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更,求各类支持,书评,本章说,五星评分,加入书单,推荐票,谢谢!
………………………………
第一卷 第八十六节 对比,差距
汪剑鸣从看到这篇文章起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跑西水,很辛苦,半个月时间,几乎在西水就扎了五六个上午。
从贺书记、贾书记再到石部长都很重视这项专题活动,所以盯着他跑西水。
西水是贺书记定点,而银台又是市委黄书记联系,这一联系上,立马拔高了许多。
这篇文章是一份经验介绍,重点介绍了南渡镇在开展这项专题活动的一些经验,关键在于南渡乡党委的一些创造性的提法很有新意。
比如参加过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忆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共产党员无偿将花卉种植技术传授给邻居,带领周围百姓发家致富。
其中重点是介绍了几名基层共产党员带领周围邻居百姓增收致富这一块。
除了传授花卉种植技术的,还有外出务工回来之后主动带领一帮同村劳动力外出挣钱的,还有组织本社群众组建养殖合作社一起搞鸡鸭养殖增收的,事例写得很鲜活而实在。
尤其是对几名共产党员的介绍刻画很到位,极富渲染感召力。
不用看汪剑鸣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虽然是樊文良送上来的,但樊文良没有这份文才,而郭业山或许有,但是要收集素材和提炼,肯定具体活儿是自己那个老同学沙正阳干的,郭业山顶多定一下稿。
对比自己这段时间拿出来的东西,汪剑鸣立即觉得自己写的那些东西黯然失色了许多,想到这里汪剑鸣既有些不甘,又有些不忿。
西水镇那边推荐了一些什么狗屁素材,要不就是兢兢业业的乡镇干部,或者就是在家尽孝赡养老人的妇女主任,简直毫无新意。
不是说这些不好,但是和南渡这边的经验一比,总感觉这些事例流于俗套或者说随大流了。
其他乡镇也大多是以这一类的居多,哪怕自己文笔再好,加工水平再高,但也只能说比其他乡镇报上来的材料强一些,要和南渡的经验介绍一比,立马就缺了新意。
瘫倒在藤椅中,汪剑鸣说不出的懊丧,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个角度呢?
做贡献,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努力,就像这篇文章无比精妙的题目一样,“勿忘初心,不辱使命”,连汪剑鸣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个题目太切合主题了。
共产党人的当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让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尤其是“勿忘初心”这一句用得极为经典,和“忆传统”恰到好处的遥相呼应,汪剑鸣都忍不住嫉妒起来了。
沙正阳这个家伙的文才就真的好到了这种程度?
自己就真的比他逊色一筹不成?
对比西水和南渡两个乡镇的经验总结材料,汪剑鸣觉得自己写的不能说就是一坨屎,但起码在立意上就比对方差一截,肯定难以入领导的眼。
尤其是西水还是贺书记的联系点,而镇党高官桑前卫据说很有可能要接r县委办主任,这个印象若是差了,日后对自己影响可就大了。
若是被贺书记和贾书记以及石部长他们看到了这篇文章,那对沙正阳的印象恐怕又会大为改观,而自己的印象可能又会大跌,这是汪剑鸣难以忍受的。
不是说沙正阳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他们乡工业公司下边一家酒厂的事情么?怎么还能弄出来这样一篇事迹经验材料来?
汪剑鸣越想越是郁闷。
站起身来,吁了一口气,汪剑鸣梳理了一下头绪,该如何来应对?
让石部长他们看到这一切是汪剑鸣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不能容忍已经被逐出县里发配到镇上的沙正阳再有任何机会,正如姨父所说的那样,沙正阳多一个机会,也许就意味着自己少一个机会。
可摆在面洽的现实却是自己拿出的东西不如南渡乡的,石部长他们一看就能知道优劣差距。
或许可以模仿南渡这边?汪剑鸣心中微微一动,还有几天时间,如果把自己这里边的东西去掉一些,然后重新从西水那边挖掘一系类似的素材来加工,加到自己这份文章中来,也许就可以来一个偷天换日?
这种操作并不难,像南渡那边的范例在西水镇一样有,只是自己和西水镇党委都没有想到罢了。
现在挖掘出来改头换面进行加工,形成自己的东西先交给领导审阅一番,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不用担心南渡这篇文章的冲击了。
只是这里边多少也有一些风险,一是郭业山和石部长关系很密切,如果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会不会有什么后患?
二是这需要先把南渡这边文章压一压,当然在部里边,汪剑鸣操作一下也能做到,就是不知道南渡乡那边有没有通过其他渠道让别的领导先看到这篇文章呢?
汪剑鸣沉吟起来。
本身就是干部家庭的出身让他对机关里的种种就要比一般人敏感得多,他很清楚这一次十分重要的专题活动由于市委黄书记联系银台骤然又拔高了几层。
石部长安排自己跑西水这个贺书记联系的乡镇一方面是考虑到自己也是中文专业毕业的,文笔拿得出手,二来也还有自己姨父的打招呼,否则这种好事情绝对轮不到自己,部里边几个笔杆子都盯着呢。
正如姨父所说,这项工作如果出彩了,很容易得到主要领导的欣赏,日后提拔时便会占据很大的优势,姨母也和自己提起过,姨父也希望能在两三年内解决自己的副科问题,所以自己必须要尽快有一些能服众的成绩出来。
听说郭业山对沙正阳还是挺重视,只是不知道怎么又让他放下这次专题活动去搞乡镇企业了?或者说只是让他提提笔整理素材,最后还是让樊文良来提口袋?
如果郭业山那边的问题能摆平,其他问题都不怕,就算是郭业山知道了自己借鉴了南渡这边经验,也没啥。
自己本来就是代表部里边驻点西水,贺书记联系西水,自己也是为贺书记的工作服务,借鉴一下也很正常,都是为了工作,这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想到这里汪剑鸣心里也慢慢踏实下来。
**********
呐喊求支持!
………………………………
第一卷 第八十七节 小手段,考验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篇文章压一压。
这也简单。
在部里边一年时间,汪剑鸣也是一个精细之人,对几位部领导的习惯也很了解。
谢部长这段时间身体不适,看东西就疏懒下来了。
如果把这篇文章压在最后交到谢部长那里,估计等他这个速度看完,起码要一周后,而那时候自己这边也该修改好了,等到石部长先看到自己的东西,谢部长那边审完再交到石部长那里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领导看东西就是要图一个新意,只要石部长先看到自己的东西,有了兴趣,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确立了印象,南渡的那篇文章就无关紧要了。
倒是需要给樊文良那边打个电话稳住他们。
有些风险,但是汪剑鸣觉得值得。
沙正阳自然不清楚自己辛辛苦苦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已经被汪剑鸣给下手掐住了,交给了樊文良,而且也经郭业山审过了,两人都很满意,这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现在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酒厂经营上。
宁月婵的归来的确替他分担了很大的压力,对方带着厂里的几名销售人员,主动的承担起了前期对一些欠款的清理。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事儿,谁都知道这活儿不好干,有些老账已经拖了一两年了,你现在要去找那些糖酒公司或者批发商把欠账收回来,尤其是红旗酒厂现在的状况又是如此,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宁月婵就主动扛起了这个担子,而且这一周里,竟然就硬生生的去要回来六万多欠款,连沙正阳都很惊讶对方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销售上几个人都没说,但是沙正阳也知道宁月婵恐怕也不好受,从第二天脸色苍白甚至还有些酒气就能知道,多半是靠酒桌子上拼酒才把这六万多块钱给拼回来。
这也让沙正阳越发感觉到压力了,如果不能在老崔的演唱会这上边得到突破,那么后续的许多事情就不好操作,而老崔那边又是最不确定的。
哪怕在人面前胸脯拍得当当响,哪怕沙正阳再三分析觉得有把握说服老崔那边,但是只要一天没敲定,这种事情就不能打包票。
要联系上老崔那边也不简单,但好在沙正阳这边也不是没有路子。
冯子材的二叔就是市文化局的办公室主任,而老崔去年来汉都开演唱会时,也是经过了市文化局审批,就这层关系,时间间隔也还不久,估计找找人,冯子材的二叔还能够联系上老崔那边,但也仅止于此。
具体怎么来运作,那就得沙正阳他们自己去跑了。
**********
“你是说曹主任对我们乡的经验很感兴趣?”郭业山难以压抑住内心的喜悦,捧着茶杯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他努力的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兴奋情绪,把水杯放在桌上,但是又忍不住端了起来,他要用这种方式来平复自己的心境。
他不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但这事儿太重要了。
“忆传统,做贡献,做新时期合格党员”这项专题活动,市里非常重视,市委黄书记联系银台县,县委贺书记联系西水镇,县里重点也放在西水,论理就没南渡啥事儿,他郭业山再是心有不甘,也只能吞下这口气。
郭业山知道贺仲业很欣赏桑前卫,传言年底县委办主任刘延之年龄到点之后回到人大去,桑前卫很有可能直接跨过副县长这一级直接担r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但郭业山有些不服气。
他不认为南渡的工作就比西水那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