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道江湖-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夜深了,你也去洗漱吧。”
  沈秋对玄鱼说:
  “去和青青睡一起,晚上可别闹起来,明日一早,咱们回洛阳,你乖一些,我就带你去见张岚。”
  “好啊。”
  玄鱼跳下椅子,带着自己的五只蛤蟆,在蛙鸣声中去了后院,沈秋则坐在前厅,手握剑玉,遁入梦境,开始每日苦修。
  只是在入睡之前,沈秋心中也有一丝疑惑。
  青青打玄鱼时,用的那奇异功法,到底是从谁那学的?
  是芥子僧教的?
  还是她那个“笔友”?
  夜色微凉,一片静寂,小院后方,却又有嘈杂声响起。
  “别摸过来啊!你怎么回事!放开我!”
  “人家晚上睡觉,要抱东西嘛,我又没带枕头过来,你让我抱一抱呗,又不会掉块肉。”
  “你别碰我,谁知道你这苗疆蛊师身上有没有虫子!唉,别碰我。”
  “睡觉,睡觉,嘿嘿,你身上好香啊。”
  “忒!妖女看掌!”
  “啊!好疼啊,你打疼我了,我生气了,今晚就要好好教训你!”
  “来啊,谁怕谁!”


第249章 热闹是非
  六七日之后,洛阳码头,一艘打着河洛帮旗子的船缓缓靠岸。
  背着刀匣,带着斗笠的沈秋走出船舱,踏上熟悉的石阶,在他身后,青青和玄鱼叽叽喳喳的跟着。
  两个丫头就像是天生冤家一样,没有一刻安静下来。
  不过入了码头,玄鱼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这洛阳繁华,和苏州繁华不太一样,更重要的是,中原之地的风物美食,和江南之地也有差别,那边是酸甜口,这边就带着些茱萸辛辣,多是面食肉食。
  码头上沿街叫卖的小贩,还有那些散发着香气,在苗疆不多见的各色食物,也让小玄鱼有些移不开眼睛。
  “那个是什么?”
  玄鱼拉着青青手腕,指着一处摊子上的油炸物,还有那一碗碗看上去很有食欲的汤。
  她一边咽着口水,一边问到。
  “胡辣汤,和油条咯,还有豚肉包子。”
  青青已经算是半个洛阳土著了,她也好吃,自然对这些东西很是熟悉。
  “我饿了。”
  玄鱼倒也干脆,也不掩饰,揉着肚子便央求青青买上两碗,尝一尝。
  她在苏州作威作福了三个月,但却吃的是百家供奉,并没有刻意去收集银钱,从苏州走的又急,仅有的一点家当也没带上。
  现在自然就只能混吃混喝了。
  “好吧,听你一说,我也有点饿。”
  青青也揉了揉肚子,船上的饭食虽然也是精心制作,但吃多了也就腻了,她看着沈秋,后者点了点头,三个人便坐在一处干净摊子上。
  要了三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一屉油条,又额外给玄鱼要了几个各色馅料的包子。
  “呼,呼,好麻好辣哦。”
  小巫女学着沈秋和青青的样子,将酥软的油条卷起,沾着汤汁送入嘴里,不多时就吃的鼻头冒汗,她一边哈着气,一边对青青说:
  “有几分川蜀风味,挺好吃的哦。”
  “还好了,等回去白马寺,请你吃馒头。”
  青青随口说了句。
  虽说还是打打闹闹,但玄鱼没甚心机,又和她年纪相当,这几日相处下来,便也多了几分亲近的。
  两个丫头吃的欢快,但沈秋一边用早点,一边却在观察四周。
  洛阳码头,和以往时刻,多了些不同。
  虽然还是往来商货,热闹得很,但那些凡俗走卒之中,却多了些外路人,还有的提刀带剑,成群结队,似是风尘仆仆。
  在旁边的餐点摊子上,有个操着辽东口音的汉子,正口若悬河的给几个关中刀客推销自己手里的老山参。
  双方聊得还不错。
  只是关中人还没掏钱,旁边一个西域人就先一步达成了交易。
  还有几个红衣女子,背着小包袱,提着剑,正从码头走向城中,她们一副江湖客的打扮,身材自然不错,引得周围人频频侧目。
  这两名女子大概也是习惯了这种待遇,并不在意,只是互相调笑了几声。
  沈秋听到了熟悉的川蜀音调,便颇为欣慰。
  这个时代变了很多,但这些各地口音还是那么亲切非常。
  “还有苗疆那边的人?”
  沈秋看到码头边缘,有几个头缠着黑布,穿着蛮苗服饰的高大年轻人,正在和小贩讨价还价。
  在他们身边,蹲着个穿蓝衣的老人,也缠着头,正在抽着旱烟。
  他对小玄鱼问了句,正在吃东西的玄鱼后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低下头,吃包子。
  她嘴里含着食物,满不在乎的说:
  “那不是巫蛊道的人,只是些云贵边缘的小家族毒师,估计是来凑热闹的。”
  这谈话之间,又有些船只靠岸,沈秋见到一支十几人组成的队伍,穿着差不多统一的衣袍,自船舱中带着大小行礼走出。
  那一行人说话带着两广口音,和那艾大差倒是相似,眼中尽是探寻好奇,虽不带长兵,但各个衣袖宽大,想来应是善用暗器的。
  几个年轻人眼里,还有跃跃欲试的光。
  不用多说,这便是前来参加即将开启的中原武林大会的江湖客了。
  当真是天南海北的人都有。
  “丐帮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沈秋将最后一点汤汁倒入嘴里,一边拿起手帕擦拭嘴角,一边想到:
  “请帖传遍天下,往日无法扬名的二三流门派也是闻弦知意,再加上玉皇宫,太岳山,潇湘剑门都给面子,派了年轻弟子参加。
  白马寺的涅槃武僧也会参与。
  这样一来,雷爷的中原武林大会的台子,便是撑起来了,竟连两广那方远路人都赶过来了。
  武林人士云集于此,接下来这大半月的洛阳,有好戏看咯。”
  待两个丫头吃的饱饱的,沈秋便丢下一串铜板,带着她们去了李家货栈,寻了辆马车,三人便往洛阳城去。
  离开码头,往几里外的城中去,路上也是不安分。
  沈秋坐在车辕上,聪灵的耳目,便能听到在路边之外,有打斗声,喊杀声,应该是江湖人起了冲突,正在城外“磋商解决”。
  河洛帮要办中原武林大会,自然承接起了洛阳城中的治安,总不能让远来客人,在城里都住的不安全。
  但江湖人,有江湖人的活法。
  大家面子上你好我好,但私底下也有彼此恩怨,这行走江湖,谁手上没点血?
  惹了血,自然会引来报复,自己为了自保,也会主动出手。
  一来二去,结下血仇就不足为奇。
  以往时日,大家各安一方,彼此不打照面,也没甚大事,但现在都来了洛阳凑热闹,以往那些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自然是等不到上擂台了。
  快意恩仇嘛,有仇当场就报了。
  既然城中河洛帮势大,又有人数众多的丐帮维持,各家门派也都要点脸,要报仇,自然要寻个无人知晓的地方。
  免得打输了,脸上无光。
  沈秋和青青从洛阳去苏州祭典师父之前,洛阳这边就已经是这副样子了。
  城里一团和气,城外却每日都能找到一两具尸体,最疯狂的时候,一夜之间便死了十几个人,潇湘之地一个小门派的代表,几乎全军覆没。
  自那恶事之后,雷爷也以中原武林大会承办者的身份,定下了几条规定。
  一,大家私下比斗,并不禁止,可以在城中擂台上决胜,也可以去郊外自己解决,但要丐帮人出面主持,比斗结果秘而不发。
  不过若不是血仇,便不许再伤人命。
  二,待到七月初七,中原武林大会正式开启之前,城中动武,必须去擂台解决,若是还伤了人,就要交给官府治罪。
  呃,说是官府,其实也就是河洛帮自己内部处理。
  只要不害人命,交点罚款也就过去了。
  而这些罚款,都是要放入中原武林大会的花红中的。
  这就事关第三条了。
  三,既然是武林大会,江湖盛事,就要有点彩头,也给年轻一辈扬名立万的机会。
  自武林大会开启前,城中设下三个擂台,只要是江湖人,便可上擂台比斗,每场赢了,都由河洛帮给些花红,作为胜者奖励。
  若是能守擂到七月初七,那给出的花红,便是多达万两之巨的。
  这走江湖的人,也不是人人都是富豪。
  有的人图名,但更多底层江湖客,也不会放过这赚银钱的好机会,若是真能打出名气,便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因此这几日里,洛阳城中的三个擂台,便是天天都有人去挑战,守擂者走马观花的换来换去,时不时就有人连败数个高手,在洛阳城里名声大噪。
  对于这等人,河洛帮自然是重点关注的,只要能连败五人,便有河洛帮管事寻上门去,以重金名位相邀。
  这风**起,一月不到,河洛帮那边,就已经多了近百名江湖好手。
  当然多是江湖散人。
  有门派根脚的,还是没那么容易被挖动的。
  “但这雷爷心思却是通透,河洛帮私下里也有开下盘口的。”
  在马车里,沈秋对青青和玄鱼解释说:
  “这参与武林大会的,可不只是江湖客,洛阳城中自正定十年后,便少有此等热闹之事,城中人也是参与其中。
  还有那些从各地慕名而来凑热闹的人。
  有的就为图看个热闹,有的则是想着要加入某个门派,走走江湖。
  还有的,便是冲着这博彩来的。
  城中富商,商会大都是河洛帮的成员,在他们的暗中带动下,每日在盘口下注,搏一搏的人可是不少。
  别看他雷爷送出十几万两银钱做花红,看似出手大方,但这一个多月下来,武林大会还没开呢,估计已经回本回的差不多了。”
  说到这里,沈秋摇了摇头。
  他说:
  “雷爷这人,骨子就是个好商人,不是单纯的江湖客,把这武林大会,都当成生意在做。
  但他这个做法,估计也能给这些耿直死心眼的江湖人一个法子。
  若我所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