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广。你功夫浅看得浅,就这么个道理。《金刚经》上两句经文讲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这个意思。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我们的信没有根,不踏实,禁不起考验。
末后两句『如来知此法,如是见佛身』。「如来」是从自性上讲的,《金刚经》上世尊为我们解释这两个字,「如来者,诸法如义」,这两句话讲得好,什么叫如来?「如」是讲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用一个「如」来代表;所现所变,来,「来」是相。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是一不是二,这叫如来。你能入这个境界,你就叫如来,如来就是佛,所以什么人入这个境界?圆教初住菩萨就入这个境界,就证得如来,所以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如来知此法」,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简单的讲,可以说法身菩萨知此法,「如是见佛身」,这就叫见佛身。只要你懂得如来两个字的意思,你就见到佛身,见佛什么身?见佛法身,在大乘教里面,诸位常常念清净法身佛。
这两句清凉说得好,「兼通结上」,虽然是这十首偈里面的总结,它也能总结「光明觉品」前面所说的,这两句话能做总结。我们看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对这两句话的讲法,只有「兼通结上」这句。这是讲见性,真正明了诸法实相,跟诸佛如来所见所知完全相同,诸佛如来的佛知佛见如是而已。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来没有离开过,但是从来也不觉悟,迷而不觉;诸佛菩萨,我们讲法身菩萨,他们跟我们不相同的地方就在这一点,他们也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觉而不迷。觉而不迷就是如来,迷而不觉就是凡夫,我们差别就在此地。
大乘性宗跟相宗,目标方向完全相同,用的手段不相同;性宗是在纲领上下功夫,相宗是在细节上下功夫。所以性宗比相宗成就快,性宗是上根人,中下根人在性宗里面成就很困难很困难。但是相宗确实中下根人能成就,为什么?他很踏实。方东美先生以前举比喻跟我们说,好像我们上一层楼,上楼,上楼有楼梯,相宗是爬楼梯,步步踏实,一阶一阶上去。性宗的话,性宗那就是真的他有这种功夫,他一跳就上去了,那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功夫的,上乘人。禅宗是接上上乘人,上乘里头再去选拔,那是顶尖的人物。
学贵自知之明,这是古人讲的,求学一定要晓得自己的根性,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什么样的根性,选择什么样的法门我会有成就。相宗是慢、稳,爬楼梯,你爬一阶你就高一级,就像我们一般念书循序渐进,有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年年往上升得要二十几年。天才儿童他不必要,他可以跳班,确实世间有很聪明的小朋友,十一、二岁去念研究所、去念博士班,这种人太少了,亿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我们称之为天才儿童。宗门是接引天才儿童的,所以有很多人学习禅宗不能成就,不但不能开悟,连禅定都得不到,那是什么原因?他不知道自己的根性。就像一个人,普通根性的人,叫他去念书,他去念博士班,从小念到老,也没有拿到博士,什么原因?不是这个根性。如果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念上来,二十多年,他确实可以拿到博士,他的方法错误。
所以我们自己学佛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我们知道自己的烦恼断不了,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所以选择净宗法门,希望带业往生。这是我们有把握的,我们自己确实能走得通的,也是诸佛菩萨教导我们,万修万人去。这个法门所以不能成就,那是你不肯放下,原因在这里。只要你能够把这个世间,所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决定成功。这个菩提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很简单的讲法,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这一生当中,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我都用这个心。起心动念一定是清净的,一定是平等的,一定是慈悲的,一定是真诚的,我就用这个心。我把世缘统统放下。统统放下不是说你不做,什么工作都不碍事,事可以做,不放在心上,随缘做,尽心尽力去做这就功德圆满。
我做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家赞叹我,阿弥陀佛,人家来骂我、责备我、说我错了,阿弥陀佛。不分别,不执著,我每天在做什么?供养大众修福。《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尽量多修一点福,多种一点善根,缘是具足了,缘没有问题,这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放下万缘,这就是缘,你这条件具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我们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是见佛身,这是我们跟华严宗不相同的地方。华严宗是如来知此法,如是见佛身;我们是往生极乐世界,如是见佛身。所以见佛身都是一样的,方法不一样。《华严》这个方法我们学不到,我们学净土方法。
净土里头最殊胜的,这诸位都知道,《大乘无量寿经》。我跟同学们说过,这一本经要念、要听、要学,我讲了十一遍,一定要依教奉行。把经里面讲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把经里面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完全都做到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无量寿经》完全相应,恭喜你,你是决定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你到极乐世界就是圆满的佛果,为什么?《无量寿经》上你百分之百做到。百分之百我没有办法做到,我能做到百分之八十、能做到百分之七十,你决定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有九品,你生在下三品。你能做到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你可以生方便有余土。最少你要能做到百分之二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百分之二十做不到,就是两成你做不到,往生没有希望,没有把握。两成是下下品往生,所以我们目标定在哪里?至少定在一半,凡圣同居土是稳稳当当往生,至少要做一半。我们认真努力发愤,不要再留恋这个世间,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值得我们留恋,留恋也是枉然,为什么?它不可得,它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常常想到这句话,一切法,这是世尊二十二年般若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常常想这个。你常常想,常常念,自然你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能不放下,不放下亏吃大了,不可以不放下。我们这个身在此地,利用这个身体修福,所谓借假修真,怎么修法?利益一切众生。
今天真实的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病,动乱,人跟人不和,心理不平,我们能够表现这个,自己真正能做到,能够表现给大家看,给别人做个好样子,这就是你对苦难众生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你是在真修行,你是真正在做利益众生的工作。所以这个事情要做出来,空口说不行,要真正做出来,从内心做一个大的转变。口说得再好听,没用,人家未必相信你。
现在这个世间信人很难,为什么?说假话的人太多了。所以你说的是真的时候,人家听了,假的不是真的,你仔细看看他做的是什么?一看到你所作所为,你这个话都被人揭穿了,谁相信你?所以一定要做出一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说到做到,说出来的话决定兑现,决定没有妄语。我做不到的事情,不说,我能够说到,我就能做到。可是有些时候,说了之后还是做不到,为什么?缘不成熟,我自己没有助手,这就是缘不成熟。那我们说话,当然就要小心谨慎,这个过失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办法避免。那就是我们对这个外缘,观察、评估能力不够,误以为缘很深,实际上跟我们自己的理想差很多。
就像我在前面跟诸位讲的,我们真的是很希望做一个和平的城市,这要从小镇做最好,还是老子「小国寡民」,好治。你这个行政区域很小,小镇,居住的人口不多,容易教,可以把它做成一个示范。领导的人只要真正像古人讲的,这三个字也就是你的使命、你的责任,「君亲师」,你只把这三个字做到了,你就是圣王、圣人。你是这个地方的领导人,就是王。在中国古时代,像现在的县市长、村镇长都是诸侯,一个小地盘就是一个小国,他就具足这三个责任,君亲师。他领导这个地方,养育这个地方的人民,我们现在讲是经济、生活条件,要照顾得很周到;教育,你要教他,教他做个圣人,教他做个贤人,最低限度也教他做个好人,这个小镇就变成全世界的典范、模范。
老子在晚年,真的自己想搞这么一个地方,没有搞成,这是他的理想,他没有搞成。我相信孔子也是有这个理想,周游列国,没有人用他,没有搞成,以后回家教学去了。老子没有搞成,他隐居了,所以我们现在,我现在也周游列国,也在宣传这个理念,希望能够遇到一个缘分。当然我不是个领导人,我可以把我们这些想法告诉领导人,领导人如果能接受,这是圣王,这就有缘。君亲师,我可以帮助他教学。他能找到三个好的帮手,一个是领导的帮手,能够帮助他做这个市政全盘的策划设计,这是道;另外一个,有一个搞经济的好手,能够把这个地方的工商业繁荣起来,让人民的生活富裕;第三个帮手,找一个好老师能把圣贤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在这个地方好好的教导这个社区的人民。有这三个帮手就成功了,圣王有这么三个得力助手。
这些因,刚才讲了,真正的因,这个地区居民有福,那是真正因。遇到有这么多好人在这里办事情,缘。所以,人的福报很重要很重要,不能不修福!不修福,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住,你住不住。中国堪舆家(就是看风水的人)常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这个地方是福地,你没有福报,你在那里住不住,你在那个地方能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