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看今朝-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酒业,这道题不好做。

    闻一震提出的口号和目标很好,但问题是这合适么?这行得通么?

    县酒厂的情况众所周知,拿赵嵩的话来说,这是闻一震在卸包袱,甚至是故意转嫁包袱并想要攫取主动权,要牺牲南渡镇的利益来填补县酒厂的大坑。

    纵然县酒厂是县直属企业,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因为县酒厂是国企,就为所欲为。

    但闻一震却是言之凿凿,称县酒厂只是遇到了暂时性的困难,主要还是因为全国市场的不景气和省内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如果能够与东方红酒业实现合并,借助东方红酒业在外省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作用,便可一举扭转局面。

    这也是闻一震所提到了强强联合。

    县酒厂有产能,有库存,但缺资金,缺销售渠道,东方红酒业产能不足,但有资金和销售渠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典范。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的确是正确的做法,问题是南渡镇那边肯定不愿意。

    有产能有存库的酒企多了去,不仅县里有,市里其他县更多,尤其是像津县、穹山等县,都是白酒产业大县,号称原酒故乡,随便拉一家酒企出来,产量都是上万吨的,现在县酒厂要兼并东方红酒业,还要占据主导地位,人家肯定不答应,人家当然更愿意在外边去直接收购了。

    当然,如果能在本县内两家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是最好不过了,也就绝县酒厂面临的职工下岗工资发不出的困境,问题是正如贾国英所说,以县酒厂现在的情形,万一互补不成,还把东方红酒业拖垮了呢?

    贺仲业自然清楚县酒厂存在弊病问题有多少,机制僵化、冗员众多、效率低下,再加上内部更是七拱八翘,内讧不断,这样的企业能把拖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了,闻一震说了无数次要调整要解决,但始终是只打雷不下雨,这也是贺仲业不太满意的地方。

    当然这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县酒厂这帮职工也是被放纵惯了,动不动就到县政府乃至市政府去上访,从三五个到几十个,只要一天工资没有兑现,那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而且县酒厂如何改制也是一个风向标,像一墙之隔的罐头厂情况也差不多,只是工人要少一些,一样盯着县酒厂的动静,所以无论是贺仲业还是贾国英都觉得棘手。

    之前曹清泰当选县长之后,曾经和自己提起过要推动县属国企的改革,要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改制方案,促进这些县属国企主动进入市场经济,不能什么都指望着县里来为他们兜底垫背,县里这么些年来背的包袱已经够重了,已经不堪重负了,也不可能在背下去了。

    只可惜还没有来得及正式推动这项工作,曹清泰就被走人了。

    现在借这个机会来触动,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如何来推进,倒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明天还有四更!零点,早七点半,十点半,晚上八点各一更。求票!
………………………………

第二卷 各有稻粱谋 第十一节 培养,融洽(为1000月票加更!)

    沙正阳并没有指望郭业山和孔令东就能逆转县里要把县酒厂这个包袱甩掉的意愿。

    据他所知,县酒厂的工人恐怕四月份的工资就发不出来了,这大概也是让闻一震如坐针毡的主要原因。

    这是他从陈鹤那里了解到的情况。

    从太原和兰州回来,沙正阳也专门去拜会了陈鹤,也从陈鹤那里了解到不少情况,结合从郭业山和孔令东这边得到的消息,对县里的情势变化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已经是副镇长,去见陆烜会有些炫耀的味道,他本来还准备去见一见陆烜的,他对陆烜的印象很好,如果能维系保持原来的关系,也能在县里多一个朋友和消息渠道。

    但专门去见面肯定不太合适,只能找机会了。

    在沙正阳看来,恐怕县里归根结底会推进县酒厂和东方红酒业的合并,但只要目前能拖一段时间,随着东方红酒业在甘、晋两省市场的局面打开,情况进一步好转,东方红酒业对县酒厂的优势会更明显,而且郭业山如果能如愿以偿的进入县领导班子,以及国内高层风向向下的吹来,对东方红酒业就会更有利。

    所以沙正阳也没有放太多精力在这上边,他能做的已经做了,他也相信郭业山和孔令东会为了捍卫自己利益而去尽力一搏。

    “月婵姐,回来了?”沙正阳是和焦虹一道亲自去火车站接的宁月婵一行。

    宁月婵他们的归程也是一拖再拖,原本是打算三月初就要回来,但是伴随着甘晋两省的市场都打开,整个团队分成两块,分别留在兰州和太原走不了了。

    全负荷生产运行下的两边厂区都全力满足两省的市场,尤其是随着春节假期结束,需求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持续增长。

    面对这么好的局面,宁月婵和毛国荣他们都不敢走了,全力以赴的稳固市场才是正理,所以一直拖到月底,宁月婵才算是抽出身来,让何维和宁月凤留守兰州,自己先回来了。

    “回来了,不过我打算呆两个星期还要去太原一趟,那边我还得要去看看。”宁月婵瘦了一圈,连本来丰润的面颊都枯涩了不少,足见这两三个月的辛苦,看得沙正阳都有些心有不忍。

    “月婵,你回来先休息一段时间,我和沙镇长说好了,下个星期我去兰州,呆一段时间再去太原。”焦虹很爽快的接过宁月婵的包,笑着道:“要劳逸结合,否则累垮了咱们东方红酒业的功臣,那就是大过了。”

    “虹姐你要去?”宁月婵吃了一惊,目光望向沙正阳,“怎么让虹姐去?”

    “怎么,我就不能去?”焦虹爽朗的笑着道。

    在这一点上,是焦虹主动向沙正阳提出来的,让沙正阳也很诧异。

    原来商量好的是焦虹负责公司日常事务和本地外联,这项工作琐碎而庞杂,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而焦虹以前在很多岗位上都干过,尤其是在政府部门里呆过,这方面应该有优势,焦虹也接受了这个意见。

    但是当焦虹真正融入到东方红酒业中来时,她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了。

    在公司里,生产有董国阳和胡文虎,后勤保障有高柏山,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外联。

    在刚接手这一两个月里,外联事务比较多,焦虹也需要时间来适应,所以还觉得有些挑战性。

    但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公安、工商、质检、税务这些部门打交道越来越多,焦虹显得格外得心应手。

    她觉得这些工作越来越寻常,像许多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能处理,只有较为复杂和需要较高层面的协调的事务她才出面。

    焦虹越来越意识到要想在东方红酒业这样一家两头重的企业里站稳脚跟,只是能处理这一类日常事务不行,而生产研发这一块专业性太强,自己无法胜任,那么就必须要在营销这一块上成为行家里手。

    所以她在开年之后已经开始主动的参与到本省本市的营销工作中去,对这一块的业务也慢慢熟悉起来。

    对沙正阳提出的东方红酒业未来五年的庞大发展计划,焦虹也是越来越感兴趣,从最开始的持怀疑态度,到通过与沙正阳的多轮对话探讨之后,焦虹发现自己逐渐被沙正阳说服,成为他这一计划的忠实拥趸。

    按照沙正阳的规划,东方红酒业就是要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国内中档白酒品牌的领军者,在五年内要在高中端白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同时要打造出东方红系列高中端品牌。

    为此沙正阳也提出了研发新品、打造品牌、营销市场这三大手段,而目前还处于全力踏出第一步营销市场这一步。

    只有在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东方红酒业才有实力来推进另外两个环节,现在这两个环节还只处于打基础阶段。

    焦虹觉得自己应该参与到这其中去,要想成为这个企业的元老,焦虹觉得自己不能成天坐在公司里,而要主动出击,连沙正阳这家公司的缔造者,都要全力以赴的参与到营销第一线去,她要想有所作为,怎么能枯坐家中?

    所以她向沙正阳提出了,五六月份依托南京、合肥以及昆明三场演唱会开辟苏、皖、滇三省市场的营销之战她要参与,而现在她要提前接手去熟悉甘晋两省市场。

    对于焦虹的这一要求,沙正阳没有理由拒绝,甚至他还很乐意见到这个女人的野心和不服输的劲头被撩拨起来了。

    在他看来,焦虹或许性格上没有宁月婵那么果决凌厉的气势,但是骨子里一样有着不服输的韧劲,更多了几分勃勃燃烧的野心,这一点上她比宁月婵更出色。

    现在她的短板就是对白酒行业销售还不太熟悉,但是以焦虹的这股子劲头,他相信只要让焦虹在兰州和太原呆两个月,她很快就能上手,并担纲下一步苏皖滇三省市场开辟的主力军。

    “走吧,上车吧,车上说。”

    车是焦虹开来的,夏利车更多的时候成了焦虹和高柏山的专车,为此公司又不得不在年后再添置了两台车,一台标致505旅行车,一台长安面包车。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征地扩建事务,高柏山也开始忙碌起来了,从征地跑手续到建设这一块都交给了他,这对于高柏山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而他本人也很享受这种锻炼。

    “虹姐,你怎么想的?”宁月婵坐了副驾,迫不及待的问道。

    熟练的打着方向盘,从停车场出来,绕上人民大道北二段,焦虹显得游刃有余,这几个月的操练让她原来很生疏的车技都变得格外娴熟起来。

    “怎么想的?你都可以去跑市场,我就不能?”焦虹知道宁月婵的好意,“在公司呆了几个月,内部事务我也大概熟悉了,唯一不了解的就是销售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