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围攻袁绍。
  这几乎是必然。孙家父子虽然表现抢眼,但他们的根基太薄了,没有像袁绍那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底气和实力,向朝廷称臣,将朝廷的注意力转移到袁绍身上,伺机从中取利,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君荣,袁绍可是我们党人的希望。”王允几乎是在恳求。
  士孙瑞淡淡地说道:“是的,我们都曾经这么想,荀彧又何尝不是?他是先去了邺城,再来的长安。他这样的俊秀从邺城来到长安。他与天子也不是一见如故,而是相处数月,又深谈数日之后才做的决定,你不觉得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吗?王公,我们都看错了,袁绍不是我们希望的明主,他欺骗了你,他欺骗了我们,欺骗了天下人。”
  他顿了顿,又长叹一声:“王公,我最近常常梦见袁太傅,你觉得袁绍将来会如何对待此事?黄泉之下,我们如何面对袁太傅?为了袁绍,袁家数十口死于非命,我们真能问心无愧吗?”
  王允紧紧地闭上了眼睛,脸色灰败,气息粗重如牛。过了半晌,他突然身体一挺,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胸前一片殷红,触目惊心。


第608章 聪明人
  孙策歪靠在案几上,孙权、陆议、吕蒙等人围坐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徐岳解释他的研究成果。徐岳很兴奋,充满血丝的眼睛亮得吓人,脸上苍白,却又透着不健康的潮红,嘴角堆满了白沫,连胡须上都是,与他平时优雅的形象相去甚远,唾沫横飞的讲解着。
  孙策虽然一句话也没说,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本来以为没有精密的计时工具,徐岳不可能得出自由落体公式,但他现在知道,他低估了古人,低估了徐岳的智商。徐岳成功的绕过了计时这个障碍,不仅得出了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且得出了那个系数。
  他的得数是五,和正确答案已经非常接近。
  他用的方法是图表法,假设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将铁球坠落的曲线分成几等份,然后计算垂直方向的距离。方法简单得让人不敢相信,就连孙策这个穿越者都觉得匪夷所思。
  由此可见,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聪明,特别是研究数学的,而三国时代的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大脑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穿越者有知识优势,有见识优势,没有智商优势。
  不仅如此,徐岳还通过调整铁球的重量和高度,得出了势能和动能的变化关系——他用的势和速这两个术语,在孙策的“建议”下改成了势能和动能。他这两天又迷上了撞球游戏,因为他发现,当两个大小相同的铁球相撞时,如果一个铁球静止,另一个铁球能够将动能完美的传递给静止的铁球。如果两个球不一样大,则无法做得这一点。
  他觉得这里面肯定和某种数理关系,他要解出这个数理关系。
  徐岳不愧是汉代数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善于研究,而且擅长传授知识。他不仅将自己的心得说得深入浅出,直白易懂,而且成功进一步扩展,接连讲了几个类似的数学问题。不仅孙权、陆议听得入神,就连吕蒙等文化素质不怎么高的都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不是看他太累了,孙策真想多听一会儿。看到郭嘉背着手站在门口,孙策这才打断了徐岳。站起身,揽着徐岳的手臂,笑道:“先生辛苦了。不过还有很多问题等着你去研究,你千万要注意保重身体,劳逸结合,不能累着了。”
  “不累,不累。”徐岳满面笑容,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将军,我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
  “我想写一部书,收罗历代算术,分门别类,总为一部。”
  “好啊,你是不是想要一些费用?”
  “费用暂时倒不需要,我需要一些帮忙抄写的书佐,最好……能读过书的。”
  徐岳一边说,一边眨着眼睛,难得的平易近人。孙策一看,就知道他所求肯定不是钱这么简单。徐岳专心做学问,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他给他的钱已经足够他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公河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言,只要是能答应的,我肯定答应你。”
  “我……”徐岳舔着嘴唇,欲言又止。
  “书佐没有,营里现在严重缺乏读过书的人,没有人给你。”郭嘉走了过来,扬扬手。“去辎重营找找看,官奴婢里面肯定有一些识文断字的,你看中谁就把谁带走,到负责的人那边备个案就行。”
  徐岳两眼放光,盯着孙策。“当真?”
  孙策又不傻,郭嘉一说话,他就明白了徐岳的意思。徐岳肯定是看中从曹家、蔡家抄来的哪个女子了。徐岳本人有妻子,也有孩子,但徐岳本人是个门户很一般的读书人,妻子家境也很一般,没什么文化,只知道操持家务。徐岳这次来有试用的成份,所以没带家眷来,生活不是太方便。辎重营有从各家抄没来的官奴婢,以前也算是权势之家,女子中识文断字的不少,而且姿色大多不错,徐岳与辎重营联系较多,大概是看上了某个知书达礼的佳人,怜惜她不幸落难,要救她脱身。
  孙策调侃道:“当然,只要公河先生别误了正事就行。我还等着先生的研究成果改进抛石机呢。”
  徐岳大喜,连连拱手,兴冲冲地去了。
  郭嘉不动声色的挥了挥手,吕蒙等人见状,纷纷退出大帐,守在帐外,帐中只剩下孙权和陆议。陆议本来也想走,却被孙策叫住了,让他一起听听。
  “将军,荀彧偷师南阳,在长安搞变法。”
  “哦?他都搞了些什么,说来听听。”
  郭嘉取出一张纸,递给孙策,上面是刚刚抄录好的消息,有十来条之多,内容比较简略,但是方方面面很周到,显然不是那种普通细作能打听得到的消息。孙策看了郭嘉一眼,目光中带了一丝询问。
  “钟繇传来的消息。”郭嘉说道。
  “钟繇?”
  “没错,钟家和我郭家一样,以律法传家,钟繇的学问也偏向法家,所以一直不受器重,四十多岁了,还是一个黄门侍郎。他原本打算回颍川,正好荀彧变法,将他推荐给天子,他就不来了,只是托他外甥郭援、郭武带来一份书札。郭援、郭武算是我的族弟,武艺还不错,尤其是郭武,拜过名师,在外游历数年,据他自己说没遇到过敌手。这小子有点傲,说话也不中听。”
  孙策笑了。这个郭武应该不是说话不中听这么简单。“艺高人胆大嘛,人在哪儿,让他来吧。”
  “在外面,我请仲康、叔至教训教训他,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冲撞了将军。”
  孙策没吭声。在他麾下,许褚是步战第一,陈到是骑战第一,郭嘉让他们两人去试郭武,可见这郭武的确有几分真本事。不过他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步战能胜许褚的屈指可数,骑战能胜陈到的也不多。陈到的天赋不差,又天天练习破锋七杀,训练有素,就算与关羽、张飞对阵也不落下风。武功也是一种技术,除了需要天赋,更需要科学的严格训练,而且要经常进行对抗性练习,否则很难保持最佳竞技状态。高手在民间这种事基本不靠谱,真正的高手不是在军营,就是在某些权贵身边做卫士。
  孙策看完简报,交给孙权和陆议,等他们一一看完,这才说道:“奉孝,你觉得荀彧变法能成功吗?”
  郭嘉哈哈大笑。“将军,变法是件大事,没有君王强有力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天子也许会支持他,但天子年幼,影响力有限,要想像秦孝公支持商鞅,孝武帝皇帝支持桑弘羊那样支持荀彧,少则五年,多则十余,可是荀彧能不能熬过这五年、十年,那都是不好说的事。就算能,五年、十年之后,将军根基已固,正好放开手脚,和他大战一场。”


第609章 人心向背
  孙策闻弦音而知雅意,从郭嘉看似不以为然的态度中看出了郭嘉的慎重。如果不是觉得荀彧有成功的可能,郭嘉又怎么可能考虑五年、十年之后的决战。他当然不是担心,而是兴奋。他虽然没有张纮那样与荀彧约战,可是他的心里早就把荀彧当成了最强劲的对手。荀彧越强,他越兴奋。
  但是孙策不能将这件事变成两个人的意气之争,他需要听听更多人的意见。他摆摆手,让人去请张纮。在等待张纮的间隙,他自己也仔细思考了一番。谋士只能提供建议,最后决定还要他自己来做,荀彧变法这件事非同小可,算是他这个穿越者带来的改变之一,影响甚至可能超过袁术之死。
  他觉得,就像他低估了徐岳的智商一样,他可能也低估了荀彧的智慧。荀彧是读书人不假,但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书生。他有原则,不代表他不知变通。相反,他深知权变的重要性,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不怯于做任何改变。
  钟繇送到的消息很简单,也不全面,有些措施还在荀彧的脑子里。可是就眼下这几条已经看出荀彧的执行力。改葬天子生母王美人,追赠皇后,陪葬文陵,这明显是针对袁绍说天子并非先帝血脉所为。寻找王美人的家人入朝为官,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王美人是赵国人,荀彧大概在邺城的时候就打听清楚了,否则不会这么快就发出诏书。
  更精妙的一手还是召回弘农王夫人唐姬,这不仅是在用少帝未亡人的身份为天子的血脉做证明,更是为荀彧自己在宫里增加了一个帮手。唐姬是荀彧的外亲,有了唐姬的帮助,荀彧不仅可以掌控内朝,而且能影响天子的后宫。唐姬大概是天子眼下最熟悉的人之一,对十二三岁的天子来说,十八九岁的唐姬既像母亲,又像姊姊,影响力绝非其他人可比。
  每一着都正中要害,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用意深远,足以想见荀彧绝不是轻易出手,他肯定已经谋划了很久,只是直到现在才出手罢了。一出手就架空了王允,斩落了袁绍在朝廷里的援手,干净利落。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要跳脚了吧?王允掌权的时候他不当回事,等王允失去了权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