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翁,是谁逼迫你了,喝成这样?”
  “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喝的。”荀彧扬了扬手臂,轻轻推开陈群,尽力稳住脚步,缓缓向堂上走去。走了两步,他又转过身,歪着头,目光在陈群脸上停了片刻,又落在女儿脸上。“可有好茶?”
  “有……”
  “去煮些来。长文,你过来,我们说说话。今天与大王一席谈,感慨良多,本当秉烛夜谈,奈何郭奉孝有急事求见,未能尽兴。”
  陈群心中一动,给荀文倩使了个眼色。荀文倩也是个聪明人,听出了其中的蹊跷,转身去准备茶水。陈群与荀彧上了堂,各自落座。荀彧有些过量,腿脚不听使唤,不能正坐。陈群便取来凭几,让他斜靠在上面,又取来薄毯,盖住他的脚,免得失仪。
  “长文,你从小熟读儒门经籍,可知儒门最大的问题在哪儿?”
  “请阿翁指点。”
  “厚古薄今。”
  陈群既不附和,也不反驳,只是静静的“哦”了一声,有些意外。他为孙策效力以来,这样的言论听得太多了,可是从荀彧嘴里听出来,多少有些意外。
  “不以为然?”荀彧斜睨着陈群,嘴角轻挑。“这也不怪你,儒门重师法、家法,圣人之书一字不轻易,圣人之言一字不敢违,自然什么都是过去的好,却不知道圣人有圣人的好,今人有今人的好。圣人亦知因时而变,今人又焉能泥古不化。”
  “阿翁,这是谁的高论?”荀文倩引着婢女,端着茶水过来,正好听到荀彧的话,立刻接了过去。
  “今日之圣人。”荀彧扬了扬手,打了个酒嗝。“……吴王殿下。”
  “哟!”荀文倩掩唇而笑。“吴王是出了名的不读书,他也做圣人?”
  “这就是你不懂了。”荀彧哈哈大笑,示意荀文倩坐下。荀文倩倒了一杯茶,递给荀彧,又给陈群倒一杯,顺势在陈群身边落坐,两人的手在案上自然的牵在了一起。荀彧看得真切,不由得一笑。“文倩,若是还在邺城,你会和长文在室外牵手吗?”
  “阿翁……”荀文倩红了脸,抽回手,嗔道:“这吴王究竟给你灌了多少酒,让你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把他当作圣人,却来开女儿、女婿的玩笑。”
  荀彧大笑。“文倩,我问你,圣字怎么写?”
  “圣字从耳,从呈,耳顺谓之圣,这都是《说文解字》上写着的,蒙童都知道,我岂能不知。”
  “是啊,圣(拢┳执佣澄街ィ瞎叛士诙啻从形淖郑奘榧S纱丝杉遣皇鞘ト耍攵敛欢潦槊皇裁垂叵怠J椋还鞘ト舜赖耐揪吨弧J椴痪⊙裕圆痪∫猓⌒攀椋抟煊诼蜩怪椋吹刮蠡崃耸ト说恼嬉狻!
  荀文傅与陈群互相看了一眼,惊讶不已。荀彧的酒话虽离经叛道,却自圆其说,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凭她对荀彧的了解,这种非议圣人的话绝不可能是荀彧自己的见解。难道是孙策?
  “阿翁,这是……谁的高见?”
  “你也觉得是高见吧?”荀彧感慨的拍着膝盖。“你别急,吴王还有很多高见,我一一说与你听。譬如以弈道喻治道,堪称妙绝。”


第2198章 信与不信
  孙策和荀彧聊了很多,从世界观到天文、地理,再到人文历史,无所不包,且时有新意。
  比如在聊到治道的时候,他用围棋做了一个比喻。
  围棋看起来很简单,横竖十余道,棋子百余枚,一黑一白,但变化却极多。一个人下一辈子棋,也许都不会出现完全重复的棋局。围棋的复杂程度随棋道的增加而增加,刚刚学棋的用九道、十三道的棋盘,普通人用十五道、十七道的棋盘,绝顶高手不满足,要挑战新高度,又创十九道的棋盘。
  看起来只是增加两道或者四道,但复杂程度却并非如此。九道的棋盘有八十一位,而十一道的棋盘却是一百二十一位,增加了四十位。十七道的棋盘二百八十九位,十九道的棋盘则有三百六十一位,增加了七十二位。这还只是位数的增加,如果考虑到每一个位置落子不同引发的变化,就有些吓人了。
  如果只是说这些,荀彧还没有太大的触动。他自己就是弈道高手,对棋道的增加带来的挑战一清二楚。可是接下来,孙策又引申了一步,让他吃惊不已。
  孙策说,如果将天下看作一个棋盘,纵横各有千万道,在不同的位置都有人落子,开始比较分散,小的占三五道,大的占七八道,谁也不碍着谁,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此时难度有限,大家都可以应付自如,可以轻松的落子,得心应手。
  这时候就像上古之世,万族如繁星四布,百姓聚族而居,一族不过百余人,足迹不出百里,所见则野兽多而人少,终其一生,也许都不知道世上还有其他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棋盘上的棋子越来越多,靠得近的自然会发现对方的存在,这时候他们有三种选择:保持距离,结成联盟,或者战斗,直到一方征服另一方。这三种方案里各有优劣,但稍微分析就可以知道,联盟无疑是最有利的,不仅可以避免伤亡,还能壮大自己。相比之下,保持距离过于保守,不免为壮大的部落所灭,而互相战斗的则可能两败俱伤,同样面临巨大风险。
  这时候就像黄帝与炎帝结盟,战胜了蚩尤,原本分布四野的万族不断融合,形成一个个大的部落。部落大了,人口多了,对首领的要求也就高了,就像棋盘增大,对棋手的要求增加一样。这时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首领一职,要靠圣贤,甚至连圣贤也无法独立承担,需要更多的臣子辅佐,随着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大臣也就越来越多。
  棋子越来越多,融合的区域也越来越大,万族变千国,其中一片变成春秋百国,春秋百国互相征战,再变成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再统一为秦汉帝国,人口由百变千,由千变万,直到现在变成数千万,管理如此大的帝国,需要的人力物力已经和管理一个部落相去甚远,道理也许一样,难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该怎么办?是将数千万人的帝国再分封成小方国,推行所谓的小国寡民显然是不现实的,夫子所说的治道也不行,他所处的春秋时代与现在同样相去甚远,就算当时是对的,现在也没法用了。
  我们该怎么办?只有放下圣人的成教,继承圣人的精神,开拓进取,探讨适应这个时代的治道。疆域日广,户口日多,治国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绝非一人所能承担,需要更多的才智之士担当起重任。这些士不仅包括理政的文士,征战的武士,还包括农士、工士、医术等不同行业的人才。
  如何协调这么多人,让他们同心协力,支撑起偌大的天下,而不是互相攻讦拆台,就是当下应该考虑的治道。这就像一座高楼,用千万根木料组成,每一根木料的大小长短都应该相宜,这幢楼才能稳固。如果一根木料太长,势必会挤压其中木料的空间,对整幢楼而言绝非好事。
  荀彧复述完孙策的治道演变论,斜睨着陈群。“长文,你以为此论如何?”
  陈群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微微一笑,欠身道:“的确是高论。只是如此一来,黄帝不如尧舜,尧舜不如秦始皇,而秦始皇又不如我大吴之始皇帝矣。”
  荀彧转过头,打量着陈群,眼神有些不悦。陈群拱手施礼。“阿翁,非群固执,实在是此论非古之圣贤,崇今日之君过甚。长此以往,只怕人无敬畏之心,横行无忌,自取其咎。”
  荀彧无声地笑了起来,抬起手,指指陈群。“长文,你可知吴王如何说?”
  “还请阿翁指教。”
  “吴王说,人当有敬畏之心。若无敬畏之心,自以为天生圣人,聪明绝顶,无视他人,唯我独尊,则无异于妄人、疯子,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俚俗,却有道理。”荀彧轻叩案几,沉吟了片刻。“天若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为君者当时时警省,保持灵台清明,莫生狂心妄念。自省不足,又当有诤臣十人,时时耳提面命。你,就适合做这样的诤臣。”
  陈群愣了一下,眼神微闪,转头对荀文倩说道:“阿翁累了,你着人服侍他进去休息吧。”
  荀文倩正听得有趣,见陈群打断,不免有些不满。她要说话,陈群眨眨眼睛,荀文倩会意,只好起身,扶荀彧入室,安排人服侍他洗漱,上床休息。
  荀彧也不拒绝,任凭摆布,最后静静地躺在床上,拉着荀文倩的手,欲言又止,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叹了一口气。荀文倩聪慧过人,明白荀彧对陈群有些失望,却不好说什么。她转身出了门,回到堂上,陈群正站在院中,仰首看天,眼神如月,明亮而清冷。
  “怎么了?”荀文倩走到陈群身边,轻声问道。
  陈群收回目光,打量了荀文倩一眼。“阿翁说什么没有?”
  “没有。”荀文倩平静如水。“他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睡得很沉。这么多天了,我从来没看他睡得这么安稳过。”
  陈群苦笑了两声。“他是安心了,我的麻烦来了。吴王要我做诤臣,诤臣可是好做的?这第一件……就是万金坊。”
  荀文倩也怔了一下,眉头微皱,随即又笑道:“怎么,三君后人也有怕得罪人的时候?‘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岂是那么容易的。我觉得吴王识人,你就适合做诤臣,这才是继承太丘家风。”还没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群微恼,转头看着荀文倩调的眼神,又怦然心跳,突然忘了要说什么。荀文倩被他看得不好意思,捅了一下他的腰点,嗔道:“又犯傻,有什么好看的,我先回房去了。”扭身就走。陈群转过身,看着荀文倩纤的腰肢和摆动如柳的裙摆,嘴角挑起一丝笑意,转身追了过去。
  ……
  三月末,孙策发布命令,率部分中军步骑返回江东,留屯的中军由孙尚香负责,军师祭酒郭嘉和右军师陆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