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瓜外皮满是水珠,程德明一眼认出这是个冰镇的西瓜,他高兴的说道:“敖老弟,你讲究啊,还特意准备了冰镇西瓜给老哥?好,一起吃!”
地上有西瓜刀,先前敖沐阳拿出来准备切开西瓜给小狨猴吃来着,但因为小狨猴钻进了瓜里,他就没有动手。
这下子用不着他动手,程德明抓起西瓜刀来了个快刀斩烂瓜,咔嚓一下子插了进去!
“沃日我的猴子!”敖沐阳不得不爆粗口!
第888章 天青色等烟雨
两个小猴个头小可也不至于很小,而且它们钻进西瓜之后拓展了洞穴容积,先前扔出来好些瓜瓤,敖沐阳根据瓜瓤数量猜测它们已经挖到西瓜中间了。
这一刀下去……
西瓜从中被劈成了两段,露出的横切面上有拳头大小的洞,一只狨猴目光惊恐的看着寒光闪闪的西瓜刀——我就挖个洞而已,至于要剁了我吗?
程德明懵了:“这这,这是什么玩意儿?西瓜里长虫的我见过,这长猴子的?这是长了猴子吗?”
敖沐阳苦笑着解释道:“怪我没有说清楚,程老哥,这两个猴子是我的宠物。”
他招招手,裤兜和衣兜顾不上天气热,赶紧从西瓜洞里爬出来钻进他的兜里。
“这个西瓜确实冰镇过,但不是给老哥你准备的,给你准备的还在冰箱里呢,这个西瓜是我养的这两只狨猴的小窝。”
听了他的话,程德明哭笑不得:“啊呀呀,敖老弟你真是,什么也养呀,这哪里来的小猴?好险好险,我险些一刀剁了它们。”
敖沐阳去冰柜里拿出一个新西瓜,同时将两只小猴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说,最后他问道:“程老哥,关于这个罐子的身份你确定了吗?”
程德明精神一振,道:“确定啦,这就是一件龙泉窑梅子青大口短颈天字罐,大约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梅子青大口短颈天字罐!”
敖沐阳震惊:“南宋时期?这是宋朝的古董?”
程德明重重点头:“一点没错。”
敖沐阳倒吸着凉气说道:“我不是要质疑你哈,程老哥,我也不是怀疑你的能力,可这罐子,南宋时期的?”
程德明并不介意他的质疑,反而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他哈哈笑道:“惊呆了吧?我一看到这罐子的时候就有这个猜测,当时也惊呆了,所以火急火燎从青藏地区飞了回来。”
说完,他又进一步解释:“我接到你信息的时候没在拉萨,而是在一个山中小镇上,距离机场还有两天车程的路呢。”
敖沐阳不关心这个,他关心的是:“程老哥,这罐子确实是宋朝老物件?”
程德明自信的一笑,然后拿起来罐子来给他看:“今天老哥给你上一课,来,看看颜色,看这罐子的颜色,什么颜色?”
“绿色,青绿色。”
“其实就是青色,不是青绿色,它是在海里泡的时间太久,被海盐浸润,所以才显现出了一些淡绿。”程德明解释道。
“青色是宋瓷最具代表性的釉色,历史上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特点,清朝的艳、明朝的雄,还有宋瓷的素。”
“素以什么来体现?以青色来体现,因为在儒释道三家思想中,青即为朴素,它是自然之色。另外在宋朝青色还有别的寓意,它还是一种自由的表达,象征心灵回归。”
程德明一说来了劲头,跟老师讲课似的,源源不断的说了起来:“宋人创造的青瓷有一种情怀,人生游离于出世入世之间的洒脱情怀。这股情怀寄于瓷器上,又像是洒脱被瓷器所困住,青瓷本身代表了一种矛盾,游离九天又脚踏大地的矛盾。”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正在看书的鹿执紫歪头念了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词。
程德明一拍大腿发出‘啪’的响声,叫道:“对呀,就是这个,一边想摆脱世俗,乘风飞去九霄,一边又不断地提醒和约束自己,让自己理性……”
敖沐阳听的满头雾水,这说的是什么?这跟这罐子有什么关系?是自己悟性太差吗?怎么他感觉老爷子歪楼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鹿执紫那句诗的影响,老爷子雅兴大发,后面也说起诗词来,什么“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什么“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什么“丛台澄泥邺宫瓦,未若哥窑古尔雅”,还有什么“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
敖沐阳听的昏昏沉沉,就是大概明白老爷子念的诗最后一句是重点,这句诗里的“雨过天青”、“梅子初青”,为典型的宋代青瓷釉色,分别代表了官窑和民窑两大系统审美标准。
其中,“梅子初青”说的就是龙泉窑。
老爷子又继续给他普及,期间再度各种插上了诗词,颇有几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
显然这南宋瓷罐刺激到了他,让他一时之间肾上腺素疯狂分泌,精神振奋、情绪狂热,俗称失心疯。
老爷子嘟嘟嘟讲了好些辨认瓷器的专业术语,从釉色、器底、胎体、纹饰甚至装烧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他讲的很细,可敖沐阳听不懂啊。
程德明也不在乎他能不能听懂,一番高谈阔论下来,他左手掐腰右手臂抖动,仰头吟道:“五月青梅煮酒,六月栀子花头。岁月廊上泪不休,檐下芳香难守。芒种时节谁扣,绿窗听雨凝眸。不想绿柳成红榴,薄酒一壶轻嗅。”
敖沐阳愣愣的看着他表演,最后不知道该说什么来配合,就只好唱了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结果老爷子是人精,一听他不三不四的唱歌了,就翻着白眼道:“我刚才说那么多,你没搞懂?”
敖沐阳苦笑道:“老爷子,我高中文化水平,毕业后就去当厨师,后来又回村里抓鱼,你说这些有点阳春白雪,要不咱们来个下里巴人的东西,你就说说这罐子是不是很值钱?”
“值钱?”老爷子瞪大眼睛大声反问,平地起惊雷,跟帕瓦罗蒂唱东方红似的。
他说道:“你知道扶桑国立博物馆藏的龙泉窑梅子青茶瓯蚂蝗绊不?”
敖沐阳很自卑的摇头,今天他确定了自己是个文盲,他想以后有机会得去念个成人大学、电大夜大啥的。
程德明说道:“这个瓷器是个龙泉青瓷茶盏,茶盏你总知道吧?”
“这个我知道。”敖沐阳点头,这个要是不知道就不是文盲是沙比了。
程德明告诉他:“龙泉窑梅子青茶瓯蚂蝗绊就是南宋龙泉窑出产的一只青瓷茶瓯,它传到东瀛后,由平安时代末期武将平重盛家族当国宝珍藏。到室町时代,它又被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所得,一直被当做国宝,一直到今天,你知道这个龙泉窑梅子青茶瓯蚂蝗绊是什么吗?”
敖沐阳弱弱的说道:“一个茶盏嘛。”
“不是普通的茶盏,它是个有裂缝的茶盏,这碗在几百年前就有了裂缝,然后他们找锔艺匠人给打了几个锔子,就这样的东西它都被当做国宝,你说你这如此大的一个罐子,还是完整的罐子,它是什么?”
面对老爷子的灼灼目光,敖沐阳想哭:“地球宝藏?”
第889章 功德问题
老敖想哭,这可不是假装的,他是真想哭,但也不是因为激动和兴奋,而是绝望!
扶桑鬼子手里就一个破茶盏,说白了就是个裂缝茶杯,结果都能成为国宝,那他这个罐子比茶杯不知道大到哪里去,而且还是完好无损的,那岂不更是超级国宝?
敖沐阳想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最能代表他的心情。
话说有记者看到一位老农牵着一头牛在耕地,他就上去问:“老大爷,这是你的地?看起来今年收成不错呀。”
老农高兴的说道:“是呀,多亏党的政策好,分了土地给俺,也多亏党治理天气,风调雨顺。”
记者就说:“那老大爷你感激党不?”
“感激。”
“那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你要是买了一台小轿车,你愿意送给党吗?”
“愿意,绝对愿意。”
“那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你要是盖了个大楼房,你愿意送给党吗?”
“愿意,绝对愿意。”
“那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你要是有一头牛你愿意送给党吗?”
老农一锄头把记者给砸死在地里:“小嘴哔哔哔,就你有嘴就你会说?!”
敖沐阳的情况跟这记者差不多,他得到这罐子后就不该哔哔哔,不该到处传,这下好了,程德明认出了这罐子是国宝,那他就别想拿去市场换钱了,能保存在自己手里都不容易,说不准明天有关部门就上门了,带着五百块和一面锦旗上门……
还好,老爷子下面的一席话拯救了他的命。
程德明一拍他肩膀,道:“哈哈,想得倒美,龙泉窑梅子青茶瓯蚂蝗绊之所以是国宝,是因为它历史上一直被扶桑的幕府将军和天皇们收藏,还得到过明英宗朱祁镇的关注。其实时至如今不管国内还是国际都有一些龙泉窑梅子青瓷收藏,有荷叶盖罐、凤耳瓶、簋式炉、鬲式炉、琮式瓶、贯耳瓶、莲瓣碗、点彩玉壶春瓶、刻花鼓丁水指、蟠龙盖罐之类,你这个还当不得国宝。”
听了这话,敖沐阳反而高兴了。
国宝说起来让人心动,可一般人享受不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问道:“既然这样,那这瓷器得有什么价值?”
程德明摸了摸下巴道:“嗯,这个不好说,如果我的鉴定没问题,那你把它送上拍卖场,价值肯定以亿为单位。”
敖沐阳大喜:“这么值钱?”
程德明庄重的点头:“是的,这毕竟是南宋的古董。不过我想问问你,这罐子你从谁手里收上来的?”
敖沐阳说道:“我不是说了吗?是我从海底发现的,连同那乌贼一起发现的。”
程德明顿时撮了撮牙花子:“啊?你跟我说过?哦,对,你确实说过,这么来说有点不对劲。”
“怎么了?”敖沐阳提心吊胆的问道,这鉴定个罐子跟坐过山车似的,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