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切对自己来说都有些太大太远了,这是市委I书记和市长的事情,而作为市长助理,自己只需要把交给自己的工作完成好。
高新区的工作沙正阳不惧,或者说只要是自己主导的工作他就不怕,唯独他有些担心招商引资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全市性的工作,而涉及到的区县和领域,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分管领导和区县领导打交道。
而如何和其他分管领导协调配合好,如何获得其他区县的全力支持,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
沙正阳的心思回到了几位副市长身上。
吕宗平和刘胤伯那里,沙正阳不是很担心,这两位身份不同,自己所做的应该是符合他们心思的,而关键在于其他几位副市长。
比如柳斯临,他分管工作这一块,照理说,自己抓招商引资对他来说是好事,但实际上作为分管工业副市长,抓工业这一块工作的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也一样是本份儿工作,所以对自己这个从侧面来横插一杠的市长助理有多少好感,不好说。
还比如臧庸,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划使用,招商引资不可避免的要提前介入和承诺,那么最后怎么来兑现承诺,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也是一个很考纲的难题。
同样,农业以及金融、商业服务业等一样都涉及到这些问题,招商引资是一个宽泛的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自己只是牵头来抓招商引资,但是并不代表后期的落实乃至结果都要由自己来负责,各区县和分管这一行的市领导在项目落地之后更具有发言权。
任重而道远,如果单纯只是招商引资工作倒也罢了,但是涉及到其他人手里的工作,或者说权力,那么就不是简单的一项工作了。
一边思考着,沙正阳的目光也放在窗外的风景上,寻找好突破口是当务之急,沙正阳很清楚要想抓成功一项工作,要么就是自己要有足够的主导权,别人无法或者无力阻挠自己,要么自己就要在这项工作上寻找到足够的利益共同体,捆绑在一起,让对方的力量能为自己所用,达成共赢。
招商工作就是如此,在高新区,沙正阳凭借自己主导,他自信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是在其他区县,那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合作者。
合作者来自两面,一面是区县,一面就是分管领导,要让人人满意肯定不可能,能做到大部分人都认同,那就足够了,这就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充分寻找利益的共同点。
于静领着梁锦柏回来了,又寒暄了好一阵,于静才离开。
“感觉怎么样,于静对你看起来很热情啊。”沙正阳在于静离开之后,笑着问道。
“他们都知道对我热情其实就是对您的尊重。”梁锦柏微笑着道:“于秘好像有那个意思联系您的工作。”
“啊?什么情况?”沙正阳颇感吃惊,市政府每个副市长和市长助理有专门对口联系的副秘书长和办公室副主任,据他所知于静在市政府办内部也算是比较资深的了,一直联系柳斯临,怎么突然想起要改换码头了?
“我不太清楚,市政府这边我也不太熟悉,但我感觉好像他很着急。”梁锦柏摇头,“但我估计里边肯定有一些我们没觉察的因素在里边。”
想了一想,沙正阳觉得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于静如果真的愿意联系自己,他也乐见其成,于静对汉都市情况很熟悉,而且主动对自己一个市长助理亲善,那么无论如何这个礼贤下士姿态他是要摆出来的。
虽然还只是第一天,但沙正阳已经感受到了来自高处的冷冷敌意,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成功,在他们心目中也许失败的自己才是最符合他们自己的胃口的。
………………………………
第八卷 第五十一节 创业史
沙正阳也意识到自己在汉都市里没有一个熟悉的人为自己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是多么的不方便。
梁锦柏才来,要融入进去,肯定需要时间,而且单靠一个秘书来为自己收集整理信息也是远远不够的。
自己需要从多个方面有人来为自己提供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会夹杂提供者自身主观的一些因素在其中,但只要能有多个角度的来源,之后加以综合,基本上也就能得出一个事情或者问题的大概真实面貌了。
当然,随着自己开展推进工作,肯定会有一些机会慢慢的深入,也会有一些人主动向自己靠近,工作中也能建立起一些关系来,从这些角度也能慢慢掌握很多消息,只不过沙正阳希望这个过程能缩短,能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就成为在各方面都烂熟于胸的内部人士。
此时沙正阳心中掠过一个人名字。
或许这个人能在这个时候帮自己一把。
********
沙正阳兼任高新区党工委I书记的任命文件姗姗来迟,一个星期之后才下来。
之前高新区党工委I书记一直是由常务副市长刘胤伯兼任,刘胤伯也早已经提出过几次,作为常务副市长的工作量太大,他实在无暇兼顾高新区的工作,有时候甚至连一周去一次都达不到,所以要求市委市政府要重新考虑人选。
不过之前这一个星期任命虽然没有下来,但沙正阳却没有客气,早已经把自己代入了进去,开始进入角色状态,开展工作。
而高新区一帮人也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特别是在目前高新区整改是高歌猛进的时候,沙正阳的到来无疑是一个最大的支持。
“截止到目前,进入科创大厦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72家,从业人员超过1400人,不过增长势头已经有所放缓,7月份进入大厦的企业是19家,而8月份只有16家,……”季国力话语中既充满自豪,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另外科创大厦的容量也差不多快要到极致了,我们预计可能到11月科创大厦就难以再接受新的企业进入,……”
“那园区有什么打算?”沙正阳一边做着记录,一边问道。
“要等到新的大楼建成肯定不可能,所以我们的备用方案就是在园区内的两栋征用的老厂房里临时进行改造,从6月份我们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了,但是相对于科创大厦来说,这两栋征用老厂房改造工程量虽然不大,但是有效利用率就要比科创大厦低很多,因为它们都是只有一层楼的厂房,未来在各方面的投入,比如水电气和宽带改造等,都要大不少,……”
季国力的介绍也的确是一个问题。
随着互联网之都的名声大开,这半年来前来创业和从其他地方主动搬迁而来的小微企业的确很多,可以说科创园区的宣传和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的确吸引了很多创业者。
这些企业龙蛇混杂,沙正阳甚至可以肯定其中可能百分之八九十都会在未来几年里逐渐被淘汰消亡,这是一个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创业者的热情和创意如果能转化为有效的商业模式,那么归于失败也难免,哪怕高新区已经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风投资源来进行对接扶持。
但是资本是要讲回报的,他们不会听凭你的一面之词,天花乱坠也很难打动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冷硬心肠,他们只看利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
据沙正阳所知,东方红投资和万象基金就已经拒绝了不下三十个希望获得投资的创业团队,当然他们也已经认可了8个项目,并给出了第一笔投资,其中就包括一个在线旅游和线下酒店相结合的项目,沙正阳的观感类似于前世的携程,还有一个是线上工作招聘应聘项目,以及一个线上房产中介项目,甚至还有一个连锁上网场所,也就是网吧的项目。
沙正阳也不确定这些项目中会有多少成功,会有多少失败,现在的互联网资源和条件也未必能支撑得起,但是他相信自己在高峰论坛上的一番话犹如撒下了无数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飘荡,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发芽。
当然在发芽过程中可能它们会遭遇缺水干渴、缺乏土壤养分,甚至山火,最终湮灭,但是这些参与其中的人却总会保存下来,进而成为第二轮的创业者,只有经历过创业的失败,他们才能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坚韧的毅力去追逐成功。
“有没有考虑过,根据需要,把科创大厦中部分较为成熟,或者说已经具备一定商业模式的企业搬迁到那两个厂房改造出来的园区中去?厂房改造出来的规模可以设定为规模较大,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企业进驻,而科创大厦更适合那种刚刚的初创企业来进入,这样做一个适当的分流,保持科创大厦内那种创业活力氛围,……”
沙正阳提出建议。
其实那两幢厂房改建出来的可以考虑设置为孵化园,也就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式或者找到了发展方向,又或者是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就可以进入孵化园中来进行更为周到完善的孵化服务,这样有助于从这一批已经在初期最残酷竞争中活出来的企业得到更充分养分支持。
季国力和其他几个人眼睛都是一亮,这个建议其实就是对蜂拥而入的企业进行了一个筛选分类,而已经具备发展前景并获得了认可的企业就可以进入孵化园区内作有别于其他初创企业的孵化发展了,甚至他们在进入孵化园区之后可以才人才招募上获得更好的支持,资本也会更垂青于这一批已经获得了初期成功的企业。
“沙市长,您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觉得可以,那两栋厂房虽然只有一层,但是如果改造好,我们想容纳十来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还是完全能够满足的,另外周围还有好几幢条件相若的厂房,如果这种孵化模式获得成功,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进其他厂房的改造来满足需求。”
季国力思考了一下,这才道:“而且科创大厦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容纳,另外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这些初创企业一些鞭策,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