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集-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时候,会稽郡一带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过了两 年,起义军十几万逼近建康,东晋王朝出动北府兵,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这时候,东晋的统治集团内部又乱了起来。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带兵攻进 建康,废了晋安帝,自立为帝。过了三四个月,北府兵将领刘裕打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 打那以后,东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柴桑地方,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又叫陶渊明, 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在家乡隐居。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 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 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 他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了,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 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 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军互相倾轧,心里 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再说,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 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 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 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 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 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 作揖(文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回到柴桑老家,觉得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从那 以后,他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在那篇文章里,他写了武陵地方 的一个渔人,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座繁花如锦、芳草鲜嫩的桃树林。

渔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洞。他丢 了船,顺着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豁然开朗,原来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 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勤恳劳动,过着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渔夫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夫跟大家谈起,才知道那村 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 有什么魏、晋了。

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告别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一次再去访 问。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兴趣,派人跟着渔人去找桃花林,但是怎么也找 不到那个洞口了。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 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 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上下五千年

128 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 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

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 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秦讨救兵。

当时,后秦在北方是个比较大的国家。后秦国主姚兴派使者到晋军大营去见刘裕,说: “燕国和我们秦国是友好邻国。我们已派出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你们一定要逼燕国,我们 不会坐视不救。”

刘裕听了使者这番威胁的话,冷笑一声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本来打算灭掉燕国之 后,休整三年再来消灭你们。现在既然你们愿意送上门来,那就来吧!”

使者走了以后,有人对刘裕说:“您这样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兴。如果秦兵真的来 攻,我们怎么对付?”

刘裕泰然说:“你就不懂得这个理儿。俗话说:‘兵贵神速’,他们如果真的要出兵, 就会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来通知呢?这完全是姚兴虚张声势,吓唬我们。我看自己也顾不 过来,哪有什么能力救人呢。”

不出刘裕所料,那时候后秦正跟另一个小国夏国互相攻打,还打了败仗,更谈不上出兵 救南燕。没有多久,刘裕就把南燕消灭了。

过了几年,刘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据力量,再一次北伐,进攻后秦。他派大将王镇恶、檀 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一带出兵向洛阳方向进攻,自己亲自率领水军沿着黄河进军。

那时候,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北魏在 北岸集结了十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着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 水冲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击。

刘裕派水军上北岸去打魏军,魏兵就逃,等晋军回到船上,他们又在北岸骚扰,弄得晋 军来回奔跑,没法顺利进兵。

刘裕派了一个将军带了七百兵士、一百辆兵车登上北岸,沿岸摆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 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当中的一辆兵车上竖了一根白羽毛。因为这种布阵形状像个 月钩,所以名叫“却月阵”。

魏兵远远观察着晋军的布阵,不懂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敢动。

一会儿,只见晋军中间车上有人举起白羽毛,两侧就涌出了二千名兵士,带着一百张大 弓,奔向兵车。

魏兵看看这个阵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集中三万骑兵向河岸猛攻晋阵。晋阵上一百 辆兵车上的弓箭齐发,仍旧挡不住魏兵。

没料到晋军在却月阵后面,另外布置好一千多支长矛,装在大弓上。这种长矛约有三四 尺长,矛头特别锋利。魏兵正向晋军猛攻的时候,晋军兵士们就用大铁锤敲动大弓,那长矛 往魏军飞去,每支长矛就能射杀魏兵三四个,三万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几千。其他魏 兵不知道晋军阵后还有多少这种武器,吓得抱头乱窜,全线崩溃。晋军又乘胜追击,杀死了 大批魏兵。

刘裕打退魏军,打通了沿黄河西进的道路,顺利西进。那时候,王镇恶和檀道济带领的 步兵,已经攻下洛阳,在潼关和刘裕水军会师。接着刘裕派王镇恶攻下长安,灭了后秦。

刘裕灭了后秦,把他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和王镇恶留在长安,自己带兵回南方。

过了几年,晋安帝死去,刘裕认为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即位的晋恭帝让位。公元 420年,刘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这就是宋武帝。东晋王朝在南方统治了一百零 四年,到这时候灭亡了。

上下五千年

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 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 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 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两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即位以后,北魏大举渡 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跟魏军打了 三十多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在今山东省)。

这时候,檀道济骄傲起来,防备也有点松懈了。魏军瞅个机会,用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 的宋军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把宋军的辎重粮草,放了把火烧了。

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准备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个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就派出大军 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 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 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

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 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 杀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 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到了天色发白,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