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看今朝-第8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正阳,咱们也别斗嘴了,郑书记让我留你,一是为你难得回来一趟接风,二是也的确想和你探讨一下未来我们东峡产业发展的路径,你说的没错,郑书记其实也意识到医药产业的发展有其规律,不是你想要大干快上就能马上见成效的,一些基础条件的限制制约了我们这一块产业的发展,但是医药产业始终会是我们东峡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也的确有意要另辟新路,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东峡也不会甘于只做二流!”

    曲晓伟的话让沙正阳满意的点点头:“嗯,这才会东峡县委县政府的志气!那你们在考虑新产业培育上有什么具体想法了呢?”

    “县委县府这半年来也在做一些调研和考察,专门组团去了江浙和燕京,我们的想法是避开一些最热门的大产业,那样我们和中西部地区其他地市的竞争压力太大,作为你刚才所说的一个小县,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两项甚至几项细分产业上作为优势产业来培育,来寻求突破。”

    在沙正阳面前,曲晓伟没有隐瞒什么,现在沙正阳和宛州无关,相信未来就算是他真的要回宛州,恐怕也不可能在是某一县能适合他了,所以这一点上毋庸担心。

    沙正阳默默地点点头,他在思考曲晓伟话语里透露出来的意思。

    不谋求大产业,这是一个正确的取舍。

    东峡的地理条件和人口环境等等不适合诸如钢铁、建材、汽车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大产业,当然更不适合对人才需求更高的诸如软件这一类的产业,选择一些细分化的制造型产业的确算得上是另辟蹊径。

    但问题是细分产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你要发展某一行业的细分产业,那么你就要把你的优势展现出来,否则就算是你财力雄厚,也不容易取得预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

    “有什么倾向了么?”沙正阳点点头。

    看样子东峡这边还是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一番心思的,郑国忠并没有甘于寂寞,还是真心想要在东峡干出一番事业来的,这也才符合他心目中郑国忠的定位。

    “当然有,而且还很多,但是却难以取舍啊,主要还是觉得怎么来体现优势,把优势化为胜势。你刚才也提到了我们东峡的情况,没错,我们财政条件在全市是最好的,真阳短期内都没法和我们比,他们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上的投入需要很大,而我们在这方面前几年就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而且来自税收上的财力也有充分保障。”

    “唔,难以抉择。”沙正阳大略明白了曲晓伟的意思。

    事实上东峡县委县政府已经在考虑这方面的谋划了,但是却不好选择,这关系到未来东峡的发展前途,当然要慎重。

    “那你们在物色这些细分产业上,总还是有一些依据的吧?”沙正阳想了一想才道:“总不可能凭空想象,或者走到江浙那边随便看一看就拍脑袋觉得这也行,那也行吧?”

    “嗯,这肯定是有一些考虑的,比如我们医药产业已经具有相当基础,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也很快,从这一块我们一度想要搞医疗设备产业,……”

    曲晓伟的话被沙正阳打断:“医疗设备和普通医疗器械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中高端医疗设备,对技术和人才要求很高,……”

    “是啊,这一点上我们原来考虑的太过简单了一些,现在发现难度很大,当然如果说是一些低端的康复设备还是可以的,……”

    沙正阳一针见血让曲晓伟更信服对方,也对沙正阳抱有更大希望。


………………………………

第六卷 第一百零一节 助力,影响力

    沙正阳沉吟着半晌没有说话。

    细分产业的选择说起来很简单,看起来也好像可以有许多选择项,但是怎么来选择,既要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未来的长久发展。

    东峡准确的说,是一个山区县,也是一个人口小县,当然这个人口小县是相对的,是和真阳、裕城、宛阳这类人口过百万的人口大县相比,五六十万人口对于一个山区县来说,也不算少了。

    东峡唯一的优势就是抓住了当初医药产业的东风,汉东制药和宛州制药二厂这两大药企确立了东峡的医药产业顶梁柱地位,也的确为东峡经济发展带来了强进的动力。

    但那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了,几个亿的产值拉动就能让一个县的经济总量显得格外耀眼。

    而现在,像真阳的一个华泰空调项目,带来的产值可能都是以十亿计,拉动的GDP增长也一样十分惊人,类似于华泰空调这样的项目,无论是经开区还是真阳县,都不止一个两个,你东峡还在沉湎于之前的辉煌,那免不了就只能是落后挨打了。

    “有没有相关资料让我看看?”沙正阳终于启口,“我是指当前你们东峡产业结构分布和现有的重点企业知名品牌,嗯,还有城市规划情况,要个大概就行,还有就是你们到江浙那边考察的一些重点倾向的细分产业。”

    曲晓伟点点头,“我马上给你拿过来。”

    “你就不征求你们郑书记的意见?”沙正阳笑了起来,“这也算是你们县里的秘密吧?”

    “谈不上,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嗯,外界想要获得也不难,关键是你拿到这些又能干什么?就能分析出我们未来该怎么发展?”曲晓伟摇摇头,“有这么简单,那我们都要阿弥陀佛了,这些细分产业在沿海地区能发展起来,并不意味着在我们东峡就合适,各地的实际条件不一样,甚至是表面上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实际上却相差甚远,不能一概而论。”

    曲晓伟出去十多分钟之后,抱着一大堆资料进来了。

    沙正阳先简单的浏览了一下东峡的基本情况和城市规划,以及东峡财政收支情况,这是未来东峡发展规划的基础,一切发展都要符合这一实际情况,然后沙正阳又仔细看了看目前构成东峡经济产值结构,尤其是二三产业。

    医药和相关产业占到了东峡工业产值中的百分之七十六,这个比例实在太高了,按照东峡县委县政府的设想,在继续保持目前高速增长的势头情况下,要力争未来三年里将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这就要求未来三年里东峡必须要在医药和相关产业之外的版块中有所突破。

    话说回来,也就是要求医药产业要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但是还要打造培育出一两块发展速度很快能迅速扛起大梁的产业出来,为此东峡县委县政府愿意在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

    沙正阳又迅速浏览了一遍东峡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包括这些企业所处的工业领域和优势品牌结构。

    一个优势企业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进而影响到关联产业,这种效应有时候还特别明显,尤其是在一个领域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

    “这是你们赴江浙和燕京考察的情况,就是这些细分产业?”沙正阳看了几份调研报告,微微皱起眉头,“精细化工?生物产业?”

    “精细化工产业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和医药产业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医药基础原料产业,这一块我们觉得未来大有发展前景,郑书记和县里其他主要领导都还是比较倾向于这个产业,……”曲晓伟感觉到沙正阳不太认可这一点,但却不知道对方为何不太看好。

    “那生物产业呢?”沙正阳又问道:“也是考虑到和医药行业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么?”

    “差不多也是这个意图,毕竟要凭空培育一个产业出来,并非易事,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发展有较为可靠的依托性。”曲晓伟点头。

    “嗯,还有纺织和服装鞋帽产业?”沙正阳沉吟着道:“这又是什么考量?”

    “纺织和服装鞋帽产业主要是考虑到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门槛低,资金需求也不大,而且技术成熟,……”

    曲晓伟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番解释不太容易说服人。

    其实在这些产业选择上,本身在县里边也就有很大争议。

    像精细化工倒是比较一致,但涉及到精细化工产业可能带来的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有人提过,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这年头对环境污染的敏感度还低得很,只要不是污染特别大,大到能让普通民众直接感受到的,一般说来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生物产业争议就比较大了,理由和医药产业差不多,对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要求很高,而且还全无基础,要真正想要培育起来,只怕比医药产业更难。

    至于说纺织和服装鞋帽产业,虽然看起来门槛低,起步简单,但是要想做大做强具备竞争力,那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特别是在内陆地区,你要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气候的地方比,优势在何处?

    除了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外,还有哪些?

    “汽车配件?”沙正阳看到了最后一项,更是皱眉。

    汽配产业包罗万象,这一块可是相当庞大的产业链,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肯定意义巨大。

    可对于东峡来说,就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了。

    这边在这一类电子和机械制造产业上毫无根基,陡然要说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就有点儿虚妄了。

    你要说是在宛阳或者真阳、龙陵这些地方,都还说得过去,在东峡,肯定是有点儿病笃乱投医的感觉。

    对这一个,曲晓伟甚至都懒得多解释了。

    这是当时去江浙那边考察时看到人家那边汽车配件产业发展势头很好,而且既能带动劳动力就业,产业链也相当长,带来的GDP也相当可观,所以才是动了心红了眼,但真正回到家里来好好琢磨一下,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还好,没把航空航天、新材料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列进来。”沙正阳忍不住打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