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完结+番外-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肉嫩滑,鸡油烹过的饭粒滋味香浓,饶是李不琢再没胃口,也被诱着吃下大半。
  人吃了东西,力气恢复许多。
  滞重的大脑开始慢慢反刍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李不琢筷尖一顿,将阿莱口中沈初觉被掳走时的情形,转述给喻融,末了发问:“有个地方我想不通,车上有三个人,为什么只带两个人走?如果针对他一个人,就带他一个人走好啦!如果害怕被认出,不是该三个人都带走吗?干嘛还留下一个人?”
  大口吃饭的喻融想了想,渐渐皱起眉头。
  “打。劫这种事,讲究快和准,要带走的人越多,风险就越大。所以那个司机,为什么重要到连他也带走?”李不琢手指绕着耳畔一绺长发,越琢磨越纳闷。
  喻融不自觉溜出声:“除非……”
  李不琢想到什么,心里一沉,说:“除非他也和这件事有关。”
  喻融咽下嘴里的食物,跟腔:“我已经叫人去查他那天外出时的随行名单了,应该很快就有音讯。”
  “好。”李不琢低头又看地图,忽然轻呼,“我才发现,那个什么砂拉越和吉隆坡隔了那么远!”
  喻融擦擦嘴,“你不知道吗?砂拉越在东马来。”
  “我不知道。沈蕴之说,对方要求的交易地点在那里。”
  这下连喻融也十分困惑,“竟然把人带那么远?真是大费周章。”
  “快点查出那个司机的情况就好了。”李不琢吃完最后一块鸡肉,抱着荔枝水发呆,突然又问,“喻融,两亿对沈家来说,算多算少?”
  喻融眼一眯,嘿嘿地笑起来:“你这问题真奇妙,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一毛钱就嫌多啊!”
  “那我换个说法,你觉得对沈家来说,沈初觉值两亿吗?”
  这下喻融不吭声了,拿起杯子也喝了一口荔枝水,间或撩她一眼,“怎么突然问这个?”
  “因为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六年前,赵伯的独子在菲律宾被绑架,对方要求八亿’。这让我觉得,他好像还嫌对方要的少,没道理啊!”
  喻融挑起杯里的荔枝咬一口,说:“哎,有钱人的想法哪是我们能看透的。就说你刚才问的那个,对沈蕴之来说,沈初觉可能值十亿;对他大哥来说,可能值八亿;对他二哥来说,就更低了,可能值四亿。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价值不一样。”
  “唔。”李不琢闷闷地应一声,低头去咬塑料吸管,不服气地嘟囔,“我就是替他不值。你跟他的时间久,他那么多年怎么过来的,你应该比我清楚。”
  喻融笑着摇头,说:“新加坡人讲求‘Kiasu’精神,这个词在闽南语里是‘怕输’的意思。我家乡也有一句话,‘执输行头,惨过败家’。大家都很拼,不想落后别人,想必他从小也是这样过来的。”
  他放下杯子,朝李不琢笃定地说:“他不认命,不信天,出身富贵却没有占过半点便宜,做什么都靠自己争取。所以我一直跟他,相信你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猜对啦,棒棒哒~o(* ̄3 ̄)o
  这处是重头戏,需详写,下章也没能解决,心急的可以攒一章一起看,下下章女主千里救夫终得愿。
  mua~
  p。s。写这文之前,我竟然不知道马来西亚还分东马来和西马来………原谅高中会考后就再没碰过地理的我………


第52章 52。
  眼下最重要的; 是尽快找到那个司机。
  主意一拿定,李不琢稍微安心一些; 不停嘱咐喻融:“你有消息一定要马上告诉我。”
  “知道啦!”
  暮色四合; 街灯依次点亮; 头顶的天空由深蓝向墨色渐变。
  去地铁站的路上; 李不琢问:“对沈蕴之来说,沈初觉能值十亿吗?”
  喻融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说:“如果我说能值二十亿,你信不信?”
  “我……”李不琢一时语塞。
  “没钱的时候总觉得钱很重要; 有钱了当然觉得命更宝贵。”喻融仰头看向远处那些亮起灯光的窗口,轻叹; “有些事情; 当事人受主观左右; 旁观者可能看得清楚一些。对于沈蕴之,他每一个表情; 每一个动作都有很多人解读。站在他的位置,我反倒认为; 真的想爱一个人,就离他远一点。”
  李不琢喃喃:“离他远一点……”
  看她费解的神情,喻融失笑:“哎; 你当我胡说八道好了。南燕什么时候到?”
  “沈蕴之说,她晚上到。”
  “那你好好安抚她,沈蕴之既然不报警,说明他肯定有底气应对。反正她担心也没用的。”
  “好。”
  然而等李不琢回到酒店才得知; 南燕根本没来,她一下飞机直奔沈家去了。
  李不琢心事重重地回到房间,稍作停歇,喻融就打来电话,说查到那个司机了,但只知道姓名年龄和工作情况,别的一概不知。
  喻融为难地说:“真是开眼,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进华澍的车队那么容易?没有任何家庭信息,只有一行过去的工作记录……哎,这个人十年前在砂拉越的炼糖厂上班。十年前?那我要找一下马志德。”
  “谁?”听到这个名字,李不琢下意识握紧手机。
  喻融顿了下,困惑地重复:“马志德,你认识吗?Matthew?”
  “不会是……在旧金山开了粤菜馆和武馆的……”
  “对对!你也认识?”
  李不琢一下忘了说话,何止认识,那是她在美国的监护人。
  *
  当年她去美国的手续,是庄佩茹办妥的。
  临走时她言简意赅地说,到了那边,会有人接应,那个人叫马志德,英文名是Matthew。然后给李不琢发了照片,让她别认错。
  其实李不琢考虑过不走,离乡背井怎么说也是件大事,只要庄佩茹向她认错,保证今后和林善培断绝来往。
  可没几天,又让她撞见那两人从另一家宾馆出来。
  马志德那会年近五十,黝黑皮肤,地中海头型,脖子上一根细细的金链条,看人总眉头紧蹙,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他佝着背,见到李不琢,上下打量一通,粗声粗气地说了三句话:
  “晚上九点以后不准出门。”
  “去哪里要和我汇报。”
  “好好念书。”
  不过这三条她都犯了,每次把他吓出一头汗。
  李不琢看他锃亮的脑门上沁出豆大的汗珠,不停擦拭,气鼓鼓瞪着她,却从来不说重话的样子,有点温暖。她心想非亲非故,他居然这么担心。
  从念语言学校,进入当地的高中,到考大学,每一件他都亲历亲为。
  李不琢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根基又浅,便无心考学。后来她进入当地社区大学读计算机,扬言要把马志德的餐厅和武馆智能化。
  马志德对此一声呵呵。
  受他多年照顾,李不琢对他却一无所知,他也从来不问她的旧事。这种对彼此空间的足够尊重,让李不琢感到非常安全且舒适。
  偶尔问起他怎么和庄佩茹认识,他每次都说“因缘际会”,就飞快掠过。
  李不琢起初还奇怪,他明明是梅县客家人,如何跟千里之外的庄佩茹“因缘际会”。不过晾着晾着,也便不在意了。
  如今才知道,他竟然和沈家有关联。
  *
  “马志德是沈蕴之的旧部,二十岁就跟他一起打天下了。后来发生了一场意外,有人想暗。杀沈蕴之,马志德帮忙挡了一枪,背部中弹。那以后,他就离开了沈氏,说去美国开餐厅养老。四十岁养老?我才不信。”喻融在线那边揶揄。
  随后想起正事,他清了清嗓子:“哎,这些事情以后再说。砂拉越的炼糖厂当年可是他一手建立的,他选的地址,他挑的人,所以问他最合适!”
  李不琢被重重往事压得吐不出一个字,半晌才艰难地咽了咽喉咙,说:“那个炼糖厂,你不知道吗?”
  “十年前就关门啦!沈蕴之一个新加坡人,在马来西亚的白糖市场坐稳了寡。头垄断地位,你觉得大马政。府会坐视不管吗?”
  “那糖厂……”
  “现在那边的甘蔗地全部推倒了,改种油棕。所以糖厂的情况,我们年轻一辈并不清楚。”喻融顿了顿,又说,“这样吧,我现在去找你,路上我跟Matthew联系,你等我的消息。”
  “……好。”
  挂了线,李不琢从之前的窒息中解脱,稍微能喘气了。
  难怪马志德那副挺不直腰背的模样,原来受过枪伤。再想想他那张历经沧桑的脸,李不琢突然愧疚过去在他那总惹是生非。
  既然他是沈蕴之的旧部,那她去美国……不会和沈初觉有什么关系吧?
  李不琢惴惴不安地在房里走来走去,半天也理不出头绪,索性跑去外面等喻融。
  临近春节,酒店大门挂上了红灯笼,路的两边也吊起了彩灯,一派喜气洋洋。
  夜晚的气温没有下降多少,却染了凉意,潮湿的风贴着皮肤吹来。李不琢走得匆忙,只简单穿了薄T和牛仔短裙,在路边等喻融的时候忍不住跺了跺脚。从她身边走过的人群带着各种口音,英语、印度语、马来语或是中文。她抬头看见夜晚的天空有浮云流动,瞬间有些恍惚。
  随后听到喻融的声音:“不琢,我打听到了,那个司机住女皇镇。”
  *
  确切说,那个叫辛格的司机住在女皇镇的组屋。
  女皇镇是新加坡建屋局首批组屋的兴建地点,此后的不同年代,区内陆续建起不同样式的组屋,开启了这个国家的许多历史记忆。
  为了赶时间,喻融拉着李不琢搭乘的士过去。
  在车上,她神情凝肃地问:“Matthew怎么和你说的?”
  喻融说:“我刚报上名字和年龄,他立马就给出家庭住址,我们一共才说了三句话。你别看Matthew岁数不小了,记忆还蛮好的。”
  “他……他没问我吗?”
  “没,现在他们那是早上六点,正在后厨忙碌呢!哎,我就知道他是个劳碌命!”
  的士驶入女皇镇,司机不认得路,喻融一边看地图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