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经万论无量法门,没有别的,破二执而已。二执要从我执下手,因为我执最粗、最严重,我执里头身见是第一个,头一关你要看破。身不是我,身是我所,对这个身要淡,不要被它欺骗,不要样样都为它。你看世间人哪个不想照顾自己身体健康长寿?你愈是照顾它,我执天天在加重,你没有把它淡忘。佛教导我们说,你不能过分的重视它,你也不能够随意糟蹋它,这就对了。为什么?它不是我,但是它有用,它能帮助我修行,能帮助我断恶修善,能帮助我破迷开悟,能帮助我转凡成圣,这是好工具,所以要用它。要用它,也不能特别过分的去宠爱它,宠爱它增长我执。所以,佛教导我们随缘、自在,随缘自在的义理非常非常深,不能不知道。
  在事相上,我们要学著用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别人不用平等心对我,我要用平等心对人,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菩萨已经成菩萨,佛已经成佛,他为什么能成佛?他为什么能成菩萨?就是他们是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萨?一切众生没有用平等心对人。我要想作佛、作菩萨,我就要学佛,要用平等心对人、对物。不可以说,别人对我不平,我当然用不平的心对他,一报还一报,这就不行,这就造业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我常常劝同学,常常勉励同学,要把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的,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对立的这个念头要化解。为什么?化解才平等,我要跟别人对立,平等就不能现前,决定不可以有对立的念头;他跟我对立可以,我不跟他对立。你要知道,对立是两面的,才对得起来,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所谓一个巴掌打不响,就超升了;他要能把他那个放下的时候,他也成功了,他也成佛了。谁能够放下对立,谁就成佛,谁就证法身菩萨果位。
  为什么要跟别人对立?迷惑到所以然处!对立是什么?他占我的便宜,我吃亏了。我吃亏了,你是真的吃亏了,为什么?我执那么重!你亏吃在哪里?永远搞六道轮回,永远搞三恶道,你这个亏吃大了。所以古人提示,「吃亏是福」,肯吃亏、肯上当。谁吃亏?我这个身吃亏,这个身是我所,不是我。你能看出这一点,你智慧就开了,我这个身吃亏,就好比什么?我的衣服吃亏了,衣服吃亏无所谓,丢掉算了,再换一件。你明白了,身吃亏,吃亏算了,换个身体,换一个身体就跟换一件衣服一样,而且怎么样?愈换愈殊胜。为什么?你心好,你行好,愈换愈好!你不会换到三恶道去,三恶道那是不善的心行。你这是善的心行,不跟人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随缘度日,弘扬佛法,度化众生都是随缘,没有一丝毫攀缘。攀缘是什么?攀缘你就没有办法避免执著,你就有我执、有法执,你只要一攀缘就有,不攀缘没有。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不能不懂。
  而且怎么样?一定要做、要落实。从今之后,当然一下断不容易断,总得要咬紧牙根去断。别人纵然是有意的来毁谤我,所毁谤的决定不是事实,造谣生事。我听到怎么样?绝不在意,绝不放在心上。他指著名字来骂我,这世间上同名同号的人多得很;指著我身体骂,身体是我所,不是我,计较这些干什么?不要放在心上,决定没有怨恨的念头,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然后你就晓得,你在这个挫折里面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不生烦恼,生智慧。智慧生起来,你对那个毁谤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用什么态度?感恩。不是我教你感恩,你自自然然会感恩,感什么恩?他把你的境界提升了。就像什么?老师考学生一样,这个考试很严格,通过了,感谢老师。
  果然觉悟,这个世间有没有善人、恶人?没有,善恶的相有,善恶都是善知识,平等,完全平等;善帮助我提升,恶也帮助我提升,恶它消我业障。我们也常常听说,佛门里有所谓重罪轻报,我纵然这一生没有大过失,过去生中,前生前世,也许造了很大的过失,这些过失要到哪里受报?到三恶道受报。可是这一生当中,有人侮辱我,有人毁谤我,有人陷害我,重罪轻报,报掉了。我没有一点怨恨心,没有一点报复心,欢欢喜喜,感恩他,业障消了,重罪轻报。他来帮助我,他不帮助我,我这个重罪报不掉,将来还是要在恶道里头去消这个业。
  这个念头转过来,这个世间有没有恶人?没有。世间有没有冤家?没有。有没有对头?没有。一个人在世间没有冤家、没有对头,这个人多幸福,这个人多快乐。这个人是谁?就是自己。所以,自己这个念头一转过来,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华藏、极乐你还要去找?现前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接触的许许多多人是诸上善人,真的是上善。你没有转过来,你是用烦恼习气面对这个,佛菩萨来了也不善;诸佛菩萨来了,你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人之常情。你念头转过来,觉而不迷的时候,没有一个众生不善,都是善知识,真的统统是善友。没有一个环境不善,在这里头消业,在这里面得定,在这里面开慧,在这里面证果。由此可知,平等心是多么重要。法相宗的修行也是从这个地方著手,转识成智,第七末那染污识,执著,执著是染污,从它下手。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末那就是我执,我执破了,平等性就现前。
  经论上说我执,「我」这个错误的念头自自然然跟随著,四大烦恼常相随。这个四大烦恼,头一个就是「我见」,我见是错误的,见是见解,错误的见解。没有我以为这是我,所以「我」是个抽象概念,不是真的,你到哪里去找我?六道里头哪一个人不以为身是我?就是因为这个错误观念,把一真法界才变成了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要破烦恼,头一个就是要对它,要把它搞清楚,事实真相搞清楚,确确实实没有我,是个错误概念。你有我见,有我见跟著「我爱」,爱是贪爱,贪爱是烦恼头一个,贪瞋痴,它就起来了;「我慢」,贡高我慢,「我痴」,四大烦恼常相随。只要有我,除了我见之外,那三个就是三毒烦恼,这么起来的,这是六道轮回的病根。
  一切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从这个地方生起什么?自私自利,从这里生起来的,统统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生起名闻利养,贪名闻利养,贪不到就生瞋恚,争名夺利,从这儿生起的。贪爱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这世间人讲的享受,不知道是造业。享受不能过分,随顺你自己的福报,福报各人不一样,你过去生中所修的。中国古人说得好,「见利思义」,我看到利,我就要想到我应不应该得到。义就是应不应该,不应该的不可以取,应该得到的不要过分,这是君子,明理的人。小人则不然,「见利忘义」,见到利益现前就争取、夺取,该不该得忘得干干净净。往往是得到这个利,后面跟著是大害,祸害就来了。
  这个利就是包括财色名食睡,五欲,全都是跟我见有密切关联,一个起来,四个统统跟著起来。所以,我们从这里下手,从事上下手,从今之后我要改过自新,我要换个心态来对待一切人。平等心、清净心、真诚心、觉悟心、慈悲心,这是佛心,这是你自己的真心,是你自己的本性,你要用这个心态来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是用的佛心。诸佛如来用这个心,现在我也用这个心,我跟诸佛如来就接近,就相应了。天天干,年年干,绝不中断,绝不舍弃,一切时一切处念念相应,好!你是真的在学佛。如果用这种心态处事待人接物,你这一句名号念到底,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上辈往生,不是中下辈。上辈往生是生实报庄严土,一生到西方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果位太殊胜了。
  花开见佛是什么地位?别教里面地上菩萨,实报庄严土,《华严》、极乐世界都是圆教,圆教实报庄严土,真正不可思议,难信之法。难信能信,难行能行,难证能证,一生可以办到,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不肯放下,要和人争,要不平,心里有贪爱,心里有怨恨,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生的。你不可以怨天尤人,你是自己害自己,只能怪自己迷惑颠倒,只能怪自己业障深重。深重到什么程度?听不懂佛法,不喜欢依教修行,这是业障重;业障轻的人闻法欢喜,闻法感动,真正是痛哭流涕,改过自新。
  天天要听,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因为什么?这种过失是无量劫来养成的,我执、法执是无量劫养成的,你要不是真正发愤克己,克服自己,做不到。好在这个事情不是求人的,求人要人家答应才行,人家不答应永远做不到。这个事情求自己,不是求人,求自己看破,求自己放下,不要再跟人争。要以善心,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看到人家做这个事情是好事、是善事,我们要欢喜赞叹,不能障碍。全心全力的帮助他,帮助他就是帮助自己,自他不二,这才是真正修积圆满功德。千万不要以为:他跟我有什么关系?他跟我是同一个法性,这个道理知道的人太少了。
  我们常常读经,读得多了,多了怎么?印象深了、熟了,可是在实际的事相里面常常忘掉。这怎么办?我们虽然是熟,熟得还不够,不够怎么办?天天听,天天读,能够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印象深刻了,果然它就起作用,一丝毫不勉强,境界现前马上就用得上。我给同学们说过,我到这个境界是三十年,三十年锲而不舍,天天讲经,天天听经,不需要丝毫勉强,自自然然是这样的。我今天别人毁谤我,别人侮辱我、陷害我,我欢喜,我很感谢他们,他们替我消业障。我决定没有一点点怨恨心,没有报复心,我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
  现在这个世间动乱,我参加国际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