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碧玉送去给信驿,回来时又带回一封。
“这又是谁寄来的?”
沈清兰见有信来,又喜上眉梢,她远离故土,即便在会州已经三个月,也能完全适应这里的饮食、气候和生活习惯,但依然很怀念远方的友人。
碧玉递给她,“这不是哪里来的信,这是杨宅的帖子,婢子刚快到府门时,正遇上月儿来送帖,她要去买药,就不耽搁了,婢子直接把帖子带回来。”
“你昨天上午不是才去的杨宅吗?当时也没听说要邀请我啊,怎么今天就来请帖了?月儿说什么了?”
“是有原因的,月儿说,她家小姐到了,老太太想请小姐过去见个面。”
沈清兰想起那天在杨宅门口听到的话,知道这位小姐是从京城来的,说不准娇生惯养,未必就与自己性格相投,若是能说两句话也罢,就怕不好相与,倒让老夫人失望,因此迟疑。
碧玉问,“小姐不准备去吗?”
沈清兰想了想,“去吧,老夫人的面子不能不给。”
到晚上,沈清兰与林氏一说,林氏笑道,“这是好事,你去便是。”
次日,沈清兰就真的梳妆一番,坐车去了,想着碧玉毕竟嫁人,自己往后还得多倚重秋月和冬梅,这次特意把她们俩带去,反叫碧玉在家。
两人极少这么近身跟随沈清兰出门,都很谨慎,饶是秋月资历老,也不敢放肆,默默地记录路线,冬梅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这下就更不吭声了,唯恐说多错多。
再次来到杨宅,开门迎接的依然是那妇人,“沈小姐快请进,老太太和小姐正在里屋说话呢。”
“有劳带路。”
刚来到门口,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容响起,一个女子笑得直喘,撒着娇问,“祖母,您说好笑不好笑嘛?”
“好笑好笑。”老太太的声音慈爱温柔,“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顽皮?一会沈小姐来了,你瞧瞧人家,多端庄大方、淑娴雅致,可不像你,泼猴儿似的。”
门外的沈清兰听到这般抬举自己的话,大感汗颜,讪讪然都不好意思进去了。
妇人笑,“这有啥,老太太说的很对呀。”说完,就上前敲门,“老太太,小姐,沈小姐来了。”
里头噗嗤一声笑,老太太轻声道,“说曹操,曹操到,你看着吧。”
小姑娘跳起来就把门打开,歪着头笑眯眯地看沈清兰,“沈小姐吗?你快进来,祖母正拿我跟你比呢。”
沈清兰大窘,客客气气地道,“老夫人在与你说笑呢。”侧身给老太太请安。
“别多礼了,快进来坐。”老太太笑着向她招手,又道,“这是我的孙女,闺名叫做华欣,与你年纪相仿,昨天才刚到的会州。”
沈清兰含笑向那华欣小姐行了个同辈的礼,华欣也乖乖巧巧的还了礼,两人挨着老太太入座。
第471章 担忧
老太太含笑看看左右两人,“你们年纪相仿,应该有许多共同语言,沈小姐不用拘束,华欣比你小几个月,你当她是个妹妹罢。”
沈清兰笑说“好”,打量这个被老太太牵线得来的“妹妹”,不禁暗暗称赞,这位华欣小姐生得明眸皓齿、肤如凝脂,是个实打实的美人儿。
这美人儿恰好也在看她,微微歪头,嘴角眼梢都是笑,天然娇嗔。
“我昨天才刚到的,一进门就听祖母念叨姐姐,因此十分好奇,迫不及待地请姐姐过来,本该登门去见姐姐的,但素未谋面,觉得唐突,还是邀请姐姐过来的好,姐姐可别见怪。”
老太太突然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地瞟了眼孙女,孙女则调皮地眨眼回应,祖孙俩以眼神交流,颇有趣味。
沈清兰看在眼里,不知其意,也觉得亲切好玩,不禁莞尔,“清兰有幸得老夫人垂爱,惭愧、感激不已。”
华欣一直在打量沈清兰,反反复复地看她,脸上笑容愈浓,目光愈亮,似乎还多了几分慧黠,“见到姐姐之前,我一直好奇,姐姐会是怎样的花容月貌、知书达理、出尘脱俗,如今是心服口服。”
“……”沈清兰目瞪口呆,总觉得这句话配合她的表情一起琢磨,还含着别的意思,可奇怪的是,同样的话换个人说,兴许会显得傲慢无礼,偏偏华欣说出来,一派天真坦然,让人生不起气来,“不敢与华欣比。”
华欣嘻嘻一笑,“祖母,我这次能带姐姐去京城吗?”
刚缓下一口气准备喝口茶的沈清兰差点呛着,带我去京城?
老太太哈哈大笑,目光古怪中透着喜爱的看了眼沈清兰,“唔,清兰去不去京城,可不是你说了算,就连我,也不敢说这句话的。”
“我知道!我哪有这么大魅力呀,还得……”华欣神神秘秘地说一半留一半,越发的让沈清兰满头雾水。
她只好答道,“华欣的心意我领了,若是有缘,将来我去京城找你玩啊。”心里忍不住犯嘀咕,自己怎么像是被这祖孙俩“算计”了呢,可是思来想去,对方一个慈祥和蔼、一个甜美可爱,怎么看都不像坏人,自己又有什么可被算计的呢?
华欣显而易见的喜欢沈清兰,眉飞色舞地讲着京城趣事,老太太和沈清兰都沦为听众,好在这个讲述者生得美貌,又文采斐然,讲起故事来生动又有趣,沈清兰也听得津津有味,她从华欣的描述中想象另一座从未去过的城市,想象大哥和二哥就在那里挑灯夜读、走马观花,想象有一个曾经在那里度过童年,然后从军……
仆妇例行进来询问午饭的安排,华欣兴致大起,得意地扑到老太太怀里,“祖母,我告诉您,我学会包饺子了,春节的时候我跟着厨娘包了一大盘子,父亲和母亲都说好吃,改天饿包给您吃呀。”
老太太笑着称赞,“不错,华欣长大了,是该学点东西了,不过,你说到包饺子,却不知道清兰的手艺呢,那才是真正难得。”
华欣惊讶极了,像是又发现了一座大宝藏,“姐姐还会烹饪?哎呀,那我将来可就有福了,可以经常吃姐姐做的美食了。”
沈清兰再度目瞪口呆,这是什么逻辑?我会做菜,就经常做给你吃?问题是,就算我经常下厨,你也不住在我家啊,怎么吃得着?
老太太却像是压根没觉得这话有问题,只是觉得不礼貌,嗔责道,“华欣无礼了,清兰是你姐姐,还能天天下厨?”
华欣意识到自己失言,吐了吐舌头,一笑而过。
这般场景,沈清兰哪里还好说什么,着实认识到华欣的单纯,她快言快语,但不会没完没了;她身份娇贵,一看就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娇小姐,却不傲慢骄狂,这样的性格,就算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却也无论如何讨厌不起来。
沈清兰笑道,“我只会做几道简单的点心,华欣要是有兴趣,就稍等一会,我去做些来。”
“这哪……”老太太拦着,没拦住。
沈清兰已经站起来了,华欣也跟着起身,撸袖子就拉她,“好呀,我和姐姐一起去做,正好姐姐教教我。”
“好。”
老太太皱眉却在笑,“华欣,胡闹了,清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却叫人教你烹饪?”
沈清兰笑,“无妨,烹饪也有烹饪的乐趣。”
华欣朝祖母扮个鬼脸,拉着沈清兰离开。
任妈妈换了热茶进来,笑道,“这真是缘分,咱们小姐与沈小姐一见如故,相处和谐。”
老太太亦含笑点头,“是啊,华景的眼光不错。”
任妈妈一边斟茶,一边问道,“三少爷什么时候过来?”
“还没个准数。”老太太蹙眉,“前些日子才来了信,一则想等今年春试全部结束,得了确信再动身,二则,说是皇上……呵。”
任妈妈好笑又有点发愁,“皇上要是坚持,怎么办?总不能和宜威将军一样倔强吧?”
“不至于,卫家老三那性子……真真是在军营里呆久了,犟得跟杆枪一样,又硬又利,这不,吃了苦头。”
任妈妈想了想,“宜威将军和咱们三少爷打小的交情,宜威将军每次回京,必定回府来找三少爷,我瞧着脾气还好,不像有的武将粗鲁强硬,太太赞他是个儒将,却没想到在赐婚一事上,这么坚决。”
老太太喝着茶,微微笑,“男人嘛,建功立业可以,马革裹尸可以,以终生大事要挟,就不可以喽……”
“那三少爷……”
“华景的性子呀,比卫老三圆润洒脱,他也不像卫老三持枪跨马久了、点兵点将久了过于刚强,他会想办法的。”
任妈妈附和地点头,心里仍有些担忧。
老太太放下茶杯,“这事儿,我就不操心了,他要是搞不定,那就只能输卫老三一筹喽,人家姑娘的婚事,我也拦不住。”
任妈妈笑,“您不如回京城去,在太后面前说几句……”
第472章 叹息
老太太看她,“还用我去说?他保准亲自去打滚求了多少次了,这条路不通,太后正喜欢他呢。”
任妈妈也想不出别的好主意,只好叹气。
却说沈清兰与华欣来到厨房,一众厨娘仆妇都吓一跳,纷纷跪倒请安。
沈清兰扫视一周,暗暗惊诧,别看这杨宅表面上普普通通,屋里陈设没有价值千金之物,院子里也没种名花异草,乍一眼,真的不出众,没想到厨房叫人眼前一亮,宽敞明亮、工具、菜蔬、材料样样齐全,比起会州的沈府,也不逞多让。
华欣兴致勃勃在厨房转了一圈,问一个厨娘,“祖母多久没吃饺子了?”
厨娘答道,“已有月余未吃了。”
华欣立即道,“那我今天给祖母做饺子。”这是她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拿手菜了,所以自信满满,又问沈清兰,“姐姐想做什么?”
沈清兰笑问,“不知老夫人爱吃什么。”
厨娘答,“老太太不挑食,牙口也还好,一般情况下做什么吃什么,不过我们怕肠胃负担重,极少做油焖煎炸之食,其他的都好说。”
沈清兰再次确认好了,心里有数,对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