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道江湖-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姑性子夯直些,说话也不如东灵国师那么好听,但确实是不对自己有什么隐瞒,两人交谈就如好友一般,丝毫没有凌然之气。
  若不是仙姑身份尊贵,又是方外之人,自己甚至都有心将仙姑迎入宫中呢。
  现在,又有蓬莱道君,在风雨飘摇时现身临安。
  以妙法退去敌军,还承诺在这临安城里,覆灭北国贼寇,一旦北国精锐尽失,那自家国朝,便可发兵发功,星夜灭国,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在那珠玉坠饰遮掩之下,赵鸣嘴角弯起一抹笑容。
  呵呵。
  你们说孤,是亡国之君。
  孤就给你们看看孤的勇气,孤以自身为饵,引北国上钩,联合仙家人物,定天下,除叛逆!
  这临安一战,天下一统之后,谁还敢说,孤是无用之人,是昏聩之君?
  如此多的好处。
  如此丰厚的回报。
  所需的,无非就是自己跪拜一下。。。
  不管怎么看,都划算得很。
  丝竹鼓乐声中,修的非常庄严的太庙,已近在眼前。
  赵鸣睁开眼睛,向前方看去。
  搬山仙姑带着那把伞,正在等候呢,咦,她身边那,是圆悟禅师?
  禅师今日,也来为孤贺喜?
  好事啊。
  果然,慈悲为怀的大和尚,是可以理解自己的。


第568章 净土如来
  拜师,这是件很严肃的事。
  在这片江湖世间,就算是最弱气,只有几个人的小宗门,对于传承这块,都看的非常重,大宗门那就更不必说了。
  如玉皇宫,太岳山这样的宗门,并非年年都收弟子,还要选什么良辰吉日,看天象,算几卦。
  蓬莱身为仙家,在传承大事上,只会更加严苛。
  他们收弟子,如刘卓然那般,每一位灵剑君,每一代只会有一人,算上三执法的传承,蓬莱一代,最多只有六名弟子。
  这说的是真传。
  所谓真传的意思,就是各个弟子的命格,都要与千年前的三灵君相符。
  如李君临,刘卓然这两人的命格,就和东灵仙君一模一样。
  只待仙君苏醒,便可以转生夺舍,不会有丝毫后遗症。
  红尘君就倒霉一些。
  他的灵器红尘剑,被折搬山毁了,连带着传承都没落下来,只能临时寻一些命格相似的宿主。
  好在,红尘仙道,化身千万,倒也不是很讲究这些。
  真传弟子数目稀少,看重的是质量和千年大事,像是倭国阴阳师那种传承,连外门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丢给几门没太多问题的鬼道秘典,自己修炼去吧。
  不过,若是从这授艺的角度而言,那整个天下,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武者,都能算是蓬莱门下。
  但今日这场拜师,却是个例外。
  千人的仪仗,在皇城太庙前广场上,停了下来,在肃穆威严的鼓乐中,一身冠冕龙袍的赵鸣,在数名重臣的护送下,渡着沉稳的步伐,往太庙走来。
  道君在其中等待。
  搬山仙姑,则在门口接引。
  她握着自己那把心爱的紫色油纸伞,梳着道髻,带着面纱,大眼睛中意味难明。
  她看着眼前走来的赵鸣。
  尽管她对这个年轻人已经很熟悉了,但现在,她依然用一种相当挑剔的,审视的,仿佛初见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位国主。
  不是看脸。
  是看内在。
  根骨,天赋,灵韵,道心等等这些。
  修仙和练武,虽然各个方面都不太一样,但究其本源,也是殊途同归,努力可以决定大部分事情。
  但剩下的那些,包括起点和终点的高度,都是要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眼前这个年轻人。
  根骨,一塌糊涂。
  天赋,更不用说了。
  灵韵,完全没有,沐浴龙气,使他体魄健硕,精力充盈,但也洗刷掉了他仅有的一丝灵气,这世间之事,都是一啄一饮的。
  道心。。。
  呵呵,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虽说世间行走,红尘千万,各种各样的武道,各种各样的道心,究其执念,千奇百怪。
  有人为成就一代高手,扬名立万,有人为护的家人朋友,护道众生。
  还有人只想着快意恩仇,视规则于无物。
  搬山君也算见多识广,各种各样的道心,她都见过。
  就算没见过的,也都有所耳闻。
  她不敢说,已阅尽天下所有。
  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一个膝盖如此软的男人来说,道心什么,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
  赵鸣走仙道,一点希望都没有。
  还不如现在就开始习武,借着龙气加身,练几套蓬莱秘传的帝王武艺,什么北辰心经,紫薇刀术,天地龙拳之类只能借由龙气修炼的绝学。
  最后长命百岁,应该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她往太庙内部看了一眼,或许,老祖本就是这么想的,就以他麾下东灵和红尘那个样子,这仙门传承,那容一个凡人进来?
  至于,眼前这场拜师仪式,无非就是走走过场罢了。
  其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至于象征意义又是什么?
  搬山君瞅了一眼另一边站着的圆悟禅师,后者今日竟如她所劝说,换了新的僧袍袈裟,龙气转化入万灵阵,已无需虬龙镇压。
  因而这位老和尚,今日也手持虬龙佛杖。
  这干巴瘦小,光头白眉的老和尚,配上威武霸气的黑杖虬龙,本该是不搭配的,但初看去,却没有太多错愕的感觉。
  虬龙佛杖沐浴龙气,灵韵越发真实,当如真正的苍龙盘旋,妖气欲破杖而出,震慑心神,但被老和尚扣在手里,又像是禅意伏龙,压得虬龙异常温顺。
  这老和尚,确实不一般。
  放在千年前,也绝对能闯出一番名头的。
  搬山君心思百转,收回目光,对眼前走来的国主赵鸣点了点头。
  他语气温和的说:
  “今日之后,孤就该叫国师以‘师姐’名讳了。”
  “哈哈,陛下说的是呢。”
  搬山君笑着点了点头,说:
  “今日,这可是我蓬莱千年中,再多一门传承的大日子,想来定然会肃穆的很,也会精彩的很。
  国主随我往里去吧,道君已经在等你了。”
  她转过身,引赵鸣往太庙中去。
  走出一步,又对圆悟禅师说:
  “今日大事,本该请天下豪杰贵人前来观礼,但却又生逢国战。大和尚你是天下武道至强之一,也曾身为护国国师,又与陛下相交莫逆,也跟着一起来吧。
  刚好请大和尚做个见证。
  毕竟是陛下的入门仪式,没有个高手见证,实在不美。”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老和尚笑眯眯的,文绉绉的回了句。
  他苍老的脸皱成一团,将眼睛都笑的眯成一条线,塌着肩膀,跟着搬山君和赵鸣往太庙中走,看似垂垂老矣。
  但沉重的虬龙,在他手中却轻若鸿毛。
  “方才孤远远就看到,圆悟大师一脸笑容。”
  在行走间,赵鸣轻声说:
  “大师这是遇了喜事?还是因孤今日所为,预见未来而喜悦?”
  “不出陛下预料,确是有喜事。”
  圆悟老僧一边转着佛珠向前,一边说:
  “这些时日,在宫中护持国运龙气,难得离了世间喧嚣,佛法有所精进,老僧心中欢喜。却不知国主所言未来,是何意啊?”
  听到老和尚如此不识趣,赵鸣倒也并未生气。
  他今日心情不错。
  便主动解释到:
  “孤请仙人出手,了却人间灾祸,南北对峙如敌国,却从此不见刀兵,世间再无流血,天下一统,河山尽复,国泰民安,岂不美哉?”
  “唔,原来如此。”
  老和尚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说:
  “国主心中所想如此,确实是有大智慧,断去人间妄念,老僧竟都没想到这一层,也未曾识的国主苦心,实在惭愧。
  国主善良至此,是该万家生佛的。
  不若此后,老僧在寺中,也为国主立一道佛牌,使烟火人间传颂国主善念,如此可好?”
  “这倒不必了。”
  赵鸣笑了笑。
  也许是心理原因,让这圆悟禅师,今日说话都好听了很多呢。
  因为不是在蓬莱仙山本部,传承收徒的种种仪式器物都未曾有所准备,再加上眼下兵荒马乱的,再大张旗鼓去收集,有些太浪费时间。
  于是便取庄严肃穆之意,就在太庙这皇家建筑物的中庭院落中,摆上一尊大鼎,取一块自蓬莱山中来的山石,再加紫萱香炉。
  别说没什么历代祖师牌位,就连敬天地用的香案都没有。
  这着实有些太“简朴”过头了!
  让赵鸣和圆悟禅师,一时间都有些愣住,若非那独臂的蓬莱道君就站在前方,两位还以为,眼前这是场不伦不类的闹剧。
  似是看出了国主的疑虑,正抬头望天的蓬莱道君转过身来。
  他那两条和圆悟禅师非常相似的白眉,在脸颊边摇曳,青色道衣后,也有飘带飞舞萦绕,自所在之处,似有花瓣飞舞,又有祥云霞光。
  但认真看去,那些都好像是幻象一般。
  原地,只有个白发白须白眉的老道罢了。
  “陛下不必忧虑,亦不必诧异。”
  蓬莱道君捻着胡须,轻声说:
  “千年之前,仙灵仍在,天道屹立,清查三界轮回,但凡入门拜师,必然要敬告天地,求见证之。然,如今岁月,无灵气,亦无天道所存。
  如今这天地已失威能,归入凡俗,而吾辈修士仍在,仍走仙路。
  因而,我蓬莱这一柱香,天地怕是受不起的。
  陛下入门,只需敬告蓬莱历代道君,让天地见证便可。”
  蓬莱道祖,慢悠悠的说了一句。
  其言狂悖。
  让赵鸣心下也跳了跳。
  国主皇帝,自称天子,眼前这老道,竟敢说天地已亡,受不得他一炷香,这就等于是在公然质疑人间帝王的权威。
  蓬莱道君不以为意。
  眼见国主以来,他以独臂升抬起,手指在身前轻轻一点,那空无一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