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众人见到沈傲这个动作,都是面露古怪之色,金殿上的两个内侍吓了一跳,低声道:“摄政王,您坐错了。”
沈傲淡淡道:“哦?坐错了?莫非这是太上皇坐的?”
内侍连忙辩解道:“这是未来的皇上坐的。”
沈傲脸色一板,道:“未来的皇上是谁?”
内侍苦笑道:“是摄政王未来的儿子。”
沈傲猛拍御案,勃然大怒道:“这就是了,难道他坐在这里,还要教老子在一边陪着?杨真在哪里?”
杨真从班中苦笑着站出来:“下臣在。”
沈傲怒气冲冲地道:“你是礼部尚书,本王问你,我大夏还是不是以礼法治国,是不是尊崇孝道?”
杨真硬着头皮道:“国礼确实是如此。”
沈傲很光棍地道:“这就是了,现在本王就要教未出世的皇上一个道理,什么才叫孝义。”
那内侍再不敢说什么,退到一边去。
沈傲舒服地躺在銮椅上,才道:“本王第一日临朝听政,规矩,本王不懂,不如就先立个规矩吧。”
第七百章:天大地大不如爹大
第七百章:天大地大不如爹大,到网址
第七百零一章: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七百零一章: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登基,规矩也要换换。 /沈傲虽然不是新君,却也差不离了。他说要立规矩,倒是无人反对。
沈傲慢吞吞地道:“廷议每月一次,但是在廷议之前,各部院可以把准备要议的政务先写一张条子递进宫来,本王不喜欢说什么闲话,就按着递来的条子一个个厘清政务也就是了。”
沈傲原本想把国体也改一改,虽说西夏与大宋的国体差不多,可是三省制在这西夏只是个空架子,有了这三省,自家便可以和赵佶一样,乐得逍遥了。有三省相互制衡,再任用一个贤明的首辅,大致上在国事上就不会出什么偏差,自己就可以退居到幕后,做个裁判。
不过太上皇还在,现在就把人家的台给拆了,实在是有点不太好意思,沈傲索性暂时先不提这个,反正这些时间正好可以先把国事理清,至少要知道程序怎么走,再大刀阔斧地改制就是。
沈傲眯着眼,见无人反对,便继续道:“本王既是监国,太皇上又染了小疾,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固民心。”他敲打着御案,觉得这御案和公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敲着挺舒服的,要是再有个惊堂木什么的就更舒坦了。
沈傲继续道:“草拟诏令,大赦天下,除死囚与重罪之外,所有罪犯全部从轻发落……”他沉吟了一下,继续道:“各州县免赋一年。”
免赋两个字说出去,朝内顿时嗡嗡议论起来,若只是一州一县倒也罢了,可是举国免赋的事却是难见。虽然知道眼下是多事之秋,可是一旦免赋,朝廷吃什么?
唯有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杨真却是抿嘴不言,面上含笑,免赋一年是拉拢人心最快的手段,至于赋税,倒也不怕,半年前的抄家,朝廷抄没的银钱高达数千万之多,虽然没有纳入国库,却还都在内库里安静地躺着,只要肯拿出来,便是免赋三年也能勉强支撑。毕竟西夏不比大宋阔绰,大宋一年治水、军饷就是天文数字,可是西夏的军饷偏低不说,不少还是以徭役的形式来进行,治水方面也不及大宋的零头。
如今变乱在即,拿出这个甜头来,就足以让变乱的规模降到最低,这个买卖只要认真地算,聪明人都明白里头的奥妙。
眼看就有人要站出来反对,杨真立即道:“殿下圣明。”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算是堵住了悠悠之口。
沈傲欣赏地看了杨真一眼,正色道:“还有一件事,眼下禁军只剩下三军,京畿防务太松懈,要整肃一下。内库可以拿出两百万贯来,对京畿附近的随军进行整肃,抽调出一些精壮的入选禁军进行操练。本王听说有个叫乌达的颇通军事,现在乌达人在哪里?”
听到乌达两个字,下头的人一阵窃窃私语,这乌达是个国族,想不到摄政王第一个要提拔的竟是他,兵部尚书站出来道:“殿下,乌达已经废做了庶民,还在龙兴府。”
沈傲颌首点头道:“传他入宫,本王要见他,新编的禁卫军由他统领,禁卫军的人数为三万,再下设五营,与此前的三支禁军合为八军吧。”顿了一下,他继续道:“杨真身为礼部尚书,本王很是看重,即日起入门下省执政。”
门下省在这个时候只是虚职,原本就是给国族的人预留的,如今沈傲直接将杨真调入门下,也算是一种荣耀,至少可以证明杨真的宠幸不衰。
沈傲又是慢吞吞地道:“吏部侍郎王召在哪里?”
班中一个矮胖的官员站出来,道:“下臣在。”
沈傲打量这王召,顿时颠覆他对王召的形象,这家伙像商人的成分多一些,肥头肥脑得想不到还是个直臣,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沈傲笑吟吟地道:“太上皇屡次在本王面前提及王侍郎的直名,暂入中书省吧,兼领吏部侍郎。”最后道:“乌刺领卢……”
看到乌刺领卢时,沈傲闪过一丝不喜,不过这个人身份敏感,这时候不能触碰,把他吊起来就是。
乌刺冷淡地从班中出来,躬身道:“殿下。”
沈傲道:“领卢大人就入尚书省吧。”
乌刺冷漠地点点头,所谓入尚书省只不过是走个形式,杨真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门下,再加上他自身的影响力,这门下省就相当于是给了实权的。至于王召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入中书,一方面有功考官员之权,又以督察之责,也算是实至名归。至于乌刺,这个领卢只是个虚职,和大宋的太傅、太师什么的差不多,就算是去了尚书省,也闹不出什么动静。尚书省虽然统帅六部,可是六部之中真正的实权分布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这边。礼部是杨真的,兵部尚书又是杨真的门生,自然不会理什么尚书省。吏部早晚要落入王召手里,而户部尚书一向是自成一家,未必去看尚书省的脸色。
这样的安排,大致是将权利打包,分给了杨真和王召,此外再培植一些大佬围绕在这二人周围。
倒是军权这边沈傲却抓得牢牢的,新近提拔的乌达这个人若真如李乾顺所说能够对自己效忠,以他国族的身份肯定不会和杨真、王召这些人混到一起去,再者说禁卫的上下军官都由明武堂择选,这些人又是汉人,自然是对自己效忠,就算乌刺有什么不轨的企图,只怕也调动不了。此外还有一支有武备学堂控制的骑随军。如此安排下来,整个西夏的新朝局就算是奠定了。
沈傲说了一通,觉得再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便道:“若是无事,本王就退朝了。”
杨真道:“殿下,下臣有事要奏。”
沈傲含笑道:“你说。”
杨真道:“殿下,金国使臣已经递交了国书,向我大夏索要粮草军械,请殿下定夺。”
想不到做了这摄政王,居然还要做回老本行。沈傲听罢,淡淡一笑道:“先把国书递上来给本王看看,其余的事再议。”
说罢宣布散朝,直入后宫。
这崇文殿里的议论声还没有散去,影响自是深远,杨真且不说,入主中枢大局已定,便是只做一个礼部尚书,一样要受摄政王的倚赖。不过那王召从一个侍郎直入中书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这王召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边上有人来向他道贺,他才勉强回了礼,然后拉回神来。连那杨真也含笑过来向他道贺,王召只是说部堂中还有事要交割,便出了朝堂。
“杨大人,那王大人这样的一个人,摄政王怎么会瞧上他?”一个官员小心地靠近杨真,低声道。
杨真捋须含笑,心里却是松了口气,若是摄政王把政务全部交到他手里,他未必敢去接,历来功高盖主,职权太大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现在安排了一个王召,反而让他放下了心。他心中突然想起一个人,王召入朝三十年,七年前就赴任吏部尚书,此后一直冷藏,莫不是陛下一直将他雪藏到今日的?
对李乾顺,杨真自然也揣摩过几分心思,越想越觉得没错,心里不由感叹,陛下此举既成全了摄政王,也成全了他。
说了一会话,朝臣们各自散去,今日的廷议虽然简短,可是要消化的东西却是不少,诸位大人要各回衙署或者家中,泡上一壶香茶,好好地消化一下。
……………………………………………………………………………………………………………………………………………………
沈傲到了后宫,沿途所过之处,内侍、宫人纷纷行礼,沈傲只朝他们颌首点头,一直到了淑芬阁,这里从前是沈傲和淼淼的洞房,如今也是淼淼暂时安居的地方。
远远过去,便看到窗棂张开,一个人影在楼上顾盼,沈傲快步过去,进了阁中,扑面而来便是淼淼窜入她的怀中,沈傲心里感叹,身怀六甲,竟是敏捷如斯,莫非淼儿有练过?
沈傲搂紧怀中的人儿,淼淼在怀中哭道:“父皇怎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你去看过了吗?”。
沈傲深吸口气,却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安慰道:“还好,太上皇就是不愿看到你这样,才不见你,你现在这样哭哭啼啼的,岂不是让他担心?再者说,他最大的心愿便是等你们母子平安,到时候一齐去看他一眼,你要好好保重身体,不要让他失望。”
说了一通的话,看着淼儿的脸,才发现她的脸庞消瘦了许多,肚子却是隆起了不小,沈傲不敢去触碰,只是左右端详了一下,不禁傻乐道:“生出来的时候要好好敲打一下,学谁都不能学他爹。”
淼儿这几日又是担心又是害怕,见了沈傲,总算是有了倚靠,心情也开朗了几分,愠怒道:“为何不能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