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摇摇头。“先生,你不要紧张,这些骑兵只是疑兵,不会攻坚的。孙策骑兵很少,这些亲卫骑大概是他仅有的骑兵,每一个都是宝贝。再说了,佐治已经到了兖州,有他在,袁显思不会有危险的。”
  何颙松了一口气,又有些遗憾。“公达,虽说佐治也通晓兵事,但论行军作战,还是你比较擅长。若是你辅佐袁耀,绝不会出现佐治这样的失误。”
  “先生,如果是我,我就不会让袁耀回汝南。区区两百骑兵能顶什么用,曹孟德将袁耀送到邺城,原本就是要将他留在邺城,掣肘孙策,让他投鼠忌器。将他送回汝南就没用了。这不是佐治的错。”
  何颙又是一声长叹,转头看着荀攸,眼神闪了闪。荀攸低着头喂马,平静安祥。
  等骑兵过去,他们继续向前走了不久,在曲遇聚附近遇到了前来迎接的曹昂和辛毗。看到何颙,曹昂非常激动,行了大礼。何颙坦然受了,打量了曹昂很久,赞道:“孟德有佳儿,幸甚幸甚。”
  曹昂很不好意思,又向荀攸行礼,然后问起了曹操在长安的情况。荀攸简略的说了一些,曹昂且喜且忧,关切溢于言表。辛毗却不敢怠慢,请何颙立刻起程。他们刚才也遇到了那些骑兵,辛毗觉得他们很可疑,急着回报袁谭。
  “袁思显在哪儿?”何颙问道。
  “在平丘。最近东郡太守刘备和朱灵夹击黑山贼,接连取胜,黑山贼走投无路,有南下之意,袁显思屯兵平丘阻击他们。”
  “张孟卓呢?”
  “他还在陈留,许县有不少屯田兵,他担心孙策会对陈留郡不利,在扶沟、尉氏一带设防。”
  何颙哼了一声:“黑山贼入陈留,他不协助袁显思防守黑山贼,却跑去防什么屯田兵。这是故意的吧,屯田兵自己的田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陈留抢收。”
  辛毗没吭声。
  何颙对辛毗中途离开本来就有些不悦,现在见他遮遮掩掩的不痛快,心里更不舒服,一句话也不说,躲在车里,自顾自的生闷气。他到兖州来,一是要见袁谭,搞清楚袁绍为什么要派袁谭出镇兖州;一是要见张邈,看看他究竟和袁绍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搞得这么生份。当年他和张邈一起辅佐袁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现在张邈知道他来了陈留却避而不见,甚至没派人迎接,这实在不正常。要说辛毗没告诉张邈,这实在不怎么可能。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说明问题更严重,张邈和袁谭之间甚至不通消息。
  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不得而知。
  傍晚时分,他们进入浚仪。因为不久前骑兵的突然出现,浚仪城已经戒严,城门紧闭。辛毗担心安全,不敢赶夜路,叫开了城门,准备在城里休息。刚进城,张超便出现在城门口,远远地向何颙行礼。
  “伯求兄,好久不见。”
  见到张超,何颙的心情好了很多。张超能和辛毗、曹昂站在一起,至少说明他和袁谭的关系不算太恶劣,没有和袁绍撕破脸。
  “令兄孟卓呢?”
  “嘿嘿,家兄惭愧,无颜见故人,躲起来了。”
  “他做了什么事,如此惭愧,连我都不肯见?”
  张超苦笑,却不说话。何颙会意,将张超拉上车,又关上车门,两人促膝而坐。何颙抚着张超的膝盖,盯着张超。
  “现在可以说了吧?”
  张超一声轻叹,露出悲愤之色。“伯求兄,其实岂止是家兄无颜见你,就连我,也是惭愧得很。如果不是我首倡讨董联盟,桥文节(桥瑁)现在还是东郡太守,怎么会突然死在王肱的手里?韩文节(韩馥)让出冀州,为避嫌疑,来到陈留暂居,却死在陈留太守府中。伯求兄,我们兄弟一世名声毁于一旦,如今是千夫所指,哪有脸面见你啊。”


第448章 戏精
  何颙张口结舌,脸色涨得通红,随即又变得苍白。
  张邈名列八厨。厨者,能以财济人,张邈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号为长者,是有名的忠厚之人。韩馥让出冀州,本该被袁绍奉为座上宾,现在却要来张邈处避难,这本身已经违背道义,又死在张邈处,不管是不是张邈所杀,张邈都逃不脱干系。
  这是坏张邈名声,陷朋友于不义。
  张邈不肯见他是对的,见了又能说什么?当初是他把袁绍介绍给张邈的。张邈兄弟帮袁绍做了那么多事,袁绍现在却这么待他们,他这个引荐人脸上很无光。
  “仲卓,我先是在长安养病,后又在宛城隐居,对山东的事了解不多,你跟我说说。”
  张超听蒋干说过,知道何颙在宛城,辛毗也在,而且每隔几天就有消息送往邺城,却没和他们联系过,本身就有些怨气,现在何颙还装做不知情的样子,他更加生气,就把袁绍出奔洛阳之后事的一件件的说给何颙听。
  荀攸牵着马,和辛毗并肩而行,两人谁也不说话。后面车厢里的窃窃私语声隐约可闻,不时夹杂着一声声闷响,那是有人捶击案几的声音。
  “公达,将先生送到邺城后,往何处去?”
  “不知道。”荀攸慢吞吞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走一步看一步吧。”
  “你荀家人在邺城的不少,你从叔荀文若又奉使去了长安,你留在邺城也没什么意思。袁显思入主兖州,求贤若渴,对公达仰慕已久,你如果愿意来兖州,他肯定会欢迎的。”
  荀攸转头看看辛毗,轻声笑道:“佐治收声,切莫被先生听见。太子不将,先生对袁显思入主兖州之事很有意见,这次去邺城,少不得要向袁本初进谏。”
  辛毗暗自叹了一口气。何颙会不会向袁绍进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荀攸拒绝了袁谭的邀请。他想干什么,去投孙策吗?按理说,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应该闭嘴了,但他就是不死心。
  “公达,你我相处数月,也算谈得来,就没什么肯教我的?”
  荀攸沉默良久,见辛毗还是不死心,只得说道:“佐治,袁本初正当壮年,身负党人魁首、袁氏宗主、游侠三重身份,海内归心,他的影响力何人能及?这是时势所然,非人力可及。别说袁显思,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完全代替他。袁显思身为嫡长子,只可顺守,不可逆取,否则必遭反噬。”
  辛毗瞅瞅荀攸。“那你是要留在邺城了?”
  荀攸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如果可能,我想去益州。如果益州不能成行,我想去交州。我做不了隐士,但是我可以找个平静点的地方做一县之长。”
  辛毗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
  何颙赶到平丘时已经是两天后,袁谭亲自出营三十里相迎。大热天,他依然穿着全套甲胄,汗流满面,沾上了灰尘,看起来就很辛苦。何颙的马车还没停稳,他就快步迎了上来,打开车门,向何颙行礼。
  “袁谭见过先生。有一些骑兵突入兖州,形势紧张,我身在军旅,未能解甲,还请先生见谅。”
  看着满面尘土的袁谭,何颙心里越发着急。袁绍这是发了什么失心疯,这么好的继承人,非要往外赶。他伸手搭在袁谭的手臂上,缓缓下了车。论年纪,他比袁绍还长十几岁,比袁谭足足长两辈人,袁谭几岁时,他就见过袁谭,可以说是看着袁谭长大的,有一份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感情。
  “那都是一些什么骑兵,可曾造成什么破坏?”
  “还好,他们只是穿郡过县,招摇而行,扰乱人心而已,并没有发动什么攻击。只是他们行动速度很快,我们骑兵数量不足,跟不上,只能调动步卒四面围堵,难免影响了对黑山贼的攻击。”
  何颙想起荀攸的话,恍然大悟,又自愧不如。“这是孙策的部下吗?”
  “是的。”袁谭露出为难之色。“黑山贼是黄巾余孽,但张燕已经向朝廷称臣,朱太尉出兵援救倒也说得过去。只是如此一来,愚民难免为人所惑,疑心我们与朝廷作对,征募兵员、收取赋税都会遇到麻烦。秋收将至,如果不能及时收取钱粮,我们很难稳定兖州。伯求先生,你可得帮帮我们。”
  袁谭儿时就喜欢粘在何颙身边,此刻向何颙求援,何颙自然不忍心推辞。但他一时半会的也帮不上忙,只能代袁谭转告袁绍。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就是袁绍不承认天子是先帝的血脉,形同与朝廷决裂,所以当初荀攸建议袁绍入朝主政时,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入朝主政,就等于承认天子的权威,那袁绍之前做的那些事算什么?以袁绍的性格,这和自打耳光有什么区别,他根本不可能答应的。
  但现在不答应也不行,袁绍如果坚持和朝廷对抗,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公孙瓒、孙策、张燕都会在朱儁的指挥下包围袁绍,让他四面受敌,疲于奔命。依附他的那些人当然有信仰坚定的党人,但更多的是趋炎附势之辈,一旦他们发现袁绍成了公敌,而力量又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时,他们会一哄而散。
  “显思,你对你父亲派你来兖州,有何看法?”
  袁谭眨眨眼睛,露出几分茫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像个委屈的孩子。
  “伯求先生,我也不太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失了父亲的欢心。不过既然父亲让我来兖州,我就竭尽所能,为父亲守护兖州,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界桥之战时,父亲都能亲冒锋矢,我身为人子,岂敢贪图安逸,坐享其成。”
  袁谭抬起头,看着何颙,两眼含泪,嘴唇颤抖。“先生,我这么做……行吗?”
  何颙鼻子一酸,抬起手,摸着袁谭的脸。“孩子,你做得很对。你放心吧,等我到了邺城,我会对你父亲说的。你小心些,战场凶险,不要太逞强,大将之勇,不在冲锋陷阵,而在承担责任。”
  “喏。”袁谭破涕为笑,拱手称谢。
  辛毗站在远处,神情漠然,嘴角却微微挑了一下,一丝得意一闪而没。


第449章 教你做人
  秦牧、麋芳率领千骑突入兖州,虽然没发生什么激烈的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