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叶和泰可以肯定如果钟广标的这个意见提出来,林春鸣绝对会大感兴趣。
钟广标之所以来找自己,也就是不愿意因为这个建议从他嘴里到林春鸣耳朵中,而是希望由自己的嘴里到林春鸣的耳朵里。
这个顺序很重要。
起码他叶和泰不得不承钟广标这个情,如果自己不愿意接受,那么钟广标再向林春鸣建言,那也不能怪钟广标言之不预了。
思绪从叶和泰脑海中闪电般掠过,几乎是一瞬间叶和泰就已经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钟广标的这两个建议,他喜欢也得接受,不喜欢也要接受,这无关感情是否能接受,而是现实迫使他必须要接受。
“钟书记,您的这两个建议都很中肯,切合了我们宛州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很赞同,这样,我待会儿去向林书记汇报工作时,会把您的这两个建议提出来,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前面一条其实也是林书记提过的,而后面这一条,还需要林书记去向赵部长衔接协调才行。”
叶和泰的爽快也让钟广标有些吃惊,他还以为叶和泰起码要迟疑一下。
尤其是第二条,从省里下派一批干部来,很显然会对市委组织部的人事运筹权有一定的侵蚀,心胸狭窄一些的组织部长就未必会愿意接受了,但没想到叶和泰就如此爽利的答应了,而且看起来很赞成支持。
“没想到我和老叶你的看法观点还很一致啊,我还以为你未必会赞同我的观点呢。”钟广标哈哈一笑,“这样最好,我相信林书记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宛州目前的困窘局面,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林书记经常挂在嘴上的,这可以极大的缓解我们宛州下一步工作的压力。”
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钟广标并没有替哪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在谈及一些年轻干部的使用时,钟广标也很云淡风轻的表示年轻干部的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越是压担子的岗位,也能越发使得这些优秀干部迅速成长起来。
意有所指,但却无需点透,大家心照不宣。
******
听完叶和泰的汇报,林春鸣眉头皱起之后又慢慢舒展开来。
良久,他才缓缓道:“看来你们组织部对几个区县的走访座谈情况还是太乐观了,或者说我们的群众对我们的干部要求期待值太低了一些,这恐怕是因为长期以来大家对宛州的发展速度和印象已经有了思维定式了,这不是好现象。”
叶和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很显然林春鸣对于组织部的走访座谈不太满意,甚至可能认为部里边有些美化这些区县班子表现的嫌疑,这也给了他一些压力。
“林书记,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是宛州这么多年都一直是这样,我们都知道这种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需要改变,但是一蹴而就难度太大,我的意见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结合市委的中心工作,对迫在眉睫的先进行调整,后续的陆续跟进。”
叶和泰知道林春鸣不太满意,但是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拿出自己的意见,否则他这个组织部长会在市高官心目中更失分,这也是他的责任。
“唔,好吧,你先说说你和唐华的意见。”林春鸣思考了一阵之后,才终于点了点头。
这也让叶和泰松了一口气。
如果林春鸣不同意,那么也就意味着组织部前期做的工作要全部推倒重来,也意味着林春鸣对自己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认可,自己这个组织部长再当下去就难了。
叶和泰自认为自己并没有多少私心杂念在其中,而是根据现在宛州的实情来研究分析的,唐华也基本上倾向于这个意见。
至于说林春鸣的观点他们能理解,但是一步到位的确有难度,宛州也没有那么多人才储备,如果贸然调整,只怕还会适得其反。
“我和唐书记根据现有的调研走访掌握的情况,也征求了冯市长和钟书记意见,对整个全市区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进行了一个梳理,尤其是党政主官和分管经济工作的班子成员,再结合市里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觉得恐怕不能局限于桐山、临河、丹镇、大野、龙陵等几个经济表现不佳的区县,还要把诸如宛阳、真阳班子调整统一考虑进来,……”
………………………………
第四卷 第一百节 落子(2)
林春鸣双手合叉起来,双肘撑在办公桌上,合掌支在下颌下,目光却没有盯着汇报的叶和泰,而是看在书桌前方,也就是叶和泰的面前。
如果对林春鸣很了解的人就知道这是林春鸣很感兴趣,或者说全神贯注的表现。
之前林春鸣对叶和泰的态度是有些不太满意的,甚至还生出了一丝是不是该换一个组织部长的想法,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还是小觑了这个貌不惊人的班子成员,有两把刷子。
叶和泰也觉察到了林春鸣气势的变化,虽然林春鸣仍然还是保持着那种姿态,但是从对方身体微微前倾,以及眉宇间的凝注表情,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意见应该是打动了对方。
“市委提出了宛州GDP总量要进入全省前三的目标,唐书记和我在征求了冯市长和钟书记的意见之后觉得,几个经济发展不太好的区县固然要引起重视,但是也不能忽视对几个经济总量靠前的区县,因为它们的基础好底子厚,一旦能够打开局面,那么就能更好的拉动全市的GDP增速和经济总量增长,这对全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林春鸣的眉毛微微扬了起来,本来合叉的手放开来,一只手在办公桌上轻轻的敲击。
“唐书记和我的意见,东峡发展得很不错,目前班子也运转顺畅,王士渠对局面的把控也很到位,所以这一次调整可以暂时不予考虑,或者可做小调整,宛阳、真阳、山都三个区县相对压力大一些,……”
“宛阳区的区长人选至今未定下来,需要尽早敲定,真阳虽然去年的发展慢了一些,但是有一些客观原因,总的来说袁成功和祝汉明的搭档还是比较得力的,真阳经济总量能迅速追上宛阳他们二人的功不可没,……”
“山都的情况较为复杂,这几年的发展也是起伏比较大,91年山都经济增速一度冲到第一,但是92年就滑到了第四位,93年变成第二,94年又落到了第四,……,目前山都县县长王岳飞年龄偏大,已届调整,……”
“嗯,王岳飞上个星期找过我,称其身体欠佳,他儿女皆在市里工作,他希望能调回到市里,以方便儿女照顾。”
林春鸣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身体也往后靠了靠,显得放松了一些,先前林春鸣的姿态给了叶和泰很大的压力。
“宛阳区长和山都县长人选都是迫在眉睫的,我赞成老唐和你的意见,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几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区县,而要把经济基础较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县统一纳入进来考虑,这样有利于全市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拧成一股绳发力。”
听得林春鸣终于表态赞同了自己的初步意见,叶和泰也是精神一振,话语也变得更加流畅起来。
“唐书记和我在这两个人选问题上也曾经考虑过,唐书记提议沙正阳可以到宛阳担任区长,因为宛阳经济基础较好,又是主城区,对于沙正阳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磨炼,但我最初意见则是考虑让沙正阳到山都担任县长,因为我个人认为山都县高官苏英策年龄也偏大,山都经济虽然不如宛阳,但是沙正阳恰恰在产业发展上很有一套,他去山都能够胜任,未来苏英策如果要退二线,沙正阳接任之后也可以保持发展的延续性。”
“嗯,老唐的意见有道理,但是你的观点也没错,你说的是最初意见,那后面意见呢?”林春鸣听得很仔细。
“我后来又征求了冯市长和钟书记的意见,他们提到市委确立了要依托主城区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兼顾郊县的发展观,宛阳情况较为复杂,正阳的年龄和资历不利于他在宛阳迅速打开局面,而山都因为偏居西南,虽然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是和市委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又有一定区别,所以都有利弊。”
注意到林春鸣翘起的嘴角,叶和泰越发自信。
“所以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我考虑可以让真阳县长祝汉明接任丹镇县委I书记,由沙正阳接任真阳县长。”叶和泰终于拿出了自己的意见。
“哦,沙正阳不去宛阳,也不去山都,却去了真阳,怎么考虑的?”林春鸣很重视这一点。
“我是这样考虑的,宛阳的情况林书记也清楚,正阳去了可能会被许多琐碎事务所缠绕,难以实现市委的意图,即在经济发展上拿出成绩来,而真阳作为紧邻主城区的郊县,实际上真阳经济开发区已经和市开发区接轨,连成了一片。”
这个时候叶和泰已经捕捉到了林春鸣的兴趣点,那就是要和市里的产业发展导向相契合,一切调整都要服从这一点,所以越发信手拈来。
“复兴大道已经全线贯通,真阳那边也正在沿着复兴大道西段进行产业布局,但是从去年的情况来看,真阳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上和市里,也就是市经开区的发展还有些不太合拍,所以我考虑沙正阳人熟地熟事熟,他去之后可以很好的把真阳的产业打造和市里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让真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经开区完美的对接融合起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
林春鸣忍不住连连点头,叶和泰的意见正好切中了他的想法,此时他对叶和泰的观感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
林春鸣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辈,也不是那种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能干到他这个位置,很少被点滴小事所影响,但今天叶和泰之前的态度和随后的意见的确让他反差比较大,所以这才让他的观感与比较大的变化。
“不错,和泰,你的这个意见很不错,充分考虑到了市委的意图和区县的实情相结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