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继续不吃我数到一百继续收拾走人。
贞娘跑到梨园来给我磕头我就让她在那里跪着还叫雷嬷嬷把红鸾抱来看着。
一大一小就在我梨园里闹开了。如果不是方少芹来下午来看我布置的暖阁恐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场。
第三天地时候我再喂红鸾她就一边哭一边吃原来看我很茫然地眼神带着忿然地望着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原来恨比爱的情绪更强烈。
懋生你看我现在都变成了可恶的后母了……”
“懋生。我现在的遭遇让你觉得很好笑吗?
你再写信来打趣我我就撒手不管你们父女俩的事了!
你问方少芹的反应说起来真让人丧气。
她当时一看就站在旁边掩嘴而笑还劝贞娘你也真是的孩子不懂事和大人闹你可是孩子的养娘负着教导之职。怎么也和孩子一样不懂事这让国公爷如何放心地把孩子交你!
一句话就把贞娘的眼泪给堵在了眼睛里。红鸾看见贞娘不哭了也渐渐不再哭泣。
自那以后贞娘见到了方少芹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懋生。我觉得好奇怪哦。为什么贞娘在方少芹面前和在我面前就是两个样子。
她见到方少芹就好象见到了师长似的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说话做事也毕恭毕敬的;可在我面前她就象我的姐姐似的什么都要指点我一下。
懋生我看上去就真的那么小给人的感觉就真的让人那么不放心吗……”
“懋生。我今天见到了齐潇家的碧鸾和紫鸾。
你们家的人长得都好象啊。三只鸾站在一起就象嫡亲的三姊妹。根本看不出来是堂兄妹。
而且我觉得你们家里的人对孩子的态度都好奇怪。
带碧鸾和紫鸾来的是她们的母亲郑氏可郑氏在两个孩子的面前却有一点畏手畏脚的样子两个孩子对她也不是很亲反而时时拉着各自养娘的手。
她们对红鸾的事可能都有所耳闻见到红鸾两姐妹并没有露出惊诧的表情。
我让几位嬷嬷带着三姐妹和栀子一起到晚晴轩的花圃里去玩我和郑氏、贞娘就坐在屋檐下打叶子牌。
风轻云淡鸟语花香孩子们荡着秋千踩着跷跷板银铃般地笑声响彻在林间人间的天堂也不过如此。
这天红鸾玩得最高兴。
两个姐姐都愿意让着她小心翼翼地和她玩跷跷板我把红鸾用布带缠在栀子身上然后让栀子带着她荡了秋千。
一个下午红鸾的小脸儿红仆仆的晚饭的时候吃了三调羹白米稀粥。
看来运动是小孩子最好的补品……”
“懋生你别生气昨天我不是有意不给你写信的实在是太累了。
梨园的暖阁现在都快要成茶社了。
自从那天郑氏带了碧鸾和紫鸾来家里客后红鸾就经常指着屋外的秋千吵闹可如果你真的把她带去荡秋千她又哭闹不休的刚开始我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我又邀了郑氏来家里做客这才现原来红鸾也喜欢热闹的气氛。
王嬷嬷来梨园后七天做了一百三十四道菜可她却只是只对其中的六道菜感兴趣其他的任你怎么哄就是不吃。
不吃就不吃我也不是要她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陋习都改变地。
所以就吩咐王嬷嬷她愿意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菜。
尽管如此她吃的还是很少。经常是我板着脸站在一旁她也板着脸看着我两人对峙片刻她才开始吃饭。
现在我就改变的方法。
如果她按照我的要求吃饭我就会在下午邀了碧鸾和紫鸾过来做客。
我这样只做了两次红鸾就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开始一日三餐正常进食了虽然每餐还只是吃两、三调羹的饭但总比每天吃燕窝煮粥要好的多。
这样一来郑氏就成了梨园的常客梨园小厨房的点心开支节节攀升。
另一个常客是方少芹。
每次我们去徐夫人那里请完安她一定会到梨园来吃早饭的然后就会留下来盘桓一整天有时候兴致高涨还会给几个孩子画几笔小鸡、小鸭之类的东西或是抚琴唱着小调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样子又活泼开朗亲切真象个大姐姐。
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争着在她身边打转。
有一次碧鸾弹了一曲小调方少芹大为赞赏就亲了亲她的面颊谁知道离方少芹只有两步距离的红鸾竟然趄趄趔趔地仆到了方少芹的怀里一把就推开了碧鸾大声哭了起来。
虽然是个坏习惯可是懋生你不知道我当时多高兴!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不之客你猜猜是谁……”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鸿雁传书(下)
“懋生,你一点幽默感也没有。
那个不速之客是你三堂兄齐江的妻子李氏啦!
前两天,她去给徐夫人请安,遇到了我和方少芹。
李氏本准备和方少芹一起出府的,后来听说方少芹要到我这里来吃早餐,就笑道,选日不如撞日,九弟妹,我今天也讨个客来做做。
我当然是笑着满口答应。
懋生,我这才发现,原来你在这一辈的兄弟中排行第九,齐潇排行第十一,以后可不可以喊齐潇做潇十一郎!
李氏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她自我介绍说,她出身关外郡白水李氏,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但她说这话时脸上闪过骄傲神色,相信应该是燕地有名的士族吧!
方少芹在这方面比我强多了,她马上接口和三嫂说起李家先祖的事情来,三嫂看方少芹的目光立刻有些不一样了。
我们一起在梨园吃了早饭,她对梨园小厨房里做的一道什锦咸菜非常感兴趣,我就写了菜谱给她,结果第二天,她就带着她娘家的弟媳李石氏来给我请安,据三堂嫂介绍,她的弟弟也就是李石氏的丈夫是你手下的一位总兵。
又过了两天,齐淇的妻子崔氏也来了,她是和郑氏一起来的,给我带了新鲜的玉簪花,我自然也要热情的接待一番。然后你就可以想象的到。
她们隔三岔五的就来一次,每次来,都是嬷嬷婢女一大群,不仅我觉得累,就是梨园的婢女嬷嬷们也都累得不行了。
还有,这个月,我们梨园的伙食费首次突破了二百两的大关。而且,我有理由相信,这个记录总有一天会再次打破……”
“懋生,你说话可要算话啊,一回来。就把超支的银子补给我。
梨园地暖阁已装饰完毕了。
我让人在四周的墙壁镶上了木板,然后凿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式的格子,可以放书、放笔墨纸砚,还可以放一些小玩意,然后在东、南、西三面各放了一床做工精细的大塌,铺了秋香色的坐垫,又做了很多大迎枕供大家休息时靠靠。
大家看了都说好。只是窗户地帘子用什么质地的颇有争议。(君'子'堂'首'发)
方少芹说湘妃竹帘好。大堂嫂却说金丝藤红漆竹帘好,三堂嫂却认为挂竹帘不好,就糊上天青色的软罗纱。
大家就问我的意思,我含含糊糊地应了过去。
湘妃竹帘是一两银子一副,金丝藤红漆竹帘却是一两八钱银子一副,软罗纱,更就那贵了。不过,如果除去这些因素。我个人就是觉得软罗纱更好。暖阁前面种着几株蕉芭树,到了夏天。肯定有小蚊子,用软罗纱,一定又透亮又干净。
现在既然你愿意把超支的银子补约我,我决定就用软罗纱了,虽然贵些,可是能保护我们柔嫩的皮肤啊,相信你也不会反对的吧!
方少芹给暖阁起了一个名字,叫珠玑馆。还说。要成立一个珠玑社,以后大家可以在一起弹琴做画。喝酒聊天。
大堂嫂、三堂嫂还有李石氏,贞娘都说这名字起得好。
郑氏是个沉默的妇人,她很少发表意见,大家说话地时候,她总是笑着坐在一旁,问她什么,也只是低低地应一声是。就连她,也很赞成方少芹的提议,还说,如果真的要成立珠玑社,她愿意出五十两银子的分子钱。
只有我,婉转地表示了反对。
免费提供地方,免费提供茶点,还免费提供仆妇。
可现在的情况是五票对一票,我的反对无效。
所以,在大堂嫂的主持下,我们的珠玑馆于六月二十八日开馆了。
有了郑氏地前言,四十两,五十两、六十两不等,大家都各出了几份力,李石氏出得最多,拿了一百两出来,我当时还以为她搞错了,结果三堂嫂说,李石氏娘家是做钱庄生意的,有地是钱,让我放心的收下就行了。
我和少芹都出了一个中间数,四十两。
这样一来,我们合起来也收了个二百多两银子。
我把这银子交给大堂嫂身边的闵嬷嬷,让她另立帐管着,以后珠玑社的开支,就从这上面划拔,大家都称好。
尽管如此,我们梨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估计是白贴了!
那天红玉整了一桌酒菜,我们把各家的姑娘也带上了,红鸾高兴极了,栀子背着她到处跑,还不小心和大堂嫂家的彩鸾撞到了一起,孩子们起了哄,吵了起来。(首发)我还担心大人们会有什么想法,谁知,她们只顾自己说话,根本就没有谁注意到,嬷嬷们见我在场,自然也不敢吭声的。偏坦了红鸾也不好,可说了红鸾,我又怕打击她和姐妹们一起玩乐地积极性,正发着愁,几个孩子嘻嘻哈哈又玩到了一起。
难怪人家说,孩子地气,来的快,去地也快。
白让我担心了!
只是可怜了晚晴轩的花圃,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那天最有趣的是郑氏。
只是喝了两三盅,舌头就有点直了,看见方少芹抚琴唱歌,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扯着喉咙喊了起来,唱得什么,我们一个字也听不懂,可能是高昌的民谣之类的,但调子高亢,音色绵长,把大家听得都呆了,没想到那么腼腆的一个人,竟然能发出那么大的声音来。
郑氏的激动,带动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