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狄戎骑兵们凄厉的惨叫声中,箭雨从天而降,狄戎骑兵们纷纷举起圆盾护在头顶,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种木质圆盾抵挡箭矢基本够用,可在蹶张弩那长铤三棱箭镞弩矢面前,木质圆盾就跟纸一样不堪一击。
狄戎骑兵成片成片栽倒,无论人马,在大秦的国之利器面前,中者绝无幸免。
没有人想着往前冲,因为没用,当他们冲到距离大秦弓弩手阵列前百步时,弓弩手就会起身奔回本阵,秦军盾手大盾一翻,他们需要面对的就是秦军的盾阵了。
况且等冲过这一百步的死亡地带,不知道他们还能剩下多少兵马,估计连个浪花都翻不起,就得被秦军全灭,所以还不如逃跑,能逃多少是多少。
狄戎骑兵从中间左右一分,各自在秦军阵前绕过一个弧度,往回奔去,只不过在这调头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兵马倒在了这处土丘下,从两翼重新奔回土丘上的变得稀稀拉拉。
而在弓弩手动手时,处于阵列两翼的一万边军骑兵也已经出击,他们的任务是追杀残余狄戎骑兵。
他们虽然做不到如弓骑兵那样回身射箭,射箭的精准度也没有弓骑兵高,但是前奔时对正面进行抛射还是没问题的。
战马全速狂奔的持续时间,通常在十二三分钟,好点的马能持续狂奔十五分钟左右,时速能达到五十公里左右。
换言之,战马持续狂奔距离约十二公里,从狄戎本阵到此地约十五六里,也就是大概八公里左右。
狄戎骑兵追击了弓骑兵一路,一直都是全速狂奔,此时马力已经消耗大半,而大秦边军骑兵却是以逸待劳,马力充足。
哪怕因为装备重了一些的原因,狂奔十分钟却是没问题的,这支狄戎骑兵的结局已经注定。
当最后一拨狄戎骑兵重新奔回土丘上,大秦弓弩手射了差不多六七波,共计三万多支弩矢出去,九千狄戎骑兵逃走的已不足五千,有四千多骑倒在了土丘下。
被直接射杀的其实只有六成左右,另一部分是被土丘下堆积的人马尸体所绊倒而送命。
等到狄戎骑兵彻底消失在眼前,大秦弓弩手一骨碌爬起身来,提起强弩,排着整齐的队列,从身后步卒阵列的间隙奔了回去。
而此时弓骑兵已经到达后军尾端集合,战马全都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弓骑兵们心疼的急忙下马,以给战马减轻负担,杨翼飞则是顺着前军与中军的间隙奔到了李信所在。
“末将杨翼飞,拜见李将军。”
“免礼,恭喜杨将军凯旋。”李信看着身上除了一些尘土,连一滴血迹都没有的杨翼飞,高兴的点了点头道。
恭喜完杨翼飞,李信正色问道:“杨将军,弓骑兵伤亡如何?”
杨翼飞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白牙,“回禀将军,弓骑兵零伤亡,杀敌约万余,获战马两千余匹。”
“好好好。”李信大喜,连喝三声好,这才接着朗笑道:“杨将军此战当居首功,连升三级不在话下,我大秦又要多一位上将军了,哈哈哈哈……”
杨翼飞笑道:“有此大胜,全仗将士们用命,末将不敢居功。”
李信激赏的连连点头,笑道:“将士们劳苦功高,且先回营歇息,那首级也不必去割了,本将自会给你们记上,狄戎本路大军共骑兵两万,弓骑兵计一万一,本将麾下计九千,如何?”
斥候早已将敌军的情报打探清楚,李信自然心中有数,这一战弓骑兵不仅仅是摘取了首战告捷的功劳那么简单。
更因为他们那良好的开局,使得整场战役都变得好打,让他们可以轻松获胜,首功是跑不掉了。
按大秦军功制,一场战争的首功获得者,可升爵三级,换言之,这场战争后,杨翼飞就能升到与他如今同等的爵位,日后前途无量,现在卖他个人情可谓有利无害。
杨翼飞感激的抱拳躬身道:“将军体恤下属,末将代弟兄们拜谢将军。”
李信颔首道:“杨将军不必客气,你且去吧!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事了。”
杨翼飞笑道:“那末将就在大营等将军凯旋,末将告退。”
辞别李信,杨翼飞拨转马头,顺着方阵间空隙奔了出去,很快,阵列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指令声:“迫……迫……迫……”
步卒向前推进,杨翼飞回到弓骑兵们身边,下马对众人道:“原地歇息两刻,随后回营。”
“回营?”一名二五百主诧异的道:“那弟兄们的军功怎么办?”
杨翼飞笑道:“把首级都扔了吧!无须带回去,李将军亲自给咱们记下了军功,弓骑兵斩首一万一千级,每人至少能分五级,你们这帮家伙,至少能升到上造了。”
“欧……”
“太好了,哈哈哈……”
“杨将军威武。”
“多谢杨将军。”
一听杨翼飞此言,弓骑兵们顿时兴奋起来,发出阵阵欢呼,一个个将挂在马背上的首级取下,提着头发甩了出去,一时间天上首级乱飞,地上人头滚滚,看得杨翼飞一阵恶寒。
在原地休息了两刻钟,弓骑兵上马回营,缓步而行,用了半个时辰回到营地。
留在营中守营的蒙家军将领姓郑名柏,本为校尉,临时被蒙毅设为裨将,听闻弓骑兵归来,忙出帐相迎,看到他们马背上光溜溜的,一个首级都没有,不由大为诧异,忙问究竟。
弄清情况后,郑柏也为弓骑兵将士们高兴不已,连连恭喜。
在战时主将可临时设裨将,暂时执掌一军,便如此刻,蒙毅带着大部队出击,留下两部将士守营,可这两部将士中就有两个校尉,那么该听谁的呢?这就是裨将的作用了。
………………………………
第二十四章 脚底抹油 独自擒王
弓骑兵回营休息,一直到晚上,杨翼飞还不见大军返回,便有些坐不住了,前往中军大帐找郑柏了解情况。
郑柏听了杨翼飞来意,拍拍他肩膀,笑道:“杨将军无须担忧,据斥候传回的消息,蒙将军已于今日未时攻破狄戎大营。”
“李将军也全歼了狄戎残余骑兵,与蒙将军前后夹击狄戎主力,这一路十二万狄戎大军已被击溃,敌军折损逾五万。”
“大军之所以至今未归,是在衔尾追杀敌军溃兵,晚上会在野外宿营,这个时间恐怕要持续数日。”
“蒙将军与李将军的意思,是要毕其功于一役,这次一定要打得狄戎三十年内再无力犯境方才罢休。”
杨翼飞没有古代行军打仗的经验,见大军久久未归,不免担忧,此时听了郑柏的解释,这才放下心来。
……
在大营中等候了五日,郑柏派传令兵来通知杨翼飞,前方战事已经结束,敌军溃兵被驱赶着散入了茫茫戈壁,已然没有追击价值。
蒙毅与李信各率大军转道向东北,直奔北地郡而去,命守营的一万蒙家军即刻开拔,前往靖远会师,因为那边还有八万狄戎,而大秦守军仅两万,他们需尽快赶去支援。
进犯陇西郡的十二万大军是羌戎,而北地郡八万大军由五万月氏狄戎与三万乌孙狄戎组成。
逃走的羌戎仅剩四五万,无粮无马,散入广袤的戈壁之中,能活下来多少就看他们的命了。
经此一役,羌戎不仅没掠夺到分毫资源,反而元气大伤,别说三十年,五十年能恢复过来都算不错了。
杨翼飞立刻点齐人马,与郑柏率领的两部蒙家军一齐开拔,于浅滩处渡过渭水,顺着散渡河望北而行,李信麾下两万大军却没有跟他们一起,而是撤回冀县驻扎。
接下来数十年内,除非是匈奴来袭,否则他们再无须面对狄戎的进犯。
……
往北行了不到七日,一条浩浩荡荡,风回路转,滚滚滔滔,一泻千里的壮观大河出现在杨翼飞面前。
这是华夏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她的名字叫黄河,她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到浩瀚无垠的大西北,再到神秘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漠漠荒原……一路北上南下,奔流到海不复回。
后世人亲切的称之为“祖国的母亲河”,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她是远方游子一个深深的牵绊。
黄河带来了无边无垠的久远和深沉,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带来了诗情画意般长河落日的朦胧……当然,她也成了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黄河东南,为大秦疆域,西北则是狄戎之地,而靖远城,便坐落在这条母亲河旁。
或许秦人还没有母亲河这个概念,但他们却也拒绝任何外族越过黄河。
因为对他们来说,黄河以内乃是大秦疆域,黄河便代表着大秦的尊严,若被外族越过黄河,便等于大秦疆域被外族侵犯了,大秦的尊严被践踏了。
所以秦军放弃了更有利于防守的,靖远城的高墙,选择在黄河以外与敌决一死战。
两万对八万,他们丝毫不怵,连场大战,秦军伤亡惨重,却一步不退,死死将敌人挡在大秦疆域之外。
打到现在,秦军伤亡逾七千,而狄戎却在以众欺寡的情况下,还付出了近一万五千兵马的代价,蒙毅李信大军一到,便以雷霆扫穴之势击溃了剩余狄戎。
看到袍泽伤亡如此之大,蒙毅李信皆是大怒,他们以五万兵马攻打羌戎十二万大军,伤亡加起来也不过五千左右。
可这边因为狄戎以众凌寡,使得袍泽死伤惨重,他们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所以这次他们更加疯狂,衔尾追杀十日,足足追出去八百里,直追到天祝之地,巧的是月氏王帐正好便设在此处。
秦军从天而降,原本还在悠闲的吃着烤羊肉的月氏王仓皇逃走。
月氏是游牧民族,王在哪里,哪里便是王帐所在,他们可没有什么守土卫国的概念。
这次追杀,弓骑兵也参与了,由于弓骑兵负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