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你秦都是苏州还是深圳?
而且一连串的项目和关联产业也开始涌入进来,立马就让秦都成为名噪一时的新能源之都。
一年前放在国内,谁知道你秦都算个什么玩意儿?
所以臧庸对沙正阳是很感兴趣的,他很想看看沙正阳到汉都能给汉都带来一些什么新的东西。
照说一个市长助理真心算不上什么,但沙正阳不一样,臧庸有这个感觉,这个家伙会给四平八稳的汉都市政府带来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然,像臧庸这种心态的人有,但更多的还是冷眼旁观,想要看看这个家伙肚子里有多少货色,玩嘴炮可以,但你也得玩出逼格来,能忽悠住大家,或者说你能让大家觉得你说的这些东西是可信的,可用的,可操作的,操作了之后可能取得效果的。
所以大家先暂时洗耳恭听。
“……,在中央工作期间,我接触到很多领导和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都比较一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奠基十年,他们认为在这十年中中国将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重化产业阶段,以中国目前的体量、劳动力资源以及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和技术交流形势,中国将在十年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制造业的积累,也就是说,中低端的制造业的全面普及完善将会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帝国,无人可以替代,……”
“而从2009到2019,则会是中国迈入中高端制造业强国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可能会面临发达国家的竞争和敌视,但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又使得大家相互都无法离开,所以那个局面会更加错综复杂,……”
“……,那么对于具体落实到我们汉都市,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首要需要搞明白我们汉都市的定位是什么,然后才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我们的产业发展方略,根据汉都市六届一次会议所出台的计划发展纲要,我的理解汉都市是要努力打造成为内陆地区经济中心,国家级中心城市,中西部结合区域的交通枢纽,……”
“……,我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当务之急,或者说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确立我们汉都市在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可能有的人会说随着发展,第三产业的比例会日益提升,第三产业比例越高越是证明我们发展的成熟度越高,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得到体现,我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充分发达基础之上,因为我们汉都市的地理区位和我们汉都市在汉川省内的地位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要是制造业强市大市,才能造就我们发达的服务业,没有制造业作为基础,我们的服务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汉都不是燕京,不是上海,不是香港,从地理区位和自身定位来说,我们不可能和这些城市比,我们是汉川省省会,还需要辐射和带动全省六千万的老百姓,带动千万百姓的就业生活,那么就目前来说,唯有制造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承担起这个重任,……,制造业那么多,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实施突破呢?”
沙正阳的旁征博引恣意汪洋,都在一干人的意料之中,毕竟人家在中央干了半年,而且的确是接触到了一些较为高层的政策精神。
这不是什么秘密,前期汉川省发计委率先在汉川推动了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业的摸底调研和规划布局工作,走到了全国前列,就是沙正阳一手推动的,这也是他今天能在这个会议室里发言的底气。
而说到这里,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汉都市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该从哪些方面来拿出什么样的举措,重点瞄准哪些行业和哪些产业,甚至在招商引资中要瞄准哪些企业。
“按照吕市长的要求,我就我们汉都市目前产业培育发展和近期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相结合在哪些产业上来可以尝试一些突破说一些不太成熟哦意见和看法,……”
“第一,电子信息和电子制造业,这一点我想我不需要再赘言太多,互联网高峰论坛已经为我们汉都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下一步高新区会采取两手动作,一是着力培育互联网信息和电子信息产业,具体一点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产业或者说是服务业,这也包括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软件产业,另一手就是中高端电子制造业为主,也涵盖一些中低端的电子装配业和零部件产业,这一块未来市场规模会很大,我们也有一些方向性的考虑,半导体产业重中之重,……”
“第二,我们的一些高端专业性较强的装备制造业,比如我们的航空制造业,包括飞机制造和航发制造,包括掘进装备制造,以及它们所涉及到的相当庞大的整套产业链制造业,这一块上,我们有相当好的基础,但是在如何找准方向和做强做大自身优势项目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欠缺和不足,……”
“第三,汽车产业,特别是专用汽车制造业,这一块上可能大家有些不太理解,都知道目前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各地如上海、天津、燕京、广州、长春、武汉都纷纷确立了把汽车产业作为自身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我们汉都在这一块上的优势不明显,或者说在底子上远不及这些城市,但我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去贪大求全,而要着重考虑结合我们汉都的两家汽车企业来重点发展某些汽车类型,比如客车,比如越野车,未来在细分市场上来争夺,我们求强求精求专而不求大,甚至可以说精专做强了,也就做大了,……”
………………………………
第八卷 第四十九节 走到哪里都是一条鲶鱼
沙正阳洋洋洒洒一口气提出了六七条自己的设想和看法,他也知道其实第一天上班就做这种事情很容易引发出风头的看法,但是茅向东和吕宗平都有这个要求,他无法拒绝,只能照办。
既然得罪人也好,留下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免不了,那么索性就大大方方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意见抖落干净。
他相信能坐在这个会议室的人没有哪个的眼光和见识会差太远,顶多也就是各有专精各有侧重罢了。
自己把一些前世中的见识观点提前了十年八年放出来,沙正阳相信自然有人能辨识出这其中的分量。
至于说他们如何来理解,能不能接受,甚至为他们所用,那就要看他们的胸襟气度和执行能力了。
吕宗平一直没有说话,下笔的时候也不多,他不想给周围副手们留下一个自己过于重视沙正阳观点意见的看法,虽然他很认同和欣赏沙正阳的一些观点。
但沙正阳这种风格的确容易成为木秀于林的架势,只不过吕宗平觉得在当下汉都这种略显沉闷和懒散的风气下,这种奇峰突起的风格,或许还真的能起到一些鲶鱼效应。
事实上沙正阳在吕宗平有些拔高似的介绍自己时,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意思,领导驾驭局面自然是得心应手,自己这种刚进来的小卒子肯定只能按照领导意图来“发挥作用”,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顺带也还能“刺激和促进”别的人有所作为。
茅向东没和他提起过汉都市委市政府内部的事情,但是这么久来沙正阳和汉都市的干部打交道也不少,像季国力、刘胤伯、尤哲,之前时不时也能从桑前卫和郭业山那里获知一些零碎的消息,所以多少也有些感觉。
汉都市委市政府班子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是却显得过于四平八稳,推进工作有条不紊,每项工作在全省都能居于中上游,但是却很难做到第一,这可能和汉都各方面体量最大,要做到最好难度最高有一定关系,但是话说回来,你汉都市难道不该做到最好么?
作为全省的中心核心,你都做不到最好,那谁该做得最好?
在这一点上,沙正阳的观点很明确,其他城市抓工作是争第一,而汉都市则是理所当然的保第一,没当到第一,那就是失败。
这个观点沙正阳很明确的向茅向东和吕宗平二人表达过,这让茅吕二人也是大为震动之余也是极为赞同。
这就是针对汉都当下一种平庸风气而来。
要破除现在汉都市里边那种动辄保三争二夺一的观念,就是一个信念,必须拿下第一,没有拿下第一那就是失败,就要自我检讨,查找问题不足,不允许连续出现两次这样的情形,出现了第二次,那就要问责。
在这种具体工作会上,沙正阳当然不可能去说本该是市高官和市长说的话,但是他言语中还是明确的表示,在汉都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上,不能对标汉川省,而应该对标深圳、苏州,同样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汉都也应当要对标深圳、苏州。
在沙正阳看来,苏州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其实真的不算好。
苏州既笼罩在身旁上海的巨大虹吸阴影下,省内还有省会南京和另外一个条件并不输它多少的无锡激烈贴身肉搏竞争,另外在长三角范围内还有杭州这样的副省级城市虎视眈眈,也没有长三角内另外一座副省级城市宁波的海运之便,甚至连机场都是和无锡共用。
可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苏州却能创新求变,不断打造出其高质量高水准的招商引资环境,使得每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长三角区域内高居除上海之外的城市榜首。
同样深圳除了在国家给予了它特区政策优势之外,其他条件一样不算好,香港和广州这样两座老牌都是眼皮子地下,如何扬长补短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不是那种断断续续的爆发,而是持之以恒的创新追赶和超越,这同样让人仰慕。
而且从前世中的表现来看,未来二十年,深圳表现出来遇强越强的创新能力,苏州展现出来的包容和适应能力,哪怕是遭遇各种挑战,两座城市依然能保持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