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丈之远,且耳朵中都塞有东西堵住,依然引起了不小骚动,不过很快就被骑兵安抚下来。
爆炸之后,那两百丈的谷口有一半变成了深足有一丈,宽两三丈的沟壑,只剩下另一半大约百丈的宽度可供骑兵通过。
萧达格和室肪顿时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如今之计唯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了。”室肪苦笑一声说道。
萧达格却是瞬间战意滔天,扭头大声下令道:“通告全军,如果不想死在这里,那么就必须打垮对面的敌军。打垮了他们我们才能活着回家!”
……
……
辽军在山谷里面黑压压地铺满了山野。
祥符国由黑狼、折兰、玄武三个军团部分兵力组成共三万大军按照兵种和战阵要求一字排开,一万骑兵分成四个方队位于左侧,由黑狼军团军团长李光顺统一指挥,右侧则是十六个步兵营方队列着方方正正的队形,无数的旌旗在他们头顶飘扬,他们今天由折御勋指挥。步兵和骑兵都静静地看着对面两三里之外辽军如乌云般的骑兵。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地站在他们的岗位上,士气如虹。
在山谷口两侧山坡上,不知什么时候四个抛石机连阵地已经建成,每个连阵地后方有着一个坑道工事,里面放着五百枚各种型号的火药包。
杨继业、李光顺、折御勋骑马站在万军之前,也静静地看着对面黑压压的辽国骑兵,他们身后人数还不到对方一半,且只有一万骑兵,但杨继业却对此战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辽军此时体力、精气神比全盛时期相差太远,相应的战力就定会减弱。更何况杨继业很清楚由教导队集训而出的祥符国大军的战力定会让敌人大吃一惊。
“此战将会我是祥符国立国之后的定鼎之战,老夫从来没有感到肩上的负担像今天这样重。”杨继业心中想到,他知道此战若胜,便可让辽军数年之内不会也不敢对祥符国出兵,相反基础薄弱的祥符国若是战败,这三万大军损失惨重,那可就元气大伤,后面宋国和辽国定会对祥符国战火不断。皇帝陛下早就在朝会上说过,祥符国需要宋、辽两国在数年时间内不敢对自家动兵,以创造祥符国高速发展崛起的环境和向西域扩张的时机。
……
……
装备中最新研究制造的新式铜号吹出的泛音响彻石砰谷的谷口,祥符国九个骑兵营,合计一万骑兵排成长长的一百列阵型,每排一百人,阵列上竖起的长枪和战刀在阳光下银光闪耀。
他们具体是以骑兵连为作战单元的,每个骑兵连分成三列,前两排穿鳞甲使用一丈四尺长枪,第三排使用加厚加宽的单手腰刀,每个人都身穿防御中等,重量较轻的锁子甲,同排骑兵互相只间隔三尺,连队之间间隔两步,前后排相距七步。
第833章 骑兵大战
李光顺来到阵前十步,看着对面列阵的辽军,他无需说什么动员的话,一个月以来因为兵力不足,且皇帝陛下不想太过的战损,所以采取以防御守城为主的战略让全军从上到下都憋足了一股劲,特别是骑兵更是战意滔天。
双方都是优良的战马,但是辽军战马状态却是明显不行。祥符国战马多来自于党项族,这些马匹都感受到战场的氛围,性格暴烈的开始用前蹄刨地,并打着响鼻左右摇动脑袋。
旗手举着军团长旗来到李光顺身边,另有通信旗手将红色的三角旗斜斜前指,五个短音接一个长音的前进号声中,一万骑兵同时策动马匹开始前进,李光顺需要准确的判断距离,保证在冲锋的最高速与敌交锋。目前与敌方间隔一里半左右,他们要保持慢步到两百步左右,两百步距离的冲锋是他们最熟练的科目,难度只在于在速度渐渐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密集阵型。在严格训练下,这一万名骑兵已经能发动最远三百步距离的接近和冲锋。
祥符国一万匹战马缓缓前进,九名插着背旗的骑兵营营长越出阵列,来到队列右侧前方五步,他们使用带三角小旗的骑枪,树立在头顶让后排的部下也能清楚的看到位置,这些营长不时转头观察军团长的位置,其他前排骑兵则观察各自营长位置,控制着自己的马速,整个骑兵阵列平直的往辽兵推进。
说起来,今天杨继业定下的打法很简单,骑兵先行冲锋,杀一杀辽军锐气,顺便在有着天下最强骑兵——契丹骑兵面前检验一下祥符国全军上下研究出来的最新骑兵战法效果如何。步兵在原地防御,等辽骑主动来攻。两侧山破上抛石机连看时机发射火药包。
此时,杨继业带着五百亲兵和指挥旗手、鼓手已经离开正面,从军阵的缝隙中退到后阵,那里有一个五丈高的指挥高台在很短时间内已经由工兵搭好,杨继业带人走了上去。
杨继业在指挥台上目光扫过全场步兵也已经列阵完毕,更后面的地方是五支医疗卫生队,已经用五顶牛皮缝制的帐篷大体将野战医院搭设好,做好了随时救治伤兵的准备。
最后,杨继业把目光转回了骑兵战场。
近两里外的辽兵中军响起喇叭声,首战对辽军士气的维持极为重要,萧达格将最精锐,战马状况最好的一万骑兵派了出去。对方气势如虹而来,他们若败了,士气便一落千丈,这对此时状态下的辽军不堪设想。不过,对于骑兵对冲战,萧达格对自己麾下儿郎充满信心。
此外,不是萧达格不想多派骑兵,而是眼前的地形宽度一万骑兵已经是极限,再多的反而是累赘。显然祥符国选择在这谷口决战,且用炸药特意炸毁一半沟壑出来是精算过的。
主阵还没有正式开始冲锋,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派出游骑开始缠斗。李光顺派出的游骑开始往两边退开,让开中间的位置,一部分中间的辽军游骑散兵则直接往祥符国大军大阵冲来,准备骚扰这些列阵的祥符国大军。这些小队散往两翼,穿梭在阵前用骑弓射出轻箭。
这便是辽骑最常用的“拉瓦战术”,是契丹骑兵的看家本领之一,他们运用时一般动用一个千人队,形成一道宽大的弧形散兵阵线骚扰敌阵,引诱敌军离阵或动摇,后阵的集群则寻找对方薄弱的位置进行集中冲锋,进而引起敌阵全体崩溃。
但以往都很有效的骚扰更像是一种捣乱,祥符国骑兵第一排的马匹在头上用皮甲做了面罩,胸前有放箭布帘,能抵挡射入角度较小的轻箭。总共只有有五六匹马被射伤,第二排的持长枪的骑兵迅速上前填满。
祥符国游骑的尽力牵制也限制了对方的发挥,一万骑兵迎着骚扰的轻箭继续推进。
平缓的速度带起杂乱的马蹄声,双方接近到三百步,李光顺的军旗再次前倾,号手吹出第二声前进号,李光顺轻轻夹马腹,战马轻轻跃动,开始慢跑。骑兵指挥不同步兵,可以站在后方指挥,但骑兵却要冲锋在前,要带着一边冲锋,一边指挥。
李光顺对那些远远飞来的轻箭毫不理会,一边跑动一边左右观察着自己这一方的阵列,一万名骑兵都开始慢跑,满目皆是涌动的马头,队列前排的营长都有效的控制着队伍,阵列没有因为骚扰而混乱,大半年的艰苦训练的成果体现出来,阵列依然平稳。
缓坡上的马蹄不再是杂乱的声响,密集的蹄声慢慢汇成隆隆的声音,在李光顺耳中如同仙乐。
双方相距很快只有两百步,因为对进的原因,李光顺当做只有一百余步,平整的阵列如同一道移动的马墙,面前辽国的散兵游骑兵已经没有多少机动的空间,在密集的骑兵面前退去。
辽骑兵完整的出现在李光顺面前,兵阵铁甲闪耀,他们的武器大多是长枪大刀,也有用狼牙棒和刀棍的,同样阵列严整的在开始慢跑,但严整只是相对于这个时代寻常骑兵来说,比如宋国骑兵和以前的党项八氏骑兵。相比如今祥符国骑兵阵列严整和整齐度便要差了不少,他们的骑兵间隔更宽,兵力不是平均分布,左中右阵后各有一个驻队,开始慢跑后便稍稍显出了散乱。
李光顺热血上涌,大吼一声:“三速!”
又一声前进号,旗手将军团长旗转圈后前倾,九名营长大声发令,三角旗枪再次前倾。祥符国一万骑兵听到号音,同时打马加速,隆隆的马蹄声如同天边由远而近的奔雷。
骚扰的辽游骑无人敢挡兵锋,纷纷逃到两侧,用弓箭对准两翼乱射,两翼的祥符国大军被射翻数人,但这点损失对于整体骑兵大阵没有丝毫影响。
对进之下,双方距离转眼只剩下最后百步,只需要短短数息时间。
“冲锋号!”李光顺迎着刮面刺骨的寒风大喊,足足四名号手吹响嘹亮的号音。李光顺和九营长将自己的黑色旗枪放平。
“杀!”
祥符国大军骑兵按军例集体一声大喊,第一排竖立的长枪齐齐放平,紧接着是第二排的长枪。辽兵也发出号角声,他们同样放平长枪、举起大刀,双方都开始了冲锋。
指挥台上的杨继业不由自主的站起,目不转睛的看着战场,他眼前全是奔腾的马股,数万马蹄带起的泥土草屑四处飞扬,奔腾产生的震动连大军后方指挥架上都能感觉到。
步兵放阵前列的人都张大着嘴,眼睛一瞬不瞬的睁着,屏住呼吸等待碰撞的一刻。密集的阵形让双方都无路可退,也没有丝毫躲避的空间,杀人和被杀只在马身交错的一瞬间,这时的个人战技和骑术已经毫无作用,战士的勇气在骑兵战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迎面而来的辽军开始显出慌乱,面前密密麻麻的长枪的威胁下,一些马匹不顾骑手的控制往侧面斜向跑去,但斜向同样是潮涌而来的祥符国大军骑阵,他们阵型变得散乱,但是在这个距离上,对冲的骑兵没有人还能撤退。
急速的奔跑下,祥符国骑兵阵列终于还是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曲线,但短短的距离还不足以影响阵型的完整。
相距五十步,马速升到最快,双方以每秒二十米左右的速度接近,李光顺满脸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