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天下午她们在秀和园里崔大姑住地远香楼里整理物什登记造册,墨菊进来喊顾夕颜:“姑娘,您来看看,这两盆菊花到底留的是哪一盆,刚才端姑姑嘱咐我。我一晃神没听清楚……”
端娘就要出门去,顾夕颜拦了端娘:“我去。这帐册登得十在无趣,正好出门去看看。”
“也好”端娘笑道,“滴翠阁旁地玉兰花开得正艳,让墨菊陪着姑娘看看花去”
顾夕颜出门朝端娘回眸一笑,却正捕捉到惠兰嘴角边没有来得及消失的轻视。
她不由地又叹了一口气
墨菊见顾夕颜出来,拉着她走到院旁丛竹林边才将一个东西塞给了她。顾夕颜心知肚明。拉着墨菊道:“走,我们去滴翠阁。看玉兰花去。”
滴翠阁就在那边树林旁边,是一幢二楼的砖木结构的两间小楼,齐檐高碗口粗的玉兰树正花姿艳丽累累坠枝,树下满是凋零的白色花瓣,如雪似地铺了一地。顾夕颜坐在树下的石椅上看信。墨菊站在她身边神色紧张地四处打量。
黄先生的信只略略写了几行字。说他这段时间有点私事要办,暂时不能教她胡琴了。以后有缘大家再见。
顾夕颜反复读了好几遍,觉得他字里行间的语气有点生硬。
难道是因为自己在长生班的时候向他隐瞒了身份,所以现在生气了。
顾夕颜反复思忖,得不到答案。
想到黄先生教自己学胡琴时地耐心仔细,觉得很遗憾。可她也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不至于因此而抑郁寡欢。
她把信撕碎了洒在了远香湖里,然后和墨菊回到了远香楼,端娘和惠兰还在清点物品。顾夕颜上前瞅了一眼,惠兰字的一手簪花小楷,端庄秀丽,非常漂亮,比她强上百倍。
她不由地又叹了一口气。
秀和园的东西还没有整顿完毕,伍嬷嬷那边已经去过大安坊看了房,非常满意,急要搬,反而是惠兰满脸的为难:“马上到六月了,大姑的要晒了,还有留下来的一些衣物和日常用具也要清理……”
顾夫人好事做到底:“这也不急,你们慢慢收拾就是。”
伍嬷嬷一想也是这个理,只得两边跑,惠兰又出来说话了:“你就安心收拾那边地屋,这边有我呢。正好也可忙着二姑娘打打下手。”
伍嬷嬷自然不再说什么。
惠兰一来二去的,到是很快和勿园地人混熟了,特别是杏红,“姐姐”的叫得最亲热,墨菊也觉得惠兰很不错,长得漂亮,又识字,做事也勤忙,可她比杏红一向机敏,隐隐感觉到顾夕颜对惠兰有点介心,她也就不敢和惠兰太过亲热。
转眼间到了六月初二,顾夕颜禀了顾夫人,说是想去新线班上做几件新衣裳,还约顾夫人一起去。
顾夫人有点犹豫,顾夕颜闻音知雅,知道她顾忌钱的问题,说道:“母亲就一起去。想女儿回盛京以后还没有孝顺过母亲了,这次就让女儿给您做件新衣裳”
顾夫人有点动容,迟疑了一会,还是说:“怎么能让你破费,我实在是因为家里有点事走不开。我也知道这一年多屈委你了,让端娘到帐房去支银,想做什么漂亮衣裳直管做就是,再怎么,也少不了您的。”
顾夕颜又坚持了一会,但顾夫人态度很坚决,她也不好勉强。但离开守园的时候她还是到田嬷嬷那里细细地问了顾夫人地尺寸。
回到勿园,没想到惠兰正有说有笑地和端娘说着话,见顾夕颜回来了,她笑道:“听说姑娘明天要去红裳做衣服。上个月大姑要进宫了,新衣裳也是在那里做地,手艺好得不得了。如若不嫌弃,我想跟在姑娘身边去给凑个热闹,姑娘意下如何?”说完,大眼睛巴巴地望着顾夕颜,满是憧憬。
端娘在一旁直给顾夕颜使眼色。
管她打得什么主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还怕了你不成
顾夕颜淡然地笑,随意地说:“好啊,大家一起去凑个热闹”
端娘出了一声呻吟声。
第二天太阳刚升起来,顾府的角门大开,一辆四轮马车“地的答答”地慢慢晃了出来,朝东市驶去。
盛京的东市,夏国最繁华的集市之一,茶楼、酒馆、当铺,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张着大伞做卖买的小商贩、赶着毛驴运货的脚力、挂着旗幡看相算命瞎……一派喧声高语,处处人头攒头。
有一段时间,顾夕颜就坐在一文茶楼的门前看这些人来人往的人。
红裳就东市旁一条热闹的巷头。和其他东市上的铺面不同,她的旁边还有一个宽敞的广亮门专供女眷的车马进入。顾夕颜她们到达的时候,门内已停了好几辆马车和小轿,不时有戴着帷帽的女在妇仆的陪同下离开或是到来。看得出,红裳的生意很好。
下了车,立刻有人迎上前来接待。青帽小厮自然是接待那些车夫或是男仆,青裙妇人则负责接待女眷。顾夕颜一行人跟着接待她们的青衣妇人穿过宽敞的广场进了一个垂花门,门内又有其他妇人负责接待她们。
那妇人自称“六姑”,开口就问是哪家府上的姑娘。
端娘答了“通义坊顾府”,六姑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说着“原来是鸿胪寺顾大人的宝眷啊姑娘想必是顾上的二姑娘了……”之类的寒暄话客气带着她们穿过一片草木扶苏的院到一个厢房里奉茶。
厢房里布置很简单,一张矮榻,中间一张四方桌,四把垫着秋香色金钱团花座垫的太师椅,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喝茶用的茶叶和茶具也都很讲究,茶盅薄如蝉翼,茶叶新清碧绿。
六姑恭敬地和顾夕颜说话:“姑娘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是想做衣裳呢还是做鞋袜呢?”
这就是夏国最高档的订制服饰店了,看人家这服务,看人家这管理……好笑的是当初自己还准备出来做点生意赚点银花……
她轻轻地喝了一口茶,笑道:“我想给我母亲做两套夏裳,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
六姑出门和一个人低语了几句,马上就有小姑娘奉了红色的填花漆盘端了几件色彩各异的衣裳进来,六姑满脸笑容地一件件展示给顾夕颜看:“姑娘先看看式样,选定了,我们再给姑娘拿布料的样品来……”
顾夕颜看六姑展示的都是一些非常适应二十来岁人穿着的样式,心里的敬佩不由加剧了几分。
红裳连顾家的当家主母有多大年龄都知道,就凭这份细心,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
第五十一章 红裳绣坊(下)
那天的事顺利的出乎人意料之外。
顾夕颜在屋里给顾夫人选衣裳,端娘则借口想去铺面上看看。待顾夕颜给顾夫人选了了衣裳,端娘也满脸笑容地回到了厢房,她曲膝给顾夕颜行礼:“威远侯府蒋侯爷的十二姨听说姑娘在这里,想进来给姑娘请个安?”
顾夕颜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六姑听了立刻忙着让人给沏新茶。
惠兰则主动地出门去迎了锦心进来。
锦心比端娘年轻,二十出头的样子,梳着一个高高的云鬓,满头珠翠,白皙的皮肤,容长脸,弯弯的眉毛,眉宇间非常的温婉。她非常恭敬地给跪在地上给顾夕颜行了大礼,搞得顾夕颜很有点意外,刚开始还小小地仓皇了一下。
在一旁的惠兰先是机敏地将太师椅上的一个座垫垫在了锦心膝下,然后又在锦心行了半个礼的时候把锦心给掺了起来。
顾夕颜当然不会把锦心当成端娘,客气地给她曲膝行了一个福礼,然后又亲自给她斟了茶,锦心也非常客气,站了起来接茶道谢。
两边的人坐下来后寒暄了数句,锦心就向六姑提出来想和顾夕颜到红裳后院的观鱼台走走。
六姑忙不迭地去安排,锦心就带着顾夕颜往红裳后院的去,惠兰要跟着,被端娘拦了下来:“锦心原是去世顾夫人的贴身丫头,恐怕是有什么贴心的话要和姑娘说,你跟着不合适。”
惠兰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红裳后院的观鱼台是个丹墀,四周种着枝叶如伞的大树,树下放着几个直径约有三、四米的大鱼缸,大鱼缸里各种着几株睡莲,养着几尾锦鲤。她们到的时候,还有两三个妇人在那里喂鱼玩,看见锦心和顾夕颜那些妇人都只是淡然地瞟了一眼。然后继续专心致至地喂鱼。
锦心在顾夕颜耳边低语:“我们现在到林子里的石椅上坐一会,九公子会带着梅大人来给我请安。姑娘瞧一眼吧!”
顾夕颜强忍着笑点了点头。
锦心不由在心时嘀咕:这二姑娘神色之间怎么这大方?
她们在丹墀旁地树林找了一个长椅坐了下来,一时间,两人沉默无语。气氛有点凝重。顾夕颜轻咳了一声,客气地和素心宣暄:“锦心姨是这里的常客吗?我这次出来想跟顾夫人做两件夏裳,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地推荐没有?”
锦心也觉得这气氛有点生硬,正想找个话题打破一下沉闷的格局,现在顾夕颜开了口,她自然是非常捧场地接了话茬:“我们府上原是将门出生,姑娘的女红都不是太好。{ 君 子 堂 首 发 }是针线班子上地常客。我去了,也沾了一些这习气。原来常去的那家叫撷锦的,这家是我的一位妹妹介绍来的,我这也是第二次来……”
一个有心,一个用意。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聊了一会儿,就见一个小丫头朝她们走来,锦心略略紧张了一下,道:“姑娘,来了,来了。”
顾夕颜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待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不由地张大了眼睛盯着那小姑娘的身后。
不一会,就看见两个男子并肩而来。
一个穿着白色地衣裳外面套着一层绯红色的绡纱。一个穿着宝蓝色茧绸。
锦心低语道:“姑娘,那个穿宝蓝色的就是梅大人了。”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