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同年出家的很多个,在美国的,有浩霖法师,纽约的浩霖;妙峰,妙峰好像是在DC那里;在洛杉矶的印海,这我们都熟;中国大陆一诚老和尚也同年,现在是佛教会的会长;还有个传印法师,也是同年。我在纽约,浩霖给我算算,有七、八个,其他的我都说不上来了,有七、八个。还有星云法师,星云法师同年。很多个,这些我们都很熟,年轻的时候都常常在一起,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成就,都值得尊敬。今天难得他来看我,我们受人家的恩惠,得到人家的帮助,他今天来看看,也来检查这些年来的成果,所以我们见面非常的欢喜。
  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分成三段,段落非常的显明。在第一段里面,上面一堂跟诸位说过,心之性就是如来藏,「心即性故,是自性清净心也」,这个上一节讲得很详细。又说「妄心之性,无性之性,空如来藏也」,讲到空如来藏,就会讲到不空如来藏,有空、有不空,还有空不空如来藏,这三个名词很难懂。为什么?无论是讲空或者是讲不空,后头是如来藏。如来藏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到底是什么?宗门里一句话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没有办法比喻,没有办法形容。只有真正契入,正如古德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没法子说出的。即使佛给我们说,祖师大德给我们说,也只能说个轮廓,像中国的国画里面所谓烘云托月。月亮画不出来,画什么?画云彩,云彩里面露一块,白的,「这一块是月亮」,烘云托月。这是个画画的方法,用这个来比喻个几分相似,比喻成完全相同的是决定做不到。
  所以,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体会不得也没关系,不要求,愈求愈讹,不能想,愈想愈错。能听懂很好,听不懂就不要去作意,为什么?你再过几年就会懂,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念书念十遍、八遍,一百遍、一千遍,意思就明白了。什么原因?这是什么道理?古人讲,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的?也可以这么说。实际上是什么?你心定了。譬如说你读十遍,心没定下来;读一百遍,有那么一点影子,还是定不下来;读一千遍,心定了,定能生慧!这个慧是根本智。有根本智,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起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不要学,自然就明白,一接触就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你有根本智,你没有根本智做不到。
  所以在现代这个时代,真正有智慧的人我们见不到了,世智辩聪之人很多,这社会上很多,真正有智慧的人见不到。佛门里面,没听说哪个开悟,从前倓虚老法师在香港办了个佛学院,「华南佛学院」,智开法师他们都是学生,上次来的圣怀、畅怀,都是倓老的学生。倓老是天台宗的一代祖师,我跟他没见过面,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来讲经,他老人家已经往生。他是念佛往生净土的,真的坐著去的,虽然生病他还是坐著走。我听过他开示的录音带,佛七开示,有这么一盘。他老人家是北方人,话不太好懂,我大概只能听懂个六、七成。我有耐心,我听了三、四十遍,终於把他所讲的这一个半小时统统能听清楚。所以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不行。
  他在这个开示里面讲,中国在近代,他在一生当中见到,亲眼见到、听到,学禅得禅定的有,开悟的一个都没有。诸位想想,他说在当代,那个时候禅宗有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都是那个时代的。倓老讲他们得禅定,你看一入定,一、两个星期才出定,这不是假的,得禅定的。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他在定中上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经,看看里面还有两、三个熟人,已经往生的,在兜率天,在兜率内院,这都有记载。得禅定,没开悟,那样深的定功还不能开悟,你才晓得这个事情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开悟就成佛了,所谓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就到这个地位,没有开悟的人不到这个地位。虚老和尚我们非常尊敬他,他的愿望是生兜率天,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得到。没去之前,在定中已经到达兜率天了,当然是决定没有怀疑。
  生兜率不容易!要修的是唯心识定。兜率虽然距离我们近,只是在欲界第四层天,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远,十万亿佛国土。所以有很多人看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觉得奇怪:近的不去,你为什么到远的去?他不知道,近的这个地方门槛太高,我们程度不够。就像念大学一样,这个学校很近,离你家很近,但是它入学需要的分数很高,你达不到这个标准;另外一个大学虽然很遥远,它入学的分数很低。你想想看,你自己一定可以入学,可以进去,这个近的大学你没有办法,入不去,道理在此地。
  所以宗门里面讲,悟了之后,说佛境界(也可以讲如来藏,三如来藏),只能体会,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因为它不是物质。清凉大师在此地说「妄心之性」,妄心之性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整个宇宙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妄心变现的。《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说得更亲切一点,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在六道,不但六道如此,是妄心变的,十法界,声闻、缘觉、菩萨(权教菩萨)、藏教的佛(我们用天台家的讲法),这都是唯识所现。识心是妄心,第八识,或者说八识五十一心所,心心所变现的,心心所是虚妄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东西?真的在此地的名词叫「如来藏」,所以如来藏就讲成三个。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妄心之性,还有「无性之性」,什么东西是无性之性?虚空是无性之性,禅定也是无性之性,这都是属於空如来藏。还有「真心之性,实性之性,不空如来藏也」,真心在哪里?找不到!真心跟妄心怎么分?实性,真心跟实性意思也很难区分,有时候说真心,有时候说实性,有时候说真性。
  一个东西,佛为什么说这么多名词?这是佛教学的善巧方便。说个实实在在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为什么不成佛?你迷失了自性。所以佛讲一切法说很多名词,告诉你,你意思明白就好了,你不要执著一个名词。你的毛病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如果你离妄想分别执著,诸法实相你就证得了,你跟如来无二无别。众生跟如来差别在哪里?就是一个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一个是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跟他讲个名词他就执著,他就不放了。你跟他讲很多个,这个也是,那个也是,到底哪个是?比较容易放下,这是圣人教学的善巧,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你要是明白了,真正得意了,这个意思真正得到,怎么说都点头,都笑笑,好,很好!不会的,都摇头,为什么?不懂。
  不仅是宗门,教下也不例外,「你会么」!我常讲这句话意思很深。会,至少没有分别、执著,你才会,有分别、执著,你怎么会!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超越六道,要记住,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出不去。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不但不执著,分别的念头都没有,你说你的心清净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超越十法界了。还有分别,出不了十法界;还有执著,极其微细的执著,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不放下怎么行?佛菩萨教你放下,劝你放下,对你是有益的,有真实的利益。你要晓得你在六道里头,无量劫来生死轮回,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办法放下分别、执著。你不是想超越六道吗?你不是想成佛吗?成佛很简单,放下就行了,你放不下,你就成不了,放下太难太难!
  世尊当年出现在世间,四十九年为大家讲经说法,为什么?无非是让大家真正明了、觉悟,真的放下。放下恶业不堕三途,放下恶业,善业没放下;善、恶、无记统统放下,你就出离六道,大乘教里面讲,见思烦恼断了,出六道轮回。烦恼障断了,所知障没断,所知障是分别;我执破了,我执是烦恼障,法执犹存;法执难断,法执是分别。法执也断了,好,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还有根本无明没断,四十一品无明。不要紧,那个烦恼不严重,在一真法界里头慢慢去断。要多长时间?《华严经》上讲三大阿僧只劫,不短,愈往上去愈难,往下面容易。所以,佛祖教导我们,都是先从身外之物断起。
  我当年初学佛,二十六岁,老师教我放下,从哪里做起?布施。布施,先学著把身外之物舍掉,真的对治毛病。不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们身外之物都非常执著。我一生嗜好是读书,有一点钱都买书了,所以那个时候我有个长官笑话我:你的钱都被书店老板骗去了。确实,喜欢买书,对书非常爱惜。我的书在以前不会借给别人看的,因为我爱惜书,人家看的书没有我那么爱惜,看的时候,看到哪里把这个书叠一叠。叠一叠书上就有个印子,我看到就很难过,或者是脏东西染污了,甚至於用铅笔在旁边写字,这更糟糕的了。这是我的书不愿意借给别人看,执著到这种程度。老师教我要布施,那好了,这个东西要放下。这才开始什么?我的书可以借给别人,大概都是我看过之后才可以借给别人。而且人家到时候一定要还给我,我还去问人家要,这毛病习气很不容易改过来。
  这样两、三年之后,这个执著慢慢淡了,从哪里淡起?我的新书、最喜欢的书,人家要借,行,没有问题;你损坏,染污了,也无所谓,你不还也无所谓。没有像以前那个心理负担那么重,没有,执著就是负担,不执著了。老师给我限定的时间六年,果然到第六年真的身外之物统统放下,全施掉了。李老师正好办一个「慈光图书馆」,我把我所有搜集的书统统都赠送给图书馆。那个时候图书馆刚刚草创,收藏书籍不多,我送过去那么多书,在当时是占图书馆藏书五分之一,你就晓得我喜欢图书。那个时候赠送大部的,有一部《二十五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