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沙正阳都都直接让伍建禾去找茅吕二人汇报,而无需自己再从中承转一次了,之前几次伍建禾还是依照规矩推辞,希望和沙正阳一起汇报,但是后来他发现沙正阳还真不是矫情,是的确太忙,没有多少精力来过问,很多时候只需要大略让他知晓一下就行了。
当然伍建禾还是一个相当懂规矩的人,每一次即便是要专门向茅吕二人汇报工作,他也会将汇报要点简明扼要的书面罗列出来,然后专门交给沙正阳或者梁锦柏那里,算是以备存档。
无论人家这一手是不是多余,但沙正阳也得要承认,伍建禾这一手做得很漂亮,如果是换了自己处于他那个位置,恐怕都未必能做到这一步,这也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课,以后自己真的要走到类似的岗位上,也当如此。
“许部长,高新区这边的工作的确耽搁不起了,您也知道我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市委这边和城市综合规划工作上了,高新区没主任,老伍还要兼顾经开区,委实忙不过来,我已经向茅书记和吕市长做了汇报,他们让我来和你具体商议一下,人选问题上尽早确定下来,也好开展工作。”
沙正阳对许晋九是真的有些看法了。
他已经找过这个家伙两次了。
每一次来组织部这边,都是看到这家伙一本正经的看报纸,学文件精神,似乎能够从报纸中找到诸般精义,对组织工作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两次提出来希望组织部这边在人选筛选上适当加快进度,这个家伙都是答应得很爽快,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三个星期过去了,都没有任何反应,这就让沙正阳有些坐不住了,伍建禾也同样有意见。
伍建禾有意见只能忍着,他还不敢和许晋九这种老资格的组织部长来发牢骚,但沙正阳忍了两次,也有点儿上火,再找茅向东说了一次,就准备要和许晋九好好说一说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沙正阳还从未觉得有人会把他视为好拿捏的软柿子,关键是这真的是为了工作。
要说他半年后就要卸任,没必要为了一个管委会主任人选来和许晋九闹得不愉快,而且迟早这个人选也得要定下来,何必来得罪人?
但沙正阳却等不起,他也不愿意和许晋九在这里打肚皮官司,还得要敲定落实,许晋九真要对自己有看法有意见,他也只有认了。
当然,交涉也需要讲方法和艺术,他肯定不会让人觉得自己干涉了组织部门的工作,他需要向对方阐明这个人选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正阳,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也知道,这几个人选都不好安排啊。”
许晋九一样有些不高兴,什么时候轮到你沙正阳来过问干部人选了?
这是各区县党政主官人选,副厅级,都还需要报经省委研究批准的,市委组织部当然要认真对待,精心研究,哪有那么容易就定下来了?
本身许晋九也就有些情绪,前次提出的人选,被茅向东否了两次,这一次如果还在被否,他许晋九的脸往哪里搁?
“你不太清楚上次的情况,茅书记对这几个人选都很重视,如果选不好的话,会影响到下一步全市工作的发展,所以我们也考虑在人选范围的初选上扩大一些,多花一些精力来摸摸底,多征求一下各方意见,多了解一下这些同志的现实表现,这样也更有说服力。”
许晋九的振振有词看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沙正阳却很难接受。
那一次干部选拔不是这样的程序,难道以前就是匆忙随意就把人选拿出来了?
这本来就是你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这个时候却以这样的理由来拖延时间,未免真的是把自己当成外行来糊弄了。
沙正阳自己也是当过县长的,很清楚组织部门的流程,他对许晋九这样的态度很是不满意。
“许部长,可高新区这一块工作真的需要特殊考虑了,您知道我现在的情况,也清楚现在高新区和经开区都处于关键时候,其他人选也许缓一缓没啥问题,高新区能不能请组织部门优先考虑,我也向茅书记汇报过,他让我来和你多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早一些解决这个问题。”
无名孽火在沙正阳胸膛里乱冒,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憋着一肚子气了,可是遇上这种人,你还真的没有好办法,连茅向东也不好对许晋九这种元老级别的老常委说重话,而且人家表面上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滴水不漏,茬儿都不好找。
事实上沙正阳也清楚许晋九其实是以这种方式来向茅向东表达不满,嗯,上一次茅向东连续否决了他方案中关键人选的不满,只不过正好遇到自己赶上这一茬了。
沙正阳不相信许晋九这种官场老油子会不清楚这种情况的危险性,你有情绪,偶尔耍耍小性子也许主要领导不计较也就这么算了,但如果多来两次,恐怕主要领导要撕破脸,你恐怕就只有走人了。
甚至沙正阳也知道许晋九就是接这种方式来磨一磨自己这个在他心目中应该算是茅向东的眼前“红人”,满足一下他的自尊吧。
“正阳,你没有搞过这个组织工作,不清楚这里边的复杂繁琐,关乎干部一辈子的前途,我们不得不慎重啊,也要对得起组织对我们的重托,……”
许晋九的姿态似乎柔和了一些,沙正阳估摸着也许是自己的伏低做小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
这些人分寸还是掌握极佳的,说白了就是需要自己多来跑两趟,都是常委,只是分工不同,但你也得要多表现出尊重老前辈的姿态。
沙正阳的目的当然也不仅止于此,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
………………………………
第八卷 第一百一十九节 建议权和话语权
许晋九不蠢。
机关内部浸淫几十年,岂有不明白体制内的规则?超出规则,那就意味着自绝于组织,意味着你就不在胜任这个岗位,他很清楚。
所以在和沙正阳一番太极推手之后,也就顺水推舟的进入了整正题。
不得不承认许晋九毕竟是老常委了,对市内的干部情况十分熟悉,干部的经历如数家珍,这是其他人很难企及的。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人选基本上划定了三人,当然这是沙正阳从许晋九的一些介绍中自己感受出来的,混在了也有可能是驿城县县长的人选当中,也就是带有倾向性的介绍。
许晋九也知道沙正阳既然这样专门来,肯定也是获得了茅向东的首肯甚至授意。
实际上茅向东也和他交代过,在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人选上,多征求一下沙正阳的意见,毕竟沙正阳对高新区现状最了解,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和推进,什么样的干部才最合适,很大程度也要沙正阳逐步向伍建禾与新任管委会主任他们两位来移交给对方。
这意味着沙正阳在这样一个人选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建议权,或者说话语权。
这让许晋九很不爽。
当然,他也知道有一定话语权或者建议权从程序上来说也是必要的,哪怕是组织部门确定名单的时也需要向常委们征求意见,但是除了书记市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外,向其他常委们征求意见更多的还是一个形式,当然纪高官那边稍微特殊一些,但只要不涉及特定问题,那都不影响什么。
像沙正阳这种新晋常委,哪怕你再是得茅向东信重,那也一样改变不了什么,我对书记负责,不代表对他信重的人负责,就这么简单。
但现在沙正阳所处的特定身份目前高新区的特定形势下,加上茅向东的交代,就还真的让沙正阳这个家伙的意见变得有些分量起来,不过许晋九也定了一个底线,那要看这个家伙的意见是否能说服自己,不能,对不起,那还得该咋地就咋地,你要觉得委屈,那你就像茅向东诉苦去。
许晋九能想到的,沙正阳自然也想得到,前世今生几十年,他也是打过无数个滚来着,啥风风雨雨都经历过,哪怕前世没有走到这样的高度,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其内里大同小异,规矩原则都是一样的。
“许部,你也是我的老领导的,我的性子您也知晓,高新区开局大好,之前我们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说实话,我是真不愿意让老季走,配合正默契呢,可我也不能挡人家上进的路啊,但现在高新区这摊子一下子就有点儿塌了,老伍新来,而且他的精力也不能全放在高新区,经开区那边对他来说才是重头,这也是茅书记和吕市长专门给他交代了的,这情况你也清楚,我现在精力也要慢慢转移到市委这边来,所以这个主任人选真的很重要,未来承担的任务也会很重,……”
沙正阳竭尽所能让自己态度显得很诚恳,他当然也知道光靠这样不可能打动对方,但是起码能让对方心里舒坦一些。
许晋九似乎也有些触动,想一想当年自己到东方红去视察时,沙正阳的态度也一样很端正,十年过去了,对方已经成长成为和自己平级的正厅级干部了,但态度却一样,这种感触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怀念。
“正阳,我知道你现在压力也很大,但是人选问题还得要按照程序来,部里边拟定了一些合适人选,当然现在还处于酝酿期,也还需要征求各方意见,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有合适人选,也可以提出来,部里边肯定会慎重研究考虑,你也相信我们都会本着从工作大局出发,只要是有利于工作的,肯定会优先考虑,……”
许晋九很难得的这么表明了态度,换了其他常委,他基本上都是公事公办的套话,能对这沙正阳说这番话,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许部,那我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这个人选问题,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若有不对,请您包涵。”沙正阳沉吟了一下,姿态摆得更低,“高新区下一步工作主要还是按照市里边意见,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