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凡四训》里面非常重视这一桩事情,甚至於说,善恶的业不论现行论影响,这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影响的时间愈长,影响的面愈大,你这个业就愈重。如果是善的,你得大福。如果是不善的,你遭的果报就不好,总是饿鬼、地狱、畜生。所以古时候人责备人,责备人是非常亲密、关系特好,什么时候责备?没有第三者在旁边,这很有道理。尤其成年人,他面子,是做错了,你责备他,旁边有人的时候他面子下不去;面子下不去,就很容易怀恨在心。父母教育儿女,这个没有关系,老师教学生都不行,老师教学生都不可以有第三者在,老师教学生。以前我跟李老师十年,同学当中有犯过的,李老师叫在房间,房门关起来教训他,绝对不容许有人看见,给他留面子,所以学生感恩戴德!
做人不容易,教人不容易,这都是大智慧、大慈悲。这是我们平常要留意,要知道怎样学习。果然你能够把十善业、把五戒做好了,不能说「永离诸难」,许许多多你不好的果报都离开了,佛家讲是「重罪轻报」,轻的小罪就消了、业障就消了,重大的减轻了,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你能够体会到,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业障消了,精神提起来了,真的是常生欢喜心。为什么?忧虑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不善的念头没有了,不善的行为没有了,你所表现的自自然然与道德相应,自自然然与佛菩萨的教诲相应,这是我们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得利益,改变我们现前的生活,真的是离苦得乐。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九九卷) 2004/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99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十段光照十方,偈颂第二首看起:
【十方无比善名称,永离诸难常欢喜,普诣一切国土中,广为宣扬如是法。】
这一首偈是说诸佛如来成就之后,他所做的普度众生的事业,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学习,就是怎样把佛法在这个社会、在这个世间广泛的宣扬。最重要的是学佛,为什么?只有学佛,自己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无比殊胜的受用,都从学佛当中来的,你要认真去学习。怎么个学法?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样子做出来了,典型、模范做给我们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的境缘统统放下,一心一意专注在道业上,他才能成就。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思太乱、太杂了,世法、佛法混杂在一起,一样都放不下,所以纵然有很多年的修学,结果一事无成。这桩事情,确实你放下一分你有一分成就,放下二分有二分成就,不肯放下,完全没有成就。我们也曾经看到能够稍稍放下少分的,他就有少分成就,多放一点,他就多一点成就。
一定要学著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什么?第一个明理,你展开经卷你看得懂了,这就是你看破了。这里面的奥秘、玄义你明白了,古人所谓你参透了。「参透了」这句话,浅深差别悬殊很大。参透一分,参透二分,总归只要你参透,你就得受用;你参不透,不得受用。受用,简单的说,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没有烦恼,这经上讲「常生欢喜」,从这个地方就能看出来。所以记住,我们前面所讲的,佛教给我们最基本的,先做,决定把它落实,再不要沾染世俗的习气。世俗的习气,不善的习气,染污的习气,自私自利的习气,贪瞋痴慢的习气,贪名贪利。世出世间法都没有离开贪瞋痴,他怎么会有成就?这是首先要知道的,首先要做到的。
你看十善后面意业,不贪、不瞋、不痴,身口意,一而三,三而一。你身口要做到,意就清净,身口做不到,意是决定不会清净。不杀生,不仅仅是不杀害众生,决定不可以叫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就对不起众生。众生不喜欢我、讨厌我,我看到他的时候赶紧回避他,让他生欢喜心。这不是怕他,是布施欢喜给他。不偷盗,决定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有占别人便宜这个念头,那是盗心,虽然你没有偷盗的行为,你的心已经犯盗戒,大乘戒里头已经犯戒了。这些微细的地方,出家同学《沙弥律仪》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十善业道经》要读、要研究、要听讲,然后你才晓得这十善业博大精深,一直到如来地、到究竟佛果都不能离开。三聚净戒无非是十善业道的扩张,归纳起来就这十条,展开来三聚净戒、八万细行,这是根!世出世法都要从根本修学,这比什么都重要。有这个根本,这是我们佛门讲的善根,有这个善根你才能学佛。
你自发心学佛,一入佛门,佛家就把修行的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传授给你,这叫三皈依。总的纲领一定要记住,「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所以三皈叫翻邪三皈。我们今天在凡夫,凡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迷、都是邪、都是染。现在反过来我今天要学佛,佛与菩萨他们不迷,他们觉;他们不邪,他们正;他不染,他清净,我们要学佛菩萨的觉、正、净,这是总纲领、总原则。千经万论,无量法门,绝对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这不是佛法。所以你要问,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与觉正净相应的是正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法,觉正净;迷邪染,那就不是佛法,那叫邪法,不难辨别!不仅仅是佛经,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世界上所有其他宗教的典籍,你展开来看,是不是都是教人修觉正净?都是。虽然都是觉正净,觉正净的层次不同。这当然之理,根性不相同!
所以在佛法里面有真实说、有方便说,所谓是真谛、俗谛,佛依二谛说法。依俗谛是随顺众生的常识来讲,你很容易懂。譬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明,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随顺众生的说法,俗谛说的。如果真谛跟你讲呢?跟你讲你不懂。真谛跟你说,极乐世界就是此方,此方就是极乐世界,这愈讲愈迷糊了,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里面就是这个说法。那是什么?那是随顺佛知佛见讲的。为什么?佛在心地寂静的时候,净极光通,证得了寂灭忍,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是没有距离,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这个没人懂!没人懂的,佛少说。佛对哪些人说?对大乘菩萨说,对大心凡夫说。佛说法也有对象的,中下根性的一定跟他讲十万亿佛国土。佛不是妄语,这叫善巧方便,谆谆善诱。你是中下根器,慢慢的培养你、诱导你、提升你,从中下提升到上上根。上上根不是天生的,是培养的。从下根培养成中根,从中根培养成上根,这是教学。
『普诣一切国土中』。这是本愿,你从初学佛你就发了这个愿,「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个无边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的众生,你不是局限在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这个愿不是这样说,「娑婆众生誓愿度」,不是这样讲的;不是说「地球众生誓愿度」,不是这样说的,你说一切。一切,这个范围太大了,一切里头包括十方三世,这里面所有一切众生你都要度。现在呢?现在我有心没有力,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修行成佛了,不要说成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分证即佛就有这个能力。十方刹土,哪个地方有感,你就能够去应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完全靠感应道交。
应化在九法界里面干什么?『广为宣扬如是法』。如是法就是一切诸佛为众生宣说的一切法,这一句的范围大!一切法当中说什么法?感应,自自然然你能够观机,你知道众生的根性,知道众生的程度,知道众生的喜爱。所以不是佛想说哪个法门,不是的,众生哪一种法门对他来说最恰当、最适合,他会很欢喜接受,现前后来都能够得利益,这就对了。佛有没有像我们这样去思考?没有,不必要,一接触就明了。不接触的时候不知道,不接触的时候佛心地一片清净,清净寂灭,一念不生。一接触的时候统统明了,光明遍照,照见这个众生过去生生世世,一向他学的是什么法门,他干些什么事业。能够随顺,那真叫驾轻就熟,他学起来一点都不困难。如果过去没有学过,现在学一门东西很生疏,生疏就感觉到困难,学起来没有兴趣,很不容易得受用,这是佛不说的,这叫什么?不契机。佛能观机,我们前面说过佛有三明六通十力,所以跟众生一接触统统明了,为众生示现,示现就是教化,做样子给你看。善根深厚的,我们常讲上根利智,一看佛这个样子,他觉悟了,不用说话;中下根性的人要说,上上根人不必说,一看这个样子他就明了了。
我们要学不怕苦、不怕难,平等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单看六道,六道众生都苦、都有灾难。灾难是什么?灾难是轮回。天人固然是乐,善报报完,再没有善了,他就要堕落,恶报现前;阿赖耶里面善业种子都报尽,剩下来的是恶业。报尽了,天福就没有了,你阿赖耶里面不善的种子起现行,这就堕三恶道,就这么个道理。六道里面的苦乐升沉不是别人给你安排的,是自己唯识所变!这佛讲得好,中国古人常讲自作自受,无一不是自作自受,总要搞清楚、搞明白。真的清楚明白之后,从今而后不造恶业了。过去造的没有法子,忏悔,改过自新。虽然改过自新积功累德,只不过是把恶缘断掉,因还在。因在阿赖耶识里头,它没有报,就永远存在,永远不会消失。
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在这个世间一切我们都愿意接受。顺境善缘我们愿意接受,这是享福,自己清清楚楚,这是我的善报,过去造作善业,果报现前了。善报现前虽然很好,你要觉悟,你享受不要过分,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王子,名闻利养、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