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完了。平日好茶好料子姑娘都不往打发人给送去一份,这就很当得起孝顺了。偏这个紫鹃,像戏文里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一门心思打盘算,尤其朝廷任命下来,更是常摸到姑娘耳边嘟咕些不能接的话……姑娘心软,本已把她调开了,这回出门,她又厚颜跟上来!回去定当禀明了林大娘,唯送她回她家去才能安生!”
  黛玉垂眼,叹了一声:“罢。说这些作什么,外头的事和咱们不相干。我只想着这两年,我想念父母是什么滋味儿,就不忍忒苛责别人了。只好生打发她回去罢了。”黛玉想起老太太,心中酸涩,老太太不是不疼她,不过是亲疏远近四字罢了。紫鹃服侍人一贯细心体贴,老太太跟前有这个人也好些。
  朱绣心里一思索,林老爷的官职,这太子少傅是‘职称’,听着正二品的太子少傅好像权势多大一般,实则大抵是好听,就是个虚衔罢了。权柄全看圣心,圣心在呢,自然有实职兼任,反之,就是捧着个名头闲置了。林老爷的职务是暂管工部,恐怕是别处还未空出地方来,要不然不会这么个模糊的任命。
  只是有这个职务,就像舅舅教的,林家就能在京立稳了。又是工部,贾政几十年工部主事未能挪窝,怪不得连紫鹃都不放过,叫她也出一把力。只不过,大抵又是后宅女眷的主意;荣府出的事朱绣早已耳闻,听舅舅的话说,那位政老爷恨不得掩面而活,往日隔三差五还去工部应个卯,如今已两个月不出门了,就连工部上官遣人去探问,也未露面,只说病了。
  “我白嘱咐一句:你向来待人宽好,只是这紫鹃回家去,旁的旧物也不必累赘搬动,给她几身新衣裳钗环,并些银子,倒更实惠,也不负她侍候你一场。”朱绣向黛玉说着,就看了杏月、菊月一眼。
  菊月微微睁大眼睛,讶道:“绣姑娘是怕……”怕她夹带姑娘私物?
  朱绣一笑:“咱们往常看戏,戏里不是常有那冒撞的人,并不一定是坏心,只是见识少想的浅,就好心办了坏事。”一句带过,又问黛玉:“林老爷可大安了?”
  黛玉笑道:“病已好了的,只是我们家素来都有些胃经弱,如今多是吃粥将养。我正要跟你讨些东西。我家的根基大抵在苏杭一带,如今只通州和京郊几个小庄子的出产供应家里。可用惯了你们庄子上的蔬果,不管是外头买来的,还是家里庄子的出息,总是不大合口。你们那庄子不小,若有多的送去我们府里,至于买卖钱两,自有账房和庄头打理,绣姐姐不许客气。”黛玉无谓什么虚话,她与朱绣交好,自然有事直说。林家的处事哲念里,此才是长处之法。
  朱绣闻言笑道:“这不必你说,我也要来吃大户的。况且昨儿林安大叔已向庄子上定了百斛新米,想来你回去就有人禀明知道了。”黛玉如今已管了家的,虽还不甚熟练顺手,可也越发进益了。只是她到底天生一副好雅厌俗的名士性子,聪慧有余,上心不足,故而还需老道的管家襄助。
  黛玉笑道:“那就好了。”别个一字不提。
  朱绣笑道:“这是世外仙株入了凡尘,文能提笔书画,武能管家理事。才理顺时是麻烦,做熟了也就习惯了,用不多久时辰。”
  菊月捂着嘴笑:“阿弥陀佛,姑娘十足像了老爷,父女俩一起作诗论学问,好半天都不足。老爷看姑娘管家事,还抱怨忒费事,叫林管家好一顿念,这才罢了。”
  黛玉拈起一个软糯的茶果子,一面吃一面充耳不闻,杏月指着笑道:“老爷也是这样儿,林管家念叨时候只当听不见。”
  引得几个人都笑起来。
  朱绣因道:“说起食粥来,我曾听过一个不同的说法,你们倒是问问大夫是正经。”
  黛玉心里正记挂林如海身体,忙问:“这如何说?”
  “粥易克化,也补人,虚弱的人吃粥是好。可长期食粥,就如同伤了手的人总不活动手指,渐渐手指就不如从前灵活;这粥好克化,长期吃,胃气不动,五脏六腑都不用费力气去消化,久之,胃气更弱,更难克化其他食物。渐渐地,吃东西不克化,吃粥,重吃粥,胃气更不足,更不克化,只能吃粥…就成了循环的常例了。我听着新鲜,自己琢磨一回,倒也有些道理,你想想,是不是?”
  黛玉闻言,思索一会,才道:“我也看过几本医术,确实有理。可父亲如今吃别个都不太受用,可有什么好法子?”
  朱绣想一想,因道:“许是粥日益熬得稠厚些,再慢慢加点健脾和胃的枣、薏仁、淮山、莲子之类的,还有五谷杂粮,补中益气,兴许好些。咱们想的不算,正经请教一回大夫才是。”
  黛玉点点头,把此事放在心里。菊月见她家姑娘正沉思,忙偷空问朱绣:“绣姑娘,青锦家去了,我们旬月未见她,如今她好吗?”
  朱绣大笑:“好,很好。她如今也和我一样,不大能出门,盖因你家的缘故。若是你家缓缓,说不得她这会儿就在这里陪我呢,谁知你们家这样着急,前脚她才回家,后脚就使了媒人来。这会儿你这作她小姑子的还要来问我。”
  菊月不好意思的笑,实在是她们兄妹相依为命,家里没有长辈在,哥哥只急在心里头,她作妹子的不操心谁操心呢。只盼着赶快年底,到了腊月,嫂子进门来就好了。
  凉厅角落坐地钟叮当了十一下,前头婆子上来回话:“太太们稍后在前头用饭。另外在花厅治了席面,请姑娘们巳时末过去,只随便热闹罢。”
  朱绣一愣,问道:“怎么,又有别个人?”
  那婆子就笑:“来的不是哪家太太奶奶,是几个女人来请安,姑太太不叫打扰姑娘们。”
  朱绣笑道:“可奇了,谁家的?”自家小门小户,相熟的各家来往少有走这些‘使唤家下人来请安送礼’的虚礼的,大多都是亲自登门相互拜访。
  “听说是薛家的,薛家太太请姑太太上门听戏。”
  “薛家?金陵薛家?荣府薛姨太太家?”
  婆子笑道:“可不就是他家。忽喇巴的就使了几个女人上门,还要见姑娘们,叫姑太太拦住了,如今正说话呢。”
  那婆子退下,林黛玉方笑道:“薛姨妈早搬出去了,怎么你不知道?”
  朱绣还真未关注过薛家,只以为他家如今仍在荣国府住着,那位宝姑娘也还是蘅芜苑里安置。
  说笑一回,用了饭。因她两个都没有午间休憩的习惯,便遣了丫头们叫她们自去歇着,朱绣携了黛玉的手,只往她的书房去。
  这书房也是绣室,宽敞雅致,隔壁耳房存放着不少朱绣作出的各色胭脂膏粉,朱绣捧出来,姊妹两个调色,玩的正好。
  黛玉素来有些天赋,调出的胭脂颜色浓淡合宜。朱绣对镜扑在两颊,又提气色,还不嫌妆饰,浑然天成。忙笑道:“我调了多少种浓浓淡淡的颜色,都不如你这个好。我且先把这配的比例法子记下来是正经。”
  黛玉刚包上指甲,蔻丹还未牢固,闻言把脸搁到朱绣肩上,两人镜中对视,笑道:“这是你压得住颜色,换一个皮子暗淡点的来,就显得浮了。”
  正说笑着摆弄,桃月笑嘻嘻的进来,神神秘秘的道:“姑娘,我方才听到个大喜事,说出来,包管吓你们一跳!”
  黛玉笑骂:“小蹄子,又作怪。要说就说,别吊人胃口!”
  朱绣也道:“什么大喜事?”
  桃月笑道:“她们都眯瞪了,我睡不着,就去寻陈嬷嬷,谁知道听见薛家的事。听着好像薛家大爷定了桂花夏家的女孩儿,来年就成亲。宝姑娘竟然也定下了亲事,好像是顺天府尹家的公子,六礼走的比绣姑娘这里还快,如今请期都过了,只差亲迎!”
  黛玉和朱绣都吃一大惊:“什么?这才几个月?”还不足两个月呢!
  至晚,黛玉早已家去。朱绣同朱嬷嬷说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朱嬷嬷只道:“这位薛太太不是常人,比荣府里的二太太更明白些,果断利落,给她家女儿算是搏出来个归宿。”
  朱绣疑惑道:“怎的这般突兀,就连日子都订了?”
  朱嬷嬷叹道:“林姑娘和你,都属有运道的,从前在荣府里,到底没沾过那位宝二爷,外头也从没什么传言。可这薛姑娘不一样,什么金锁需玉配,金玉姻缘的话传的外人都知道。更有那位宝二爷,把这位薛姑娘的诗作提在扇子上,自以为风雅,可这薛姑娘的名声……实在是不能言语。”
  “自打六月里那边闹出来事情,这位宝二爷在风口浪尖上,都知他爱在內帷厮混,有些个闲人,岂有不言说评论这府里姑娘的。迎姑娘、探姑娘还罢了,虽有个什么木头、玫瑰花的诨号,可到底是亲姊妹,他们家还有个娘娘在,外人还不大敢评说。惜姑娘小,与她更不想干。林姑娘么,少有人知晓,林老爷又和那边断了来往,况且二品大员家的小姐,稍知轻重的也不会故意攀扯。只可怜这薛姑娘和史大姑娘,他们府上的人嘴里没有把门的!都知道那宝二爷身上的荷包香囊,还有鞋袜多有史大姑娘作的。他脖颈里挂的那玉,又有个薛姑娘的金锁来匹配,手里拿的扇子上还有闺阁诗词……这下子,两个姑娘的闺名都叫些懒汉闲人说在嘴里。”
  “史大姑娘父母早丧,史侯家又外派为官,如今作何打算尚且不知。可那位薛太太,果真是个人物儿,知道那位宝二爷……”朱嬷嬷咳了一声,想着闺女就要出阁,男女之事早晚得教她,到底是隐晦说:“知道那位宝二爷子嗣艰难,不到两日功夫,一家子搬得干干净净。又忙张罗开了,他家有些底子,很舍得请官媒人。不上半月,倒真叫她家寻着了一个合适的亲事。”
  朱绣忙问:“就是这个顺天府尹家的公子?不是我见不得人好,可这三品大员家的公子,如何会缺良缘,怎的这个风口上相中了她家?别是有什么不妥当罢?”
  朱嬷嬷摸摸闺女的头发笑道:“可不是吗,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