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此时高方平不想和他说明原因,暂时还需要威慑,维持这个苦肉计状态,只得摆手道:“我说您管天管地,管那么宽干嘛,什么都要过问一下,让我清净一下行不?我当然有我的考虑。”

范子夷道:“老朽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时日,难得见你骨骼精奇,是我大宋将来的希望,所以想调教一下明府的观念,为我大宋武人鸣一句,为大宋武人冤一句。目下国朝内忧外患,能战之人匮乏,童贯当然有诸多毛病,却已经算是目下我大宋不多的能将兵之人,为何不能给予爱护和尊重,老朽当心这样的思维继续根深蒂固之下,狄青之悲剧,会反复的被重演。”

高方平一阵头疼道:“我真的是日了狗了。然而对待武将之风气、狄青的锅,怎么也论不到我高方平来背。妈的欧阳修那群棒槌的锅,你要拿来和我说,我就算腰粗,也背不动这个锅啊。”

老范不禁老脸一红。

高方平没乱说,基于赵匡胤从黑暗的军阀时代混过来,建立了大宋后,老赵他就不信任那些破烂军头了,于是定下了“文人将兵”的国策,这个国策的意思是,天下所有的将军都不是军队主将,只是副将。

同时老赵是要面子的人,纵使不信任那些军头,也没做的太过分。歧视武人真正升华到白热化的,就是狄青事件。狄青那是真的惨,贵为枢密副使三年,但是在京期间一直小心做人,低调处事,在官道上相遇,他主动给芝麻文官让路是真有的事。

但是纵使如此,作为武人身在高位就是政治不正确。但枢密使是“相”,大宋的规矩罢相一般要有标志性时间作为理由,于是好不容易等到了开封府的水灾,超级棒槌欧阳修就说了:文人等于大人,军人等于小人。小人属***亦属阴,二阴叠加不吉利,对水灾有加成,建议皇帝罢了狄青的相位。

我@#¥

也不知道,仁宗皇帝当时是怎样眼冒金星的一种状态,但是最终皇帝也只得答应了,于是狄青就“被下台”了。

然而狄青表示不服,既然发生了当然要去问句为什么,于是他去问当时的宰相文彦博:请相公解释,天理何在?

文彦博总体上没有欧阳修那么逗逼,算是一个业界良心,于是文彦博瞎说了一句实话:事实上欧阳修过分了,瞎扯什么理由。其实不待见你乃是全体士大夫的政治意志,你只需要知道发生了这事就行,无需理由,狄青啊,罢了就是罢了,你不要以为大宋真的欠你一个相位,为了你自己的安全,别在问为什么,别在纠结。

那时抬举狄青的范仲淹已经不在世了,狄青是没办法说话的,于是半年后狄青就“纠结”致死了。文人固然猥琐,但是其实狄青也属于想多了的人。文彦博说的真是实话,不要纠结,罢了就是罢了。妈的皇帝还想问句“天为啥要发大水呢”,“为啥要有瘟疫呢”,王朝为啥要有更替呢,然而也没人回答皇帝不是,真是回答了的,那肯定是在忽悠皇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就这么一个理,发生了它就是发生了。

话说人家蔡京前后五次被罢相,若是为此纠结的话,他能活那么久吗?所以出来混,心态还是很重要的。狄青太单纯耿直了些。他必须有蔡京那种老司机老油条的心态,才适合在宦海沉浮。种师道就是个明白人,老种偏就不喜欢京城这样的大染缸,喜欢在西北做丘八。

“范老啊,我大宋的文人就这么猥琐,这不是我一人的锅,你就不要追着我不放了,以免误伤,赶紧的回去吧。”YY完毕后,高方平摆手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人间需有正道,天地需有真理,并且需要卫道士不计利益的前赴后继。不是骨骼精奇的那个,一般人老朽还不说他呢。难得你高方平是我大宋未来之希望,百年难见的奇才,别人可以蠢但你不可以,你必须在观念上有所改观。”巴拉巴拉,老头又说了一大堆。

“我@#……老头你到底有完没完,要不要回宣州去,还是你太老干不动了,要我写信给朝廷,重新派人来交接职位?”高方平听得眼冒金星了。

“随便你,老朽时日无多,这个官做不做的也没什么打紧,我根本无后顾之忧,所以别人怕你我还真不怕你。我担心我一走,你这人戾气深重,会害死童贯,那可不是小事,从朝廷到地方,再到军伍,没人会在容忍你高方平,于是你这样的好苗子就可惜啦。所以你不放那个太监,老朽便不走。”老头很固执的样子。

“行行行你牛,你不走我走,权当是转运司被你占领了。我也不追究你擅离职守的责任,你高兴就好。”

高方平起身溜走了,又临时委派了张淑清来照顾这老家伙的饮食起居,吩咐由着他,别得罪这个老顽固。

不奇葩的那个人高方平还遇不到啊。话说赵鼎那种不良少年,高方平还有心思慢慢加以调教,然而这么老的一个菩萨,高方平真的是对此无能为力了……

第481章政治正确

始于唐朝,在宋朝走到巅峰的中秋节算是过去了。

宋人不喜欢搞其他戾气重的,却人文气息最为浓厚,不论什么节,宋人过节总是最积极了。

中秋过后当然就叫深秋了,此一时刻蚂蚱也不怎么蹦跶了,天地间一切气息潜伏,不在躁动。依照迷信说法,这个秋后杀人造成的怨气最少,不易被厉鬼缠身所以,所以死囚牢中那个叫宋江的在册死刑犯快问斩了。

鉴于这个局面,史文恭已经秘密南下。不日应该就可到达江州。

乃是高方平去密信召唤老史的。他不是高方平的部下,但这在手续上非常简单,高方平去信之后,史文恭找时文彬请假就可以孤身离开。

在高方平被割除永乐军知军后,史文恭所部就归属是时文彬节制,时文彬才是永乐军的主将。

更早以前高方平有过密令给史文恭,让他严密监控水泊动向,为此史文恭还有过和水泊小股散兵交锋的事。但是最近以来一直没有水泊消息,无法确定晁盖等人是否离开水泊南下搭救宋江了。

高方平分析,兴许在济州有永乐军严密监控,于是晁盖等人便从郓州登陆离开了水泊。可能在路上了,将要实施营救宋江的计划。

对此高方平不确定,却不影响为此去准备。理由是戴宗已经消失了,在江州见不到了,高方平有理由怀疑,被开除后,戴宗那犊子真的犯浑,要上梁山喝酒吃肉了,他消失大概率就是去水泊报信、研究搭救宋江的细节。

晁盖是讲义气的人,吴用则不好说。不过为了他们“聚义厅的合法性”,为了替天行道大旗,很大概率吴用也只能支持搭救宋江的提议,否则山寨的现有头领内,有可能会出现离心的状态。这同样是政治问题,政治总是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杨志已经带着高方平的文书北上,进京调集粮食。

安排京中亲信组织人马,在京畿附近收购粮食,日夜不同的赶工,生产为复合饲料,然后开始组织运送南下江州。

现在的江南东路救灾中心就在江州,在冬天来临以前粮食就是生命线,必须不计代价,打赢这场江南粮食保卫战。

暂时只能先这样,朝廷未必能够指望。鉴于体制问题,大宋又没有健全的“储备法”,所以张叔夜的手里,其实可用的余粮比较有限。西北日子仍旧不好过,加之宗泽判断宋夏之战有可能再启之后,朝廷要一定程度对此做准备。

北方有余粮,但是如果户部出面牵头,要从北方组织运输粮食到江州,限于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以及官僚机构的低效、懒散、腐败,那个代价太大了,朝廷付出的成本价格恐怕比江南的黑心粮食要价更高。

所以张叔夜已经对高方平较底:朝廷已经没有能力管你江南东路,老夫力排众议推你上江东转运使位置,就是要你能做到“不可能的任务”,不许推脱,誓死抗住此番江南的粮食危机,以此为前提,今年你江南无需缴纳粮食回户部,银钱一定程度减免,另外非常之时,老夫允许你动用一定的酷吏手段闯祸。

不论是什么原因,尽管水灾不是高方平造成的,但是历史从来不温柔,自来以成败论英雄,这些就是高方平目下面临的。

如果这战输了,高方平以往的所有胜利都白搭,饿死的人一多,威望也就没有了。

所以不可避免的,此番高方平去信京城,也以“倒爷”的身份上阵了,誓要掏钱打赢这场粮食保卫战。在经济上高方平会亏本,但是在政治上是切身利益,妈的这才是政治资金的正确用法,其他的用法其实并不正义。

此番算是政治和经济两手准备。

仅仅依靠权威,威胁那些官员去和他们的狗腿子粮商达成妥协,还不够保险,高方平不完全信任那些鲨鱼,形式不对的情况,他们仍旧存在反水的几率。

但是一边通过权力压制他们,一边以经济的手段从京城民间组织粮食南下就是双保险。在气势上就有可能压住他们,一但形成没有他们、高方平也能单方面扛住粮食危机的形式,江南粮商内部积压了太多粮食的一些商人,就会出现立场动摇,兴许开始偷偷的放粮。

那时候开了口子就是踩踏效应,兵败如山倒。是的资本市场没有惊喜,就这德行,一个东西,大家认为值这么多的时候一个都不卖,它在账面上就值那么多。一但形式转变,这些趋势投资者没谁是傻子,都希望别人来接盘而他们撤退。

到时候整个江南东路,全是乌云盖顶的“卖盘”,粮食危机自然就解了。吃不饱是肯定的,价格仍旧贵是肯定的,但是撑过这个冬天,明年就是绝地反击的时刻。

在古代出现系统性的粮食危机,其实不是粮食本身的危机,而是运输能力的危机。

不是说真的没粮,而是古代没铁路,船运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几乎没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大面积的对受灾地区输血。

外部粮食运不进去,那么随着受灾地区内部的粮食越来越少,卖儿卖女饿死人的事就会越来越多,然后十倍粮价格只是刚刚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