起她。
“已安寝。”医沉向旁避开几步,任他进入屋内。
景玄眸色沉了一下,他们毫不避嫌地共宿一室,若真是解忧那丫头……他们二人又是何种关系?
这个念头只在脑中转了一转,景玄拂了拂衣袖,在书案前跽坐而下,肃然看着面前的人,“阁下为谁?”
既然黄遥都没法子追查,那么便让他亲自来问一问,这个能一眼看穿他目的的人,究竟是谁?
“楚墨医者,沉。”医沉保持着一贯的淡然。
景玄蹙眉,直视进他淡泊悠远的眸中,“玄欲知者,非为此也。”
他想要的并不是这个答案,他知道,医沉应当还有别的答案。
“不见昔年兰台风,久矣。”医沉说了这么一句话。
兰台是顷襄王的兰台宫,昔年顷襄王带着一干侍臣登上兰台宫,有风飒然而至,王披襟当之,曰:“此风快哉!”
当时随侍再旁的宋玉写了一篇《风赋》以为讽谏,赋中记载,彼时景差也在场。
景玄沉默了,知道兰台的能有几人,清楚知道此事的又能有几人?
“阁下……”景玄欲言又止,他已经有所预感,再问下去,也不会得到更多的答案。
医沉收起案上散落的简牍,似是无意发问,“夫子今何在?”
“寿春破,族叔死。”景玄阖眸,尽量不让自己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