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山鬼将目光从书册上移开,看了一眼沈秋,他说:
“所谓一法知,百窍通,以前总是寄情于剑,忽略太多,把自己也困在那把剑里,寻不得超脱之法,亦领悟不得剑中真意。
如今将将跳了出来,再去看剑之一道,居高临下,便看的更远些,更透彻些。
我知,我之剑术所缺一味,不得圆满。
但如今,也以从这书中寻得一丝体悟,或许突破之机,就在这读书习字里。”
“哦?”
沈秋来了兴趣。
他前倾身体,看着山鬼手中的书册,问到:
“兄长所说,是剑意?”
“嗯。”
山鬼点了点头。
他这样的剑客,一直没领悟剑意,本就是一件怪事,剑术已达至臻,本该从武艺层面向上生出意境。
但山鬼却一直卡在这一步。
想来也是。
以山鬼出剑之快,甚至能在他人武意展开之前,就将意境破去,这样的杀人剑术,对敌只需一招,根本不需要剑意加持,也足以让他成为世间第一流的剑客。
但少了剑意,剑术总归不完整。
以山鬼传承的太行仙剑,不习得月缺剑典精要,想要再往上溯源仙家妙法,几乎不可能。
山鬼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
他的剑术,用以对敌武林江湖客,已是绰绰有余,但如今天下大变,以后要面对的敌人,也绝对不是江湖客。
剑术若不能再行突破,以后遇到事情,自己保全自身都难,更别提再去护住兄弟家人。
他也在尝试。
以他这会所说,似乎是找到了破局之法。
眼见沈秋眼中跃跃欲试,山鬼也笑了一声,他左手拿著书,随著书卷翻动一页,一股似有似无的气机,便往周遭散去。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公孙愚轻声说了句。
“嗖、嗖”
两声轻响,沈秋眼前,便落下几缕碎发。
快!
这一剑,快到极致。
甚至有种超脱时间的味道,以他武君宝体的感知,都有些反应仓促,提手指挡住第一剑,但第二剑却划过额头。
待剑气消散,他看着脚下散落的几缕头发,便朝着山鬼竖了竖大拇指。
“厉害!”
宗主发自心底的赞叹到:
“兄长这一缕剑意,似感知时光?”
“非也,非也。”
公孙愚轻笑一声,又翻过一页书,念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话音将落,两人所在,方寸之间,阴冷之气乍现,像极了沈秋的苦寒刀意散发之时,方寸天地,竟有大雪茫茫之感。
寒气入体,冻神伤魄。
这一缕剑气所化,好似要封冻周遭世界。
这一剑,是群攻剑意。
“兄长这剑意,有意思。”
沈秋处于那寒气森森之中,左手并为指剑,向上轻轻一划,苦寒刀意压缩在方寸之间,朝着山鬼漫卷而去。
这是宗主见猎心喜,想要和兄长切磋一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山鬼面色肃然,又念一句。
周遭森冷剑意骤然一变,似化作城墙厚重,聚拢于身,将那一缕苦寒刀意镇压在三寸之外,犹如泰山压顶,不得再进。
他看了一眼沈秋,将手中书合起,说:
“下一剑,小心了。”
说罢,山鬼霍然起身,周身气质从那读书习字的温润夫子,似又回到了那个手持承影,横战天下的绝世剑客。
其势之锐,搅动一方天地,让庄中豪雨在这一瞬都停歇片刻,被剑意所冲,入眼之处,豆大雨帘,竟反向卷着往天际而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句念出,沈秋眼前山鬼似化作一把擎天之剑,舍身斩来,又快又狠,若世间出剑之极,光晕流散,一息便退。
两人还是维持着原来的样子,都坐在椅子上。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但下一瞬,整个内堂中,所有的木质器物,悄无声息的散落开来,不是重压之下,被碾为齑粉,而是如绞入刀剑之阵,被切得支离破碎。
沈秋看了一眼左手手指。
以武君宝体之坚韧,在手指上亦留下了道道划痕。
但这是山鬼手中无剑的情况,若刚才那一剑,他手里有承影,怕是武君宝体,都要被切开伤痕。
“还不完美。”
沈秋看着满地支离破碎,有些遗憾的说:
“兄长尚未掌握完全,剑意生出,未得圆满,否则这一剑,让我也要难受很多。不过,兄长这剑意倒真是有趣的很,似有千般变化。
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以书为剑,以剑为书。”
山鬼拍了拍手中书,对沈秋说:
“这还是我在金陵见任豪与张莫邪的问道之争,在临安见你与那老祖对搏那一剑,才有所感悟,如今心中所想,以世间道理契合,再以手中剑衍化之。
剑术,剑意,剑道,三个阶段,于我手中,相辅相成。
以前的我太过自信手中长剑迅捷。
如今却才知道,世间第一的快剑,也只是个起点罢了。”
“兄长大才。”
沈秋赞叹到:
“假以时日,兄长剑圣之名,必传遍天下。”
“那有何用?非我所愿也。”
公孙愚摇了摇头,眺望门外重新洒下的豪雨,在那雨打芭蕉的声响中,他说:
“如今已成家,立业,比起持剑游走天下,不如退而居于山中,好生操持这学堂课业。
武者善战,文士治国,大乱已过,大治将来,天下百废待兴,未来可期。
有我一人纵横世间,比不得门徒千百,桃李成蹊,十倍百倍有用于天下,此大善也。”
“以后,此山中,再无山鬼。”
公孙愚回过头来,对沈秋笑了笑,他说:
“只有夫子了。”
“那这可就麻烦了。”
沈秋遗憾的说:
“我还请兄长镇压太行山外初生鬼境呢,苍岚真人说,那里怨气不消,数年之后,恐成大患。”
“无妨。”
公孙愚摆了摆手,说:
“有我在此,吾弟放心,人能教化,鬼物亦可。吾一手持剑,一手持书,不愿教化,当以剑斩之。
太行山境,必保无虞。”
听到他毫无犹豫的回答,沈秋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他上前几步,站在兄长身边,眺望门外豪雨阵阵。
几息之后,他轻声说:
“兄长,这么多年,谢谢你了。”
“自家人,不说这些。”
山鬼的回答,依然如旧,他看了一眼身旁沈秋,说:
“这一趟去,务必回来,我与婉儿,在此地等你,待吾弟得胜归来,便为你接风洗尘。”
他好似预感到了一些事情。
像是叮嘱,又像是要求。
沈秋沉默几分,最终,在门外雨声中,在山鬼不容拒绝的注视中,他点了点头。
“嗯。”
“兄长放心,我,一定回来。”
第670章 琴剑双绝
江南之地的苏州城,这些时日热闹的很。
这座城市本就繁华,多年战乱,也奇迹般的未曾波及到这里,哪怕是在南北两朝交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远方的混乱,也未曾影响到这座城市的烟雨软红。
而在大楚重建之后,苏州城的繁华,便更上一层。
大楚定鼎燕京,临安城又经战乱,几乎被付之一炬,那处的热闹,就转移到了并不远的苏州,各大商号,也乐于在这城中多做交易。
究其缘由嘛,除了苏州地理位置本来就好之外,这里还是大楚女皇的“龙兴之地”。
青青并不是出生在苏州的。
但她从小确实是在苏州长大的。
她对于这座城市的感情,绝非一两句话就说的清楚,朝廷重建大半年,南方战事已尽数终结,整个天下不仅是名义上,而是真真实实的重归一统。
再加上第一次科举非常成功,朝中各处都有新人上位,统治体系虽还并不完善,但总是可以正常运行。
有良臣辅佐,女皇的重担也少了很多,于是便在礼部建议下,往江南巡游一次。
当然不仅是巡游天下,看民间风物,更重要的是,女皇要往南方各地走一遭,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顺便将大楚的威仪,也从北方,拓展到南方来。
国主出行,自然是大事一件。
青青还未从燕京出发,国主亲军摇光卫就已赶赴江南做准备,以及整个听谛司,除了东瀛事务部分之外,其他成员都被动员起来,在整个江南巡查。
声势极大。
不但是民间各色妖邪被清扫一空,连江南武林都像是被抽了一鞭子,被动员起来。
女皇毕竟出身武林,这趟南巡,肯定是要召见江湖人的,而武者们往往鲁莽无度,若是被有心人煽动一下,难免会出现一些乱子。
毕竟,大楚朝和武林严密结合,将整个江湖纳入朝堂管理的体系,并非所有江湖人都喜欢。
总之,听谛司总部所在的苏州城也因这事,变的相当热闹。
“无锡丐帮送来消息,有疑似隐楼余孽,正在太湖附近活动,很是积极,尚不知他们欲做何事,但很可能和女皇南巡有关。”
烟雨楼中,穿黑袍,带面纱,身段优雅的听谛司总捕头,原五行门长老幽寒,正在对自家老大汇报最新情况。
而听谛司主管,女皇心腹沈兰沈大家,则如往常一样,坐于墨家制作的玻璃镜前,一边收拾头发,一边随口说到:
“隐楼?已是小猫两三只,竟还敢露头,是该说他们胆大,还是该说他们疯癫?罢了,当年武林巨擘,如今也不过是小角色。
你分派部下,三日内,了结此事。”
幽寒神捕应了一声,但并未离开,又说到:
“大人,隐楼余孽好说,但与他们牵连的,目前查证,已有门派七八个,牵连人数怕在五百之上,这些人,该如何处理?”
“东瀛那边,战事激烈,总不缺炮灰的。”
沈兰轻声说了句,幽寒长老当即了然。
她欲退下,但又想起一事,便又对沈兰说:
“我之前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