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竽翊保偈种傅溃骸罢殴蔷褪俏叶ü旱拇伞!�
“没错。阿甘”张参点点头道。“黄兄弟当初的要求皆已做到,分毫不差。黄兄弟现在就去看船,还是先到祠堂休息片刻?”
不瞧一眼的话。心里终究是不放心,黄辰说道:“先去看船吧。”
张参仿佛早就知晓黄辰的决定一般,当下道:“黄兄弟,请。”
“请。”
走到近前,望见船舷上六下六十二门炮窗,黄辰满意地点了点头,一面十二门,两面便是二十四门。船首、船尾、甲板等处还能再放些,整艘船装上三十门火炮全无问题。
这样的炮舰。黄辰整整定购了十三艘,四月底之前即可接收十艘,一旦成军,威力无穷,相信即使对上两三倍的敌人,亦可战而胜之。可惜他手里没有足够的西式舰炮。哪怕是铜发熕炮,一次拿出三百门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舰无炮的现状,令黄辰心里有些郁闷,因而更加坚定了扩大火器作坊的决心,直至实现枪炮自给自足。
黄辰正准备登船。忽然瞥见远处跑来几个穿着中式短打短裤的荷兰人,心里不由一阵窃笑,看来他们在张氏船长过得挺有滋有味的嘛。那几个荷兰人显然不并认同黄辰的观点,见到威廉,激动得流下泪水,他们真是受够了这个见鬼的地方,哀求威廉把他们带走。
威廉扭头看向黄辰,说道:“头,这次我们会带他们一起离开,对吧。”
黄辰笑道:“当然,我言出必践,他们很好的完成了我交给他们的任务,不用再呆在这里。”
完全陌生的环境逼得几个荷兰人不得不学汉语,水平不比威廉差,听罢立刻欢呼起来。
黄辰虽然很想知道他们半年来是否已经掌握造船技术,不过现在的头等大事是看船,让威廉陪着他们,顺便摸摸他们的底,黄辰在张参的陪伴下登上大鸟船的甲板。
大鸟船共有两长一短三桅,头、中长桅悬挂中式帆蓬,顶端则挂两面西式横帆,后短桅同样挂一面西式横帆,除两硬三软五张帆,船头延伸出的一部分亦可挂一张软帆。这是一艘综合了东西方优点的帆船,当然也可以说它是四不像。日后有机会,他会摒弃中式硬帆,完全按照欧洲的方式制造战船,那毕竟是历史的选择,现在这个工程对他来说太过巨大,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熟练水手,只能循序渐进的慢慢来。
由于黄辰早有要求,大鸟船放弃勒肚,改用夷柁,这对船只的性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黄辰将大鸟船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对随在身边的张参笑道:“张氏船厂不愧是云霄诸家第一,手艺完全没得说,我对船很满意。”
张参叹道:“有黄兄弟的这句话就够了。说实话,为了符合黄兄弟的心意,老朽愁得常常夜不能寐,头脑里翻来覆去想着怎么把船造好,而今总算不负所托。”
黄辰听他卖乖,不由调侃道:“张公为我吃足苦头,看来我得多支付些船钱。”
张参心知黄辰是在开玩笑,顺势说道:“黄兄弟说真说假?”
两人相视大笑。
接着黄辰又上了另一条大鸟船,结果与前面之船别无二致,仿佛一个模子刻出。张氏船厂经过无数代人的艰苦努力才爬到“云霄第一”的宝座,断然不会做砸自家招牌的蠢事,黄辰也就懒得再去看马船、八桨船,受张参之邀前往张氏祠堂做客。
接下来黄辰在张氏船厂做客三日,离开时带走三艘大鸟船、两艘马船以及四艘八桨船,并和张参约定每十日派人取一次船,为省去麻烦,他临走前直接把船钱给了张参。张参又一次见识到了黄辰的爽快,从来只闻船到手依旧欠钱的,哪曾见过船没到手便急着给钱的。
回到烈屿,黄辰马不停蹄让手下驾着大鸟船出海,尽快熟悉新船,形成战斗力,其后的日子里陆续接到几批新船,皆是如此。
四月中下旬,郑芝龙开始与熊文灿有所接触,加之漳、泉沿海变得无利可图,不少人纷纷脱离海盗联盟,起先只是一些小人物,对联盟造成的影响不大,然而海上大豪陈衷纪带着所有人船脱离联盟,返回台湾,登时在联盟内引起了极大震动,一时间人心动摇。从来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郑芝龙这一次勃然大怒,陈衷纪虽然不是十八芝之一,却是他的八拜之交,被结义兄弟拆台,他岂能不怒。
黄辰接收最后一批船时已是五月十日,比预计的时间要晚几天。而本月,陈衷纪离开的影响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联盟,其中就包括陈盛宇、李梅宇等海上大豪,联盟的实力受到不小的损失,所幸黄辰、李魁奇、钟彬等人以及十八芝都没有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炮
黄辰的制式军服计划不仅仅只针对陆兵,还包括水兵,否则岂不是厚此薄彼。阿甘相较陆兵的装束,他向来对披肩式水兵服不太感冒,然而存在即合理,它既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被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所接受,自然有它的道理。
黄辰没有犹豫多久便决定“沿用”,或者说发明?记得前世观看好莱坞电影“怒海争锋”,故事发生在拿破仑时期,那个时代英法两**舰上的水手依然“肮脏”如老鼠,和他看到的“休斯顿号(heusden)”荷兰水手别无二致。
黄辰旗下有新旧两营陆兵两千四百余人,威廉一营五百人、庄默蛮兵五百出头,合计将近三千五百人。原本水兵数量不及陆兵,但近来黄辰一口气增加了整整三十条战船,水兵人数暴增,后来居上一举超过陆兵,水陆兵相加总人数突破七千大关。
即使每人只发两套衣服,亦要一万四千套以上,黄辰不缺钱,也不缺衣料,缺的是做衣服的人。可以托沿海奸商向各地裁衣铺外包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可能要烈屿自行消化。这个还是“男耕女织”的时代,妇女大多都会几手女工,想来做衣服难不倒她们。
黄辰一旦下了决心,当天晚上便开始设计军服,他前世虽然没有特别学过绘画,但拿着尺子也能画得有模有样,不过他的设计图刚刚完成,立刻遭到了威廉的质疑:“头,难道你没发现你设计的军装风格和你的着装品位很像吗,你应该摒弃自己的喜好,军装需要气势、气势……”
黄辰设计的军服堪称近现代的主流风格,自信士兵穿上它。一定笔挺得一塌糊涂。不设计成这样,难道还要开历史倒车不成?他一听威廉的口气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果然,威廉随后向他推销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服饰,黄辰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威廉不甘心就此失败,他认为黄辰并没有意识到军服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说道:“头,我向你保证,若你采用我的提议,士兵会为穿上它而感到自豪,敌人看到亦会受到震撼。”
“你替我出钱吗。”黄辰没好气地道。
“……”威廉顿时被顶得愣住。如果按照他的要求来做,的确需要很大一笔钱,别说黄辰不会同意,即便是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的领主,都不会同意他的意见。//。。
黄辰又道:“还有问题吗。”
“……”威廉哑然。
“既然没问题。那就这么定了。”黄辰“杀伐决断”地道。
威廉灰溜溜的离开了。
接下来几日黄辰招来沿海奸商,把军服之事交给他们去办,哪怕最乐观的估计,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初步实现换装,即七千套,黄辰不再关注,精力转向其他地方。
这天匠人头目许家肃一脸忐忑的求见黄辰,由于黄辰的大力支持。火器作坊发展势头迅猛,至今匠人多达五十位。学徒上百人,比起去年末初建时翻了一倍不止,月产轻火枪一百八十支、重火枪一百支。
相比于枪械仿制工作的顺利,火炮仿制起步相对较晚,一方面火器作坊前期精力都投在仿制、量产火枪上,另一方面则是黄辰对匠人手艺不信任。黄辰的担心绝非没有道理。三月末火器作坊制造出第一批四门红夷炮,首次试验就有两门当场炸膛。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福建泉州人、刑部尚书黄克缵早在万历四十七年便在老家同安招募曾旅居吕宋,善铸吕宋铜炮工匠十四人,吕宋铜炮和红夷炮一样皆为西式前装滑膛炮。只是明人称呼不同。翌年春,这批工匠在京共铸造大炮三十门,头号炮重达三千余斤、二号炮亦两千余斤、三号炮千余斤,为明廷仿制西式前装滑膛炮之始。其中有七门运至关外,“举即炸膛”,为此惹得熊廷弼满心怨言。
事实上不仅旅居吕宋的明人工匠不顶事,西班牙人自己也不顶事,一六一五年,菲律宾总督德席尔瓦(desilva)组织一支远征军准备攻击荷兰人在马鲁古(moluccas)群岛的据点,这支舰队共包含十几艘船,装备三百门火炮,搭载士兵及水手数千人。当时因缺乏足够金属,为了增添新炮以加强马尼拉等地的防御能力,吕宋西班牙人曾大肆收集金属,在中国人、菲律宾人的协助下极短时间内造出数量不菲的火炮,然而由于缺乏一流的铸炮师,三十六门中即有二十门在第一次试射时炸膛。
造炮技术,绝非许家肃等人口中“会铸钟就会铸炮。”没有经验丰富的铸炮师,即使不炸膛,威力也难以达到应有标准。
许家肃等人狠狠吃了一个教训,另外两门红夷炮不敢再试,当即销毁,时隔一个多月,火器作坊再度造出四门红夷炮,许家肃请黄辰前去检验。
黄辰听说他的来意,蹙起眉道:“许公,这次不会再出事了吧。”
“应该不会了。”许家肃讪讪地道。他此次虽有极大把握,可世间哪有完全之事,他这时候把话说满了,万一出了意外,叫他一张老脸往哪放。
“我们走吧。”黄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