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清源,四川汉源二中教导处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我的大学同学。作为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同班同学之一,我们常常互相勉励。
李效宁,我的大学同学,原在四川省教委高教学会工作。在我遇到挫折时,他曾给我很大的安慰,并为我呐喊、奔走。
凌一航,我的大学同学,成都市国土局干部。作为我的挚友之一,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给予我最真诚的支持。
李亚东,美学硕士,青年学者。他的职业与教育没有直接联系,但他却一直关注着我的工作。同他的交往,扩大了我的学术视野。
邹小工,四川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是我的学生家长。她曾为我编的“班级史册”《恰同学少年》、《童心》、《少年》等书,无偿设计封面。
唐海海,深圳高级中学校长。出于信任和厚爱,他曾希望我去他的学校工作,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前去,但知遇之恩难以忘怀。
郭孝平,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她在编辑《中学生读写》时,曾发表了我许多文章。这次,为编辑这本书,她又付出了许多心血。
田曦,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他十分赞赏我的教育思考和实践,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他的许多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 ……
另外,经常给我以支持和帮助的,还有成都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语文学科的老师们,他们是:钟毕、杨兵、易伯伦、吴康君、张天劲、曹诚、李晓年、张伟、李勇、陈功玲、汪娅丽、王秉蓉、杨卓、阮萍、谭同。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教过的近1000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我教育的试验品,正是在不断的“试验”中,我的教育才一天天走向相对成熟。毫无疑问,我给他们留下了或多或少的教育遗憾,为此我感到真诚的内疚;但我也因此而深深地、永远地感谢他们!
将名字编入学生心灵的词典,将事业载入祖国教育的史册——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追求。我将怀着这种愿望继续我的追求,以报答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人们。
(1998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