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位与忠犬(重生)-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他们想必是要见一见你的。可否允许我在一旁服侍?”孟如川终于也恢复到了冷静理智的常态。
  “你不是动一动就痛么?”符若初打趣。
  “被公子喂了一顿饭,立刻哪里都不痛了。”孟如川翻身而起,迅速穿好了侍从的衣物。
  “还没有包扎伤口呢?”符若初关切的就要拽开他的衣服。
  孟如川由着公子初的手拔上他的衣襟,感受着公子的碰触,笑道:“无妨,江咏歌多半是要见识一下我的伤情,不麻烦缠裹了。事后公子再赏一套衣裳便是。”
  “好,如川,辛苦你了。”符若初深吸一口气,放下碗筷,站起身来,恢复到了一身贵气的皇子模样,走在前面。
  孟如川则收敛起刚才的张狂,微微躬身颔首,跟随其后,转变为十足的卑微侍从姿态。只不过他的脸色极为苍白,浅色的衣袍很快被脊背上浸透的血渍染红,触目惊心。
  符若初匆忙一瞥,心痛不已。狠狠瞪了一眼闵七。
  闵七赶紧缩了缩脖子,心说,他也是奉命行事啊,公子舍不得亲自打孟如川,他被逼无奈做恶人,吃力不讨好,实在太冤了!下次若还有这种事,他……他一定不会推辞,一定要假戏真做,打的更用力一些!


第63章 南境时局
  凌辉跟在邓帅身后步入议事厅; 分宾主落座,江咏歌居于主位上首,府台在他边上。邓帅在客位上首; 其余人论资排辈依次坐下。
  凌辉虽为邓帅亲信,不过也算是晚辈,邓帅带了几位老将一同来,凌辉便站在了邓帅身后,并未落座。
  江咏歌这边除了府台就只有他一个; 其余人都是下属侍从; 没人能与邓帅那边身份等同。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江咏歌一介白衣,本来是不可能与邓帅平起平坐的。大家却明白江咏歌代表的是谁; 这种场合里,他坐下来,还在主位上首,连府台大人都不敢说不。
  投诚新帝,扳倒摄政王,之后新帝许给邓愈的是平南王; 一切比照皇室亲王待遇,异姓封王。这是新帝给的最优厚的条件; 不过呢面子上风光,内里却还涉及到其他的利益交换与防范的手段。
  比如历任平南王的儿子均需要在杭城国子监修学,册封世子将视学识评判,由平南王请封; 圣上批准才行。这是变相的留质在京,也可以通过选拔世子分化制衡平南王的晚辈。
  再比如赋税方面,虽有一定减免; 不过整体上仍由朝廷派官员来征收。平南王能做的只是开府设辅政官,日常管辖越州事务,总览南境军权。圣上不仅有权在军中设置朝廷的监军,还可以不定期派巡按检查考核越州各地的官员。
  在邓愈的大营之中,这些条件细节基本都已经商量妥当。如今邓愈亲自来到越州,一来是要与越州现任的府台通气,商量如何对付摄政王接下来可能的报复手段,二来就是为了见一下北燕质子。
  府台自认为在任上多年,与朝中派系基本没瓜葛,如果摄政王找茬,他大不了自请致仕,回家种田了。置于谁当南境这边的土皇帝,府台一点都不关心。他也是个精明人,此前已经发现了李耀要动黑手,他便龟缩着哪一边都不帮,保持中立。而今李耀死了,邓愈登门,府台也就顺势归附,由着江咏歌主持大场面。
  邓愈须发皆白,面容苍老,身体却很强健,声音亮如洪钟,根本没有寻常人久病的虚弱之态,此前说什么伤病缠身行将就木,如今看都是蒙蔽李耀。等到时机成熟后,一击即中,直接将李耀及党羽一网打尽,雷厉风行。府台也是暗中钦佩。
  实际上只有凌辉及少数几个人知晓,邓愈的绝症不假,如今全是用药物撑着,气势也不过是领兵多年积累下来,杀伐外露,才显得虎虎生威锐不可当。
  “你们对北燕质子如何看?一般正常的质子不会上赶着跑来南境溜达吧?”邓愈已经第二次提起这个问题了。
  江咏歌如实回答,北燕质子的目的是寻通商路,做买卖赚钱这个事。至于其他,北燕质子带来的人手有限,还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凌辉也暗中汇报过,那日来催民夫的事,见了北燕质子,看着年少无知纨绔任性,来寻通商路只是为了赚钱,其他见识似乎十分有限。
  “不妨请北燕质子一并聊一聊。万一其误解了昨日的事,将来回到杭城对摄政王那边颠倒是非,很容易引起误会麻烦。”邓愈老谋深算,总是要提前多想几分,“毕竟昨日操练,谁料混入了刺客,李副帅不幸殉职,老夫也是始料未及。不知情的人,怕是更容易想歪了。”
  府台面上应了,差人去请北燕质子,心里却想,看来江咏歌与邓愈两人已经对好了“口供”,至少给朝廷上的奏表有了解释的由头。
  刺客是哪里来的,这事绝对不能下定论,肯定是要慢慢的细细的查。
  摄政王如果不想撕破脸,顶多是派新的副帅,顺便来查案。新的副帅上任,到理顺各种关系起码一年半载。而李耀好不容易经营的那些党羽,没死的,也随着他的死肯定会动摇。前车之鉴摆着,再来的人估计不会那么嚣张,也就不会那么快查到所谓真凶。
  摄政王如果决定撕破脸,那也要有足够的兵力镇压的住邓愈这边才行。南境驻军几十万,邓愈人在影响力就在,论军中威望和兵力谁能轻易撼动?除非摄政王亲自来。
  摄政王离开杭城,以新帝为首的那些人又岂会老实的等着摄政王回去?府台虽然不喜欢权势争斗,却不代表他看不明白时局。如今应该是新帝先下手为强了,派人杀了李耀,将邓愈绑在了一条船上。
  江咏歌,这个来了越州就到处烧香拜佛,看起来只懂花天酒地谈论美色的公子哥,居然暗中谋划了这么多事。实在是高明啊!
  至于北燕质子开商路这种小事,显然已经被李耀之死带来的震撼完全掩盖住了。一条商路而已,能带来几钱的赋税?好处大头还不都是在把守商路的南蛮彩凤部那边?
  府台干坐在厅堂上充当吉祥物,基本就是听听,关于李耀之死,江咏歌给一套结论说辞,他学着说便是,压力比在场所有人都小。
  符若初进入议事厅的时候,这些人的所谓“正事”基本已经谈完了。
  府台见人来了,首先开腔道:“听闻公子初昨日出城也遇到了袭击?邓帅,刺客匪徒如此猖獗,我们州府兵力有限,还望多多支援,早日肃清匪患。”
  邓愈接下话茬虚应了,这就是府台递过来的梯子,将来以剿匪为名收拾李耀的那些党羽,就叫做师出有名。正所谓成王败寇,如果昨日是李耀赢了,今日府台也会如此说,只是对面上首座位换成李耀而已。
  符若初挨着府台落座,孟如川和闵七一左一右站在了她身后。
  凌辉的眼睛自打孟如川出现,就一直盯着,自然发现了孟如川脊背衣衫上血渍斑驳的异样,忍不住出言询问:“公子初,敢问你们在城外遇袭,是否有人受伤?匪徒是何模样,有几人?什么来路?”
  符若初叹了一口气:“我当时吓得闭着眼睛躲在护卫之中,什么也没看清,就算看见了也不懂啊。闵七你说说是什么情况。”
  闵七于是木讷着脸,干巴巴简单描述,说匪徒五个人,都蒙着头脸一身黑衣,看起来是阻挠他们寻找江咏歌的,把他们引向了另外的方向,过不多时就跑了。
  凌辉心内疑惑更重。昨日两军对垒,凌辉被分配到了扮演南蛮的阵营,原本是打算拼死也要带领兄弟们以及民夫杀出重围,不能让李耀得逞。谁知杀着杀着,有人送上了李耀的人头。
  事后一查,死的不只是李耀,还有李耀身边八大高手护卫,外加几个心腹的将领。这究竟是谁做的?这些刺客不仅熟悉李耀那边的情况,还有如此强悍的武力,万军中取将帅首级。关键看起来似乎刺客们全身而退了?
  邓帅面上说那些是江咏歌的人,当然也怀疑是凌辉找来的,毕竟李耀行事嚣张欺压太狠,年轻一代的将官早有不服,密谋反抗。
  凌辉知道其中牵扯的时局,肯定不能承认是自己背着邓帅主谋。而且他知道江咏歌是高手,昨日有人通报,江咏歌偏偏遇到江湖高手袭击,李耀也曾派人跑去围困阻挠。这就更奇怪了,是江咏歌没有亲自去杀李耀,将计就计欲盖弥彰,还是杀死李耀的另有其人?
  孟如川后背的伤又是如何落下的?
  “你的侍从好像伤的不轻?”凌辉探问了一句。
  符若初不以为然的解释道:“昨日回来,我惊吓过度心情也不好,这侍从服侍不周挨了一顿鞭子而已,不劳凌将军费心。”
  典型的恶主子打奴才还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凌辉看着公子初,眼神似刀,若不是碍于公众场合,他早就忍不住要出手教训了。
  邓愈此时却低声问凌辉:“公子初那个侍从就是你说的,幼时可能走失的亲弟弟?”
  凌辉点点头,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回复道:“是的邓帅。那侍从看起来与我容貌相似,不过他是近身服侍公子初的,碍不到什么事。”
  邓愈叮嘱道:“既然可能是兄弟,办完正事,你私下里去看望一二吧。军中有不错的金疮药,你送他一瓶。”
  凌辉心念一动。昨日李耀临死前,那么多兵将护卫,军中的犬齿倒钩箭、连珠。弩都用了,那些刺客便是绝顶高手也不可能毫发无伤的逃走,听说那些人里有中箭的。以孟如川的武功和婉婷那些手下的本事,会不会是他们做的呢?婉婷当年就是接杀人越货的买卖。
  一会儿,他正好借着送药的机会,再问孟如川试探一二。
  不过就算已经怀疑孟如川可能参与了行刺之事,凌辉依然没有联想到公子初在其中有何作用。站在孟如川的立场,与摄政王有仇怨,杀摄政王的人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公子初顶多是知情者,甚至公子初可能都不知情,孟如川也没有亲自去行刺。凌辉的想象力极限已经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