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就没想到马超会使这一招。两马交错,他已经收刀,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攻击。听到马超的喝声,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又被马超挑起,顿时知道大势不妙,后背露空,来不及挥刀格挡,只得紧急侧身,尽可能的将身体前倾,同时双腿用力,猛夹马腹,加速脱离。
  说时迟,那时快,马超的长矛破风而至,刺中了关羽的左肩。
  “当”的一声,关羽手臂一痛,心里也是一惊。他策马脱离接触,转头看看,见没有血流出,只是肩甲上多了一个坑,这才放了心。他打量着马超,心生警惕。他知道孙策身边有一些西凉骑士,还有马超、阎行两个年轻高手,虽然没见过,可是看马超这身打扮,已经猜到了他可能是谁,更添三分战意。
  几个月的苦练,成功的将刀法应用于骑战,他本来觉得自己已经无敌,这次出征一定能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足以报答孙策的恩情,然后就可以没有牵挂地去幽州寻刘备。没曾想,他不仅没能斩杀马超,反而差点伤在马超的矛下。
  孙策身边高手众多,如果连一个马超都无法战胜,还有什么脸色在孙策面前称雄?
  关羽拨转马头,再次踢马加速,冲向马超。
  马超心中的震撼绝不亚于关羽。关羽不仅将刀法用于骑战,化攻于守,险些一刀取了他性命,还成功的避过了他的绝技回龙杀,武功不可小觑。他对关羽的狂妄早有耳闻,如果输给他,将来不免被人取笑。
  况且这样的对手难寻,如果不痛痛快快的杀一场,实在太可惜了。
  见关羽杀来,马超也抖擞精神,策马冲锋。刚刚险些被关羽斩杀,他不敢再大意,先守紧门户,想看看关羽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两人战在一起,你来我往,杀了数合。关羽虽然力猛刀沉,攻势凌厉,但马超守得严实,并没有让关羽占到什么便宜。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马超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每天一起玩耍的也是高手,战斗经验丰富,大致摸清了关羽的套路后,他便开始了反击。
  马超用矛。相比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矛轻而长,容易操控,利于久战,只要不将力道用老,变招很快,可以掌握主动权。他身材健壮,却还属正常范围,再加上胯下这匹战马雄壮,是真正的西凉名驹,驮着他一点也不吃力,连战数十合还有余力,反而更精神了。
  相比之下,关羽没能在第一合回斩杀马超,丧失了突袭的优势,拖得越久越不利。青龙偃月刀重,以他的臂力,速度并不比普通人慢,但也不会比马超快多少,当马超不肯与他硬碰硬的时候,刀重的优势就无从发挥,反而影响了速度。他更大的麻烦是战马。这匹马只是一匹普通的战马,能够驮着他赶路,但全力以赴的奔驰却有些勉强,十几个回合过去,战马就有些力不从心,遍体是汗,嘴边全是白沫。
  关羽暗自叹息。有了好刀,他还缺一匹真正的好马,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换作以前,关羽此刻只怕已经暴跳如雷。经过这几个月的读书习武,陪伴老父,他的性情不知不觉间沉稳了很多。眼看着久战不下,马超却越战越勇,关羽勒住坐骑,大声喝道:“且慢。”
  马超打得更过瘾,听得关羽叫停,不禁大笑道:“关云长,怕了么?”
  “我怕你?”关羽翻身跳下马,将马缰扔在马背上,拍拍马臀,让战马到一边去啃草。他倒提青龙偃月刀,轻抚长须,冷笑道:“骑战不分胜负,可敢比一比步战?”
  “有何不敢?”马超翻身下马,提着长矛,大步流星地向关羽走去,迎面就刺。
  关羽歪了歪嘴,撤步转身,挥刀就劈。
  步战与骑战不同,相互之间的距离更近,缠斗的机会更多,利于以劈砍为主的刀,却不利以刺为主的矛。加上关羽身高臂长,力猛刀沉,几个回合一过,马超就知道自己上了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他突然明白孙策为什么不用矛戟,喜欢用霸王杀了。霸王杀可刺可劈,兼具矛戟和环刀的作用,而且柄更长,可以像斩马剑一样用,威力更大。关羽的刀法不仅与破锋七杀相似,手中的刀也和霸王杀、千军破异曲同工,步骑皆能,而且更利于步战。相比之下,他的长矛则显得太长了,一旦被关羽抢到身前,长矛就失去了作用,接连遇险。
  眼看着关羽步步紧逼,马超心急如焚,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白晳的脸也憋得通红。他看了一眼面带得意的关羽,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孙策与虞翻比武时所用的矛法。
  孙策与虞翻比矛,最后用长矛划出一个太极图,折服虞翻。这件事为孙策身边的人津津乐道了很久。虞翻是个狂徒,学问好,武功好,口才还特别好,几乎是没有他不敢骂的。孙策能让他心服口服,这一点让马超等人非常佩服,所以他们都对孙策所说的太极矛法做过一定的研究。
  可是他们研究了很久,只能勉强用矛头划出圆圈,却没人能画出那两个点,更没人能搞清楚如何区分这两个点的阴阳。此刻被关羽逼得节节败退,马超却突然有了想法。
  他一边向后撤步,一边舞动长矛划圆。关羽正对着他,将矛头划出的圆看得清清楚楚,但没有当回事,只是愣了一下,挥刀就劈。马超矛法一收,圆圈消失,矛头化作一点,向他胸前急刺。关羽冷笑一声,挥刀再劈,这次却劈了一个空。
  马超是个虚招,一击即收,等他这一刀劈实了,胸腹间露出空门,马超却突然再次击刺,又快又猛。
  关羽吃了一惊,连不及变招,只得向后退了一步。
  马超成功夺回主动权,发起了反攻。这一次,他以虚刺为主,间夹着一两招猛攻,关羽摸不清他的底细,不敢大意,挥刀格挡,却频频落空,一时手忙脚乱。他看了片刻,忽然明白了,向后连撤两步。
  “你这矛法可是孙将军所授?”


第899章 甲乙计
  马超突然想通了困扰了他们很久的道理,心情畅快,心里的愤怒散了大半。
  “虽非孙将军所授,却也受其启发不少。你这刀法也是由破锋七杀化出的吧?”
  关羽的刀法中有很多他自己的东西,但的确受破锋七杀的影响不小。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尴尬。说来说去,他们的武功都受益于孙策,争胜负也没什么意义,刚才杀得死去活来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马超看看四周,忽然说道:“今日在此伏击你其实还是受你的启发,听孙将军说你曾在此大破周禺,又长驱直入,一战而定九江,诚为快事。”
  关羽顿时心情大好,看马超也顺眼了很多。两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关羽说起他看到乌桓骑兵的事。马超不敢怠慢,立刻带关羽去见孙策。关羽很诧异,他原本以为马超会赶到淮水去查看情况的。马超解释说,他虽然是出来侦察情况的,但他只负责五十里以内,五十里以外另有斥候负责,不用他担心。
  关羽点头赞同。他清楚孙策用兵的特点,什么人干什么活,分工很明确。徐晃当初就是斥候营的,对斥候营如何运作非常了解,两人闲聊时说过一些。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傍晚时分赶到舒县。
  见关羽与马超同来,而且两人似乎相处得还不错,孙策多少有点意外。关羽将他了解的情况对孙策做了说明。孙策对情报不怎么感兴趣——有郭嘉负责的斥候营,他对刘和等人的行踪还是清楚的——他对关羽的打算更感兴趣。
  “你有何打算,是留在我这里,还是去幽州?”
  关羽很失落。他原本以为孙策会热情地挽留他呢,可是听孙策这口气,根本没这意思啊。
  “如果将军不反对的话,我想去幽州。”
  “我为什么要反对?你又不欠我的。”孙策笑笑。话说出了口,他才听出关羽话中有话。“你是说你父亲留在公明那儿?”
  “家父担心会影响公明的前程。”
  “不会。”孙策给出自己的承诺。这是徐晃与关羽的私人交情,不涉及公务,他完全没必要担心。徐晃这个人很谨慎,他清楚他的身份特殊,不会做出犯忌主讳的事。他和关羽的交情很好,但后来曹操还是让他去救樊城,而他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希望。
  疑心那么重的曹操都能做到,他有什么做不到的?如果什么人都怀疑,那什么事都别做了。
  关羽沉默了片刻,神情怏怏地告退。孙策突然灵机一动,叫住了他。“玄德最近和公孙瓒相处可好?”
  “他说调解了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应该相处还算和睦。不过以我对公孙瓒的了解,他不是那种心胸开阔的人,肯定会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
  孙策点点头。公孙瓒的确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和袁绍翻脸就是因为他弟弟公孙越的死。不过他现在需要公孙瓒坚持得久一些。“云长,冤家宜解不宜结,玄德和公孙瓒毕竟是同门,如果能和睦相处,尽释前嫌,对他在北疆有好处。田楷在青州的处境不容乐观,你如果能去助他一臂之力,或许会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关羽想了想,觉得有理。孙策随即让顾奉以他的名义给田楷写了一封信,说明他推荐关羽去青州的用意,希望田楷不计前嫌,与关羽合作。又给了关羽一道手令,让他在必要的时候和太史慈联络,寻求帮助。关羽很开心,心满意足地走了。
  送走关羽,孙策让人请来郭嘉,通报了关羽提及的情况。郭嘉思索片刻。
  “本该四处奔袭的骑兵聚在一起,要么是打算强行攻坚,要么是准备撤退。将军,不管他们是哪一种打算,你都要做好准备。太史子义曾经说过,这些乌桓突骑一旦以我汉军的模式作战,杀伤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对步卒来说。我军骑兵数量有限,一旦损耗太快,短时间内无法补充。”
  孙策眼神微闪。“难道就这么让他们离开?”
  “按我的计划,的确应该如此。”郭嘉摇摇羽扇,嘴角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