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长钧虽然年轻,但自幼从军,为人处世一面沉着,一面主动,与其等陆新明察觉到他的心思来找他,还不如先找陆新明。
可惜这一次又没成功,陆新明被陆夫人禁了足,虽然没有门上挂锁,但大门口就堵着两个小丫头,客客气气的说,“夫人说了,这几天少爷就在屋里看书,不能出去,也不许别人去看他。”
卫长钧沉默片刻,点点头,离开。
陆新明虽然从文,但骑马射箭也略知一二,并不是个弱柳扶风的书生,他要是真想出门,两个小丫头哪里拦得住?既然他不出来,那就是不想出来,自己也不妨缓一缓,等他自己清净些时日再说。
回去的时候,恰好薛扬送了抹额回来。
薛扬有些得意的把归还抹额的过程说了一遍,还笑,“我就说嘛,将军不该归还,就是要还,等下次见了沈四小姐,亲自还给她不是更好?
第164章 称呼
卫长钧微微蹙着两条长眉,显然关注点不在这里,“你说什么?你是怎么跟碧玉那丫头称呼我的?”
“卫三少爷啊。”薛扬挠头,莫名其妙,“分宁这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称呼将军的嘛?”
卫长钧默然,心中隐隐觉得不妙,又没有确切的把握,他从没亲口对沈清兰说过自己的姓名,她便一直“子渊、子渊”的叫,自己并非有意隐瞒真实身份,而是爱极了她叫“子渊”的语气,轻轻的、柔柔的,那声音像是一线蛊,从耳而入,一直爬到了心尖上,又酥又痒,每次听到这个声音,他就忘了告知姓名的事,大约潜意识里也是不想说的,不想她知道“卫长钧”三个字后,就再不唤“子渊”了,而是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喊“卫三少爷”。
这是他私心里悄藏着的温柔和甜蜜,从没想到有一天可能会因为这事产生误会。
但愿……不会误会,卫长钧安慰自己,她兴许早已经从别人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不在意,所以没有当面问我。
大将军头一回对某件事没有把握,心里没着没落的。
薛扬尚不知自己无意中一个称呼有可能用错,对卫长钧的沉默十分困惑,他还想念叨两句,就被卫长钧摆摆手,指使了出去。
很快,又折了回来。
“听说沈大人又来了。”
卫长钧捏了捏鼻梁,“薛扬,去做你的事。”自己出门去了。
沈清兰心情有点沉重,总是出神,直到天色已暮,才算是长袄的花样画出来,因为林氏要亲自出府去铺子里挑布料,至今未归,她就闲了下来,让翡翠把花样送去林氏屋里,自己喝了几口茶,没精打采的提起针线做手套。
“兰姐儿?兰姐儿?”外面忽地响起邱氏的声音。
沈清兰一怔,忙放下针线去迎接,心里大为惊异,不是病情加重了吗?怎么过来了?
来者确实是邱氏,也确实正病着,一脸病容,由红荷搀着进来。
“大伯母,您怎么来了?”沈清兰自是惊讶,却也猜了几分,不敢多想,只觉得发愁,“大伯母请坐,翡翠,沏茶。”
邱氏笑着落座,“来看看你,上午我让赵妈妈给你送点小玩意,你怎么还见外不肯收?这孩子,太客气了,几样小玩意罢了,都是我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置办的——我在你这么大时,就已经和你大伯父订了亲——我当你是女儿一样,你也不必与我生分,需要什么,都可以想说就说。”
“……”邱氏一开口把急不可待的把话题引导到“订亲”上,让沈清兰无言以对,她尴尬的笑两声,生硬的转移,“翡翠,你去看看,二太太怎么还没回来,别让大太太久等了。”
翡翠脆生生应着就往外跑,被邱氏一把拽住,嗔道,“看什么,我今天来,只和你说说话,并不找你母亲。”
沈清兰便知道,她这是有备而来,看准了林氏不在,要趁机先攻克自己这一关。
她忙道,“大伯母是长辈,要是有什么话,让红荷来说一声就是,何必亲自跑一趟?大伯母又在病中,万一在路上吹了风,岂不是我的过错?”
“不碍事,我与你说说话,心里舒畅了,也没病了。”邱氏笑。
沈清兰笑不出来,敢情这是话中有话,逼我依从你即将说出的话啊,我要是不答应,你心里就不舒畅,病就好不了?
“要是陪着大伯母说说话,就能让大伯母病愈康健,我自是欣然而为。”沈清兰拿起方几上一本书,“这是从大姐姐那借来的,不如我给大伯母读书?”
邱氏面僵,“这……就不用了,咱们聊天吧,兰姐儿来分宁也有三月了,衣食住行可还适应?”
沈清兰认真的点点头,掰着手指数,“老安人、大伯父、大伯母、大姐姐……大家都对我很好。”
只说好,却不说适应不适应,邱氏无奈,不好深究,继续道,“兰姐儿讨人喜欢,在分宁颇有人缘,虽然只去了一次陆府做客,但也赢得了不少赞美,让分宁的夫人、太太们赞不绝口,也结识了好些同龄蜜友。”
“大伯母过誉了。”
“确实如此呢,陆公……陆夫人都打发黄妈妈过来好几趟了,可不就是喜欢你的意思?长一辈的就不必说了,单是兰姐儿同龄的,顾家两位小姐和少爷,还有卫三小姐和陆公子……无不喜爱。”
沈清兰心里不痛快了,心说邱氏这次来还真是准备充分,连说的话都逐词逐字的琢磨好了,她这么把几个公子和小姐们混在一起提出来,也只形容一句“喜爱”,让自己无法反驳,若是自己非得抠着字把其中几个挑拣出来否认,反而显得矫情了;可要是默认了……
“大伯母说笑了,我与卫三小姐交流甚少,还谈不上多深的友谊,唯有对心莲和心薏,倒真是彼此喜爱。”笑眯眯一句话,把除顾家姐妹外的所有人全都否认了,却又只字未提几个男子。
邱氏被噎了一道,讪笑着把话题再次岔开。
沈清兰更不着急,顺势拉着她东拉西扯,一会看看绣活,一会看看字帖,一会又讲一段申州的乐子,慢慢的拖延时间,等待林氏回来。
邱氏也知道自己不能久呆,“嗯嗯哼哼”的应和几句之后,再次把话题拉回来。
这一回,邱氏脸上的笑容收了七七八八,变成了一个为子女呕心沥血、煞费苦心的长辈,拉着沈清兰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兰姐儿,你虽然平时离得远、见得少,但是这分宁……老安人也好,你大伯父和我也好,无不时刻惦记着你,夸赞你是个懂事识大体的好孩子,你也知道,你大伯父任分宁县令已有多年,始终不能升迁,可年纪一年老过一年,你大姐姐她们也一天天长大,等着出阁,老安人的岁数也……唉,你大伯父心里忧愁、焦急,连带着老安人也跟着寝食不宁……”
第165章 继续
沈清兰默不作声,垂眸静听。
邱氏也不指望她即刻就发问表态,继续煽情,“你大伯父虽说是这分宁的县令,但分宁隶属洪州,县令之上还有别驾和刺史,这都是万万不能得罪的长官,你大伯父与洪州别驾陆大人倒是有三分交情,但是女眷这边……兰姐儿,难得陆夫人十分喜爱你,这也是你……是你大伯父的转机。”
说完后,邱氏眼巴巴的看着沈清兰,等她开口。
沈清兰仍是臻首低垂,一只手被邱氏抓着抽不出来,便用另一只手捧着茶杯,沉默不语。
邱氏这下是真急了,将茶杯拿开,连同她另一只手也抓住了。
“兰姐儿,你大伯父这两天去陆府见了陆夫人两次,对方虽然没有给脸色,但比起前些日子明显有些疏离,你想,要是陆夫人恼了,你大伯父在陆大人面前还怎么办事?便是有什么好机会又能论得着他?”邱氏殷切的注视沈清兰,“这事儿还是要靠你帮忙,兰姐儿,你便去一趟陆府,哄哄陆夫人高兴,也替你大伯父说些好话,化解一下两家的嫌隙,将来,你大伯父自然要好好谢你。”
沈清兰心中是百味陈杂,一时竟没回话,她与邱氏这个大伯母相处时日不多,但这三个月来,多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邱氏不是坏人,起码没有恶意陷害自己的心,也实实在在是为沈家在打算,也正因如此,老安人对她多有纵容,许多时候,明知她行事愚昧,却仍能宽宏,何尝不是念在她用心不为私的份上?
可,即便如此,她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想要自己用亲事换取丈夫的前程,沈清兰难以接受。
“大伯母这话令我惶恐,大伯父是朝廷命官,升迁派遣都是朝廷说了算,岂是我去陆夫人面前说几句好听话就行的?”
“兰姐儿……”邱氏急于打断。
沈清兰摇头,执意往下说,“我若真是去和陆夫人套近乎,这事传出去,非但不能助益大伯父,反而更加不妙,旁人还不知要怎么编排大伯父和沈家呢,到时候,什么‘靠一个女孩儿巴结上司’、‘才干不足,投机取巧’之类的话恐怕要层出不穷,这个适得其反的结果,大伯母可想过?”
邱氏目瞪口呆,半晌才艰难的道,“若是成了亲家,相互扶持也是常理,这天下为官为民者无不如此,怕什么闲话?”
沈清兰内心哀叹,心知,目前形势也好、邱氏执念也罢,已经骑虎难下,单凭自己几句话很难让她豁然开朗、回头作罢,斟酌着再换个角度刺激一下。
巧在这时,忽听到林氏压着恼怒的声音。
“真是不巧,我刚出门,大嫂就来了,兰姐儿还小,招待不周,大嫂可别见怪,大嫂找我有什么事,去我那屋里坐一坐,慢慢说吧。”
邱氏讪讪,“……弟妹客气了,我……”
林氏真不客气,直接进来,挽着邱氏胳膊就往外走,脸上倒是挂着热情的笑容,让邱氏难以拒绝,只好硬着头发随着她去。
碧玉往外瞧着,等两人都不见影了,反手就关了门,抛给沈清兰一个“安全了”的眼神。
“注意着,要是听到母亲动怒的声音,就过去。”沈清兰吩咐。
碧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