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这平等性智为什么失掉?就是你有执著,第七末那识,相宗里面讲的「四大烦恼常相随」。你为什么会有执著?因为你有这四大烦恼。四大烦恼头一个是「我见」,我见就是执著有我,凡夫执著身是我,这个见解叫我见。起心动念头一个「我」,有我就有跟我对立的,对立马上就现出来,对立是人,再就众生,《金刚经》上再就寿者,「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全出来了。这怎么能平等?一切众生里头,我总是第一,傲慢心起来。所以这四大烦恼里头有我慢,有我痴,有我爱,这四个烦恼。你们想想看,我见、我爱、我痴、我慢,这四个东西都没有了,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古德注解里面讲「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这二性就是爱憎这两种烦恼。这个爱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爱,我最近讲的爱很多,不是这个意思。这爱里头是有控制、是有占有,贪爱;贪爱的反面就是瞋恨,这两大烦恼,你这个心怎么会平?两大烦恼从哪里起来?从我见、我痴,痴是迷惑,迷才有我爱、才有我慢(傲慢)。所以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练功,这修行就是练功夫,练什么?我平常看不惯的人,瞋恨,练到能看得惯,真修行。看不惯的人,我不看他,我躲开他,不行,这不是真修行。真修行,在逆境界里面看得很顺眼,顺境里面,顺境起贪爱,顺境里面把贪爱的念头断掉;逆境里头把瞋恨的念头断掉,这就平等。真正会用功夫的人用这个。不是说你每天念好多经,念好多声佛号,你在境界一现前还是有贪瞋起来;顺境起贪爱,逆境起瞋恚,你没有修行。你搞的那些修行全是假的,不是真功夫。
  古时候苏东坡跟佛印的故事,诸位都很清楚。苏东坡自己认为有性德,这个功夫不错,他已经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他这一首诗派人送到佛印那里,佛印禅师一看,在这首诗上写了两个字「放屁」,叫那个人带回去。苏东坡一看这两个字,怒火就从心中生起来,要去找佛印算帐。到寺庙里面去,佛印门关起来,旁边写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看这个对联,也不进去了,赶紧乖乖的回家,不行!你的爱憎没断,习气还这么浓,这就是说你虽然学佛学了那么多年,你的功夫不得力,没有功夫,你不是真修!真修就是在这上下功夫。
  所以善财童子是真修,历事炼心,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从早到晚你所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在这里面去炼,炼什么?顺境不生贪爱,逆境不生瞋恚,真功夫!这是什么?这是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识成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是果上转。五八你没有办法转,你真正能用得上功的就是第六、第七,就是学什么?学不执著、不分别。先学不执著,因为那个执著的烦恼是最重最重,最容易造罪业,先学不执著。果然你顺逆境界都平了,都不执著了,六道就没有了,你就出了六道轮回。换句话说,你还有喜欢的,还有讨厌的,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念佛都不行,不能往生。不是说带业往生吗?带业往生,不带现行,这个要懂。带业是带旧业,不带现行。就是你这一句佛号功夫得力,我们讲成片,能够把现行压住,控制得住,才能往生。
  这是怎么个修行法?这比其他法门容易。境界现前,我很喜欢的境界,贪恋才生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真压得下去,让自己的心恢复平静;逆境现前,我讨厌的,阿弥陀佛!瞋恚压下去,能够压得服服贴贴。逆境瞋恚不生,瞋恚并没有断,只是这句佛号得力。这个佛号是觉,你用觉把这个迷压住、控制住,是用这种功夫,这叫带业往生。你要是压不住,你就不能往生,你还是凡夫,你该怎么样的报应,你还是在六道要受果报。你想到这个地方就可怕,真可怕!唯有真正感到可怕,你才会回头,你才肯真干,然后对顺逆的缘你都非常欢喜。为什么?没有这个缘,我没有办法磨炼。
  我自己怎么晓得顺境里头我没有贪恋,逆境里头我没有瞋恚,我怎么会知道?我天天看这个境界,顺境里面那个贪爱的心天天减弱,逆境我天天看到,我那个瞋恚的心念念轻了,一天比一天轻,功夫进步,功夫得力了。念头才起,佛号接著就来,这一句佛号就把念头摆平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摆平的方法,佛号最方便,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四威仪统统没有妨碍,念头才起,阿弥陀佛!只起第一念,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你这第一念没有相续相,这才能往生。什么时候念佛往生有把握?真控制住就有把握了。顺境里面确实一点贪恋的心没有,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不动心,那就叫八风吹不动,真的吹不动了。
  八风吹不动不是什么很高的功夫,初级,在我们念佛上,刚刚功夫成片,刚刚能把烦恼控制住。苏东坡不行!如果是佛印把他的诗退回来,写个放屁,苏东坡笑一笑,往字纸篓一丢,那真的叫不动。那我想,佛印一定会到苏东坡这来拜访他、来看他,不必苏东坡跑去,这就是勘验功夫。你真的是不动心、不在意的时候,佛印禅师要给他作印证。所以佛印写这个字不是开玩笑,不是玩笑的,是来勘验他的功夫真假,是不是真的在顺逆境界里头都不动,这等於是考验。我们要懂得他这里头真正的意思,这是同参道友应尽的义务,要帮助他提升。
  二性空,这是平等性智现前。下面还有一个注解,《三藏法数》里面对於平等性智的解释,「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这叫平等性智。如来有这个智慧。这地方讲的如来是广义的,什么叫广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叫如来,这就是广义的。宗门说得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换句话说,只要你转八识成四智就是如来。在相宗真正转八识为四智的,圆教初住菩萨,我们常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相宗里头转八识成四智。八识是妄心,妄心转,从此以后用真心不再用识心,识心里面有分别执著,真心里头没有分别执著。所以如来用的心是平等心。
  观一切法,与诸众生悉皆平等,这是自证。自证之后,则生起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就是爱心。这不是学来的,这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大慈悲心现前就会观察众生的根机,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你,你能够得度,就用什么方法。这我们一般人讲神通,什么神通?他能看到你过去生生世世所修的,这个法门过去世你曾经学过,你学过多次,那你就很熟,你一接触这个法门,你就很容易学习。如果这个法门你过去没有学过,那就很生疏,生疏传给你,你学起来就很困难。就是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有无量法门,应机说法。顺著你过去生生世世所修学的,你学得就快,你不会感觉到困难,而且你学的能生欢喜心,熟了!跟过去生中所修学的接了轨。所以这只有转识成智的人才能做到,为什么?因为他没障碍。这个偈子里面叫「平等性智心无病」,这个病就是障碍,迷惑颠倒业障,你业障消除了,通达无碍了,这叫无病。
  所以要知道我们今天的病,我们什么都不通,障碍重重,什么原因?就是有执著。执著还有一个名词叫见思烦恼,《华严》里面讲执著,大乘教里头佛常常讲见思烦恼。见烦恼,这是执著,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错误的见解从哪里生的?从执著生的;思烦恼里面,就是错误的思想,执著你的想法,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思烦恼,你认为是正确的,死也不肯放弃;叫见思烦恼。这两种说法合起来看你就清楚,佛菩萨教我们放下。五种见惑、五种思惑统统放下,你的障碍没有了,这个时候在小乘人讲阿罗汉,证阿罗汉果;在大乘里面讲,要是用我们《华严经》的说法,七信位的菩萨。现在我们这个经文讲的是十信,十信里面第七信的菩萨,平等性智现前,第七信;妙观察还没有,只是平等性智现前。所以断证功夫跟阿罗汉相等,但是大乘比小乘聪明,大乘智慧开了,小乘智慧还没有开。
  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晓得,四智菩提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就是因为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把四智变成了八识。四智跟八识是一不是二,觉悟了叫四智,迷了叫八识,迷悟不同而已。迷的是?迷的是执著,不肯放下;悟的是?悟的统统放下了。你看看,你为什么不觉悟?不肯放下,所以你不觉悟。你要问你哪一天觉悟?我可以告诉你,你哪一天放下,哪一天就觉悟,这话是真话,一点都不欺骗你。所以你还有讨厌的人,你要很欢喜他,为什么?正是帮助你练功的工具;像磨刀一样,我要我的刀锋利,我要找一块磨刀石来磨它。我是一把刀,那个我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喜欢的事、讨厌的事就是磨刀石,你没有它,你自己不能成就。你要让它在面前,才能够知道你的功夫进展到什么程度,你的心到底平不平等。这菩提心里面讲的真诚清净平等,你的真诚清净平等不能现前,就是你那个爱憎不平,爱憎没放下。爱憎是假的不是真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爱憎。
  《起信论》里头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四智是本觉,本有,八识是不觉,本无;本无决定可以断掉,本有决定可以证得。佛法讲信心、信佛,有道理的,你把这些经文开示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信心才能建立。什么信心?烦恼决定可以断,爱憎可以断,自性般若智慧决定可以证得,为什么?本有的。这个智慧现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你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永远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