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在于,北1京的政治战役尚未大捷,还处于和他们斗智斗勇时期。这让高方平需要用到禁军,不能出其他乱子。
否则,高方平会把驻泊司的军官也全部开除。立即大换血,派可用的人接管。坚决按住喝兵血吃空饷的苗头,来一场军队内部的“全民战争”,战争主体就是弱势被剥削的士兵,被斗争主体是和地主性质一样的喝兵血军官。
这才是真正能保证信仰和战力的措施。否则啊,纵使现在空饷和兵血相对不算严重,然而一边让大头兵喊着保家卫国口号,一边剥削他们的军粮和钱物,那真有些讽刺。
所以这是核心利益,只要稳定下来,在国战已经开启的现在,高方平一定会动禁军军官利益的。不服气就威胁勒索打击报复,甚至砍他们脑袋。服气的保留个“为国服役期满”的好名声,给予一定经济补偿退下来。就这么一回事。
所以现在高方平比谁都急,与何足道他们的战争斗争不结束,就必须依靠禁军系统,就不能现在动军官改革。但现在不改,所进行的强集训和政治学习,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道祖保佑,总之快一天是一天了,我等着过河拆桥反手迫害他们呢,给点运气配合一下。”高方平早把道士得罪的不要不要的,现在却开始请求道祖保佑了……
屋漏又遇连夜雨。
京城蹲点的韩世忠出事了,介于目下上访党也进入了最后殊死一搏的境界,维稳难度非常大,小韩在京师捉了那么多人,最终事件还是败露了。
听闻有北1京系的军人敢在京抓捕秀才上访,藤元芳怒不可泄,认为这是对天下文人的亵渎,于是韩世忠和“京城办事处”的九十五个虎头卫被抓了。
对于维稳头子韩世忠,藤元芳打算对他判处死刑。
好在高方平够猥琐,让韩世忠进京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种可能,所以小韩是带有给陶节夫相爷的书信在京工作的。
恰好韩世忠被抓时候,宋夏之战开启。陶节夫不敢大意,亲至开封府威胁藤元芳不许判,把韩世忠和虎头卫给捞了出来。
理由是此番宋夏之战形势不对,不同于以往,实在酷烈。虽然河东路主力已经开赴永兴军路参战,但是在陶节夫的嫡系老将折可适战死的现在,陶节夫情绪很悲观,认为西北兴许会扛不住,那就必须要启用骁勇善战的高方平从北1京出兵。
在陶节夫的眼里韩世忠当然该死。妈的当年这小子打银州的时候就立了功的,但是陶节夫觉得这孙子就是个流氓,就是不重用。除了种师道和高方平那种混蛋,谁会用韩世忠这种流氓啊?
但是现在没办法,战争一开场就进入了白热化,一切问题都要为宋夏之战让路。在有可能启用高方平从北1京出兵的当下,陶节夫绝对不容许开封府把高方平系的猛将给宰了,若发生那就全乱了。
所以啊,韩世忠们虽然躲过了一劫,却是最终也没有好果子吃,被陶节夫相爷走后门捞出来了以后,全部吊在陶府内打得哭爹喊娘的,可比他们扇秀才后脑勺惨太多了。
他们此番终于被大魔王害得哭瞎了。
第659章先上车后补票
虽然韩世忠等人躲过了一劫,被急速送回北1京备战了。
但此番却等于维稳失败,压制了长达近两月之久的上访党突破防线,“攻入”了梁中书府邸,开始详细的反应问题。看来炸锅是迟早的事。
东南系的鲨鱼、以及在京的郑居中等人闻风而动,打算联合张克公等人,掀开弹劾酷吏猪肉平的政治风暴。
这个节骨眼上,北1京出了如此耸人听闻的事件,总要倒下一个群体,到底是以何足道为首的官僚集团,还是一向名声口碑贼坏的高方平。这是个大问题。
若在一般时候,肯定是保固有的规则和集团,把一个酷吏少数派给凉拌了。
所幸福祸相依,再一次天不亡高方平,于这个节骨眼上展开的宋夏之战,成为小高政治生命的续命稻草。
陶节夫和张叔夜合力,强势主张保高方平。理由极其简单,在很大可能要从北1京出兵的现在,猪肉平不能走下神坛。北1京军系的问题很复杂,除高方平外,就算陶节夫再次皮甲上阵,也没把握完美驾驭北方军系。
赵佶仍旧认为童贯是战神,小高还年轻。
不过陶节夫正在极力贬低童贯,说他“混不成”,说小高才是此番国战筹码。如此一来赵佶也算部分认同,说童贯不行赵佶不信,但说小高能用,这点赵佶道是信的。
相爷们的蛊惑圣心之言,形成了赵佶的信念:小高是自童贯陶节夫后,大宋第三能战的肱骨之臣。
然而高俅老儿双腿发软,用炸药袭击相爷们的心思都有了。在大将折可适战死的现在,高俅觉得,有可能高家要绝后了,因为高方平真有几率从北1京出兵。但无奈的是现在不能和稀泥说“那熊孩子不会打战”,这不但没有说服力,若没有这个顶着,他高方平就顶不住此番北1京的政治风暴。
这些所有的消息,是躲过一劫的韩世忠们昼夜兼程带回来的。
“妈的还是维稳失败了!”
高方平大为着急了,这样一来,北1京的政治战役兴许已经打不下去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三场硬战重叠一起,却赢的不够彻底,这让高方平看到了后面的隐患,如何能够放心出兵西北?
还有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既然两黑军司南下,西夏和辽国都取得了默契,那说明察哥部署此番宋夏战役是准备充足的。所以广西的问题应该会比想象的更严重,蔡京和王祖道当年留在广西的烂摊子,也不知道宗泽能否最终顶住?
现在,高方平一点都不爱这些人,真想变身把他们一锅端了才清静。可惜……没有蘑菇,否则就要像美国佬一样的猥琐,种两个蘑菇维稳了……
局面是越来越乱,一切都在赶时间。
一边是全体固有官僚被暂时的架空闲置,一边是轰轰烈烈反腐运动、大建设的步伐也及时的上马。
从韩世忠回来后,那当然就是捂盖子失败了,于是炸锅是肯定的。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在重臣进北1京“平乱”之前,高方平能否把何足道为首的这些官僚给打残。
现在只差一个契机:等候那群钱被黑吃的辽商来告状喊冤。
有外商告状这个动作,高方平就敢以“国难时期之府库重大舞弊案”为由,把那群官僚一锅端了打包送去给刑部,然后他们爱怎么处理,那就是王祖道和蔡京们的难题了。
箭在弓上就不能忍,人已经得罪,仇恨拉了,也给朝廷捅了篓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快刀斩乱麻把箭射出去,哪怕为此栽了,好歹带走了一波不是?
最多到时候喝他们一群的相约着去吏部待岗,一起搓搓麻将,作弊赢点他们的钱。
但为难的在于,那群损失了大钱的辽商比高方平想象的还能忍。现在仅仅只是辽人街有些小骚乱,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来告状说是“何足道欠他们钱”。
非但如此,在北1京城里,那些闲置的官僚整天到处串联,接触禁军、厢军、以及已经被抓在牢里的那三千个腐败差人。都不知道在搞些什么。
还不止,包括辽人街在内,北1京各处的传言已经变味,现在真有不少“高方平谋反”的言论。
眼看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了,那些人已经背水一战了。
鉴于高方平以前的酷吏名头,那些目下被限制在军营的厢军、以及已经被抓、没牢房关押只能安置在厢军营里限制行动的差人,这些群体也越来越躁动了。
所以高方平当然也狗急跳墙了,打算先发制人,先上车后补票,先把那些官员给抓捕,再想办法补充证据、来证明他们在国难时期的府库大案。
“传本府令!”
升帐之后,高方平扔下了令箭道:“刘法主持,立即抓捕名单上的全部官僚集团,一个不留的给老子全部抓了。”
“啊!”就算狠人刘法也吓得跳了起来,彻底愣了。
抓捕除王德旺裴炎成等少数人外的全体官僚集团,这已经不是违反体制的问题了,那真有可能套上谋反嫌疑。
徐宁也觉得不妥,出列谏言道:“请相公慎重,这样的举措,它兴许能给驻泊司全体带来严重影响。”
老徐是武将,不敢太直接,总归还是说的温和了些。王德旺则吓坏了,出列道:“请相公收回成命,说白了那些不是您的私官,而是朝廷和皇帝任命的官员,一锅端了他们虽然爽快,但是在无明显证据的现在,这有谋反嫌疑,下官无论如何也不敢支持您的这个提议。”
高方平看向了裴炎成。
裴炎成想了想,没心没肺的样子道:“不抓,就不过不去这个门槛,抓了吧。罪过再大下官和您一起顶雷。当断不断,肯定有幺蛾子发生,若是让他们看到了您的软弱所在,往后就更难处理。”
高方平微微一笑道:“当然不会让你背锅的。若是真出事,那当然是我这个一把手背锅,总得留下一些能做事的人在这里。”
说完高方平扭头道:“书记官,此番记录需要更改,记录如下:徐宁反对。刘法反对。裴炎成反对。王德旺强烈反对。”
于是书记官只能依照高方平的吩咐记录了下来。
高方平再道:“下面的开始如常记录。”
“卑职明白。”书记官起身道。
高方平一敲堂木道:“一,北1京处于战争状态。二,西北血战已经展开,如火如荼。三,水泊贼寇这个时期尤其不安稳,聚集一万七千众狠人,成为我北方心腹之患。居于这些,北方战略重镇大名府守臣高方平根据局势判断如下:鉴于北京黑幕重重,已有定论为乱党、被水泊贼寇劫走的黑帮教父卢俊义现在就在水泊,成为主要贼头之一。他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危及大名府。然后监押司军官、辽人、卢俊义间的勾结千丝万缕,本府怀疑都监索超存在勾结贼寇之问题,怀疑官僚集体牵涉其中。在言论飞起,国朝内忧外患之当下,这些若处理不当,则可能致使国朝重大战略损失。于权益计,守臣高方平正式决定,逮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