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意中有高潮,也会有低谷,少不了失望,更少不了竞争的失败……错误总是难免的,有时甚至正确也会变成我们的错误。当然,如果我们吸取了经验,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这种模式可以用来解释任何失败:
①强调这项计划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先例的。
②提出冒险因素。
③乐观指出情况比预期好,以减轻紧张程度。
日常的事件也提供了可以利用语言力量的好机会,例如:
①对这件事你需要作一个决定……。
②对这件事我必须给你一个指示……。
③事情很清楚,应在……与……之间作出决定。
④选择的余地是……。
⑤我必须在……与……之间冒险作出抉择。
这类话让别人感到你正在决定重要事情。每个人都希望参与重要事情,所以让他们搭上一点关系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年段。除此之外,让别人觉得你有权,也有利于巩固你的地位。
花五分种关心一下一位头痛的同事会换来一个生死之交,管理也是如此,员工总是更关心与他们直接相关的事,象饮食部的食品供应、轮休等,而不是你的雄才大略,在小事上明确、迅速地作出决定会受人赞誉,也是树立果断形象的另一种方法。
□ 强调自己的权威
一位好斗的工会召集人曾借用公司的车去参加一次会议。他在开会的时候,停在外面的车因为阻碍交通遭警察扣留,这位工会官员吓呆了,因为他知道车第二天还要用。这时只有大楼服务部经理有权签发取回车子所需的罚款。
这位经理原本只要立即签一张小小的现金收据就行了,但他想借此机会显示他的权威,
让秘书假装他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不便受到打扰。那工会召集人别无选择,只得等待,
“会议”结束了,那位经理并没有马上办理,质问了召集人半天才同意签字。
这次权威的使用使许多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却永久的变化,工会召集人不再那么好斗了——至少对那位经理来说是这样。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他们已别无选择。
任何你有权说不或是的事都是拓展权力的机会,但却常常被错过了。像“噢,我会签字的”和“看看我能做些什么”之类随便的答复等于把支票簿扔进火里。如果这样说就有力多了:①“我将授权付款。”
②“我有权在例外情况下变动计划。”
③“我将负责付款。”
④“我将签字。”
⑤“如果你能让我相信有那么回事的话……。”
⑥“我有批准更改合约的权力。”
⑦“我需要确凿的证据证明现有财物已得到有效使用。”
⑧“对该建议进行仔细的考虑,这一点对我非常重要。”
⑨“我有权否定。”
10“我的战略是在两年之内稳住市场。”
“我”是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尽可能多用,因为这表明你一个人就可以解决问题;
“将”这个词很有力,因为跟说“我将”具有同等效力,有时不妨把这个词分开说。“权力”和“授权”更是加重了份量,应善用;“如果能让我确信”和“我需要确凿的证据”之类的话很管用,因为这强调了你拥有裁决权;“极其重要”这个词总有点戏剧性效果,而“策略”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表明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露痕迹的击败对手的一个好方法是装作对他们的要求无能为力,这种阻碍性的无能
为力亦可造成一种有权力的印象。
①“我无权去……”
②“这样做对我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③“我觉得这样做不恰当。”
这三句话分别传达了权威、责任和正派的印象,进一步说,这样的说法很难受到挑战。 当然,你大可不必用充满敌意的态度说明自己的原则,应该表现出你的遗憾,必要时,甚至可以辅之以同情的泪水,但当对方成功地克服了你的障碍之后,千万别忘了说一声:“太优秀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下面就是你在挥洒鳄鱼的眼泪时可以表演的几句台词:
①“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同情你,但你是知道那些规定的。”
②“我真希望我能帮你。”
③“问题在于我没有帮你的能力。”
④“我肯定你能理解,如果我们为你这么做的话,那所有的人都会这样要求。”
⑤“我已绞尽脑汁,可是实在是无计可施。”
⑥“你也知道这方面的规定非常严。”
⑦“如果我真的这么做,我明天就得另寻饭碗了。”
⑧“很不巧,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⑨“我承认这是有点不公平,可是我也无能为力。”
10“真不好意思,我办不到。”
这些语言技巧的优点在于对所有人都适用,即使是最低级的员工也可以给对方留下一
个有权力的印象。权力总是藉由不断提醒对方他们的依赖性而创造出来的。记住:
一旦你开始扮演某个角色,它最终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正如装疯的人最后可能也会变为疯子,培养自己权力意识的人最终也会建立起自己坚
强的性格。如同学习其它技巧一样,这也需要时间,最好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并体会这效果。
电话交谈无疑是个入门的好练习,因为你无需见到对方,因而也就不至于支支吾吾了。
□ 以攻为守
提问题是以攻为守的手段,迫使对方处于被动的位置;在此时表现自信心显得至为重要 。知识丰富与准备充分是非常有用的,但谋权者必须准备应付处理意料之外的变化。下面列出的是政治家常用的计谋:
①无视对方提出的问题。
②承认问题的存在,但不予回答。
③就对方的问题提出反问。
④反击采访者。
⑤拒绝回答。
⑥采取政治手段,也就是把它当作谋取更多资源的机会。
⑦给一个不完全的答复。
⑧重复以前的回答。
⑨抱怨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
新的工作是改变你行为的好机会,对陌生人施展权威总比对熟悉你的人要容易得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掌握着心理上的优势,也就是别人会对你产生畏惧感和神秘感,请运用这些优势。
“先声夺人”这个词一语道破天机。往后再松开拳头总比攥紧拳头要容易得多。一开头要克制自己,别表现得过分友好,第一印象往往根深蒂固。要摆出一副冰冷面孔和吹毛求疵的架式来。
每个人都不满意自己的外表,象身材不佳、太胖、斜视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直觉上看要么掩盖起来,要么克服它,可是困难的是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例如,宽松的衣服可以使你显得苗条一点,但你付出的代价却是看起来不称头。同样,意志力可能可以暂时控制住结巴,但如果一时把持不住,则可能结巴得更厉害。
另一种方法违反直觉,但却具有潜在的效果,那就是故意突出缺陷。既然真正的毛病是你害怕毛病,你可以刻意结巴、发抖等告诉自己你能控制,结果也就再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这种方法可以把缺陷变为优势,肥胖也可以表现出力量和信赖感。紧张大师可以说成是天才;健忘症可以解释为不拘泥小节;慢郎中也可以把自己表现成稳重的分析家。
如果你的左右手开会时不再坐在你身边,这很可能暗示你的光芒正在衰退,有权的人都知道要远离失败,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置身事外。置身事外可能是指不参加会议、与人保持距离、不被人看见与正倒霉的人在一起,或宣布不参与。
我以前最不喜欢的老板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这当然与我无关。”属下经常开他玩笑说:“任何事情出了问题你都可以发现与某某没有牵连。即使是他吩咐 ,也与他没有瓜葛。”有趣的是,虽然属下知道他的为人,局外人却无一例外的都相信他的话,这更突出了我们前面提及过的印象管理。
□ 强制的必要与风险
强制的先决条件是掌权者必须有能力制裁属下的不服从行为。“乱动我就开枪!”“照我说的做,不然我就…”都是这种能力的表现,强制的优点在于能非常迅速的实施计划,因为不需要与权力对象有过多的纠缠。因此战争期间,政府常运用紧急强制手段保障必需品的供应。
许多经理人却在动用强制力的问题上再三迟疑,因为他们发现这经常引起别人的厌恶感。强制当然令人不愉快,但却简单易行,而且可以避免拖拖拉拉。例如,一项不受欢迎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做,下令说:“某某马上开始做”,要比向他解释为什么要他做好,否则他很可能告诉你别人更合适,最后你只有自己做了。
让员工换工作或调动别处工作,用强制的手段特别有效,但要注意两点关键问题:
①强调别无选择。
②同时让对方体面的接受安排。
如果透露一点有商量余地的意思,你就输了。当然,让员工保住面子也同样重要,象强迫调动可以被称作暂时借用,强迫停职可以对外宣称是因健康原因退休等等。只要可能,尽量把反面因素与正面因素结合起来,象:“你18年来在机场表现优异,那里很需要你,但我更需要你去一个新岗位,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千万不要漏了最后一句,你一旦做出决定,就需要立即执行,不给对方请人帮忙或再三推拖的机会。
强制力的风险在于,剥夺权力对象选择权的同时,掌权者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种情况下的服从,是因为害怕拒绝服从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从这个方面来说,权力对象有最后决定权,如果他宁死不屈,掌权者就达不到目的。 强制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